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遇瓶頸,迷失的海爾未來還能走多遠?

發展遇瓶頸,迷失的海爾未來還能走多遠?

中訪網(李子琪)一直以來,格力(000651)、美的(000333)和海爾(600690)都是國內白電行業的“三駕馬車”,只是相較於格力、美的的越走越遠,如今的海爾似乎陷入了困境。

雖然2018年對這三家巨頭公司來說,都不太“友好”,公司股價都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當美的與格力依然堅挺的保持2000億元以上市值之時,海爾的市值還在900億元上下掙扎。

目前來看,青島海爾的市盈率僅有11倍左右,也就是說海爾現在處於一個價值迴歸的狀態。但對於這家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家電之王”來說,公司市值真的僅值區區900億?事出有因,或許我們能從問題中為海爾診斷一二。

今年10月底,海爾公佈了公司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海爾實現總營收1381.4億元,同比增長12.8%;同期歸母淨利潤達到61.3億元,同比增長9.4%。

發展遇瓶頸,迷失的海爾未來還能走多遠?

相較美的、格力三季報數據,海爾的業績增長顯得有些“後勁乏力”。據瞭解,美的三季度總營收達2074億元,同比增長10.5%;同期歸母淨利潤為179億元,同比增長19.4%。而格力電器三季度的總營收為1500.5億元,同比增長33.9%;同期歸母淨利潤達211.2億元,同比增長36.6%。

從營收規模來看,三季度海爾營收規模遠低於美的,與同期的格力電器相當,但在歸母淨利潤方面,格力則以211.2億元的數據遠超海爾的61.3億元。從這一數據對比就能很直觀的反映出海爾的營業成本較格力佔比要高。

很多投資者第一反應是去看海爾的研發費用。因為眾所周知,在主營業務結構方面,海爾與格力不同的是,海爾不僅僅在空調領域發力,而是在冰洗、空調及廚電等家電領域全面開花。

由於家電行業本身都需要高技術含量,因此多領域發展離不開研發費用的持續投入。只是海爾似乎並非如此。

從截取的2016-2018年海爾中報及三季報中披露的研發費用支出可以看出,2018年公司當期研發支出出現腰斬,並且這並非今年三季度的情況,而是從之前的報告期開始,海爾便削減了公司的研發支出。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佔當期總營收比重為2.7%。

發展遇瓶頸,迷失的海爾未來還能走多遠?

這數據能得出的結論是,海爾三季報營收總成本較高並非是因為同期研發費用高企導致的。通常來說,如果不是研發增加,那能驅動公司營收增長的應該就是市場營銷費用了。

三季報數據顯示,海爾的銷售費用為213.4億元,佔當期總營收的15.4%。相較之下,美的與格力的同期數據分別為11.7%和8.6%。

也就是說,市場營銷費用還是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海爾的部分利潤。如果市場營銷推廣的錢花出去有實效也就罷了,就怕花錢不討好。

海爾三季度報告期的應收賬款明細顯示,公司當期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合計為318.9億元,同比增長15.1%。與此同時,公司存貨貨值達208.7億元,同比增長25.2%。結合上述兩數據可以推斷海爾的商品或許在市場上出現“滯銷”。

並且數據顯示,美的、格力及海爾三家公司三季度的淨利率分別為9.3%、14.3%及5.7%,這也就意味著在家電領域,海爾的渠道費用更高,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海爾產品在市場的熱銷程度不及前兩個品牌。

從短期負債上來看,目前海爾短期借款129.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28.2億元,總計157.9億元。而公司當期貨幣資金達350.3億元。也就是說,目前海爾並無嚴重的資金問題,持有的貨幣資金可以完全覆蓋短期債務。並且從資產負債率來看,三季度海爾資產負債率為69.3%,雖略高於美的和格力的數值,但大致持平,說明海爾目前並沒有較大的財務風險,財務狀況較為穩健。

發展遇瓶頸,迷失的海爾未來還能走多遠?

只是,這依然不能掩蓋公司經營上出現的頹勢。今年三季度,海爾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雖然高於當期公司淨利潤,但同比依然出現了下滑,說明海爾的收現能力還是同比出現了下滑。縱觀海爾近幾年的業績可以看出,這家家電龍頭公司似乎正處於發展瓶頸期。隨著智能家電產業的逐步發展,如果海爾不能儘快突破瓶頸奮起直追,那麼未來或許很難保證它還能跟緊家電“第一梯隊”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