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是如何一步步把富裕的伊拉克带入绝路的?

孤客生


一场两伊战争,动摇了萨达姆的统治根基,但尚能续命,老萨执政到至少2011年阿拉伯之春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产油大国,恢复个三五年,老百姓日子还会过得不错。

结果2年不到,老萨又出兵灭掉了科威特,结果招来了美国领导的海湾战争,一顿狠揍后,被赶回了伊拉克,从此,伊拉克被经济封锁、制裁了10多年,老萨民心尽失,2003年,伊拉克战争,甚至连最核心的共和国卫队也不战而逃,老萨很轻易地就倒了台。

基本上,海湾战争,就算是决定了老萨的命运。

1979年,已经大权在握多年的萨达姆一脚踢开自己的堂哥、执政十多年的伊拉克总统贝克尔,自己当了伊拉克的一把手。

萨达姆的权力其实说白了也主要来源于贝克尔的信任和提拔,贝克尔1968年刚上台,就任命萨达姆担任安全部长,第二年就成为复兴党的二把手,经过10年的经营,萨达姆逐渐将伊拉克的党政军特等强力系统都笼络在自己的圈子里。

伊拉克是个天生就不太平的国家,什叶派势力最大,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依次次之,而执政党复兴党主要是逊尼派,萨达姆也是逊尼派,在复兴党的执政下,伊拉克的局势不断恶化,而温和的贝克尔显然难以应对国内的危机。

于是,老萨的时代来了。

老萨的总统位置还没坐热,隔壁邻居伊朗猛然间风云突变,换了人间。

1979年4月,持续了2000多年的伊朗君主制,被霍梅尼领导的宗教革命给推翻了。

伊朗几千万民众,主要为什叶派,掌权的也是什叶派,霍梅尼掌权后,伊拉克长期受压制的什叶派迅速向伊朗暗送秋波,萨达姆的政权处于危机中。

霍梅尼在革命胜利后,致力于将宗教革命输出,而伊拉克是中东地区少数几个什叶派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又是邻国,自然是霍梅尼首要争取对象。

此外,两国间还有诸如领土、地缘等复杂的矛盾,并迅速扩大。

萨达姆野心勃勃,看着强大的伊拉克军队,成为阿拉伯英雄、中东霸主的野心不断膨胀,他决心以战争一劳永逸地解决和伊朗的问题,趁伊朗革命之初实力脆弱,一举击败伊朗。

于是,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军队突袭伊朗,两伊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非常有名,大多数小伙伴应该都了解,这里就不多陈述了,反正这是一场两败俱伤也极其愚蠢到家的没有意义的战争,除了世界上的各大军火卖家发了财,这2个大石油贩子都损失惨重,损失了上百万人口,经济损失几千亿美元。

说它愚蠢,那就是拿着高价买来的武器打原始战争,为了展现宗教勇气,宗教领袖一声令下,无数狂热的伊朗人争先恐后地去踩雷场,以自己的身体去清除雷场,为伊朗军队开路。

说它没有意义,双方打了几年陷入僵持后,就没完没了地袭击波斯湾上的对方乃至其他国家的油轮、商船,去袭击对方的城市,除了伤亡节节高,没有任何意义。

打完两伊战争,萨达姆发现,没钱了,于是把目光瞄准了超级有钱但又弱小的科威特,“劫富济贫”的目的之下,他决定要亡了的科威特的国。

中东地区的石油基本上就是从高处向低处倾斜,波斯湾沿岸和海里,地势比较低,所以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在波斯湾沿岸,而约旦叙利亚等国几乎就没什么石油,而科威特就是油田特别是大油田特别多,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却拥有全世界十分之一的石油资源,100多万本国人口,简直是生来就过着富足的生活。

这么有钱的邻居,不灭了它,老萨觉得简直对不起自己的千秋大业。

1990年8月1日,两国最后一次谈判破裂,第二天,十多万伊拉克军队就占领了科威特。

然后么,也没什么然后了,之后的岁月,留给老萨的只有数不完的惆怅和愤怒。

直到他以英雄的形象在绞刑架上谢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