法西斯见面有多难?为何说即使不打美国日军也不可能和德军会师?

静夜史


当时日本的情况,打美国确实是找死,但不打美国就是等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在侵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37年,全面战争爆发,日本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占领了一大片领土,但同时也深陷战争泥潭,物资和人员被一天天消耗。日本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后来采用了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这个策略最大的成果就是汪精卫当了汉奸,但是对日本来说,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战争依然在持续。当时日本跟美英的关系还维持着,日本内部有一批人主张跟英美缓和关系。当德国在欧洲取得辉煌战果的时候,日本决定倒向轴心国,并确定了南进的策略。1940年9月,日本跟德国和意大利在柏林签订了《同盟条约》,三国轴心正式成立。而当时美国的反应是立即对日本实施废铁禁运,日美关系变得非常紧张。1941年9月,日本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美国的反应是实施石油禁运。同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我们会发现,1940年日本加入轴心国与1941年的进驻印支南部是很关键的两个时间节点,我们可以结合当时日本的具体情况以及世界局势来谈谈如果不打美国,日本有什么结局?

一、如果1941年日本不偷袭珍珠港会怎么样?

应该说,1941年的美国石油禁运直接刺激了日本的行动。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它的石油主要来自美国和荷属东印度。日本之所以还能在中国继续作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物资,包括废铁和石油。当日军开到印度支那南部的时候,其意图就很明显了,就是想要攻占东南亚,抢占荷属东印度的石油。当美国宣布对日本禁运石油之后,日本除了攻打美国,还能做什么呢?其实什么也做不了,如果不打,就等着有限的石油储备消耗殆尽,然后军舰、飞机、坦克就成为一堆废铁,日军在中国战场也就很被动了。

那么日本是不是可以向美国妥协,退出印度支那南部呢?这也不可能,因为1941年的美国态度越来越强硬,当时租借法案已经通过,美国已经开始支援国民政府。这次石油禁运表面上看是因为日军的行动,实际上只是一个借口,美国很早就对日本不爽了,只是受到国内孤立主义的制约,无法采取更多的行动。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机会,美国怎么可能放过?对于日本来说,妥协也是不可能的,日本已经是全国上下都军国主义绑架,要是有人妥协的话,估计签字的人别想看到第二天的太阳了。因此,日本只能冒险赌一把。事实上日军在马拉西亚的行动比珍珠港空袭还早了半小时。

那么是不是可以不打珍珠港,而是只打荷属东印度,抢夺石油呢?从战争角度来讲,这种做法没有意义。荷属东印度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旁边就是英国控制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控制的菲律宾。荷兰跟英国是盟友,当时荷兰还在英国流亡呢,英国不可能坐视不理,而美国已经决定要帮助英国,这就意味着驻菲律宾的美军不会坐视日军进占荷属东印度。日军要进攻荷属东印度,要越过马来西亚去攻击,这在军事上做不到突袭的效果。

二、如果1940年日本不加入轴心国会怎么样?

如果日本1940年不加人轴心国,当然就不存在所谓的与德军会师了。不过我们依然可以假设一下,日本如果没有加入轴心国,它能够继续从美国那里得到战略物资来维持战争,那么日本能够走多远呢?其实这种情况更加糟糕,虽然日本能从美国那里继续得到战略物资,但是中国也能得到援助啊。1940年日本虽然切断了滇越铁路,但当时苏联还在支持中国抗战呀。也即是说,1940年的时候,如果日本继续保持原样,就只能继续跟中国耗。而一直耗下去,对日本显然是不利的。物资虽然可以花钱买,或者抢,但是消耗掉的人力可不好补充啊。这种情形《论持久战》里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最终结果只能是日本被拖死。

实际上日本之所以要加入轴心国,就是因为无法从中国战场脱身。而且日本受到了德国西线战果的刺激,还有苏德条约的签订。日本觉得可以利用英法被削弱的时机去占领东南亚,占领东南亚,除了获取资源,还能切断国际上对中国的援助,最终可能迫使其投降。而苏德条约的签订,以及之前诺门户战役的惨痛教训,也让日本觉得与其跟苏联为敌,还不如把苏联也拉进轴心国,这个想法当然也是德国外交部所想的。

三、日本能跟英美缓和关系吗?

日本决定加入轴心国之前,内阁其实是倾向于跟英美缓和关系的。但是没什么效果,因为最关键的还是中国问题。美国的底线是恢复到七七事变前的状态,这个要求日本是不可能答应的,已经占领的大片地方怎么可能吐出来呢?

那么美国有没有可能放弃这个底线呢?其实也不太可能,因为这个底线是英国的底线。如果美国完全放弃中国,放任日本占领,这对英国非常不利。英国的东南亚殖民地会受到严重威胁。而此前英国在欧洲已经吞下了绥靖主义的苦果,在亚洲,它绝对不会让那一幕再次上演。美国无论从遏制日本扩张的角度,还是维护英美同盟的角度,都不可能不顾英国的想法。

因此,最终日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跟英美开战。当时日本其实推演了战争结果,结果是很悲观的,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决定了一切,也就是必须要扩张,即使“玉碎”,也不能妥协。


我是迷蝶梦,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哟。


迷蝶梦文史社


德日本来是打算在中东会师的,毕竟本子打不打得过毛子不说,吃撑了才会去花费那么多宝贵的油料和补给去占鸟不拉屎的西伯利亚。然后跨个几千公里去和德棍在毛子那边会师。

所以方便实施的计划就是,德国敲死毛子,然后转入土耳其,占了苏伊士,继续南下拿下叙利亚,伊朗。最后进攻英属印度。

而日本方面则是稳固东南亚,打下缅甸,然后以缅甸为据点进攻印度,最后德国和日本在印度东经70度线会师。

计划成功的话,世界格局差不多是这样的,黄色日本,灰色德国,棕色意呆利

当然,日本不招惹美国这也不可能...先不说这个计划的前提是按死毛子先,即使美国没有介入,日本一定在东南亚和美国吃得开得打个问号。

我看过一本《活着回来的男人》,讲述一个普通日本兵在战前到战中到战后,日本在战时经济的举步维艰,即使美国不封锁日本,日本也拿不出足够的外汇和产品去购买战争物资。全部的国力产能全部被我们将士用生命和国土的空间,换取了时间活活把日军拖垮在我们土地上。


疯狗的轻武


见不着是哥们儿,见着就开打!

二战时,德国凭借闪电战横扫了大半个欧洲,日本则靠着优势的装备和扭曲的武士道精神扫荡了大半个亚洲。看似两大军事集团的战斗力旗鼓相当。


德、日在当时的战争状态下是一种轴心同盟的关系,互相为对方提供着战略协同和军事牵制,以助力彼此的战略扩张。

但是,德、日的扩张都会直接涉及到传统的军事大国英、法和新兴的军事强国美、苏的最根本的利益,就算突破了一半个强国但是美、苏却是德、日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个已经是经过事实证明了的,因为德、日的国力相对于英、美、苏来说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跨越不了传统大国和新兴的军事强国,那么,德、日怎么会师?

退一万步讲,就算德、日横扫了东西部亚欧版块儿,但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野心勃勃想称雄世界,并且希特勒就日、苏一系列纷争等问题压根儿就瞧不上日本,那么,见面的开打是不可避免的,会师的联欢是不可能的。


铲史倌


不可能不打,日本海军深知一旦美国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他们很难在太平洋称霸,所以日本海军希望偷袭珍珠港一举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先发制人(有点像竞技游戏里面的出大招一样,呵呵),但不知是巧合还是罗斯福的安排,当时珍珠港里面没有一艘美国航母,所以说太平洋舰队并没有伤到元气。

如果航母没了,那美国西海岸就完全暴露在联合舰队面前了,那样结果就很难说了,至少美国不会那么早加入欧洲战场。

如果不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会有很多航空母舰等大小战舰,这些战舰载着大量美国士兵到亚洲来,到时日本肯定完蛋,日本完蛋了,德国也就完了,意大利也就完了,日本只有偷袭珍珠港,才有机会打败美国,这是唯一方法。


生活听事儿


日军不打美国,也不会实现与德军会师。

一个巴掌拍不响,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日本被阻碍两个法西斯会师的唯一对手苏联打怕了,不敢出兵苏联远东地区,给希特勒以有力支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就骚扰过苏联,但被苏联在张鼓峰和诺门坎狠狠打了两记耳光,军事上完败,使吃软怕硬的日本法西斯彻底认识到苏俄不是沙俄,想法很疯狂,现实很郁闷,。日本惹不起苏联,干脆放弃了侵袭苏联的企图 。

第二,德国被阻碍两个法西斯的唯一对手苏联打疲了。希特勒本来想通过闪电战和大规模、大集团的把苏联打晕了,但苏联人民的顽强,苏联领导斯大林的坚强,苏联统帅朱可夫的智强,加上希特勒的固执和排斥古德里安等将领的军事战略意见 硬是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两次把德军拖到冬天,后勤上不去,士气却下去了 ,始终没有跨越莫斯科和伏尔加,只会被苏联红军整块歼灭。失去了会师日军的军事基础。


中冀张宣李俊


日本之所以南下就是为了争夺资源,北上必须陆军与空军,但以当时日本的资源不足以进攻苏联,日本的小丁丁坦克T34一炮估计能穿两。


中国名字A


当时的列强英法都卷入了德国发动的西线战场自己都难保别说对抗别人了。如果美国不卷入,日本的太平洋舰队和航母飞机都没损失的话哪最后的结局绝不是日本迫不得已投降。世界格局也不会是当时哪样了


华梅6


日本不打美国,世界格局就改写了。


杨147607481


欧洲战略与亚洲战略,决定了各自的军事目标。"三国轴心"也只是对付共同敌人,并未要求联合作战,象英美一样。不过,当徳军兵临莫斯科时,日军从背后一击,胜利有可能在轴心国。


枫丹白露211735932


没那么大的后勤资源保障!特别是日本,有中国的牵制,物资兵员都达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