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興唐名將,郭子儀和李光弼的人生結局為何不同?

張莉


郭子儀(697-781),唐代傑出的名將、政治家兼軍事家。安史之亂爆發以後,郭子儀受命擔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郭子儀協同廣平王李俶(即後來的唐代宗)先後收復長安、洛陽,以此大功加司徒,封代國公。乾元元年(758)八月,更進位中書令。

郭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爵封汾陽郡王,享年85歲高壽,可謂大富貴亦壽考。傳說郭子儀大壽,子女皆往拜賀,七子八婿滿床笏,帝恩之盛古今罕有。有關故事還被演繹成戲曲,成為後世常見的吉祥戲碼。

(《打金枝》又稱《滿床笏》《汾陽富貴》《福壽山》《百壽圖》等)

李光弼(708—764 ),契丹族出身的名將,天寶十五載(756),在郭子儀的推薦下擔任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759),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

與武舉出身的郭子儀相比,李光弼因為本身就是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的身份,一開始就襲封薊郡公,起點較高,後來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因為功勳卓著,也進封臨淮郡王,及至安史之亂平定,李光弼的功績也得到朝廷的充分肯定,但其收稍是因為被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讒害,應對又不得宜,招致朝廷的不滿,部下不服,因而憂讒畏譏,愧恨長逝,其人生的結局與郭子儀可以說不同。

《新唐書·李光弼傳》記載:

(李光弼)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其代子儀朔方也,營壘、士卒、麾幟無所更,而光弼一號令之,氣色乃益精明雲。

《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

(郭子儀)
始與李光弼齊名,……威略不逮。

正如黃永年先生所言:

至於郭子儀,政治上可能有點辦法,軍事上則並不算是怎麼傑出的人才。……郭子儀之所以成為“中興”元勳者,無非因為他是朔方軍的首腦而已。

然而,或許正因為此,郭子儀自我定位比較準確,為人寬厚謹慎、謙退低調,和性格剛毅、個性強悍的李光弼不同,換言之,李光弼在處理人際關係、統御部下方面有不如郭子儀之處。

兩人的不同結局,當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性格因素無疑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

當然,這只是千年之後的事後分析,就事論事,不希望得出圓潤低調則平安,英雄氣概早晚要完球的結論,這很醬缸。


談古論金


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是中唐時期的國家柱石,兩人為平定“安史之亂”,保衛大唐江山立下赫赫戰功,並稱唐朝中期的中興名將。唐肅宗曾發自肺腑地感謝郭子儀:“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李光弼也備受後人推崇,被稱為“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 郭子儀)

郭子儀出生於公元697年,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父親歷任各地刺史。他本人也長得儀表堂堂,“長六尺餘,體貌秀傑”。

依靠自己的天賦和良好的家庭教育,郭子儀在武則天時期就高中武狀元,公元749年就官居三品,成為武衛大將軍。

李光弼同樣出身名將之後,父親是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他比郭子儀小11歲,出生於公元708年。但他同樣少年成名,不到20歲即被任命為左衛親府左郎將,封雲麾將軍。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也許郭子儀和李光弼就會在這樣的官場上富貴但略顯乏味地度過一生。

但公元755年,“安史之亂”徹底地改變了兩人的人生軌跡,也讓郭、李兩人在亂世中盡顯英雄本色而名垂千古。

在平叛“安史之亂”中,兩人盡展平生軍事才華,挽大唐帝國於將傾。郭子儀大戰河北,收復兩京,抗拒吐蕃,單刀赴會,智退30萬回紇敵軍;李光弼出奇制勝,取得常山大捷,和郭子儀、唐肅宗會師靈武。而後又以少勝多,在太原完勝叛軍。此後兩人同心協力,經過7年鏖戰,成為李唐江山的最後守護者。

(李光弼)

不過,這樣的兩個人,他們的結局卻大相徑庭,這是怎麼回事呢?

郭子儀在平叛“安史之亂”後,繼續執掌兵權,統領天下兵馬,直到85歲才溘然長逝。史書對他的評價是“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

而李光弼卻在平叛之後的第二年就鬱鬱而終,只活了57歲。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郭子儀極富政治智慧,而李光弼卻是政壇低能兒。

郭子儀對皇上惟命是從,忠心耿耿。

天寶十四年,當“安史之亂”爆發時,唐玄宗下旨郭子儀率朔方軍平叛,郭子儀二話沒說,起兵討伐安祿山;至德元載,正當郭子儀在河北取得節節勝利,欲直搗范陽時,唐肅宗在朔方的一紙召喚,郭子儀當即率5萬兵馬趕赴朔方。

相州之戰後,唐肅宗將失敗的罪責讓郭子儀一人承擔,罷免了他一切軍權,賦閒京中。唐代宗即位後,聽信讒言,再罷郭子儀兵權,讓他督建皇陵。面對這些飛來橫禍,郭子儀泰然處之,毫無怨言,仍對皇帝忠心不二。

(唐肅宗劇照)

面對皇上的賞賜時,郭子儀深諳為臣之道,只接受財物,力辭官位。

它曾不止一次地上奏辭掉官職,特別是對“太尉”和“尚書令”的封賞,郭子儀堅決不受。而代宗賞給他的美女、珍寶,他卻欣然笑納。他還在生活上極盡奢華,“侈窮人慾”,目的就是要讓皇上放心。

郭子儀對同僚謙讓有加,尤其不得罪小人。

大宦官魚朝恩對郭子儀羨慕嫉妒恨,經常在代宗面前詆譭他,甚至在背後找人掘了郭子儀的祖墳。郭子儀也心知肚明,但他卻對代宗說:“臣久主兵,不能禁暴,軍人殘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獲天譴,非人患也。”

魚朝恩還別有用心地宴請郭子儀,部下都勸他不去,但郭子儀卻獨自赴宴,不帶一個侍衛。郭子儀的寬容,讓魚朝恩佩服得五體投地,流著淚說:“非公長者,能無疑乎。”

實際上,郭子儀和李光弼早年也有矛盾,“不相能,雖同席不交談”,這個矛盾是由各自的上司引發的。但郭子儀為國家社稷計,在“安史之亂”爆發時,主動向肅宗舉薦了李光弼,可見郭子儀的胸襟和大度。

(吐蕃之亂)

反觀李光弼,政治眼光短視,情商也顯得很低。

公元757年,李光弼奉命前往太原任職時,御史崔眾遲遲不肯交出兵權,李光弼當即將他緝捕下獄。適逢欽差前來宣旨,擢升崔眾為御史中丞,但李光弼公然抗旨,“今只斬侍御史;若宣制命,即斬中丞;若拜宰相,亦斬宰相”,堅持斬了崔眾。

在邙山之戰中,僕固懷恩不聽李光弼的勸告,將軍隊列陣於開闊地帶,史思明乘機大敗僕固懷恩,直接導致邙山戰敗。李光弼重懲了僕固懷恩,由此導致兩人心生怨恨。

太監程元振、魚朝恩也曾屢次誹謗李光弼,但李光弼卻採取了迴避的方法。公元763年,吐蕃軍攻陷長安,大兵壓城之際,代宗數次下旨命李光弼救援,李光弼竟擁兵不救。尤其是來瑱因遭程元振讒言被殺後,李光弼更是不敢入朝,由此遭到代宗猜忌。

正是由於兩人迥異的性格和政治眼光,才導致不同的人生結局。


張生全精彩歷史


安史之亂,可以說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從安史之亂後,大唐盛世的景象一去不復返。但是在安史之亂中,也湧現了一大批卓越的將領,像郭子儀、李光弼等,他們為唐朝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可為什麼他們倆最後結局卻如此不同?

先來說下他們倆不同的結局。據史料記載,郭子儀病重時,唐德宗命舒王李誼前往探病,在他逝世後,追贈太師,諡號忠武,配饗代宗廟廷,陪葬建陵。德宗停止上朝五日,命群臣弔唁,又親臨安福門送葬,並將他的墳墓加高一丈。朝廷對郭子儀的厚愛可見一斑。李光弼因不得志,感到恥辱、慚愧,導致憂鬱成疾,最後病逝。他死後朝廷是怎麼悼念的呢?代宗為他停止上朝三日,遣使吊恤其母,追贈太保,諡號“武穆”。出葬之日,命百官送葬至延平門外。很明顯的能看出朝廷對待他們倆的區別,他倆都是安史之亂中有功之臣,待遇卻是不一樣,李光弼還因不得志而終,這是為何?


在於兩個人性格的差異。李光弼做人嚴肅,個性強勢,說一不二,治軍威嚴,這對於管理軍隊是好事,可對於人際交際關係來說卻是壞事。李光弼得罪許多人,尤其是朝廷中的掌權宦官,像魚朝恩、程元振等。李光弼因為得罪了魚朝恩、程元振兩人,所以不敢進朝,對朝廷的任務也不敢執行,怕慘遭小人陷害,甘願待在徐州。昔日作戰時,李光弼手下都很信服他。可在徐州時,李光弼不敢入朝,手底下的將領也不太尊重他了。朝廷內受人排擠,手底下的人輕視他,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光弼感覺不得志,於是抑鬱成疾而終。

而郭子儀做人寬厚,待人和善,深諳官場之道。連朝廷中的宦官魚朝恩都被他感化了,可見其在官場中人緣是相當不錯的。他也不怕別人陷害自己,朝廷叫他打仗就打,對於唐朝來說,郭子儀是“再造王室,勳高一代”,“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兩人結局的不同,在於他們倆各自的選擇。郭子儀面對國家危難時,不顧年老體弱,仍率兵出征,為唐朝打下安穩的局面,李光弼軍事實力不亞於郭子儀,可是畏懼小人陷害,屢屢退縮,不為國效力,造成了自己不幸的結局。


歷史百家爭鳴


郭子儀、李光弼和僕固懷恩是幫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三大中流砥柱。此三人,論戰功,李光弼比郭子儀強,所以《新唐書》評李光弼為“戰功推為中興第一”;論付出的犧牲,僕固懷恩“一門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又遠在郭、李之上。但李光弼最後“愧恨成疾”,是在“擔驚受怕”中去世的。而僕固懷恩後來發動叛亂,還勾結回紇、吐蕃、吐谷渾等入侵,自己在進兵途中得病“暴死”。“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是功高震主武將的宿命。郭子儀、李光弼和僕固懷恩這些統兵大員戰功越大,就越受朝廷的猜忌。李光弼和僕固懷恩的最後結局主要原因就在於朝廷的猜忌。但郭子儀的結局完全不同。同樣受朝廷的猜忌,還面臨程元振、魚朝恩這些宦官的的百端讒謗,郭子儀最後卻能享盡榮華富貴,得以善終。《資治通鑑》最後評價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疾,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真是人生的大贏家。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是郭子儀在以下幾個方面有過人之處。

首先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清醒的政治頭腦。唐代宗時郭子儀受到朝廷猜忌,就主動提出交出兵權,在京城賦閒在家。後來吐蕃攻打長安,唐代宗倉皇出逃,臨走前卻召郭子儀收拾殘局。郭子儀這時已經閒廢很久了,手下的部將都已離散,但一接到命令,二話不說就帶著僅有的20餘騎趕赴長安,真正做到了“召之即來”。當時的長安,皇帝已經跑了,亂兵四起。有一支部隊叛亂,準備擁立豐王李珙迎接吐蕃,正好被郭子儀撞個正著。為首的叛將一見郭子儀來了,立刻下馬說:“皇帝已經跑了,社稷無主,您是元帥,廢立就在您一句話了。”郭子儀斷然拒絕了這個要求,把豐王李珙抓起來送到了唐代宗那裡。接下來郭子儀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威望,臨危不亂,調兵遣將,指揮若定,消滅了叛軍,趕走了吐蕃,收復長安,迎回了唐代宗,做到了“來之能戰”和“戰之能勝”。在唐王朝的這次危局中,郭子儀不計前嫌,政治立場堅定,再次贏得了唐代宗的信任。唐代宗回京見到郭子儀第一句話就是:“用卿不早,故及於此。”

反觀李光弼,就不一樣了。當唐代宗召集四方軍隊勤王的時候,李光弼因為宦官程元振居中用事,就找各種理由拒絕派兵勤王。這個和郭子儀一接命令就帶20人臨危受命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其次,郭子儀政治情商極高。這裡舉個例子。唐代宗因為郭子儀功勞大,加封郭子儀為尚書令,郭子儀堅決推辭。因為郭子儀子儀認為:尚書令曾經是唐太宗登基前當過的官位,後面好幾個皇帝都不再設這個官位,原因不言自明。近期也只有皇太子兼任過這個職位。所以尚書令這一職位政治象徵意義太強,自己不能當。另外一個例子是,有一次郭子儀向朝廷推薦一名縣官,結果沒得到批准。僚佐們都很生氣,認為憑郭子儀這麼高的地位,推薦這麼一個小官都得不到批准,這宰相也太不給面子了。郭子儀知道後卻說:“自安史之亂以來,各地方鎮武將多跋扈,他們有什麼要求,朝廷儘量滿足他們;這是因為朝廷不信任他們,怕他們造反。而我提的要求,皇帝覺得不可以就不批准,這是對我的信任,不把我當這些地方軍閥看待;諸位應該感到高興啊,還抱怨什麼!”。還有,郭子儀在外掌重兵,但只要朝廷一紙徵之,馬上就上路。所以詆譭郭子儀擁兵自重的話就沒人相信了。

再對比下李光弼。他拒絕響應唐代宗的徵兵,唐代宗反而特意派人看望李光弼母親,還把他接到長安,厚加供給,讓李光弼弟弟掌禁兵,待遇加厚。但在唐代宗心裡,李光弼已經不再受信任了。而這李光弼心裡也是清楚的。這才導致李光弼最後“愧恨成疾”。

第三,郭子儀的心態好,肚量大,這樣他的樹敵就少。朝廷裡嫉妒郭子儀的人很多,特別是唐代宗面前的第一紅人、大宦官魚朝恩“素惡子儀”。有一次,郭子儀老爸的墳被人盜了,有關部門還破不了案。當時大家都認為是魚朝恩在背後指使的。祖墳被挖可是奇恥大辱,郭子儀進京的時候,朝廷都擔心他帶兵來追究這件事,緊張得不得了。唐代宗見郭子儀特意提到這事,郭子儀留著眼淚說:“臣長期帶兵,卻不能禁絕暴行,我手下的軍士多次挖人家的祖墳,今天我的祖墳也被挖,這個是老天對我的報應,不關別人的事。”聽到這樣的話,皇帝才放下心來。

後來,魚朝恩邀郭子儀遊章敬寺。有人從中挑撥:“魚朝恩要趁機對您下手”。郭子儀不聽。手下將士請派三百甲士護送。郭子儀說:“我是國家大臣,魚朝恩要沒有天子的命令,怎麼敢害我!要是天子下令抓我,那派衛隊護送也沒啥用”。於是就帶了幾個家僮赴約。魚朝恩看到郭子儀就帶這幾個人來,也很感動地說:“要不是您是長者,能不起疑心嗎”。

最後,郭子儀深諳韜晦之術。郭子儀在生活上窮奢極欲,家裡珍貨山積,妻妾成群。每次會客都要好多姬妾陪伴在左右,這樣顯得他沒有什麼遠大的政治抱負,耽於安逸淫奢的生活。但郭子儀每次會見御史中丞盧杞的時候都不讓姬妾陪伴,自己一個人單獨見。家人很奇怪,問他原因。郭子儀說:“盧杞這個人長得很醜,心地也很險惡,我的這些姬妾見了他必定會笑話他的長相。盧杞必定會懷恨在心,將來他要得志了,就會報復我們家”。後來盧杞果然受皇帝重用,殘害了很多忠良,大名鼎鼎的顏真卿就是被盧杞陷害死於叛軍之手的。郭子儀看人果然很有眼光。


閒看歷史


郭子儀和李光弼同為興唐名將,功勳不相上下,而人生結局卻相差很大。郭子儀在85歲那年安詳離世,真正稱得上是一個奇蹟;而李光弼卻在57歲那年抑鬱而終,心中始終有遺憾。如此的反差,怎能不讓人唏噓不已。

若論在安史之亂中的戰功,郭子儀是遜於李光弼的,李光弼在史書上被認為“戰功推為中興之一”。而且就前半生的人生經歷來說,李光弼是比較順遂的,即便打了敗仗,也並沒有受到影響(既沒有解除兵權,也沒有降職),但郭子儀則坎坷的多,他數次被解除兵權、降職,好在郭子儀始終忠於朝廷,心胸豁達,具有遠見卓識,被認為“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郭子儀比李光弼大十一歲,李光弼能在安史之亂中嶄露頭角,還是源於郭子儀的推薦。在馮夢龍的《智囊全集》中記載了一個小故事,大意是安思順在任朔方節度使的時候,郭子儀和李光弼都在安思順的軍中擔任牙門都將,但是兩個人互相看不順眼,即便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也是互相瞪眼,恨不得對方立刻消失不見。後來郭子儀接替安思順做了朔方節度使,李光弼怕郭子儀打擊報復,想離開卻又不敢,一直在猶豫。不久,唐玄宗讓郭子儀率軍出征,李光弼見不能再猶豫了,就面見郭子儀,說:“我情願一死,只求你能赦免我的妻兒老小。”而郭子儀快步走到李光弼面前,扶著李光弼的肩膀說:“現在國家正在遭受戰亂,皇上也遷往別處避難,沒有你的幫助,我又怎麼能打勝仗呢?現在不是心懷私怨的時候啊。”

這個故事的真假姑且不亂,但兩個人的對對話中不難看出兩個人的性格。李光弼正直、剛強,但過於看重自己的權勢;而郭子儀在國家面前,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不在乎身外之物。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後,因功獲得食實封2000戶,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於凌煙閣。這是無上的榮耀,當然伴隨著榮耀而來的還有宦官們的羨慕嫉妒恨,魚朝恩和程元振都害怕李光弼戰功太卓著而威脅到自己,於是開始排擠李光弼。李光弼曾親眼見到郭子儀是怎麼被魚朝恩害得失去了兵權,也見識到了程元振是怎麼把來瑱害死的。於是李光弼格外忌憚宦官們。

當時大唐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時候,把大部分的兵力都調離了原來的重鎮,河西、隴右軍也被召回平叛,以至於和隴之地空虛,吐蕃趁虛而入。而宦官程元振隱瞞軍情不報,最終代宗不得不跑去了陝州,然後下令讓李光弼到陝州護駕平叛,但是李光弼懼怕宦官們給他使絆子,竟一直拖延出兵,代宗又重新啟用郭子儀,趕走了吐蕃。代宗回到長安後,任命李光弼為東都留守,而李光弼再一次尋找藉口拒絕赴任,反而帶兵回了徐州。即便代宗召李光弼入朝,李光弼也拒絕了。

李光弼的做法不過是在保護自己,堅守在自己的地盤上以免被宦官陷害,但這種行為落在別人眼中就是擁兵自重。昔日信服、擁護他的那些老部下漸漸也不再敬畏他、服從他,這讓他更加苦悶,終於在764年病逝。距離安史之亂被平定不過一年半的光景。

反觀郭子儀,無論兵權在不在,官職在不在,他都不在乎,至少表現出來的是不在乎。只要皇帝需要他,他永遠都在,平定安史之亂有他的功勞,後來他又退吐蕃軍,平定僕固懷恩叛亂,退回紇兵等等。代宗懷疑他,他就把肅宗給他的一千多件詔書全部呈給代宗看,以證明自己的忠心;代宗讓他做尚書令(唐朝只有李世民做過),他就堅辭不受,低調低調再低調;宦官魚朝恩把他父親的墳墓挖了,代宗把這件事告訴了他,他就對代宗表示是他自己做的不夠好,是他沒有管束好自己的部下,以至於士兵們損害了不少百姓的墳墓,現在輪到他的父親了,那也是上天在懲罰他,和別人沒有關係。

這樣的一個功勳卓著又為國著想,心胸豁達之人,又怎麼能不被皇帝信任?所以即便他曾數次被解除了兵權,但關鍵時刻皇帝還是會起用他。而他,成了古代功勳極高的武將的一個特例。在宦官當政的年代居然活到了85歲。


蕭曉四姑娘


這就是情商高與情商低的區別,郭子儀可以‘’功高蓋世主不疑,位極人臣眾不嫉‘’榮寵不衰。七子八婿滿床笏。而同樣戰功赫赫,(就戰功而言,李光弼高於郭子儀)。卻驚懼而死。身後無名,實在是讓人唏噓。


李光弼,生於708年。今天的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中唐期名將,將門出身,是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之子。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將, 參與平定安史之亂。是和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的兩大功臣。公元759年,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在安史之亂史平定之後,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位居郭子儀之上。進封臨淮郡王。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凌煙閣。但晚年的李光弼為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所讒,公元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追贈司空、太保,諡號“武穆”(與岳飛一個諡號

李光弼的起點比郭子儀高,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時候的官位也比郭子儀高,但最終卻驚懼而死。原因何在?除了得罪宦官集團之外(唐代是中國封建時代宦官的頂峰)。在就是情商低,還有些眷戀富貴。當年。史思明統兵數十萬臨河陽城下,指名要見他的老對手——李光弼。二人對於對方的瞭解甚至過於自己。史思明和李光弼撕逼已經有些時日了,當時的李光弼領兵兩萬,軍糧僅能支持幾天,但他毫不畏懼,登城對史思明道:

“我三代無藏地,一身必以死國家之患。爾為逆虜,我為王臣,義不兩全;我若不死汝手,汝必死於我手。” 每次我看到這裡都是熱血沸騰,一副金戈兵戟之聲不絕於耳。喊殺之聲直震心膽的場面直僕而來。但就這樣一個有膽氣的主帥卻讓一個沒卵的太監給嚇死了。

郭子儀聽話,心胸開闊。而李光弼為了自保而不聽,過於剛烈。魚朝恩挖了郭子儀家祖墳,這是最大的侮辱了,但郭子儀主動去找魚朝恩,言道:我知道此事非您所為,乃叛軍所為,也是我德行不夠的原因,如此一說讓魚朝恩羞愧難當。而李光弼竟卻沒有這樣的胸懷。他擁兵自重盤踞,吐蕃大舉入侵,一度攻克長安。唐代宗急令李光弼率軍勤王,國難當頭之際他拒絕出兵。後來皇帝多次委任他官職,讓他進京陛見,應該說代宗沒有殺他的意思,是為了成全君臣知道。但李光弼一概不理,此時的李光弼與藩鎮也差不多了。他的作為也讓麾下不解和輕視。這其實就是

李光弼惜命和眷戀富貴的表現,他在意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就怕喪失。已經沒有當年與史思明相持的勇氣了。

再就是,程元振、魚朝恩這些宦官與李光弼不對付,並不斷對李光弼進讒言和陷害。尤其是李光弼看到來瑱遭程元振讒言被殺後,李光弼更怕的要死。絕對不敢回京了,其實只要李光弼回京,代總是絕對不會,也不敢殺李光弼的,可以說李光弼是誤會代宗了。在這種情況下,一代名將、執軍法如山的李光弼不敢臨朝。實在是可悲。



由於他擁兵自重。也僅僅是為了自保而已,絕無造反之心。不敢臨朝,連手下的將領都看出問題來了,也就不聽他的了,逐漸離心離德。不得皇帝信任,宦官又記恨。下屬又離心離德,李光弼真是眾叛親離。李光弼完全是心魔難除,被朝廷的猜忌的陰影籠罩著也就在驚懼和窩囊中氣死了。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安史之亂的突然爆發,碾碎了大唐的光榮與繁華。從烽火硝煙中清醒的人們,紛紛步入戰場向叛軍發起反攻,並湧現出了一批赫赫有名的領軍人物。李光弼和郭子儀就是最為光彩照人的兩位。所謂亂世出英雄,長達8年之久的戰爭把整個國家拋入烽煙四起山河凌亂的深淵,卻把他倆推上了人生的顛峰。因為他們在平叛戰役中建立了不朽功勳,唐代宗將他倆的畫像一起掛進了向徵著大唐至尊榮耀的凌煙閣。郭子儀的一生可謂是順風順水,榮華富貴一輩子。但是李光弼不是這樣,李光弼在戰場上的功績不亞於郭子儀,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最後卻遭受了無端的懷疑與陷害,在憤懣中離世。雖然凌煙閣上的兩個人的畫像是並排而立的,可是命運卻大相徑庭,令人扼腕嘆息!有人說這緣於他的性格缺陷,也有人說這是特殊歷史環境造成的,但是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卻很好的應徵了他們的相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命運結局。


再造大唐郭子儀

郭子儀在所有凌煙閣功臣中知名度可一排第一,他的功績唐肅宗一語概之“吾之家國,由卿再造”。意思是說唐朝這個天下是由郭子儀保住的,安史之亂後唐王朝還能延續150年,郭子儀首功。宋代徐鈞寫過一首詩,名字就叫《郭子儀》

身佩安危三十年,讒鋒雖中節彌堅

古今多少功名在,誰得如公五福全

郭子儀的人生可以說是完美的激情歲月,同時又充滿了智慧、豁達、大度。從不與人爭執,事事為別人著想。人品極佳,萬人景仰。所以又有“五福老人”的綽號。

郭子儀去世於唐德宗建中二年,享年85歲。兒孫滿堂,八子七婿都做了大官。他的一生波瀾壯闊,同時又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啟迪。他睿智能幹,而且時刻注意把持自己,不居功不自傲,一切以大局為重。在亂世裡造就了國家,也保全了自己,權傾天下、子孫繁衍、哀榮無限。

悲情英雄李光弼

李光弼是大唐中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和郭子儀有著相同的人生際會,同樣是一位在安史之亂中橫空出世的英雄,同樣為大唐朝建立了無上功勳,然而他的人生卻充滿了悲劇色彩。這與李光弼的性格和當時的政治局勢密切相關。李光弼的性格非常嚴肅,不苟言笑治軍嚴厲,直來直去不懂圓滑。無論軍中軍外都樹立了許多敵人,包括大宦官魚朝因。由於長期以來和一些部將和宦官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以致於在後來的“邙山之戰”大敗,雖然朝廷當時沒有怪罪,卻把其調離主戰場開始受到冷落。後來的土蕃入侵,李光弼擔心宦官陷害也沒有奉命勤王更落了個不忠的罵名。當他開始關注自身安危的時候周圍的一切對自己已經不利,不久以後鬱鬱而終,這就是一個正直無私人所處時代的悲劇。


國史通解


這是一個六千字的長回答,我們不但會縱觀李光弼的一生,分析他在安史之亂中主要戰績,還將分析他與郭子儀不同人生結局的原因,以及安史之亂對中國歷史進程的深遠影響。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如果單以軍工而論,李光弼確實勝過郭子儀一籌,因為在交鋒最慘烈的河南、河北地區,每次與叛軍正面交手都有李光弼的身影。

可以這麼說,李光弼的人生就是為了安史之亂準備的,如果沒有安史之亂,恐怕他也沒機會封郡王、賜丹書鐵券、繪像凌煙閣、諡“武穆”。

李光弼營州柳城

(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其父李楷洛,原為契丹酋長,武周時歸降,累官朔方(治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境內)節度副使,暴卒於戰場,諡“忠烈”,封薊國公(一作郡公)。

軍人家庭長大的李光弼,自幼喜讀《漢書》,尤擅騎射。他為人嚴肅剛毅,治軍極嚴。在朔方節度使王忠嗣賬下時,深得王忠嗣器重,曾當眾言道:“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安思順(安祿山堂兄弟,後因安史之亂被哥舒翰所誣,蒙冤被殺)接任朔方節度使後,也非常器重李光弼,想把女兒嫁給他結秦晉之好,但性情嚴謹的李光弼不願過多牽扯高層傾軋,託病辭官而去。

當時青睞李光弼的並不止有安思順,還有安祿山。

時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也很注意扶持羽翼,謀士高邈早知李光弼的將才謀略,便勸安祿山延請李光弼入幕任左司馬,但安祿山並未採納,推婚事件發生後不久,哥舒翰便推薦朝廷召李光弼入長安為官。

自感錯失良機的安祿山長為此憂形於色,但也只能安慰自己,賬下的史思明也足堪大任。

安祿山在這點上並未走眼,安史之亂中晚期,正是此二人,在中原鬥得上天入地。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時,李光弼正在長安,並不是軍職。但他毅然奉召奔赴了戰爭的最前線,在他身後留下了一連串浸滿鮮血的足跡——常山之戰、嘉山之戰、河陽之戰、太原之戰、鄴城之戰。

常山之戰

常山郡位於太行八陘——井陘東口土門關附近,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號稱“三省通衢”。

安史之亂爆發後,顏杲卿、顏真卿兄弟為了緩解關中的壓力,毅然在河北、山東舉義旗歸唐,但很快便被史思明叛軍撲滅。

身在山西的朔方軍想要東進,必須首先打通井陘孔道,坐控土門關的常山便是第一個重要目標。

唐天寶十五年(756)初,李光弼趁史思明北返之機,率軍五千突破井陘天險,出其不意的奪取了常山郡。

拿下常山郡後,他首先釋放了被史思明關押的百姓,並親自祭奠了顏杲卿的親族。

當地團練將叛將史思義綁來投降時,李光弼親自為其鬆綁,並開誠佈公的向他詢問叛軍動向。這讓史思義非常感動,他對李光弼說道:“王師遠來,必已疲憊,如與賊野戰,必不利!將軍來前,吾已報,(史)思明必來救,不若以逸待勞。”

李光弼聽後,深以為然,馬上命軍士堅壁清野,嚴守城防。史思明收到消息後,果然帶兩萬騎兵直撲常山,一看城池已失便立刻組織攻城。

早有防備的李光弼先以五百弩手、一千弓兵梯次射擊,大量消耗叛軍攻城部隊。等待敵軍受挫後退,李光弼親率長槍兵出城,在城下結成戰陣。如林長槍之下,史思明的騎兵優勢即無從發揮,叛軍士氣再受打擊,只得暫時退兵。

但李光弼卻不願意放過稍縱即逝的戰機,他派遊騎遠遠跟隨退去的叛軍,當叛軍在野外埋鍋造飯時,唐軍千餘輕騎突然襲擊,陣斬五千餘級,叛軍大挫。

隨後,李光弼又配合從山西趕來的郭子儀,在九門城痛擊史思明叛軍,平定藁城,攻取趙郡(今河北趙縣)。

嘉山之戰

天寶十五年(756)四月,朔方軍大敗史思明後,一直追擊到博陵(今河北定州)。史思明集眾固守,唐軍攻城十日不下。

五月,郭子儀、李光弼決定撤圍回軍常山郡。不甘心失敗的史思明,率數萬人馬尾隨而來。

唐軍乘機回軍反擊,在沙河(今河北行唐、新樂之間)再敗史思明。安祿山得知史思明連戰皆北,命大將蔡希德率2萬步騎來救,又命范陽守將牛廷玠率萬餘人南下,配合史思明夾擊唐軍。

郭子儀、李光弼進至恆陽(今河北曲陽)時,與攜五萬餘眾而來的史思明相遇。面對擁有大量精銳騎兵的叛軍,郭、李二人再次採用了以逸待勞的戰術,命軍士深溝高壘,嚴防死守。但夜晚卻不斷派死士夜襲叛軍營帳,使叛軍窮於應付,無法休息。

五月二十九日,唐軍事先於嘉山設伏,誘叛軍前來,被疲勞戰術攪得心浮氣躁的史思明果然上鉤。當盤軍進入嘉山唐軍伏兵四起,叛軍潰敗,陣斬4萬級,繳獲戰馬五千匹。

史思明被打得披髮赤足,逃往博陵。李光弼乘勝追擊,進圍博陵,郭子儀準備北進范陽。嘉山大捷,唐軍聲威大振,河北十餘郡的地方官吏和軍民紛紛起來殺死叛軍守將,歸順唐軍。

當時的形勢對唐朝來說可謂一片大好,哥舒翰在潼關據險死守堵住叛軍西進關中之路。郭子儀、李光弼在山西、河北爆錘史思明,打的安祿山首尾難顧,當他得知唐軍開始威脅老巢范陽時,一度決定回師范陽另謀他途。

就在此時,唐玄宗估計覺得事兒不夠大,給自己這個“乾兒子”送了一記神助攻。

他強逼哥舒翰放棄潼關天險,出關與叛軍野戰,結果唐軍慘敗,哥舒翰也被俘而降。潼關失陷將安史之亂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但關中地區慘遭塗炭,連戰連捷的河北唐軍也不得不轉入守勢。

太原之戰

郭子儀在收到“哥舒翰敗,天子入蜀,太子即位靈武”的消息後,不得不放棄河北地區的勝勢,率軍奔赴靈武護駕。

叛軍兵入關中後,在山西、河北展開了大規模的攻勢,李光弼只能以弱勢軍力苦苦支撐。

他先是連挫叛軍多次進攻,還在河陽(今河南孟縣南)巧施“美馬計”弄走了叛軍幾百匹良馬,氣的史思明暴跳如雷,但面對跨越黃河兩岸三城相連的河陽堅壁,史思明始終無可奈何。

但在河北則是另一番景象,史思明率領的叛軍迅速南下,再奪常山郡席捲河北全境。

公元757年(唐肅宗至德二年)正月,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上黨(今山西長治)、高秀巖自大同(今山西朔州東北馬邑)、牛廷玠自范陽(今北京城西南)會兵10萬,圍攻李唐龍興之地,慘烈的太原攻防戰,就此拉開序幕。

這時,朔方軍精銳都被郭子儀帶去護駕,李光弼手下只有河北兵士五千人,即便算上地方團練也不足萬人。

面對叛軍滔天勢焰,李光弼賬下諸將都惶懼不安,主張憑藉晉陽堅城死守。但李光弼確認為守城必輔以野戰,他力排眾議分精兵在山中埋伏,自己則在城中動員軍民挖壕築壘,並事先打製了幾十萬塊土坯磚,一旦城牆破損馬上便能修復。

對於心中揣測的諸將,他當眾將一把小刀放在靴內,並立誓

“城在人在,決不投降”

李光弼“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迅速感染了唐軍將士,當叛軍攀城仰攻時,唐軍上下以死相搏,堪堪頂住了叛軍的狂潮。

史思明見仰攻堅城部署損失太大,便從山東運取攻城器械,並以三千蕃兵護送,不料這正好成了潛伏唐軍的盤中餐,埋伏已久的唐軍一擁而上,將蕃兵全殲。

除此之外,李光弼還打起了地道戰。他先派人挖掘地道通至城外,然後另派將領出城詐降。久困太原不能得手的史思明大喜過望,以為堅城唾手可得,不疑有他。

等到約定的時間,唐軍果然打開城門出城偽降,但等到詐降唐軍快要接近叛軍大營時。營中突然地陷,摔死千餘人,一時煙塵瀰漫,亂做一團。唐軍乘機擂鼓吶喊,猛烈衝擊,一戰殲滅叛軍萬餘人。

就在太原攻防戰進行最為激烈之時,叛軍內部卻發生了驚變,安祿山被兒子給剁了。

安慶緒繼位登基,沒了安祿山鎮場子,要說史思明心裡沒想法我是不信的。恰好,安慶緒命史思明回守范陽,只留下蔡希德等繼續圍困太原。

史思明率軍返回范陽後,叛軍攻勢漸弱,李光弼敏銳察覺到了叛軍的變化,感覺反攻的時機已經成熟。

他效仿田單破燕的“火牛陣”,將兩百多頭耕牛分為四隊,牛頭綁兩把尖刀,牛尾捆紮浸油麻布,趁夜色偷偷出城,在敵營前點燃牛尾,

黃牛發瘋般地衝進敵營,唐軍趁火勢、借牛威,鼓譟殺入敵軍大營,被踩死、燒死,斬殺的叛軍多達六萬之眾,太原之戰以唐軍大勝告終。

太原之戰奠定了山西戰爭態勢,也為日後唐軍收復兩京打下了基礎。此戰之後,唐廷任命李光弼為太尉,兼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進封魏國公,實封八百戶。

鄴城之戰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唐軍在回紇幫助下克復兩京,隨即光復河南諸郡,逃至鄴城的安慶緒,集合上黨(今山西長治)、穎川(今河南許昌)、南陽(今鄧州)等地叛軍匯聚鄴城,手下又有了6萬餘人,準備和唐軍在城下決戰。

乾元元年(公元758)九月,李亨命郭子儀、李嗣業等七鎮節度使,領兵二十萬(號稱六十萬),圍攻鄴城,同時又名又命李光弼、王思禮兩節度使率所部助攻。這幾乎是唐庭能夠動用的全部軍隊,可以看出唐朝對於鄴城之戰的重視。

但詭異的是數十萬唐軍居然沒有指派一個將領統一調度,而是任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督各軍行動。唐軍前線軍事行動的決定權,落在一個宦官手中,成了唐軍潰敗的伏筆。

鄴城之戰初期,唐軍行動順利,在衛州(今河南衛輝)、愁思岡(鄴城西南)

連敗安慶緒叛軍。叛軍退回鄴城死守,安慶緒派人向身在范陽的史思明求助,許“讓帝位”以求史思明發兵相救。

史思明帶胡兵十三萬人自范陽南下救援鄴城,十二月,史思明擊敗唐軍崔光遠阻擊,奪佔魏州(今大名北)後,按兵不動,坐視唐軍與安慶緒叛軍在鄴城血戰。

唐軍在鄴城城下,晝夜攻城,但叛軍和城中百姓早已得知洛陽破城後,被回紇兵洗劫蹂躪的慘狀,反而同仇敵愾協助叛軍拼死守城,讓唐軍圍攻數月不能得手。

乾元元年(公元759)正月,李光弼向魚朝恩建議,唐軍分兵逼近魏州,各個擊破史軍,但魚朝恩不聽,數十萬唐軍在鄴城圍坐一團,毫無作為。

時至公元759年(乾元二年)二月,圍城四月的唐軍,在鄴城城下天寒地凍、師老兵疲,士氣漸漸低落。史思明又截斷了唐軍的糧道,唐軍面臨斷糧的危機。

三月初六,史思明見唐軍軍勢已怠,領五萬精兵與唐軍在安陽河北(今河南安陽北)與唐軍李(光弼)、王、許、魯等部激戰激戰,雙方血戰經日不相上下。

郭子儀帶兵前來援助,就在唐朝援軍列陣之時,突然狂風大作,對面不見人影。唐軍大旗旗杆被風折斷,將旗落地,唐軍大驚,自相潰散。

史思明見狀鼓動精銳趁勢掩殺,唐軍大潰,四散奔逃。所幸,史思明的軍隊在風中也混亂不堪,他見難再有戰果,便使軍逐次向北撤退。

這時,唐軍軍中無帥的弊病表露無遺,亂軍中無人統一調度,各節度使紛紛帶軍馬逃回本鎮,潰兵一路燒殺劫掠,數十萬唐軍作如鳥獸散,鄴城之戰也唐軍慘敗告終。

鄴城慘敗後,魚朝恩將兵敗的責任推至郭子儀頭上,唐肅宗將郭子儀召回長安,奪了他的兵權,委任閒差,監視了起來。

唐朝猜忌重將的做法,給李光弼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也成了日後事件發端的導火索。

鄴城之戰後,唐肅宗李亨開始收攏兵權,擴充禁軍,並將禁軍軍權交予李輔國、程元振等宦官之手,宦官勢力漸漸做大,李輔國後官至宰相,朝中大事盡由宦官定奪。這也是晚唐時期,宦官把持朝政,甚至能動輒廢立皇帝的緣起。

愧恨而逝

鄴城之敗成了安史之亂的另一個轉折點,唐軍疾風暴雨般收復失地的勢頭受挫,洛陽再度淪陷於叛軍之手。但叛軍內部再生波瀾,史思明殺安慶緒,自稱大燕皇帝,改年號為順天。

不過,史思明西進關中的願望再度被阻。乾元二年十月,史思明在河陽(今河南孟縣南)遭受了李光弼及所部僕固懷恩、荔非元禮的迎頭痛擊。雙方你來我往激戰月餘,叛軍始終不能在河陽得手,期間還被李光弼尋了個破綻抄了後路,史思明見勢不妙退軍回洛陽據守。此後年餘,兩軍在河南血腥絞殺不已,戰事漸成僵局。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肅宗輕信魚朝恩的鼓動,命李光弼冒險進攻洛陽。

李光弼無可奈何,留李抱玉守河陽,自己與朔方節度副使僕固懷恩會同魚朝恩進攻洛陽。結果,僕固懷恩違背李光弼軍令,在平原佈陣與史思明野戰,被精於騎射的叛軍騎兵殺的大敗。

李抱玉把河陽也丟了,唐軍被迫退守聞喜(今山西聞喜),所幸叛軍內部再度展開連環殺,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殺死,史朝義繼帝位,年號顯聖。

公元763年(唐代宗廣德元年)十月,吐蕃軍隊突破大震關(陝西隴縣西境),兵鋒直指長安。

剛剛登基不久的唐代宗李豫出逃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吐蕃軍隊隨即佔據長安,立廣武王李承宏為傀儡皇帝。

身在陝州的代宗急招諸節度使勤王,但名將中李光弼和僕固懷恩均漠然視之,拖延不去,只有被奪了兵權的郭子儀,奔走募兵抵抗吐蕃。

公允的說,李光弼和僕固懷恩的情況尚有區別。

身在汾州(今山西汾陽市西南,隰縣附近)的僕固懷恩坐擁數萬朔方軍,是最有條件入關中勤王的,但此時僕固懷恩的異志已現,緊隨安史之亂的僕固懷恩之亂已見端倪。

而李光弼則完全是心魔難除,一直被朝廷的猜忌和郭子儀被罷免的陰影籠罩著。

隨著,郭子儀收復長安,擊退吐蕃軍隊後。代宗任命李光弼為東都留守,李光弼再借故詔書未至推辭,率軍回到徐州收租賦。其後,代宗再詔李光弼入朝,李光弼害怕宦官魚朝恩、程元振加害,仍不敢去長安見駕。

李光弼治軍嚴整,先謀後戰,多次以少勝多,戰功足與郭子儀齊名,但他在徐州時卻多次推諉不肯奉召,這讓他賬下諸將對他的態度漸漸轉變。

生性敏感的李光弼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他卻無力改變,這讓他感到非常慚愧、憤懣,終致憂鬱成疾。廣德二年(764年)七月十四日(8月15日)在徐州病逝,終年五十七歲。

代宗為其輟朝三日,遣使吊恤其母,追贈太保,諡號“武穆”,使人繪像凌煙閣。

對比郭子儀、李光弼二人,從戰功上說李尚在郭之上,但從做人、為臣之道上,郭子儀勝李光弼甚多。

郭子儀一生數度起落,肅宗能拉著他的手說出,“國家再造,卿力也”的話,並不全是誇讚他的武功。

成就郭子儀一生完人的原因,除了他戰場決斷臨機殺伐以外,還有他能屈能伸的性格。當時魚朝恩權傾朝野之時,沒少背地裡給郭子儀使絆子,甚至派人掘郭的祖墳,即便如此郭子儀都能與其折節而交,這才是他宦海沉浮屹立不倒的原因。

而在這一點上,李光弼遠遠不能望其項背。但無論如何,一代興唐名將如此落寞收場都令人扼腕。因此,宋代詩人徐鈞才會以詩懷念:

間關百戰佐中興,料敵行師妙若神。

可惜罹讒終恨死,傷心不見白頭親。

安史之亂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

安史之亂平叛的過程,讓武將們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唐朝對叛軍投誠而來的驕兵悍將,極盡籠絡討好之能事,準其自帶其軍、自領其政、自統其民,導致河北強藩屢屢作亂,直到唐亡。

而對忠於唐室的武將,朝廷則或監視掣肘、百般刁難,或明升暗降、削奪兵權,或貶謫發配、流放賜死,除郭子儀深諳進退之道,以八十五歲高齡去世外,得善終者寥寥。

正如范文瀾先生所說:“朝廷對強橫不法的武夫,按照強橫的程度,給予大小不等的姑息,愈強橫,得到的待遇也愈優厚。對順從朝命的功臣,按照功績和威望的程度,給予輕重不等的猜忌,功臣們因此對朝廷有所顧慮,不肯輕易脫離兵權和防地。”

在這種兩面三刀、欺軟怕硬的悖謬政策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武將選擇擁兵自保、圖謀割據,大唐中央政權的權威也在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的泥淖中逐漸掉入谷底。

作為平定安史之亂最大功臣之一的李光弼,經歷過軍旅生涯的輝煌,卻以悲劇方式在落寞中收場,這也預示著初唐、盛唐武將建功疆場、繪圖凌煙時代的永遠結束。

而中央政權對李光弼等武將的忌憚,也使文官帶兵、以文制武成為兩宋以後中原王朝軍事制度的主要內容和基本形態。

這種制度上的改變,雖然避免了武將割據、分裂國家的情況,但同時也限制了中原王朝開疆拓土的能力。

從某程度上說,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此後漢族建立的王朝,再無漢唐時豪邁奔放的氣韻和懷遠天下、賓服四夷的胸襟。

短短七年的安史之亂帶走了數以千萬計的生靈,但它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卻一直延續了上千年。



藏地讀行0白髮布衣


郭子儀和李光弼同為唐朝名將,安史之亂平叛功勞不小,郭子儀軍功卓著,無論功勞有多大,皇帝都不擔心,對他十分信任,不擔心功高震主,而他也忠心朝廷,郭子儀不光軍事才能出眾,政治水平也不錯,在朝中處事圓滑,忠臣,奸臣都不得罪。

李光弼也是一個軍事人才,忠於朝廷,可是他在朝中的關係處得不怎麼好,於是心有顧慮,不敢進朝,怕有人陷害,部下看到他連皇帝召他進朝都不去,就開始不信任他,處在朝廷與部下不信任之中,最後抑鬱而死。他和郭子儀的區別在於,郭子儀相信朝廷,而朝廷也相信郭子儀,李光弼相信朝廷,而朝廷不相信李光弼,以至於使他心有所慮,不敢進朝。


史過長河


說到底還是地方和中央之間的矛盾問題。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說到唐朝的郭子儀,當然現在網絡上更多的,是對於他那種在朝廷上面能屈能伸,能夠聽從朝廷命令,能夠穩定地輔佐李唐江山的那種政治智慧而感到驚歎。但事實上,郭子儀如果真的只有這點兒智慧,或者說這點能力的話,那他就不是大唐的中心之臣了。

當時吐蕃,回紇,突厥率領大軍兵臨大唐王朝。這個時候已經人靜暮年的郭子儀選擇挺身而出,保衛大唐王朝的江山 ,面對如此困局,郭子儀選擇先去找與大唐有合作基礎的回紇,回紇方面表示,我們與大唐之間的合作可以,但是我們不相信郭子儀還活著,叫他活著來見我,我就撤兵。

郭子儀一聽,當然特別高興,立刻要去對方陣營裡面去合談,這個時候,郭子儀的兒子選擇選擇了一批親兵去保衛自己老子的安全,郭子儀一看這幅陣仗,要求自己兒子把這批士兵給撤掉,他兒子感覺到很疑惑,說你去敵人陣營去談判,萬一出了事情怎麼辦?郭子儀就說你是想讓我死,還是想讓我和我全家以及大唐一起去死呢?說完沒有管自己兒子和手底下這批護衛直接自己一個人跑到了回紇的大營裡面,說服了對方幫助大唐王朝抵抗這一次進攻,然後這次危機迎刃而解。

我們都知道郭子儀和唐王朝的李姓子孫是有聯繫的,醉打金枝的事情誰都知道,包括他本人一系列的高升和髮際,都是與李姓子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但是李光弼卻不同,李光弼這個人就是完完全全的地頭蛇系列!換句話說,如果說大唐王朝敢去搶他的地盤兒,他做的事情估計比安祿山更加狠!地方和中央是封建王朝不可迴避的一個矛盾。

中央要求收歸地方像的權利,而地方上要求地方的軍政大權要獨立,結果雙方經常是你爭我奪,互相爭吵。

李光弼算的上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地位是衣服在大唐王朝的身上,所以他只是要求能夠保住自己的地盤兒,不去反叛大唐王朝或者是李姓子孫,一心一意輔佐著理性子孫,守衛著自己那一塊地盤兒,讓這一塊地盤明面上姓李,這就是他一輩子去做的事情!

所以說我們再看郭子儀和李光弼這兩個人的時候,都覺得這二人都是大唐的中興之臣,(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怎麼感覺兩個人和大唐王朝的皇室家族成員關係相差這麼大呢?

出發點,維護的東西就不一樣!

當然,如果說唐王朝處於李世民或者是唐玄宗早期的那個時候,四海來朝,萬邦臣服,李光地到也不介意去朝廷裡面去宣佈自己臣服於中央政權,但是這個時候,唐玄宗逃到四川去了,而新上來的這一個唐肅宗佑,相信宦官之言,不僅對付了自己的元老之城郭子儀,而且還把。大唐本來已經要全面得勝的一個局勢,硬生生的給扭轉了過來!

這樣的中央政府值得他去為這個政府付出一生嗎?或者說付出一切嗎?

不是說猶豫,而是他覺得根本就不值得,連自己人都折騰成這種樣子,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地方的實權派呢,恨不得扒皮拆骨,抽筋就要把我們的所有的東西全部給打的吐出來,然後交給中央政府!你覺得辛辛苦苦奮鬥力伸手為了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可能一聲不吭地交給中央政府嗎?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條鹹魚在被醃之前還是要稍微撲騰兩下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