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餘叔巖

今日推送之《懷念餘叔巖》錄自《京華感舊錄》,作者李克非(1924-1995)。《京華感舊錄》一書為李先生的隨筆集,書中回憶了很多關於老北京的

雜聞軼事,我們將此書中與梨園有關的內容分期連載推送。

懷念餘叔巖

 詩人陳邇冬於一九六〇年在北京和平門外東琉璃廠寶古齋獲名伶餘叔巖所繪摺扇一柄,題詩曰:

休將盛世說開天,歧宅崔堂倍惘然。劍器公孫猶淑世,落花倘憶李龜年。

 邇冬倩予鑑定餘繪扇真偽,予肯定此扇為叔巖親筆所畫不疑。叔巖雖為藝人,而於丹青繪事,卻落筆不俗,其所畫寫意山水,氣韻不凡,頗為灑脫。

懷念餘叔巖

餘叔巖便裝照

 餘叔巖,字第祺,祖籍湖北羅田,為梨園世家。其祖父乃與程長庚齊名之“漢派”鬚生余三勝,父為著名青衣餘紫雲,故其最初藝名為“小小余三勝”。他九歲開始學藝,拜吳連奎(文)、姚增祿(武)為師。十三歲登臺,在餘紫雲主辦的“福慶班”演出。某次,餘紫雲與譚鑫培合演《機房訓》(一名《三孃教子》),叔巖飾薛倚哥,演得很出色,博得臺下滿堂喝彩。

 光緒三十年(一九〇五年)後,隨其兄餘伯欽到,天津“下天仙”劇場公演。這時,餘叔巖唱後中場,同臺演出的名伶有孫菊仙(綽號“老鄉親”)、李吉瑞、尚和玉、九陣風(閻嵐秋)等,當時,餘雖僅十五歲,但表演上已露出過人的才華,博得“小神童”的美譽。

 一九〇八年,餘“倒倉”,嗓音變壞,因此改業,經人介紹在袁世凱時代的總統府任內衛副官。後來,票友樊杏初(棣生)組織“陽春友會”,在北京浙慈會館不時彩排,餘為了提高技藝以客串身分參加演出。他曾向陳彥衡、溥侗(紅豆館主)請教,深研音韻與譚派唱腔。並通過王庾生結識了竇硯峰、王君直、魏匏公、李採繁等名流,幫助他研究音韻、表演、唱腔,並教他書法、詩詞、繪畫,在提高餘的藝術理解力、豐富他的文化藝術修養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懷念餘叔巖

餘叔巖任武官舊照

 不久,他由總統府王錦章和他岳父陳德霖的介紹拜譚叫天為師。但在“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舊社會,譚只教會他一出半戲,即《失街亭》中的配角老生王平和半出《太平橋》中的史敬思。因感到向譚學藝,既慢且難,他與言菊朋就改變了學習方法,每遇譚演出,就去觀摩,用眼看、用耳聽、用筆記,然後私下用工,刻苦鑽研。一九一八年冬,譚叫天去世後,他在天津“中舞臺”(天津鼓樓北,一名“金聲園”)與觀眾公開見面,此次演出,可謂一鳴驚人,轟動津門。

 餘氏學譚,而不拘於譚,自創一格,獨樹一幟。他那悅耳醇厚的唱腔,細膩精湛的演技以及唱、做、念、打全面發展的才能,征服了所有的“譚迷”和廣大觀眾。此後,餘氏在京劇界的地位乃與楊小樓、梅蘭芳鼎足而三,他們三人在城南遊藝園合作演出時,世稱“三賢會”,真是盛況空前。

 餘叔巖是一位有卓越才能的表演藝術家,可惜他體弱多病,經常溺血,中年以後甚少演出,卻使廣大顧曲者久久不忘。如果說清末顧曲者愛好老生的人“無腔不宗譚”,那麼,譚謝世後,廣大京劇戲迷則“無腔不宗餘”了。後學者演《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捉放宿店》、《搜孤救孤》、《問樵鬧府·打棍出箱》、《戰太平》、《擊鼓罵曹》、《武家坡》、《文昭關》、《打侄上墳》等戲,大都是宗餘的。

懷念餘叔巖

餘叔巖與梅蘭芳在國劇學會

 叔巖於一九四三年去世,時年僅五十三歲。他病逝後,梨園內外人士送了許多輓聯以示哀悼。

 梅蘭芳當時正旅居上海馬思南路,聞餘氏謝世噩耗,悲痛不已。並飭人送來輓聯一副,聯曰:

締交三世,遠武同繩,燈火華堂,讚樂獨懷黃幡綽;
闊別七年,訃書驟報,風煙舊闕,新聲竟失李延年。

用詞真摯,觀者無不淚下。

 其得意高足孟小冬贈的輓聯是:

清才承事業,上苑知名,自從藝術寖衰,耳食熟能傳學曲;弱質感飄零,程門持贅,獨惜薪傳未了,心喪無以報恩師。

 予表兄張伯駒與餘氏堪稱一生莫逆,其自書輓聯為:

譜羽衣霓裳,昔日同班無賀老;懷高山流水,至今顧曲剩周郎。

 一九六三年,伯駒為悼念亡友餘叔巖,在吉林長春主辦了“餘叔巖逝世二十週年”紀念演出。他與著名青衣梁小鸞合演了《梅龍鎮》。那是伯駒最後一次粉墨登場。餘氏地下有知,亦可含笑瞑目矣!

(《京華感舊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