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怎麼判

未成年人犯罪

定義: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

未成年人犯罪怎麼判

未成年人犯罪怎麼判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犯罪時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週歲的案件。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週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週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週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週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週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30%---60%

(2)已滿十六週歲不滿十八週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10%--50%

未成年人犯罪怎麼判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非常重要,未成年人的辨識力有限,需要家長,老師和社會的引導,與法相伴,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