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同学带的家乡土特产,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我是月野兔小U


大学已经毕业了,但是大一那年,我舍友带的东西我估计一辈子都忘不了。一般人带的都是家乡有名的小吃什么的。而我的这位大学舍友家是南阳的,说是自己家里那边有很多蝎子。说蝎子泡酒喝了对身体好。

结果有一次回家,从家里带来一瓶赊店老酒,里面泡了将近20只蝎子的那种。说是让大家尝尝,看着这么多蝎子泡在一瓶酒里面实在是脊背发凉。怕自己被毒死。


最后这位同学却说自己在家里尝过了没有事的。放不下心的我还是抿了一小口,结果不久就去厕所拉肚子了。直到大学毕业那瓶酒还在宿舍床头丢着没人敢动,实在是下不了口,喝多了真的会出人命吧。


小孙趣味科学


我大学宿舍有个四川的小姑娘,特别小巧玲珑,很可爱。

我要是男生,都有想追她的冲动。

有一次我去献血,献之前不知道不能洗澡,献完护士才告诉我的。可是我的头发已经很油了,不洗都出不了门。回到宿舍很是苦恼。

这位四川小姑娘就说:我来帮你洗头吧!

那一次她帮我洗头,简直太舒服了!毕业后这么多年,进了很多洗发店,干洗水洗都洗过,但是她帮我洗头的那种感觉,一直没有再出现过。

小手一下下的特别温柔。

我这种大女人,估计是一辈子也学不来那种温柔劲儿!

有一次,她寒假回来给我带了四川香肠(辣肠),她妈妈做的,两种口味,一种辣的,一种不辣的。

在宿舍用电热锅,上面放一个盘子,下面用杯子垫起来,蒸了半小时后拿出来大家一起吃,真是太美味了!

现在一边打字一边在流口水,哈哈。

去年我还自己做了一次火腿肠肠,也放了麻椒和辣椒,但是没那个味道。

而且,我还在不同的超市买过四川生产的香肠,都没吃到那种味道。

说到这里,我突然反应过来,我居然从来没问她配方!

嗯,回头微信问问她,详细的做法,然后我今年冬天再试试。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举手,还能有什么,必须是我舍友今年开学家里人给她寄的牦牛肉啊!

大概是下图这样色儿的。

因为我们学校少数民族比较多,以前体育老师说谁家里有一百头牦牛的话,妥妥的富二代了,因为牦牛不好养,巨能吃,不造真假。牦牛肉干一斤价格一百四到两百多不等,至于味道…emmmm……咬起来挺硬的,柴,入口一股子腥味儿,舍友四川甘孜州的,可能是口味不同,她们表示挺好吃的,太贵扔了不好,我就把剩下的礼貌的还回去了。听说有辣牛肉干,因为舍友胃不好不能吃辣家里给她寄的原味,好像有别的吃法,炒着吃还是怎样,但作为一群学生党,我们木有锅啊木有锅……




十七81976149


翻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久远得都快不记得的大学宿舍生涯,那些开心快乐的时光。

印像最深的是一位来自浙江舟山的同学带来的家乡土特产----泥螺

没有之一,最为深刻!!


这位同学也是我的舍友,整天在宿舍里说老家海鲜非常多,什么海鲜最好吃,

特别是她们那的泥螺是如何如何的美味可口,弄得后来只要她一说,我们就直滴口水,

真心话,那个时候闹穷,没吃过什么好吃的,听她这么说,能不滴口水吗。


我来自内陆,压根儿不知道泥螺是什么东西,还以为是田螺类深加工过的美食;

还没吃过,脑海里已经无数次想像过它无与绝伦的滋味。

后来放假归来,那位同学带来了我们望眼欲穿的“泥螺”

我们也是摩拳擦掌,立马就开吃,结果一到嘴里,还没来得及咽下去,

哇的一下全给吐出来了,这是什么个味道呀,只能用“难吃死了”几个字来形容,

真不敢相信就这“无与伦比”的味道,她还吃得那么津津有味的,深深怀疑泥螺的“美味”。


可能是我们从来没吃过,不能适应它奇特的味道;就像有的人喜爱榴莲,而有的人闻之掩鼻,逃离得远远的,那么你觉得泥螺是美味吗?好吃吗??


山口壹號左左


又到了一年的开学季,很多今年参加高考的新生也已经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而且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军训才可以真正的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员。但是对于那些大学里面的学哥学姐们来说,又到了可以和室友一起享受美食,炫耀暑假中发生的种种事情的时候了,当了对于这些并不重点,开学以后最让大家期待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很多同学带回来的家乡土特产,暑假刚开学就到了特产大比拼的时候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自己上大学时室友带回来让我印象最深的土特产,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呢?

小编大学是在东北上的,加上小编又是北方人,所以在饮食方面没有问题,但是在大学室友中有很多南方的同学,因为饮食差异,来到北方以后有些食物是吃不惯的,所以放假时经常会带回来一些家乡的土特产,其中这几样让我印象最深,首先一位苏州的室友在开学时带回来很多的鸡蛋,这让我们非常的好奇,心想鸡蛋还算是特产吗?正在持怀疑态度的时候,只见这位室友很潇洒的打开一个吃了起来,我们看到以后都吓了一跳,只见室友带回来的是喜蛋,也就是很多地方称为的毛蛋,这位室友就直接空嘴吃了起来,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们宿舍的室友中有一位是来自宁化的,有一次放假回来,只见他手提着非常多的肉干走了进来,我们当时也是非常的好奇,只见他很淡定的把手上的肉干挂在了我们宿舍的阳台上,我们几个人迅速的走了过去,只见这种肉干看着不大,而且都是整只的小动物做成的,看着非常的吓人,听这位室友介绍,这是他们家乡的老鼠干,吃起来很香的,直接放锅中蒸一下就可以食用,非常的好吃,而且还打算分给我们一人一只尝尝,但是我们都非常的拒绝,这位室友只好自己一人吃了半年,从那以后我们感觉宿舍再没有进过老鼠。

说完了我们宿舍中这些南方室友带回来的特产,再来说说我们宿舍里面一位山西室友带回来的东西,那年寒假开学,这位山西的室友提着两个大黑桶就走进了宿舍,不出所料,我们猜测肯定是山西的陈醋,一时间整个宿舍楼里面都是浓浓的山西陈醋的味道,而且室友带的太多,根本无法吃完,而且对我们来说,山西的陈醋确实太酸了,只见这位山西的朋友的非常熟练的做起了腊八蒜,那一学期我们整个男生宿舍都是伴随着醋味和蒜味度过的,看完了我们宿舍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土特产,你上大学时,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葱油饼不带葱


上大学时,还真有几个同学带的土特产让我印象深刻。

记得那是2008年的秋天,一同学周日返校时背了一袋苹果🍎来到我们学校宿舍,那个同学家三门峡灵宝的,灵宝“寺河山”苹果太有名了,我们宿舍一共8个人,他背的苹果大概30斤,60多个苹果,我们一人吃了4、5个,苹果吃着微酸,挺甜,水分大。

2017年的12月,我们还给三门峡灵宝的老同学打电话,我们驱车单程258公里去灵宝寺河山拉了600斤苹果🍎。

以下图片是2017年12月去时照的相,“亚洲第一高山果园”,大学同学讲,明年你们10月份来,可以看到满树的红苹果,那真叫喜欢人。




还是2008年,记得还有一个同学是洛阳栾川的,据同学讲“栾川豆腐”挺有名,一次周日返校,他带回来了差不多10斤“栾川豆腐”,栾川豆腐硬,水分比老豆腐还少。同学讲,这个豆腐生吃也行,最好时买点花肉一起炖着吃,炖上半小时,给豆腐彻底入味。就米饭那是一个香。

学校有食堂,我们在学校外菜市场买了3斤五花肉,与豆腐一起拿到学校食堂我们经常买饭的那家烩面的窗口,把豆腐与五花肉交给人家,并且交代好做的方法,主要是交代炖豆腐的时间,给人家掏点加工费,那天我们宿舍八人吃的“铁锅花肉炖豆腐”。吃的真香。

下图为“洛阳栾川豆腐”。可凉拌,可炖,可吃火锅。我们吃这个豆腐从来不用刀切,都是手掰开。

别的同学也带有特产,焦作同学曾经带过“铁棍山药”,开封同学带过“花生糕”等等,但在大学期间记忆尤新的就是“灵宝苹果”与“铁锅炖栾川豆腐”。


人在风上走


90年上中专,宿舍8个人,都是18.9岁,按年龄生日拍大小。舍友老四家是做臭豆腐的,每次吃饭时都提起他家的臭豆腐。说刚来学校,怕同学不习惯,没敢带来,只好蹭大家的咸菜吃。那时条件不好,每个同学都大罐小罐的带咸菜,也没注意是否好吃。时间长熟悉能开怼了,老四说的次数也多了,大家就让他开学多带点来,没人嫌弃的,都喜欢吃。结果下学期开学,这货直接带了四坛子,那种30公分高,直径20公分的坛子。他从家走时捆好,密封好,挑着就来了,到了宿舍,一点味没有。晚饭时大家把带的吃的都拿出来,每人一瓶白酒开喝,毕竟一个假期没见了,高兴啊。上中专前我们都是各校体育队的,身体素质好,都能喝。喝酒过程中,老四第一次打开坛子。嚯,那个味啊!老四还说两年的了,尝尝吧。还真没人嫌弃,也都说好吃。没两分钟,走廊就有骂街的了,出去和骂的解释一下,骂街的回宿舍取餐具,夹几块走。我们回来继续喝酒,闻到味的不断来要,不亦乐乎。结果就是臭了一栋楼,其乐融融。好怀念那段时光啊


宽容大度815


上大学时我们宿舍四个人,分别来自贵州、四川、黑龙江,也算得上是天南海北了。当然每逢开学,作为本地宝宝的我就可以在宿舍吃遍大江南北了!

吼吼,要说这印象最深的特产当数贵州的一种叫做地萝卜的食物,表皮还戴着新鲜的春泥,用手就能轻易地撕开外皮,咬一口口感清脆、味甜,最重要的是水分足。简直是爱的不要不要的,每次假期回来舍友都会带给我,我只把它当水果吃,后来查了百度才知道,原来地萝卜是豆科植物,别称是地瓜、凉薯、葛薯,如此看来也算是蔬菜一类了。建议有去贵州的朋友们一定要尝尝!

再来说说四川舍友带的特产——折耳根,因为学校没有做饭的地方,所以舍友麻麻都会带一些腌制的折耳根,但是说句实话,小鲜女我北方人的口味,还是有点吃不惯,总觉得泥土腥味太重了。

最后来说说黑龙江舍友的特产,别人都带素食,她给我们上硬菜。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拿出一饭盒的蚕蛹笑眯眯的对我说,“把他们几个都叫上,明天潮白河烤蚕蛹”。还别说烤过的蚕蛹,外皮酥脆,肉质鲜嫩,从下口前的心理准备,到后面的欲罢不能,好吃~现如今小鲜女烧烤最爱吃的两种食材,一个是土豆,一个就是蚕蛹。不信你们都尝尝~





第9鲜


准大二新生,有一舍友是新疆的,开学带了好多特产,我们吃的开心呀,坐在一起各种聊,最后他拿出一个袋子,说是最好吃的,他最好吃的就是这种,估计好多经历过的也猜出什么了,入口,味道终生难忘,没错,就是奶疙瘩,他递给了我们一人一个,我在脑子里各种构思它的味道,形成了一个味蕾的盛宴……然而,然而,可惜了可惜,和我想象的浓浓的奶香味一点都不一样它是那种酸酸的涩涩的那种,味道特别重,我吃了第一口差点吐了,但是当时是因为刚见面,不好意思说,我就那样忍着把一个奶疙瘩吃完了,我吃了一个小时,咬一点喝一口水,妈耶真的一辈子忘不了,而且也这辈子也不会挑战第二个……


昔言51110821


我是汉中人,大学在西安读书。宿舍八个人,其中四个陕西本地,四个外省。宿舍老大哥是潮汕人,自家每年有鱼获,每年秋季开学就特别期待,每次他都会被登山包的海产,映像最深的应该是虾干、猪肉脯、还有头那么大的鱿鱼干。
因为从小长在内陆,吃惯了山珍却很少吃这种天然的海产,虾干和鱿鱼干都只是经过简单的晾晒,闻起来有一点海腥味,入口很硬实,经过唾液的滋润咀嚼起来很有嚼劲,宿舍八个人围着满桌的食物还是很有感觉的,简单的食物吃起来也也特别有滋味。

再说说,我带的本地特产吧,顺带宣传一下家乡

我家地处在陕甘川交界,汉中地区主要受四川影响,食物偏麻辣。我带特产主要是本地的麻辣鸡和核桃馍
不同于椒麻鸡。刚开始,外省的舍友不太敢吃,因为都来自南方地区,对辣椒有些恐惧,本地的就直接上手吃了,每次麻辣鸡可以吃两天,第一天吃肉,第二天剩下的调料水泡泡面是真的香。最得意的是,上面说到的潮汕老大哥因为麻辣鸡的培养,后来已经是无辣不欢了。

其实,大学期间舍友们带的特产不一定合口,但是在那种环境下,食物的味道就变的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感情,和当时的气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