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2到155,我军炮兵也同西方接轨了吗?技术指标仍有距离


从152到155,我军炮兵也同西方接轨了吗?技术指标仍有距离


我军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便是不断从西方学习的过程,我军的大口径榴弹炮从152mm变为155mm,这代表着我军的炮兵也向西方接轨吗?但距离世界先进的火炮,我军火炮的技术指标与之相比仍有一段距离。

我军的炮兵的诞生曾肩负着我军一步步排解万难,渴望力量的使命。如同海军与空军一样,领教到了海军舰炮的威力,便比谁都渴望得到海权保卫海疆;领教到了敌机在头顶耀武扬威,便比谁都渴望飞上蓝天保卫领空。炮兵从陆军中走出,见识过敌人向我军阵地上倾泻炮火,比谁都更加渴望能够以更加强的火力压制回去。在上甘岭上范弗里特弹药量无法摧毁防线,而这种火力却被记住了,促成了我军的“火力不足恐惧症”。

从152到155,我军炮兵也同西方接轨了吗?技术指标仍有距离


在单兵装备上具体到人手一支不占编制的火箭筒,在连排级列装的狙击榴弹炮一发便可以在水泥墙上炸出大洞。但需要清晰认识到的是我军炮兵目前虽然炮兵火力在高端装备,如自行榴弹炮方面不输西方,但是依旧保留有大量的老式牵引火炮,并且还在重演着二战时期口径之争。

以前我军保有大量的牵引火炮,口径为有着苏联特色的152mm与122mm。值得一提的是152mm,它比起122有着更近的射程与两倍的杀伤力,一度是我军火力支援的中坚。但是这种手短的火炮不能满足我军需求,直到PLZ-05等一系列搭载国产化155mm榴弹炮的平台入役才得以解决这场口径之争。

从152到155,我军炮兵也同西方接轨了吗?技术指标仍有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动不动就说什么电子战,网络战,制空权,但是得到最终胜利依旧需要地面力量作为前缘存在,存在感有多强由火力强度与机械化水平同步,炮兵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君不见电子战,网络战结束后总得出现实部队,夺得制空权,制海权后空军会放出空降兵,海军会放出陆战队?

我国目前还保有大量的牵引式火炮和看似落后的卡车炮。但这些看上去非常土鳖的装备并不是孤例,美军也同样保有大量的牵引式火炮,自行火炮更是60年代的老货。现阶段炮兵的发展不应妄自菲薄或狂妄自大,应该更加贴合实战进行作训同时增加侦察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