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這些地名的由來,當地30萬人口中,99%的人不知道

廈門人口最少、島外地盤最小的區為海滄區,截止2017年,常住人口為35.6萬,主要分佈在海滄、嵩嶼和新陽三個街道。

這三個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屬性:60年前,他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那便是漳州海澄縣,當時三地分屬於海澄縣海滄和新垵兩鄉,清以前統稱為“海澄縣三都”,是今日廈門各區中唯一擁有“漳州血脈”的地方,也常共稱為海滄。

廈門這些地名的由來,當地30萬人口中,99%的人不知道

1958年,三個街道共有25366人被劃入廈門,如今該地常住人口已超過30萬,區區60年增長了十幾倍。

即使人數眾多,但對於三個街道的各個慣用地名的來源,除了原來兩萬多人中的少數健在者(或後代)外,並沒有太多人能講的清、道得明,說是99%的人不知道,一點都不為過,不信來試。

1.三都

“三都”是解放前海滄的代稱,時至今日已經基本消失,僅存在於海外。

海滄在唐宋以前隸屬於漳州府龍溪縣,時為永寧鄉新恩裡,到了南宋末年,朝廷改鄉里為都圖制。

當時的龍溪縣按數字順序共編列成三十幾個都(du),海滄因地處龍溪縣最東邊,共分成三個都,分別為一都、二都和三都,在地盤上基本對應到今日的新陽、嵩嶼和海滄三個街道。

到了明代,因人口凋零及遷出,龍溪縣的都開始縮編,海滄的一都、二都、三都合併為“一二三都”,後來逐步簡稱為“三都”,並一直被延續至解放後。

現存“三都”名字記錄者,如三都路、三都華僑聯絡局、三都土筍凍等。

廈門這些地名的由來,當地30萬人口中,99%的人不知道

2.海滄

海滄區、海滄鎮、海滄街道之命名都源自海滄地區古往今來的行政中心-海滄村。

海滄是廈門不多的千年古地名之一,取自海口和滄江的首字。

在南宋以前,九龍江出海口唯一的集市-海口鎮,唯一的軍事海防重地-寧海寨,均設在海滄村,因其扼守九龍江出海口,故稱“海口”,而有市墟必有江,發源至文圃山的滄江經海滄匯入九龍江中,故當地稱為“海滄”。

北宋時期,八都人謝伯宜在海滄對岸興修水利,使得月港在明代後來居上,逐漸取代了海滄作為九龍江口貿易和軍事中心的地位,儘管如此,海滄村還是保持著海滄地區首鎮的位置不變至今。

廈門這些地名的由來,當地30萬人口中,99%的人不知道

3.新垵

新垵,原名鄭墩,曾是兩宋時期海滄望族鄭氏聚居地,幾經戰亂多有更迭。

曾厝垵五世曾明在元代入贅鄭墩邱氏,破天荒地使邱氏發揚光大,當地也因曾邱氏的聚族而居而逐漸更名為新垵,以示新的“曾厝垵”之意。

廈門這些地名的由來,當地30萬人口中,99%的人不知道

4.東社

以位於新垵東側而得名,1958年由林東、東張、周厝尾和上曾四個自然村合併而成,屬於新垵村。

5.惠佐

隸屬新垵,惠佐從五代時期開始,便是九龍江沿岸重要的陶瓷作坊,翁角路修造期間發現多處五代至宋代的瓷窯遺址,而當地也因此稱“瓷灶”,後來雅稱為“惠佐”。

6.霞陽

元末,楊德卿遷居於此,逐漸形成楊氏聚族,與新垵“上曾”相對照,稱“下楊”,後來雅化為“霞陽”。

7.翁厝

隸屬霞陽,以翁氏聚族而得名,翁角路的得名便是取“翁厝”和“角美”的首字。

8.鰲冠

鰲冠,又稱吳冠,早期稱吾貫,據稱宋代前有五戶異姓人家居住於此,當地稱之為“五貫”,久而久之,訛傳為“吳冠”,主要為閩南語與漢語用字的差異。

清末,吳冠華僑在家鄉籌建了“鰲仔學堂”,吳冠便雅化為“鰲冠”,而閩南語仍讀為“吳冠”,以林氏為主。

9.英厝

隸屬鰲冠,原位於東方高爾夫園內,傳說該村在古代(未知世代)出了一位英國公,故名“英厝”,目前已同下尾、合併為鰲冠的一個村民小組。

10.蔡嶺

隸屬鰲冠,鐘山蔡氏遷居海滄的首站在蔡嶺,故名。

11.石塘

石塘,原名石林兜,以當地位於三魁嶺、大坪山之間,山石林立,“兜”為凹地之意,故名“石林兜”,後來雅化為“石塘”,謝氏聚居地。

12.劉山

隸屬石塘,原名“樓山”,村社沿山而建,明代曾建有抗倭土樓,故名,因“樓”與“劉”閩南語同音,後來訛傳成“劉山”,以謝氏聚族而居,與劉氏無關。

13.鐘山

舊稱“鍾林尾”,宋以前為鍾、林、李三姓居住地,故稱“鍾林李”,後來因地形影響,訛傳為“鍾林尾”,以山北有海滄第一高山“大巖山(蔡尖尾山)”而逐漸雅化為“鐘山”,目前為蔡氏聚居地。

14.東嶼

原名“長嶼”,也曾雅稱“長江”,最早為島嶼,呈長條橢圓形,以形得名“長嶼”,明代出過順天府解元柯挺,其自稱“長江柯挺”。

因“長”與“東”閩南語音相近,故訛傳為“東嶼”,後來因海田淤積東嶼慢慢成為半島,直到十年前開挖海滄人工湖才又恢復為島嶼狀。

廈門這些地名的由來,當地30萬人口中,99%的人不知道

15.漸美

原名“上洪”,由姚、許、鍾三姓分角落而居。

明初,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海防,他命人在上洪村後疏通一條港道,閩南語稱之為“澗”。

經此改變,上洪村的姚、鍾二姓逐漸敗落和遷出,上洪也因地形被稱為“澗尾”或“暫尾”,後來雅化為“漸美”。

16.盧坑

隸屬漸美,早期為盧姓開發,因地形呈現凹地狀,故名,謝氏後來居上,盧姓反而成了盧坑的小姓。

17.溫厝

因溫姓聚居而得名,原名龍塘,以當地池塘曾有九龍江江鱷出沒而被傳為“龍戲水”,其劇情與九龍江的得名有異曲同工之妙。

18.寧店

隸屬溫厝,原名“龍店”、“龍潛”。

與龍塘相似,江鱷在寧店沉下水去而被同步訛傳為“龍潛”的吉兆,久而久之便因閩南語音差異而傳為“龍店”,繼而為“寧店”。

19.赤石

隸屬溫厝,赤石並非紅色石頭,而是沒有石頭的意思。

海滄盛產花崗岩,各處田地、山地也多有山石伴生,因溫氏來此開基時發現當地石頭稀少特別驚訝,故名之“赤石”,赤即無之意。

20.山後

隸屬溫厝,以村社位於京口巖山後而得名。

京口巖,古稱大觀山,故山後又稱“大觀後”,是宋代海滄望族蘇氏聚居地。

21.馬壟

隸屬溫厝,海滄在宋元時期有近三成的人口為馬氏,其中有一支居住在馬壟附近,故當地小山包名為“馬山”。

因馬壟建在馬山山壟之上,故名。

22.長園

隸屬溫厝,以當地土地平坦,開荒可成大片田園而得名。

23.囷瑤

以下屬自然村中的石囷和磁窯各取一字而得名,當地在宋代時是海滄蔡尖尾山南部重要的陶瓷基地,後來磁窯廢棄被併入石囷,而窯字也雅化為瑤。

24.石囷

隸屬囷瑤,原名石岑,因村中有大石,其形如圓形穀倉而得名,後來雅化為石囷。

25.毛穴廣

囷瑤村駐地,因村中聚落形態如毛蟹的鉗子而得名,其原用字可以理解為“毛蟹螯”。

26.北市

隸屬囷瑤,古時為一集市,因位於海滄村北而稱北市。

27.大埕

隸屬囷瑤,因村中有兩塊大石,平坦無比可曬萬斤稻穀,人們便稱之為大埕,大平地的意思。

28.龍廟

隸屬海滄,因村中有龍王廟而得名。

29.蓮花洲

早期四面環水,種植有蓮花,故名。

30.青礁

廈門千年古地名之一,是海滄最具文化氣息的村社。

北宋以來為顏氏聚居地,因九龍江沿岸在青礁境內有青色礁石而得名,顏氏先人也曾建有“綠石渡”,綠在閩南語與青相近。

31.院前

隸屬青礁,北宋時村前建有云嶠院故名。

當時海滄大巖山(蔡尖尾山)佛屠遍佈,以雲字開頭的不下五處,故海澄縣誌也稱大巖山為佛國。

廈門這些地名的由來,當地30萬人口中,99%的人不知道

32.官宅

隸屬青礁,南宋末年,宋末帝一行經海滄南下,在此地建有行宮,民間稱之為官宅。

33.爐塘

隸屬青礁,又稱“蘆塘”、“侯塘”,宋末帝於官宅暫住時,文武百官在此地等侯覲見,稱為“侯堂”,末帝走後該名字便流傳至今,訛傳為爐塘。

34.後井

因臨近九龍江口,近岸井水概為鹹水不能飲用,只有村後挖的井才算可口,故名,為周氏聚居地。

廈門這些地名的由來,當地30萬人口中,99%的人不知道

35.衙裡

隸屬後井,原名金沙,周氏聚居地,出過福建解元周起元,村中原有一處官辦府衙,故稱衙門內,後雅化為衙裡。

具體是什麼衙門,便不得而知了。

36.石甲頭

隸屬後井,因村中各山頭的石頭都呈現片狀,故名,周氏聚居地。

37.錦裡

海滄林氏聚居地,為明代林天福開基地,他將之取名為錦裡,其後裔分衍各處人數眾多,如杏林錦園,也沿用“錦”字。

錦裡,也稱坂尾。

38.貞庵

貞庵,為雅化後的名字,舊稱“前庵”或“爭庵”,前者系傳宋末帝在嵩嶼上岸後建有一處庵堂,而貞庵位於庵之前,故名;後者傳說是楊姓或江姓經過鬥爭才把村中的一處庵爭取而來,故名。

39.寨前

隸屬貞庵,明初周德興將濠門巡檢司由海滄移至寨仔山,寨前因位於巡檢司之前,故名。

40.嵩嶼

隸屬貞庵,因宋末帝在此登岸,時值末帝生辰,群臣祝壽嵩嶼,故名。

廈門這些地名的由來,當地30萬人口中,99%的人不知道

41.京口

隸屬貞庵,又稱“瓊口”,明代魏忠賢當政時,要求各地建生祠祭祀他,海澄縣的生祠便設在京口,該名與之有關,但不明緣由。

42.古樓

村中原有一石鼓和一座四層舊槍樓,因稱鼓樓,口耳相傳鼓樓有樓無樓板,漸漸演變成古樓。

明代抗倭時,村中也建有抗倭土樓。

以上,便是海滄土生土長的地名淵源,有些是不錯的典故值得深挖,有些是閩南傳統的姓氏家族印跡,不管怎樣,憑古吊今都只是回味過去的篳路藍縷,為今日生活的不易心存感激。

這些地名的由來,希望能對你有用。

廈門這些地名的由來,當地30萬人口中,99%的人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