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归宗 唯道是尊

道中观道

万法归宗 唯道是尊

张正春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虽有各个民族诸子百家,学说不一,宗旨不同,然而,互相包容、长期共存。这是什么原因呢?

异说纷呈,各行其是。至孔子儒家乃集大成者也。儒家的崛起,不是消灭百家,而是包容百家,是之谓“集大成者”也。唐宋以后,遂成三教鼎立之势,继之以三教合一,天下一统。

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格局是:道通三教成一统,道贯百家定乾坤。

万法归宗 唯道是尊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包容而不封闭狭隘,统一而不杂乱散漫。生生不息,富有活力,关键在于其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

《易》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不同的文化习惯,不同的精神信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和睦相处。求同存异,殊途同归,既有统一性,又具多样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那么,中国文化如何能够求同存异?唯有求同,才能够存异。有共识,有共同的基础(根基),才能保持和而不同。这个共同的根基是长期的历史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源远流长、来自不易。

万法归宗 唯道是尊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道”。《说文解字》第一篇第一个汉字就是“一”,许慎的解释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万世根基:惟初太始(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生万物。

“道”具有唯一性和整体性,具有不可分割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道”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念,为百家所尊崇,为万世所公认,是中华民族“百家之根源”、“万学之宗旨”,古今以来,之所以万教归一、天下同心者,以此。

“道”是先秦诸子在长期争论中形成的百家所公认的哲学前提和思想基础,无论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无不如此。道家虽然很注重“道”的论证和修证,但是,老子和庄子没有也无意垄断这个哲学概念。

在先秦百家争鸣过程中,“论道”是各家共同的话题和一致的思想宗旨。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儒家的主张按照《中庸》的说法:“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里对于“道”的定义超越了学派和门派,可谓百家共识。

万法归宗 唯道是尊

自先秦以来,“闻道”、“修道”、“得道”、“传道”(“弘道”)就是中国各家学术所尊崇的终极目的与核心精神。道家谓之“得道成仙”,儒家谓之“得道成圣”,佛家谓之“得道成佛”。

以此类推,一切学术领域的最高成就和人生最高境界就是“得道”。

基督教的耶稣得了“上帝的道”,伊斯兰教的“先知”默罕默德得了“真主的道”,总之,各有道理,各有所宗,亦各得其法而并行不悖。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教合一”是道,“万教归宗”是道,百家同源也是道。

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认识。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正见”与“偏见”之分,有“公心”与“私心”之别,而无“异教徒”之说。所谓“公心”就要“求同存异”,包容异教徒才是正大胸怀。

放弃宗教偏见,打破门户之见,求同存异,包罗万象,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和而不同,才能够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也。

一切宗教信仰应该放弃私心偏见才能树立正见,才能形成公论。

当今世界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如何包容各个宗教,消除门派隔阂,克服民族偏见,避免误会冲突,寻找共同的基础,确立共识非常必要。道无偏私,天下为公。

这是儒家《礼记》所推崇的“大同世界”的文化原则。

道贯古今,古今一体同德。道贯中外,自然彼此同心。表里一贯、始终如一,天人合一,中外合一,这才是道。尊重不同的意见主张,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这是中国文化的自有内涵,古来如此,不必“党同伐异”,不应该排斥异己。所谓“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只有百川归海,才能有盛大气象。

天下一体,四海一家。只有公正无私的胸怀才能包容天下,才能治理天下。须知“殊途同归”是天下大势,“一致百虑”是世界常态。

内在的一致性与外在的多样性并不矛盾。古人所谓“天下一统”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而非“单一性”的统一,不是表面上的外在统一,而是内在的统一与外部多样性共存。

国家和民族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而非单一性的机械一律。“一致而百虑”非常重要,这是非常高明的政治原则和治理艺术,绝非简单的“整齐划一”和表面的“步调一致”。得道者,得一之道而化生万物者也。

守住一点,放开一片;守住核心,放开四面;守住自己,放怀天下。无私心,正偏见;有公心,存公道。是之谓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