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歸宗 唯道是尊

道中觀道

萬法歸宗 唯道是尊

張正春

中國文化自古以來,雖有各個民族諸子百家,學說不一,宗旨不同,然而,互相包容、長期共存。這是什麼原因呢?

異說紛呈,各行其是。至孔子儒家乃集大成者也。儒家的崛起,不是消滅百家,而是包容百家,是之謂“集大成者”也。唐宋以後,遂成三教鼎立之勢,繼之以三教合一,天下一統。

中國思想文化的基本格局是:道通三教成一統,道貫百家定乾坤。

萬法歸宗 唯道是尊

中國傳統文化的包容性和統一性,包容而不封閉狹隘,統一而不雜亂散漫。生生不息,富有活力,關鍵在於其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

《易》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殊途而同歸,一致而百慮。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不同的文化習慣,不同的精神信仰,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和睦相處。求同存異,殊途同歸,既有統一性,又具多樣性,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

那麼,中國文化如何能夠求同存異?唯有求同,才能夠存異。有共識,有共同的基礎(根基),才能保持和而不同。這個共同的根基是長期的歷史文化交流融合過程中形成的,源遠流長、來自不易。

萬法歸宗 唯道是尊

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在長期發展演變過程中形成了一個核心理念,就是“道”。《說文解字》第一篇第一個漢字就是“一”,許慎的解釋奠定了中國文化的萬世根基:惟初太始(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生萬物。

“道”具有唯一性和整體性,具有不可分割的完整性和統一性。“道”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念,為百家所尊崇,為萬世所公認,是中華民族“百家之根源”、“萬學之宗旨”,古今以來,之所以萬教歸一、天下同心者,以此。

“道”是先秦諸子在長期爭論中形成的百家所公認的哲學前提和思想基礎,無論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無不如此。道家雖然很注重“道”的論證和修證,但是,老子和莊子沒有也無意壟斷這個哲學概念。

在先秦百家爭鳴過程中,“論道”是各家共同的話題和一致的思想宗旨。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儒家的主張按照《中庸》的說法:“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裡對於“道”的定義超越了學派和門派,可謂百家共識。

萬法歸宗 唯道是尊

自先秦以來,“聞道”、“修道”、“得道”、“傳道”(“弘道”)就是中國各家學術所尊崇的終極目的與核心精神。道家謂之“得道成仙”,儒家謂之“得道成聖”,佛家謂之“得道成佛”。

以此類推,一切學術領域的最高成就和人生最高境界就是“得道”。

基督教的耶穌得了“上帝的道”,伊斯蘭教的“先知”默罕默德得了“真主的道”,總之,各有道理,各有所宗,亦各得其法而並行不悖。從這個意義上說,“三教合一”是道,“萬教歸宗”是道,百家同源也是道。

這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認識。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正見”與“偏見”之分,有“公心”與“私心”之別,而無“異教徒”之說。所謂“公心”就要“求同存異”,包容異教徒才是正大胸懷。

放棄宗教偏見,打破門戶之見,求同存異,包羅萬象,應該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和而不同,才能夠求同存異,和睦相處。學術乃天下之公器也。

一切宗教信仰應該放棄私心偏見才能樹立正見,才能形成公論。

當今世界在全球一體化的形勢下,如何包容各個宗教,消除門派隔閡,克服民族偏見,避免誤會衝突,尋找共同的基礎,確立共識非常必要。道無偏私,天下為公。

這是儒家《禮記》所推崇的“大同世界”的文化原則。

道貫古今,古今一體同德。道貫中外,自然彼此同心。表裡一貫、始終如一,天人合一,中外合一,這才是道。尊重不同的意見主張,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這是中國文化的自有內涵,古來如此,不必“黨同伐異”,不應該排斥異己。所謂“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只有百川歸海,才能有盛大氣象。

天下一體,四海一家。只有公正無私的胸懷才能包容天下,才能治理天下。須知“殊途同歸”是天下大勢,“一致百慮”是世界常態。

內在的一致性與外在的多樣性並不矛盾。古人所謂“天下一統”的統一是“多樣性”的統一,而非“單一性”的統一,不是表面上的外在統一,而是內在的統一與外部多樣性共存。

國家和民族是一個有機整體統一,而非單一性的機械一律。“一致而百慮”非常重要,這是非常高明的政治原則和治理藝術,絕非簡單的“整齊劃一”和表面的“步調一致”。得道者,得一之道而化生萬物者也。

守住一點,放開一片;守住核心,放開四面;守住自己,放懷天下。無私心,正偏見;有公心,存公道。是之謂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