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改革開放四十年看當前的行業變革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自己的工作經歷基本是親歷了這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特別是親自見證了這四十年整個快消品行業、零售行業發生的幾次大的變革。

78年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我是80年初以一個還沒有選舉權的年齡踏入社會。

78年確定改革開放首先是從農村開始的,真正的城市經濟改革是從1983年開始的。

四十年的時間,中國的經濟社會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親自見證、參與的快消品行業、零售行業也確實是發生了無比巨大的變化。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這四十年看到的、參與的行業變革,恍如昨天。

從改革開放四十年看當前的行業變革

從我自己的行業經歷看,這四十年整個的快消品行業、零售行業大體經過了三次大的行業變革。也或者講四十年時間,整個行業經過了三次大的轉型時期:

第一輪轉型是由計劃經濟轉型市場經濟。

第二輪轉型是由傳統企業轉型現代企業。

第三輪轉型也是目前正在進行的轉型,是由傳統經濟轉型新經濟。

每一次轉型都是一次巨大的行業調整。親眼看到了在每一次轉型時期發生的行業鉅變。都會有一些企業被淘汰,也會有一些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快速成長髮展起來。

這四十年也基本是中國現代經濟發展的縮影。回過頭來看這四十年行業變革過程,對認清當前的市場環境,看清轉型的歷史機遇會帶來重要的幫助。

(一)

在這四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整個行業經歷的第一次變革:就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

目前講計劃經濟可能很多年輕人很難理解的一種經濟體制。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經濟體制。回過頭來看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前二十年的改革,基本是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這個轉型是非常艱難的。一直到98年的南巡講話才停止了有關的爭論。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與市場經濟體制中的企業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定位。計劃經濟環境下,企業實際是國家計劃的執行者,政府是最大的老闆。企業的所有經營行為都是嚴格按照國家計劃組織。企業基本沒有相關的自主經營權利。企業經營的所有權利:經營權、定價權、收益權、分配權全部由國家計劃統一管理。

所以,城市經濟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放活”企業,把企業推向市場。政府不再管企業了,企業成為獨立的經營主體。

在這一輪的轉型過程中,核心就是企業由以往的政府計劃的執行者變成了自主經營的主體。面對這一改革,很多企業所表現的就是不適應。很多企業沒有及時從過去計劃經濟體制當中轉換過來。

在這一輪轉型過程中,大多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被淘汰。

(二)

第二輪轉型是由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型。

第一輪轉型政府把企業推向了市場。但是,整體的中國企業特別是在快消品行業、零售行業企業整體的行業狀況是:企業規模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非常落後。

當時的行業企業普遍是小規模企業。大多都在幾千萬、億元左右的企業規模。用當時的話講“一眼望去全是小舢板”。

更主要的是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模式、手段非常落後。不論是製造業企業基本是傳統的生產、營銷理念、模式、手段。還是零售企業基本是傳統的零售形式、零售理念、零售模式、零售技術。特別是對比歐美、日韓企業有非常大的經營管理水平的差距。

在當時的環境下,面臨中國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要對外國企業進一步開放市場。所以中國企業馬上面對的是如何與國際巨頭企業同臺競爭。

這一輪轉型的核心是中國企業需要快速由傳統企業轉型現代企業,快速具備與世界最先進企業競爭的能力。

在這一輪轉型當中,對當時處於傳統時代的中國企業來講,需要快速完成現代企業制度的轉換,需要快速轉換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模式、手段,需要由傳統企業快速轉換為現代企業。

在這一輪轉換當中,有老師。大多企業的轉型都是在學習西方的管理、營銷理論,模仿、學習西方企業的先進模式過程中實現的轉換。

在這一輪轉換過程中,主動轉換、積極變革現代企業制度,快速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營銷理念模式的企業實現了轉換。也有很多企業,在這一輪的行業變革中,受不想轉、“等等看”等一些思想左右,最終被淘汰。

當前看到的很多行業優秀企業大多都是在這一輪轉換過程中成長髮展起來的。海爾、雙匯、蘇寧、華為等企業都是在這一輪轉型過程中成長為世界級的優秀企業。

(三)

從我的行業觀察看,目前的快消品行業、零售行業正在開始第三輪大的轉換。

這次轉換的核心就是由傳統經濟模式轉型新經濟模式

這次轉型與前兩次的行業變革背景高度相似:行業企業普遍出現問題,創新模式非常活躍。我們看到從13年開始行業企業普遍出現問題,大多企業呈現業績持續下滑走勢。但是這幾年創新企業、創新模式非常活躍。不論是製造業,還是零售業很多的創新模式非常活躍。新模式、新企業在開始推動行業發生變革。

這一次轉換與上兩次的不同是,前兩次的轉換是政府推動,是政府的改革和開放政策變革,推動中國傳統企業需要變革。這一次是行業環境發生變革。

這一次變革與上一次變革的主要區別是上一次行業變革有老師,有寶潔、可口可樂、沃爾瑪、家樂福、711等外資企業先進的模式可以學習。但是這一次變革是所有企業都在面臨相同的問題,需要企業去獨立的創新摸索。

推動這一輪企業轉型變革的主要因素是互聯網帶來的新的影響。

互聯網在改變社會,並且在通過改變消費者的一些理念、方式、習慣,逐步延伸改變社會的各個領域,包括快消品行業、零售領域。

從目前直觀的感受是:互聯網創造了兩個市場空間,也就是由以往的單一線下市場空間又延伸出了一個線上市場空間。也有專家的觀點是變成了線下、線上、社群三維市場。總之,在當前的互聯網環境下,市場環境在發生變化。由以往的單一線下空間變成了多維市場空間。

同時,互聯網的鏈接在改變傳統商業邏輯。以往企業與顧客之間是失聯關係,在現在的鏈接環境下,企業與顧客之間可以變成實時鏈接的關係。這種實時連接的關係在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

同時,新的互聯網環境下也在推動改變企業的發展模式、管理模式、營銷模式、組織模式。以往企業是封閉發展模式,現在需要變成開放的企業發展模式;以往企業是多層級的管理體制,現在需要變成快速反應的網絡型組織;以往的營銷模式是推動顧客認知,現在需要變成重構顧客關係。

總之,新的互聯網環境已經在深度變革企業環境,需要企業在多個方面快速轉換互聯網驅動的新經濟模式。

在這一輪的新經濟轉型過程中,傳統企業確實經過了:看不起、看不懂的過程,錯過了前幾年的轉型機遇。但是目前,確實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新經濟的覺醒,已經開始互聯網新經濟的轉型。

相信在這一輪轉型過程中會成長起來一批新企業,也會有一些企業在這一輪轉型過程中被淘汰。

(四)

回過頭來看四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看行業的變革,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

--行業是在不斷變革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正是一次一次的行業變革,才推動了中國經濟、快消品行業、零售行業不斷走向壯大。沒有變革就沒有行業的不斷髮展壯大。

--變革一定是一次革命:變革就是新模式、新形式、新技術、新手段替代傳統模式、傳統形式、傳統技術、傳統手段。甚至回過頭來看,每一次變革都是新模式革了傳統模式的命,新企業革了傳統企業的命。

--企業必須要實時洞察行業發生的環境變化,及時變革,跟上環境:企業必須要順勢而為,及時跟上環境的變化。每一次變革都是那些先知先覺的企業,實時變革推動了企業的發展。同樣那些後知後覺的企業,甚至是排斥創新變革的企業在變革的過程中被淘汰。

--當前,需要企業企業看清的是目前是變革的關鍵時期:從我的行業觀察看,當前是整個行業變革的關鍵時期。既然是變革,就需要打破舊模式、破除舊理念,變革新模式、新理念、新技術、新手段。

其實目前看行業,不論是品牌商,還是零售商擺在眼前的形勢已經非常清晰:行業已經連續六年下滑,已經不是一個短期市場調整問題了;同時,這麼多的創新模式、創新企業已經做了很多非常有益的探索。

所以,不能再抱幻想,關鍵是要下定變革的決心,鼓起變革的勇氣。

--變革沒有捷徑:本輪變革一定需要徹底的企業變革。是一種在互聯網新經濟模型環境下企業理念、組織、模式、技術的徹底變革。變革可以循序漸進,但是要有全面徹底變革的規劃。

變革要趕快行動,不能等待去模仿他人。不能錯失轉型的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