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何為民營經濟注入“金融活水”?|聚焦江蘇民營經濟發展

“最江蘇”導讀

近年來,江蘇民營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在加快轉型升級中保持平穩健康發展。近期,“最江蘇”公眾號推出“聚焦江蘇民營經濟發展”系列專輯文章,回顧民營經濟大省江蘇的經驗之路,共同展望高質量發展的未來。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江蘇是如何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部署的?

“在我所接觸的銀行中,民生銀行服務最好、辦事效率最高,我們企業能夠平穩運行,主要是靠他們雪中送炭。他們就像冬天的暖陽,讓我們這些民營企業心裡暖和和的。”蘇州久禾紙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鄭國武對記者感慨地說。

民生銀行蘇州分行行長曹亮表示,民生銀行與民營企業是“同根同源同血脈”,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服務民營企業作為發展戰略,因此,與民營企業客戶有著天然的親近感。他介紹,久禾紙業是一家主要經營辦公用紙切分加工和經銷的中小民企,資金需求大,但固定資產少,按傳統模式融資能力很弱。為支持其發展,民生銀行蘇州分行專門推出了“差額回購”產品,為其提供了4000萬元差額回購額度。

民生銀行蘇州分行的做法僅是江蘇金融業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人民銀行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郭新明提供了一組數據:截至2018年9月末,江蘇省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餘額6419億元,同比增長20.6%,比年初新增878億元,是上年全年增量的1.34倍。民營企業貸款餘額2.8萬億元,同比增長3.1%,比年初新增1472億元。

認識到位 夯實服務民企之“基”

江蘇如何為民營經濟注入“金融活水”?|聚焦江蘇民營經濟發展

民生銀行蘇州分行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在江蘇省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微不足道”,到與國企、外企“三足鼎立”,再到2010年左右開始佔據全省經濟的“半壁江山”,成就令人矚目。

郭新明細數民營企業的三大貢獻。首先是經濟發展的一支“主力軍”。江蘇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登記戶數800萬;民營工業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8%,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的77.2%,成為重要支柱。其次是科技創新的一個“主動力”——承擔了90%的省科技計劃項目,佔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90%,高新技術產值佔全省的90%。民營科技企業總數超過12萬家,很多已成為行業“小巨人”和“單打冠軍”。再次是吸納就業的一條“主渠道”。民營企業安置職工人數佔全省城鎮就業人數超過80%,去年全省新增就業中私營個體和靈活就業佔77%。

郭新明表示,過去,民營經濟在江蘇又好又快發展中功不可沒;當下,作為重要經濟主體的地位不容置疑;長遠來講,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作用不可替代。所以,必須深刻認識到,給企業“減負”就是為經濟“蓄能”,幫企業“克難”,就是給發展“除障”。相信通過政銀企攜手、多方努力,一定能把“市場的冰山”化為“市場的海洋”、“融資的高山”化為“融資的高地”、“轉型的火山”化為“轉型的動能”。

為此,人行南京分行積極發揮“窗口指導”作用,通過採取多種措施,著力改進全省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按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幾家抬”理念,人行南京分行牽頭髮改委、經信委、財政等7個部門,在多次溝通會商的基礎上,在全省範圍內實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五大專項行動計劃”,通過凝聚貨幣、財政、產業、監管等政策合力,著力形成全省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一盤棋”。為將“五大專項行動計劃”落到實處,自今年10月起,人行南京分行組織全省銀行機構開展為期3個月的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惠企大走訪”活動,通過上門走訪、集中座談、廣泛宣傳等多種方式,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或提出有針對性的融資建議,並及時梳理解決大走訪中發現的共性問題。10月份,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走訪企業18481家,累計為7801家企業提供了融資解決方案。

針對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規模大、資金利用率低的問題,人行南京分行牽頭省經信委等部門,組織實施了“江蘇省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並著力打造平臺在線供應鏈融資模式。截至9月末,江蘇累計在平臺註冊機構用戶達到1.72萬個,佔全國用戶的15.2%;歷年累計通過平臺促成應收賬款融資2.4萬筆,融資金額1.29萬億元,分別佔全國的17.5%和16.8%,其中,中小微企業融資佔比超過70%,融資筆數和融資金額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一。同時,線上供應鏈量、系統直連企業數也均居全國首位。

加大創新 拓寬民企融資之“門”

江蘇如何為民營經濟注入“金融活水”?|聚焦江蘇民營經濟發展

江蘇銀行

日前,由江蘇銀行創設、掛鉤亨通集團有限公司超短期融資券的信用風險緩釋憑證成功發行,這是江蘇銀行獨立創設的第二單掛鉤民營企業債券的信用風險緩釋憑證。不久前,江蘇銀行剛發行了試點地區以外首單掛鉤民營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信用風險緩釋憑證,也是全國首單主承銷商獨立創設信用風險緩釋憑證。

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推動江蘇落地一批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11月8日,人行南京分行專門組織召開了全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推進會,省內有7家金融機構表達了參與意願,並提交了可供遴選的第一批民營企業13家以及有參與意願的第二批民營企業近20家。

蘇州市創新央行政策工具運用模式,開發“再貼e”“小微e貸”等央行專屬小微企業支持品牌。作為蘇州市政府打造的互聯網銀企對接服務平臺,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註冊企業已經達到27000多戶,其中88%的註冊企業為小微企業。來自人行蘇州市中心支行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24日“小微e貸”項目啟動以來,兩個月時間內累計發放了12.98億元,支持企業戶數達到675家,加權平均利率5.47%,最低利率僅4.35%,戶均貸款192萬元。其中,63筆、1.48億元貸款還享受到了政府“信用保證基金”擔保。

此外,農行江蘇分行大力推廣“一項目一方案一授權”新模式,實現小微企業信貸業務批量獲客、工廠化運作。去年以來,該分行小微企業貸款增加231億元,已准入項目503個,共計授信161億元,基本涵蓋江蘇省162個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縣域優勢特色產業。該分行積極開展小微企業產品創新,大力推廣全線上授信產品“微捷貸”,推出線上自助可循環產品“智動貸”,實現小微企業在線申貸、隨借隨還。

針對小微客戶融資需求“短、頻、急”的特點,工行江蘇分行則充分發揮科技金融優勢,搭建一個平臺,打造三大產品體系,努力成為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商——“小微金融服務平臺”創新打造了“線上預約、線下面籤”的便捷開戶新模式;“經營快貸”具有“低門檻、純信用”特點,無需抵押擔保,主動授信,實現“秒貸”;“網貸通”通過建立覆蓋全國的押品數據庫,智能評估押品價值,實現線上一鍵即貸;“線上供應鏈融資”以核心企業為依託,應用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可實現全鏈條授信融資。

降費讓利 削減民企融資之“貴”

江蘇如何為民營經濟注入“金融活水”?|聚焦江蘇民營經濟發展

泰州市

作為江蘇省內唯一的國家級金融改革試驗區,泰州國家級金改試驗區以信息整合和應用為抓手,以全面提升徵信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平為立足點,以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目標,啟動了泰州市企業徵信融資“E網通”服務平臺建設,通過“全流程、全覆蓋、全線上”的超前設計,為政銀企三方提供“一網式、一站式、一鍵式”金融服務。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全國首創的企業融資和徵信服務“一網通辦”平臺初步建成,並於2017年9月正式上線試運行,形成了企業徵信融資的“泰州模式”。

國開行江蘇省分行多措並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據介紹,該分行前三季度累計引入抵押補充貸款(PSL)資金超255億元,融資成本較基準利率低近10%。同時發揮綜合融資優勢,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通過發行債券、融資租賃等方式吸引社會資金189億元,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近日,江蘇銀行推出支持民營企業20條舉措,將繼續降低民企融資成本,下調民企、小微企業貸款定價,綜合運用年審制貸款、循環貸款、分期還本等方式,減輕企業負擔。

提升服務 暢通服務民企之“路”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江蘇宏昌天馬物流裝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崔新偉在和記者談及與工行揚州分行的合作時感慨萬千,“2017年,我們企業在揚州的項目準備投產,因總投資高達4.86億元,需要較大的融資支援,常規的融資方式不足以支撐,這時,工商銀行協助企業進行了項目融資貸款,以創新型的跨省項目融資業務方式進行支撐,不管是項目推動的效率還是質量,一點一滴,無不彰顯著社會責任。”

崔新偉的話,代表了江蘇廣大民營企業負責人對金融機構的心聲。

日前,在南京銀行組織的服務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南京銀行行長束行農表示,作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民營企業本身就是南京銀行重要服務對象,也是“天然盟友”和“生存土壤”,服務和支持民營企業實現健康發展,助力民營企業更好地成就事業,是南京銀行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南京銀行同時發佈了22條措施,簡要概括為“一箇中心、兩個加強、三個完善、四個提升”,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同樣,為提高服務效率,農行江蘇分行突出強化直營直銷,壓實分層包戶服務責任,由省、市分行直接介入大型民營企業營銷,縮短運作鏈條,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支持其實現重大技術改造升級。該分行對大型民營企業落實審查審批優先辦結制度,要求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審批,有特殊需要的不超過5個工作日。截至目前,該分行已對江蘇省內一批大型民營企業共計授信1100億元,已用信880億元。

江蘇銀行積極探索運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務能力,大力推廣“稅e融”“電e融”等線上模式的信用貸款;通過“跨境e點通”等跨境互聯網金融服務,為民企提供全天候、綜合化、專業化、定製化的跨境金融服務;依託全線上全流程物聯網動產質押技術,為民企解決融資難題;全面推進業務智能化改造,形成申請、審批、簽約、用款、貸後全線上操作,讓數據系統多“跑路”、民營企業少“跑腿”,努力打通金融通向民營經濟的“最後一公里”。

資料來源: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金融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