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閱讀《三國志》,需要看裴松之註釋的?

書中有路


《三國志》原著我接觸較早,高中時代就曾買來讀過一遍,不求甚解,不甚了了。也一直培養不出什麼興趣來,覺得文辭乾巴,味同嚼蠟。

史書中,我向來只喜歡《史記》、《漢書》、《後漢書》、《資治通鑑》四書,尤其偏愛《後漢書》的文人氣,覺得最宜學寫文章,所以讀的也最細緻。至於《三國志》及裴松之注,十餘年來都懶得一翻。

但是,這個偏見,到了今年,偶然得讀民國時代政壇明星、名學者左舜生的回憶錄《春風燕子樓——左舜生文史札記》一書時,幡然改觀。

這本書,內中曾經談到過《三國志》及裴注事,給過我很大的啟發,也促使我重現“發現”《三國志》和裴注。


左舜生是政界名人,彼時的青年黨領袖,當年蔣介石邀請中共領導人毛先生赴重慶談判這件事,就是左舜生提議的。

但這個人,素志又在研究歷史,1926年留學法國時,所攻讀的專業就是史學與政治學,歸國後又投章太炎為師,其治史深受章氏影響。他一生很重視《三國志》和裴注,認為是讀史、治史、運史的典範著作。《春風燕子樓》就專門詳細談及了他何以會特別重視這部典籍的緣故:

1931年前後,他與章太炎同寓居上海同孚路附近,因此常往章太炎住所請益。有一次,章太炎問他,最近讀何書,左答曰正在隨意通讀陳壽的《三國志》,並抱怨說此書真無趣。

不想,章太炎聽後,勃然變色,繼之平心靜氣和他說,歷代史書中最應先重視《三國志》,理由在於“此書簡練嚴謹,如能同時細看裴注,則可悟古人運用史料之法”及運筆之妙。


從此,左舜生銘記此話終身,對《三國志》及裴注一生用功最多,從史學體例,到文獻考據、到文章取法,都亦步亦趨學《三國志》及裴注,終得有成。

晚年,他退居香港,在清華書院教書,特別開設“專書選讀”課程,專門講授《三國志》及裴注,即以章太炎所授之法轉授諸學生。

因為左舜生的這本回憶錄屬於非常見書,所以知道這則軼事的朋友估計也不多,所以敢拉雜談來,希望對有些朋友有啟發。至於其餘該讀理由,百度即可,我也就不多饒舌置喙了。總之,我想,如果只是讀書玩票,其實《三國演義》看看足矣,何必《三國志》,更無所謂什麼裴注了。但是,凡有志於史學者,《三國志》及裴注似乎都應該仔細鑽研的。

可以說,《三國志》及裴注,早已經合二為一、互相照應、成為一個整體了。古籍中原著與注本如此不能脫離的,此外大概也只有《文選》與李善注吧。而我所見材料,歷代讀《三國志》者,也沒有人會偏廢裴注的。

至於所謂章太炎之法,待我認真讀過《三國志》及裴注數遍後,再來談談感想,請教於頭條裡的朋友們吧。

2018,9,28,晚閒談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三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劉愚愚


我們先來看一下幾個例子:

曹操



劉備





諸葛亮





舉了三個例子,我們可以清楚的對比兩者,看到其中的不同,裴松之的注有著以下幾個作用:

  1. 降低讀者閱讀難度。如果我們只看原版,那麼讀者就一定要擁有相應的文言文基礎,不然閱讀障礙就會太大,導致讀者根本無法流暢的閱讀和理解。而裴松之的注,已經可以算作是白話,這無疑降低了閱讀障礙,讓更多的人可以流暢閱讀,而且還省去了許多查閱字詞的時間。
  2. 增加讀者閱讀體驗。其一,陳壽在《三國志》中有些記載不是特別詳細,語言甚至有些模糊的地方,這就需要裴松之來幫他將事情具體化,這實際上是對《三國志》的一個補充和說明。其二,《三國志》是一本國別體的史記,他是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所以這期間有很多讀者無法讀懂和聯繫的事件,為此我們還會感到矛盾。而裴松之的注就解決了這一問題,他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一段事情的經過,而且還對《三國志》中一些矛盾之處做出了很好的解釋。

古今注


裴松之註釋的《三國志》讓人看後更加通俗易懂,裴松之對書中的錯誤、前後矛盾不一致的地方給予更正,對原文中的地名位置、人物背景、使用的物件描述都非常仔細。裴松之引用借鑑了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給予完善補充,《三國志》原文中的一個歷史事件,在其他歷史資料有不同的說法,裴松之在原文註釋中都一一列出,供後人借鑑。

陳壽的《三國志》原文描述的內容極為簡練,概括性極強。有些重大的歷史事件三言兩語一帶而過。陳壽是漢末晉初人,在當時他寫這部書相當於現代史,書中記述的內容他耳聞目睹。當時的人看過《三國志》後,內容雖然簡練,由於其中的事件剛剛發生過,所以都能深入的理解。經過幾百年後,到了宋朝裴松之的時候再看《三國志》,由於年代久了,書中許多引申的內容讓人無法理解。

裴松之註釋《三國志》後,讓後人對三國時期的情況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由於歷史侷限性,陳壽寫書時直接面對的是統治當局和當事人,有些話是不能進入書中的。幾百年後裴松之再註釋《三國志》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當時裴松之出生在宋朝。裴松之註釋的《三國志》在時間上恰當好處。目前書中引用的很多歷史資料失傳。當今讀者看了《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後有很多不解之出。如果再看裴松之注《三國志》,心中自有準確的判定。


大話三國之蜀山


首先來說,《三國志》書中很多問題,受到當時政治因素的影響,陳壽是不能夠直截了當寫出來的,也就是說,《三國志》中很多的內容,寫的很隱晦,例如趙雲趙子龍的出現,《三國志》中就是簡短的幾句話,但有了裴松之的註釋,讓趙子龍這個人物的來龍去脈和最終歸宿都顯得水到渠成,陳壽那個年代,也是有查水錶的,而且後果更嚴重。

裴松志和陳壽不是一個年代,裴松志比陳壽晚的不是一點半點兒,也才有了裴松志不怕隔代查水錶的事兒發生,想添加什麼就添加什麼,擔任裴松志的註釋也有很大的考據意義,因為裴松志的註釋,《三國志》從內容上來說更加的引人入勝,情節上更加緊湊。

當然裴松志對《三國志》相關內容的註釋,大家可以找一本裴松志註釋版來讀一讀,故事情節比沒有註釋的《三國志》情節上更加引人入勝,人物上更加的豐滿有血肉立體感更強烈。當然了,這個細節性的問題,還需要讀者去細度才能夠品味出來。


五畝閒田


讀過裴松之注版本《三國志》的都知道,裴松之的注幾乎跟原文一樣長。個別章節,比原文還長。

《三國志》太簡單了,大家熟悉的五虎上將,在三國志裡面一共也就兩千字左右。事件記載的簡單,人物記載的簡單。則完全不能滿足讀者的要求啊。裴松之的註釋極大的豐富了可讀性。

另外,裴松之並不是簡單的註釋文字的意思,而是引用了當時他能看到的各種史書的說法,讓後世讀者能夠更全面的瞭解歷史,不再僅看陳壽一家之言,也可以推斷三國志中記載有紕漏的地方

裴松之依靠自己的博學,極大的豐富了三國志,可以說裴松之的注和三國志一樣的重要。


東東歷史


首先,說一下裴松之注《三國志》的兩大貢獻:

第一,裴注保存了珍貴史料。

裴松之收集了三國原始材料超過一百五十多種,不加裁剪地博引各家著作, 其所引用的原始材料,後世大部分亡佚,幸而保留在裴注中,故而史料價值就非常珍貴。



第二,裴注開創了“史注”的新方法。

中國史學發達,其中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史注”的發達。史注發端於漢代,由於先秦對文化典籍的破壞,漢代學者開始整理、挽救、恢復經史著作,進行注音訓詁、疏通文字、考證故實等,但史注則框限於“儒宗訓解”,直到南北朝劉宋時代,裴松之注《三國志》,才擺脫“儒粽訓解”的限制,專注於歷史事實的輯補,使得史注獨立於經注, 開創了“史注”的全新局面。



所以,我們今天讀《三國志》,就務必把裴松之的註文當作正文來讀,這樣的例子,還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

關注(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分享“歷史都是新鮮事”。


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三國志》的基本架構和史料來源。然後再結合裴松之的注進行解讀。



前朝歷史後朝修訂,在古代似乎成了慣例,所以後世一般都會為前代修訂國史,但這三國時期是歷史上比較特殊的一個時期,既有合又有分,各國史料不一,在選擇上就有很大的困難。而《三國志》是由西晉·陳壽所著,內容記載了三國時代的歷史。 但《三國志》此前已有略稿,魏、吳兩國有史記載,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後來陳壽據此補全,又選取史料以成蜀國史十五卷。但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鹹平六年才合而為一。



從體例上講,《三國志》和前面的史記,漢書,後漢書是有所不同的,在內容上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與《史記》和《漢書》的正史規範不同。但是三國志在取材寫作方面有獨到之處,被歷代以來史家所推崇,成為研究三國曆史的經典著作,後來與史記,漢書,後漢書合稱為前四史,可見其地位之高。比如南朝人·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篇中講:“魏代三雄,記傳互出,《陽秋》《魏略》之屬,《江表》《吳錄》之類,或激抗難徵,或疏闊寡要。唯陳壽《三國志》,文質辨洽,荀(勖)、張(華)比之(司馬)遷、(班)固,非妄譽也。”對陳壽的三國志評價也是非常高的。



那麼為什麼還要結合裴松之的注來讀呢?是因為其內容過於簡略。

裴松之生活在372年-451年年間,字世期,在東晉時歷仕零陵內史、國子博士職務。在南朝·宋任中書侍郎,宋文帝認為陳壽所著《三國志》記事過簡,命他為作補註,這就是裴松之作注的原因。



那麼裴松之作注都補全了什麼內容呢?從《上三國志注表》中可以看出,"臣前被詔,使採三國異同以注陳壽《三國志》。壽書銓敘可觀,事多審正。誠遊覽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於略,時有所脫漏。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註記紛錯,每多舛互。其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則罔不畢取以補其闕。或同說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並皆抄內以備異聞。若乃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其時事當否及壽之小失,頗以愚意有所論辯。"裴松之不是簡單地將三國志解釋一通,而將其中不夠詳細的內容補全,缺失的內容增加,還糾正了三國志的一些紕漏,應該是陳壽當時不敢寫的,比較隱晦的,裴松之都差不多補上了,這樣一來,三國志的內容就豐富了,完整了。



裴注的最大特點,就是廣採博引,極大地豐富了原書的內容,特別是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經亡佚,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史料價值就非常珍貴。所以後世在讀《三國志》時,一般都將裴松之的註文當作首要的參考,儘管如此,也有人認為裴松之作注選用材料過於廣泛,根據很多稗官野史來補正,可信度也不高,但不管如何,裴松之作注還是非常重要的,他還從體例上補全了三國志的不足,這一點難為可貴。比如其自言"臣松之以為列傳之體,以事類相從。張子房青雲之士,誠非陳平之倫。然漢之謀臣,良、平而已。若不共列,則餘無所附,故前史合之,蓋其宜也。"也就是說他認可司馬遷等人記史的體例,說出陳壽的不足,然後著手補全。



總的來講,裴松之作注雖然未能入正史之列,但凡後世研究三國曆史,都繞不過裴松之注,否則單看三國志是很難深入瞭解三國的,當然現在三國演義的知名度比三國志還高,很多人所認識的三國都是源自於三國演義的記載。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不學習歷史的人是不成熟的人。學習歷史的人分兩大類,——娛樂型和學術型。娛樂更注重故事,演義性!民間傳說,評書戲劇是來源!這些離實際史實相差太大!學術型的一是學生功利性學習,啃課本!學術研究考古學家主要從文物和歷史文獻中研究歷史真相!三國志文字簡略,需要結合其他史學家批註才能還原歷史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