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真實的孟達是一個怎樣的人?

瓦爾登的船伕


呂布也不過是個“三姓家奴”,孟達卻是個地地道道的“四姓家奴”,一生先後三次背主,結果最後一次崴了腳。先是投奔劉璋;劉備滅了劉璋之後,孟達又轉投了劉備;東吳偷襲荊州時,孟達又拒絕援助關羽,關羽戰敗被殺後又轉投了曹魏;最後又背叛曹魏,結果事洩兵敗,被司馬懿所殺。

△孟達

背劉璋投劉備

建安初年,天下饑荒,孟達便和法正一起入蜀,依附了劉璋。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自率兵討伐荊州,生性懦弱的劉璋於是派任與曹操交好,曹操則加劉璋為振威將軍,封其兄為平寇將軍。劉璋於是又派張松到曹操那裡,結果張松因曹操怠慢自己,回來後便勸說劉璋與曹操斷絕恭喜,轉而與劉備交好。於是劉璋又派法正去和劉備結盟,隨後派法正和孟達率數千士兵幫助劉備抵禦曹操。

△劉璋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聽說曹操將派兵討伐漢中的張魯,生怕曹操趁機討伐自己。張松便勸說劉邦邀請劉邦入蜀,共同抵禦曹操,於是劉璋又派法正和孟達去迎接劉備,並資助其士兵和物資,讓其去討伐張魯,劉備命孟達駐守江陵

建安十七年(212年),張松事件爆發,劉璋和劉備反目,劉備掉頭攻打劉璋。雙方交戰歷時三年,到建安十九年(214年)時,劉備兵圍成都,劉璋在簡雍的勸說下投降,劉備則把劉璋遷至公安。

蜀地平定之後,孟達轉而投效劉備,劉備封其為宜都太守。

背劉備投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孟達奉令從秭歸北攻房陵,殺死房陵太守蒯祺。之後又繼續進攻上庸,劉備擔心孟達難以獨自取勝,於是命劉封自漢中乘沔南下去統領孟達的軍隊,劉封率軍與孟達在上庸合兵之後,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

△孟達

同年末,關羽圍困襄樊,並多次要求劉封和孟達派兵相助,但劉封和孟達卻以上庸三郡佔領不久,不敢輕易離開為由拒絕。

關羽兵敗被殺後,孟達一方面擔心因為沒派援軍而被治罪,另一方面孟達和劉封也多有不和,常受到劉封侵凌,於是便率領所部四千餘人投降了曹魏。

背曹魏投蜀漢

孟達投降曹魏之後,在曹丕手中倒是頗受重用,任散騎常侍、建武將軍,還被封為平陽亭侯,曹丕還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任命孟達為新城太守。同時,孟達又與桓階和夏侯尚交好,還曾與夏侯尚和徐晃一起攻打劉封。

△曹丕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逝,此時桓階、夏侯尚也都已經去世,孟達便在魏國失去了根基,而曹叡因為孟達之前的“不良記錄”,對其並不信任,這令孟達心中不安,總是擔心自己被清洗。

諸葛亮在得知孟達的處境後,便寫信給他意圖使其重新歸屬蜀漢,而孟達卻陷入了猶豫之中,既沒有同意,但也沒有明確拒絕。後來,與孟達素來不和的魏興太守申儀得知了孟達與諸葛亮通信的事情,於是上書報告孟達通敵。

△司馬懿

司馬懿得知此事後,一邊寫信安撫孟達,暗中則調遣軍隊防止有變。孟達得知司馬率軍前來後,這才下定決心反叛曹魏,不過他判斷司馬懿至少要三十日才能到達,結果沒想到司馬懿只用了八天時間,狂奔一千二百里便趕到,完全打亂了孟達的部署。

後來,司馬懿兵圍上庸十六天,孟達外甥鄧賢、部將李輔開城投降,城破之後孟達被殺,傳首京師。

孟達先投劉璋,後轉投劉備,又叛歸曹魏,最終又再叛曹魏,真可謂“四姓家奴”,


香茗史館


孟達大概是三國裡最反覆無常的之一吧,本來是劉璋的屬下,後歸順劉備。呂蒙偷襲荊州以後,因孟達和劉封不發兵救關羽而觸怒劉備,又加上和劉封不和,於是孟達又投奔曹魏,受到曹丕賞識而官至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此後又因為曹丕死後曹睿待他一般,就想反曹魏而再歸蜀漢,事敗,被司馬懿擊敗,後被處死。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各勢力互相征伐,期間因為和主上不和或者其他原因叛變的人也不少,不過一般也就一次,像孟達這樣三番四次叛變的,大概也就呂布能和他媲美。也難怪歷史上涉及他的評價都很低,看不起他的為人。




不沉的經遠


個人認為他就是個很識時務的人。三國不知道你說的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但不管哪個,裡面的孟達的確都是先降蜀漢,後降曹魏,再之後又有降吳蜀之意,從表面上看的確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而且放在曾今的歷史背景這樣的人的確不怎麼受人待見,但如果熟讀三國的人可以不難發現,其實孟達是個頭腦精密,思維敏捷的人,每次投降都有原因可尋,而且每次降的都有價值,每次都改變著三國曆史的發展,他真的是三國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識時務者為俊傑”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