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字信本,湖南長沙人。隋朝時任太常博士,入唐後封太子率更令史,與其子歐陽通並稱“大小歐”。隋唐時歐陽詢的書法均享有較高的聲譽。其楷書吸取了漢隸、晉代楷書、北碑的一些特點,法度嚴謹,中鋒用力,骨力險峻,用筆乾淨,表現出士大夫極高的品德規範和廟堂崇高感,被視為唐楷極則。《九成宮醴泉銘》立於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為歐陽詢七十五歲的代表作,原碑石在陝西麟遊九成宮。現在最佳拓本是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明代李琪舊藏宋拓本。

一、臨習《九成宮》要注意的事項

《九成宮》法度過嚴,今人用羊毫及宣紙難度較大,臨寫時要鬆弛,開始將注意力多放在結構上而不是筆法上,待結構掌握後再專門強化筆法。字不要寫太小,10公分左右為佳,以後再縮小,這樣可有效地防止學歐容易產生的拘謹。

二、《九成宮》的筆法

《九成宮》的筆法不像顏柳提按強烈,而全是緩提按,要求心與手的控制能力要強。學者也容易把手寫僵,寫進要松要用心寫,開始不要過分強調筆力。

歐體的起收筆都渾厚方正,乾淨利落,不拖泥帶水。寫時不可過尖和單薄。

1 橫

橫尾部下垂有鬆弛感,這在顏柳處較多見,歐體也有,但少,此橫上邊緣線直下邊緣線才有弧度。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多數歐的橫上邊緣線下彎,下邊緣線上彎,即只有中線是直的,表現很硬朗。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短橫有方切起筆,也有尖起的。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無論上述哪種寫法,歐體的橫粗細都逐漸變化的,要求控制得當。

2豎

懸針豎切筆不可過重,運行過程中要逐步緩提到尖,出鋒不可偏左,即使是尖也要強調渾厚。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字的垂露豎寫法較多,有類似顏柳的。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還有類似於鉤法,但不鉤出。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垂露豎也有一些變體,寫得較彎。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還有一種豎尖起,有點近似長點。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最難寫的豎是垂露豎的一種,豎左右兩邊緣線都向內凹,收筆也居中。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3 撇

短撇要注意一些變體,如尖起尖收的,尖要有份量,不能虛飄。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還有一些短撇起筆後有個或轉或折的動作。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長撇要注意弧度要自然,圓融。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尖起尖收的柳葉撇,也要注意起收都不能尖飄。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也有先橫切後慢慢收細的。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有一種明顯是學隸書的撇的,末端加粗或有上揚。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與捺交叉的撇要到交叉處再轉。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也有撇當豎或豎鉤寫的。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4 捺

歐體的捺變化不大,不像顏柳出鋒處有缺口。尾端或方或圓,寫時要注意緩按緩提收筆不要尖即可,尾部出鋒略上揚如隸書。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5 鉤

歐體的鉤不像顏柳那樣有缺口。豎鉤出鋒處向左緩提即可,不要太尖。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也有豎鉤的豎兩邊緣線都向內收。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橫折鉤的豎有些有意向左彎。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九成宮》有特點的鉤主要是在斜鉤和豎彎鉤上。斜鉤向右出鋒有很強的隸味。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但也有楷書寫法向上鉤出的。無論是哪種,斜鉤都要略有圓弧而不能過彎。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豎彎鉤也有近楷法即向上鉤的。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但更多的是向右上鉤出的,這近隸書的捺。豎彎鉤的轉折處基本都近方折。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橫折鉤多向下緩提出,氣息沉穩,如寶蓋右邊的鉤。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6 點

上面的點多做豎點,如人昂頭出精神。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三點水的首點一般寫做短撇。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寶蓋頭的左點有方起尖起不同,但都做豎點。如方起。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也有尖起的。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長點分直點、曲點兩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三、《九成宮》的結構特點

1 上昂下收。上昂出精神,但一味上昂則浮躁,歐體用下部收束使得氣息收斂沉穩,很好地做了互補。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有時這種下收非常的短,幾乎達到極致。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2 以中心錯位來造成險峻的效果,是歐體另一大特徵。

上下錯位。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橫筆劃寫斜造成側斜錯位。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中心偏移後再重新對正,如“察”寶蓋與下面“示”的中心對齊,而中間部分中心偏左;“青”上面與下面“月”裡兩橫的中心對齊,《九成宮》裡面這樣的情況相當多,它形成獨特的動感。學者要仔細揣摸。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歐陽詢說:手放鬆、緩提按,起收渾厚方正寫好《九成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