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縱觀長春城南東嶺街,北接永安橋沿著南嶺東沿與伊通河西岸坡地逶迤南下,過自由大路不遠為止。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髮展,東嶺南街承續東嶺街走向,一直向南,直抵南四環路。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2018年的東嶺街

我們這裡只是說說自由大路以北的東嶺街兩側的衚衕。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2018年的安居衚衕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一,安居衚衕。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東嶺街安居衚衕口

安居衚衕位於公平西路以南,職工新村以北的安居小區中部。安居小區是建於2002年的商品房,小區共有830戶。安居衚衕西起東嶺街東至中國中鐵九局大院,長120米。沿著大院西牆—南牆可以通向濱河路,這段距離長70米。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上坡進入安居衚衕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安居衚衕東頭的單位

安居衚衕應該是在安居小區建成之後形成的。從東嶺街進入安居衚衕是一個向上的緩坡,等到中鐵九局附近又變成了有臺階的下坡。看來這個小區建設在東嶺街東側,伊通河西岸的一塊小高地上。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公平橋

安居小區北側即為公平橋。公平橋是長春市首座歐式風格的景觀橋樑,橋體上共設置了7個拱門,從兩側看有12個羅馬柱、14個獅子獸首,橋面外側刻著浮雕,整個橋體精緻而不失大氣,讓人宛若置身於歐洲。公平橋於2010年5月開工,橋樑全長221.06米,寬23米;引道全長約741米,寬24米。公平橋是作為“城市次幹道”的標準進行建設,採用雙向四車道的佈局。公平橋橋面寬闊平坦,兩側中間有通往橋下的轉梯,市民通過轉梯通到橋下,就可觀看整座橋樑。橋樑兩側一共12個歐式風格路燈。公平橋建成後將公平路與東嶺北街相連接,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自由大橋和長春大橋的交通壓力。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二,環衛衚衕。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2018年環衛衚衕

環衛衚衕位於東嶺街東側,南關區環境衛生設施管理處以南,職工新村小區以北,整體呈“Z”形,從東嶺街進入衚衕向東直線為100米,之後向南折去,呈弧線形在職工新村東側向南,在340米處有南關區委黨校及南關區行政幹部學校,過黨校大牆向東可達濱河路,衚衕全長410米。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南關環衛設施管理處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職工新村小區

職工新村小區,由長春城建開發有限公司建成於2000年,共計商品房屋1030戶。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環衛衚衕內

衚衕因緊鄰南關區環境衛生設施管理處,所以用環衛命名衚衕。查1987年永吉街道辦事處圖,環衛衚衕附近有南關環衛處和南關區委黨校兩個單位,但沒有環衛衚衕。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環衛衚衕裡的南關區黨校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三,自由花園衚衕。

自由花園衚衕,顧名思義,本為自由花園內的衚衕。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2018年自由花園衚衕

自由花園位於南關區自由大路53號,長春市順隆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佔地面積93000平方米一期竣工於2010年底。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東嶺街自由花園衚衕入口上坡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自由花園衚衕裡

自由花園衚衕呈不規則形狀的基本東西走向,西起自由花園一期北側與二期南側交匯處的希望南胡同,逶迤東行至東嶺街,越過東嶺街進入職工新村小區南側,向東與南側小康小區相連通,長350米。其中自由花園內衚衕在自由花園小區建成後形成,東嶺街東側一段此前已經形成。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自由花園衚衕二期附近地勢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上坡盡頭高處為希望南胡同

自由花園處於亞泰大街(原南嶺大街)與東嶺街之間自由大路以北地域,西高東低,落差較大,可以說自由花園衚衕東段是在山嶺之中,從嶺上走下來的衚衕。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東嶺街自由花園附近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東嶺街東側的自由花園衚衕

自由花園衚衕東段則相反了,這裡是職工新村小區南部,衚衕盡頭有下行臺階和曲折小路,走過去就是伊通河西岸的濱河路。走到這,伊通河旖旎風光一一展現。這裡正好是在公平橋與自由大橋之間,左顧右盼之間兩橋風光盡收。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東段自由花園衚衕內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自由花園衚衕東可達伊通河岸

美麗的自由花園衚衕,西可達南嶺,東可濱大河。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自由大橋

自由大橋位於長春市南關區東南部,橫跨伊通河,是南關區和二道河子區今經開區的分界橋。 東北淪陷時期曾經建有木橋,名至聖橋。長春解放後,隨原至聖大路改名自由大路,至聖橋亦改名為自由大橋。淪陷時期市內建築所用石材多由淨月一帶採石場運來長春,當時建一座簡易木橋,上鋪設輕便鐵路,便於通行

小火車運輸石材。 國民黨統治時期拆除軌道僅剩南北傾斜尚可行人的橋體,1951年曾經對橋基加固維持通行,1952年禁止通行,60年代橋體自然解體被廢除。 1986年新建自由大橋,1987年9月1日竣工通車。新橋全長168米,橋面總寬度46米,橋面快車道寬22米,分車帶各寬3米,慢車道各寬6米,兩側人行步道各寬3米。橋上部結構為5孔跨長30米鋼拱架,下部重力式實體墩臺。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四,碧波衚衕。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2018年碧波衚衕

碧波衚衕位於東嶺街接近自由大路一段的路東,小康小區內,向東可以望見碧波康橋小區。衚衕直線型東西走向,長118米。這是一條不多見的只有一個出入口的所謂“死衚衕”。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東嶺街碧波衚衕口

小康小區竣工於1999年,有居民596戶。碧波康橋小區位於自由大路以北伊通河西岸,小康小區東側,建於2007年,有住戶200戶。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碧波衚衕內

東嶺街與自由大路交匯處西北角,是這一區域的商業中心,現在是歐亞超市,為這幾條衚衕附近的居民生活帶來便利。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東嶺街自由大路交匯處西北角

東嶺街上的衚衕--安居、環衛、自由花園、碧波,如同東嶺街兩側的住宅區一樣,大都興建於世紀之交前後,屬於長春衚衕的“少壯派”新景觀,新的城市風貌。西側是山嶺東側有大河,嶺與河之間就是家園,這就是東嶺街上的衚衕的基本風貌。

東嶺街上的衚衕,一面山嶺一面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