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鐵飯碗,投身改革浪潮,農村小夥賣火車部件躍居全國五百強

李留法出身於臨汝鎮一個貧農家庭,從小勤奮好學,高中畢業後到臨汝縣第二化肥廠工作。後來又被選優保送到河南大學中文系學習。大學四年的學習,使他開了眼界,增強了膽識。

在改革的大潮中,李留法用超前的意識和眼光,毅然決然地辭去鐵飯碗,拿出全部積蓄,聯合親朋好友,組建農民股份制合作企業——汝州市鑄鋼廠。

抛弃铁饭碗,投身改革浪潮,农村小伙卖火车部件跃居全国五百强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加上他懂管理、善經營,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為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經四方考察後,他果斷決定生產內燃機電機機殼。

為保證產品質量,李留法帶領精幹人員到洛陽、濟南、永濟等地取經,借鑑國有企業的經驗,制定了全套制度。鑄鋼廠生產的電機機殼一度佔領全國70%的市場,在鐵路工程中站穩了腳跟。

隨著市場的不斷拓展,企業加工能力明顯跟不上,急需擴大生產規模。1993年,在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和平頂山、汝州兩級政府支持下,李留法決定兼併同處一地的部屬國有企業河南省豫西煤礦機械廠。

抛弃铁饭碗,投身改革浪潮,农村小伙卖火车部件跃居全国五百强

兼併協議簽訂後,鑄鋼廠的鑄件立即運到此廠加工,當月見效。實現了兩廠優勢互補,攜手發展,演繹出“蛇吞象”的經濟奇蹟,時任省委主要領導,圍繞此事多次給予批示,通過社會論爭,統一思想,鼓勵並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家參與公有制企業改革,推動河南國有中小企業改制進程。

在市場競爭中,李留法敏銳地感覺到單靠一種產品,企業前境危險。當他得知中國鐵路不斷髮展,火車提速在即,許多舊車需要改造,關鍵零部件需求量大時,便下決心開發生產鐵路貨車搖枕側架。

李留法帶領技術人員奔波於北京、上海、濟南各大鐵路產品生產廠家。託關係,學技術,找竅門。經反覆試驗,四個月生產出樣品,經鐵道部嚴格鑑定完全合格,同意批量生產。

1997年,鐵道部確定汝州市鑄鋼廠為全國唯一路外定點生產廠家。近幾年他們開發引進新產品100多種,產量、效益年年上升。天瑞集團鑄造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火車配件鑄造基地。

抛弃铁饭碗,投身改革浪潮,农村小伙卖火车部件跃居全国五百强

2010年1月,“天瑞”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評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4年,集團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382位,河南百強企業第10位,整體實力持續提升。

李留法以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業留人,為生產、經營、管理精英提供廣闊平臺。如今,天瑞集團已經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年輕化、高學歷、高素質的高端人才,成為推動天瑞快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