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地产遭遇寒冬之际 柬埔寨会带来无限商机吗?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寒意阵阵的当下,一些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企业却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把眼光瞄向了国外市场。我们借用老人家的一句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也就是说,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对企业的发展格局、视野和企业发展的宽度与广度都会带来更大的提升。

当国内地产遭遇寒冬之际 柬埔寨会带来无限商机吗?

11月23日,由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主办的"2018粤商(国际)建设发展论坛——金边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逾百位来自中国一线建筑、建材品牌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齐聚,为广东的建筑产业共同开拓柬埔寨市场寻找商机。

在中国投资者的带领下,柬埔寨首都金边的地产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速的发展。

自2016年10月中柬两国正式展开"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关系以来,已有超过200家来自中国的地产投资商,正在马不停蹄地打造着金边的城市天际线。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金边、马德望以及西哈努克市都成为了房地产和基建行业的发展热土。

粤商聚合乘风出海

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现在柬埔寨的发展阶段与中国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阶段相似,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透露,目前柬埔寨大概有超过100个正在兴建的楼盘,处于城镇化的初期,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

柬埔寨的住房需求不仅来自本国人口增长,也来自于爆发式增长的国际访客,而自2014年3月起,柬埔寨加入了对中国游客实行"落地签"政策的行列,成为可以"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之一。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前往柬埔寨的访客突破了120万人次,相较前年实现了46%的增长,超过了越南、老挝、韩国,成为了该国最大的客源国。

李志坚指出,"柬埔寨在蓬勃发展,在土地开发和建设方面,包括对承建商和建材的需求很大。我们根据柬埔寨的需求,组织广东这边想'走出去'的工程设计,建设,材料的供应商等,打造粤商在柬埔寨建筑方面的产业链,形成价值链,能够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和产业创新联盟。"

商机抢驻方兴未艾

据时代财经了解,本次金边峰会将采用从供给侧出发的"直采直供"的销售模式,吸引到逾百位商建项目的投资者参与这个现场直接邀标、开标的高效合作方式。活动上,柬埔寨保利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海平对金边楼市的活跃表现赞不绝口,而邀请更多的建材商参与项目,是他此行的最大目的。

在广州番禺房地产行业深耕20年的星展国际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威在今年6月前往当地实地考察之后,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拍板投资。

"当前在金边投资的楼盘我认为它的价格会在3到5年内翻倍,并且出租回报率达到了7%-8%,因此就马上决定在当地成立公司。" 李树威表示,目前广州也有很多对柬埔寨房产感兴趣的投资者。"每个星期都会有20名左右的买家从广州前往柬埔寨看楼,每团的成交率在30%到40%之间。比起单纯的看房,许多买家更注重的是如何将国内的生意和柬埔寨当地进行产业对接。"

结语:可以说,"一带一路"是巨大的机遇,而机遇又是留给有准备的企业的,在当前国内楼市遇冷的形势下,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应该走出去,做一个"中国牌"的跨国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