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科大留不住人才?

憧靈


大學的發展跟大環境息息相關,中科大最火熱的時候在80年代,中科大少年班名動天下。中科大確實走出了不少人才,全球頂尖100位材料學家榜單。其中榜單前6位均為華人(5位在美國,1位在臺灣)。而在美國的5位世界最頂尖材料學家,全部是中國科技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可惜的是中科大偏處安徽合肥,在高科技產業和互聯網產業上都不佔優勢,沒有產業或者更直白地說沒有高收入的工作崗位是無法留住人才的,中科大每年都是校園招聘的必爭之地,每年9月份扎堆中科大的高新技術公司為爭搶人才打破了頭,最密集的時候一天的宣講會超過50場。縱觀這些企業,要麼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要麼來自杭州南京蘇州等周邊的新一線城市,合肥本地能拿出得手的企業和崗位屈指可數。

要留住人才,必須有讓人才生根、發展的土壤,科大當年選擇在合肥紮根,區位優勢盡失,其實換個角度想,中科大以中國冠名,完全可以南遷深圳或者東進杭州,依託學校的品牌、人脈和當地的產業優勢相結合,再造輝煌未可知。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精英菌點個贊哦~


無憂精英網


我覺得,有一定地域性的原因。

中科大

c9的聯盟成員,著名985/211大學,又是一所科研性特色的大學,這裡面出來的畢業生,不是去研究所,就是找一些大公司做技術性工作!

但是同志們,科大坐落於合肥,合肥現在還是二線城市呢,所以就發展情況來看,能留在科大的很少。

還不如,去北京上海發展發展,要不留學深造!




不能直說科大,國內高校都有這個現象。

清華北大,國之重器。

被國民們調侃成:“留美預備隊。”

因為以前,我們國家還不是很強大,很多學子都喜歡出國留學鍍金;有很長一段時間,留學歸來的比例很低很低,很多人出去了,就沒有回來了!

直到最近幾年,我們國家發展起來了,世界中心慢慢迴歸我們,全球經濟復甦看我們,很多學子才發展,祖國強大起來了!

於是有大批優秀的人才紛紛回國,參與祖國建設!




結語:

會有越來越多的高校能留住人才,

因為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

世界的中心會重回我們腳下!


由我答


這是一個偽命題!從1958年建校開始,除了最初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師們,一直到今天,尤其是1970年搬遷合肥後,中科大幾乎全是依靠自身培養的人才完成了一座名校的重新崛起。如今科大的教研骨幹力量絕大多數都是科大自身長期培養的,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既有科大培養經歷又有國外進修、訪問研究的經歷。更有許多希望回校報效的校友,因為中組部、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高級人才計劃的項目限制,難以直接回歸中科大,只好退而求其次現在其他名校或國家重點科研院所歸國效力,這些方面從中科大校友歷年來歸國高等級人才比例一直全國名校第一就可以看的出來。所以說,中科大不僅培養了基本滿足現有學科建設的幾乎所有需要的學科人才,還為中國科學院系統、教育部及各地方高校的現代化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教授和科研人才。一句話,中科大的人才不是留不住而是由於學科數量和規模的限制,自身無法容納那麼多人,轉而鼓勵這些優秀人才融入其他兄弟單位的建設中了,這是境界!懂嗎?


csz20170904


不邀自來。爬爬樓大家討論熱烈的是地域導致中科大的問題。談談拙見。從中科大的發展史看,從成立到目前,國家非常重視。位置在安徽,是1969年搬遷合肥的,後來未回遷立足合肥。安徽同胞為中科大的立足付出了太多,尤其是在吃不飽的年代,這個很多人不會理解,也理解不了。

合肥目前經濟社會發展對比沿海城市或和發達地區,對學校的發展有影響,不是沒影響,有承認這個。為什麼,是教育投入的問題。中科大的教育投入一個是國家,一個是地方。拿國家來說,清華一年國家的投入200多億,中科大趕不上,更別說安徽省了。第二個原因是重點,中科大的定位是基礎學科研究型大學,譬如數理化,力學等,培養的是基礎研究性人才和國家專家性人才。她的定位決定了她要在基礎學科上有突出貢獻。鑑於這點,當年在所有大學拼命擴招的時候,中科大堅持了這個原則。因為擴招帶來的是生源普遍降低問題和師質問題。這是中科大近幾年表現的實質原因。



第三點是人們認知問題。很多大學辛苦培養的人才,最後人才方向要不出國發展,要不向錢看了。這不是大學的問題,這是環境影響了價值取向的問題。否則清北的一些教授也不會大聲疾呼,學生不能只有經濟取向。上交大所謂的畢業說相聲的博士夫妻,這不是國家培養的目的。娛樂不反對,適可而止。第四說下科大訊飛,前幾年表現不錯,近兩年退步。說退步是因為人家此類軟件進步太快了。尤其軟件翻譯這塊,名字沒記住。的確比訊飛好用。加油吧,中科大。你怎麼看,歡迎討論。


新高考諮詢師


這個問題問的好像有點偏差。

為什麼中科大留不住人才?看起來好像問中科大留人為什麼沒有力度,好像是說中科大能把人才留下來的效果和數量不是特別突出,而實質上是因為只是一種簡單的看數字123的水平,是因為看問題的角度有問題,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恰恰相反,中科大不僅是留得住人才,而且在人才的比例和質量上更是遙遙領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雄踞安徽,地處合肥,江湖人稱南七技校,是一所以基礎研究為特點的,理科為重點的大學。下面我們來詳細說一說,為什麼我說他的留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都非常好。

首先看數量。這所學校規模比較小,以理科為主,兼有工科,現在又剛剛開始了新醫學。不過就是這樣,它的招生規模也就非常的小,每年的本科生就是1860人左右。因為學校的體量有限,人才的密度就非常的驚人。所以從數量上它是遠遠超過其他學校的。打個最簡單的比方,老張家一分地結了50個西瓜,老李家一畝地結300個西瓜,請問誰更會種瓜呢?這個我相信,9億農民都會告訴你。會計算加減乘除的你,會更快的得出結論。

其次看質量。中科大是唯一擁有兩個國家實驗室的大學,第三個國家實驗室正在籌備建設中。高端的設備,高端的實驗基礎設施,聚焦了更多的高級研究人才。到底人才多不多?這個結論自然很清楚。

第三個是什麼叫人才?人才是幹什麼的?只有在幹事業當中出類拔萃的才叫人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校60年,千生一院士,七百碩博生,32位將軍。這就是真正的人才。人才不是困在籠子裡面的老虎,而是虎嘯山林的大王,是潛游四海的蛟龍。學校只是培養人的地方,培養出來之後,還是得到各自的崗位上去建功立業。對照這樣的標準,再看一下21世紀中國引進的千人計劃人才,中科大的畢業生佔10%,遠遠超過其他學校,居第一。

第四要正確認識人才培養和成長的規律。學習交流溝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個學校將近1/3的出國率,在對外的交流中,去取長補短,去學到更好的東西,學成回國。這是咱們地球村現在人才成長的規律和路徑之一。閉目塞聽,閉門造車,孤陋寡聞是難成人才的。

請問你還說這所學校留不住人才嗎?


西瓜子48626315


其實不僅僅是中科大,其實很多高校都有類似的情況,哪怕留下的,基本上也只是一個副業!

學校裡面的學生和老師,基本分兩類,優秀的和一般的。 像中科大的優秀的學生,還沒出校門幾乎就已經被相關行業盯上了!作為一個企業,最需要的就是這些有想法,有實力的年輕人!於是開出了很多誘人的條件,相比較留校而言,明顯更加適合自己發展!

再者那些一般的學生和老師,要麼有其他一技之長,要麼有自己的其他優勢。作為一個年輕人,還沒有進入過社會,對於他們來說,社會中有大把的機會出人頭地,成為一個人生大贏家,自己的青春應該去奮鬥,而不是在實驗室裡度過!

總之就是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當他已經習慣了每天呆在實驗室裡,那麼他的夢就是出去闖一闖。

2,我有實力,我可以賺更多的錢,人往高處走,我可以過的更好,所以出去!

3,學校缺少留人的資本和方法!如果想讓學生留下,老師留下,那麼一定有他堅持的地方,當這個堅持被放棄的時候,說明他遇到了更好的堅持!


磊子家的大腦府


留不住人才,是中科大的愛國主義教育嚴重缺失造成的。

它的學生選擇留學當然是好事,但大部分去而不回就是愛國主義教育缺失的結果。有的人可能會說科學無國界,但你中科大優中選優的學生生於斯長於斯學於斯,好不容易有反哺之能了,結果大部分都假借這個“無國界”的名義為別的國家服務去了,甚至反咬祖國不能給他好的平臺……中科大這樣的教育方式該反思了!


御風而行222


現在國內,到處是等級!城市,一類是北京、上海等,其各類資源的配置是和政治地位相匹配的,接下來是一些省會城市,也是和政治地位相匹配的。學校,相應地依附於所在區地域,其資源的配置依然體現出等級。看看美國,人家一個小鎮,都可以有世界著名學府,其實力超越我們大陸所有大學的總和!


滄浪之水


這真是偽命題。科大是給國家培養人才的。培養出來的人都去了各行各業,怎麼叫留不住?全留學校幹啥?


pink79795683


學校發展的根源是師質和生源!地域只是制約因素之一!西南聯大機遇和地域不怎麼好吧,但是卻能大師輩出,群星燦爛!做學術必須堅守,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科大成功的經驗就是不擴招,面對市場的衝擊,這種堅守是彌足珍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