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将公主赐给状元,状元宁死不从,宰相说8个字,状元乖乖就范

在古代想做官,除了靠关系或砸钱,就只剩下科举考试这一条路了。很多寒门子弟,多年来埋头苦读圣贤书,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光宗耀祖。或许是受到电视剧和文学作品的影响,导致人们会将状元与驸马联系在一起,认为高中状元后,迎娶公主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实际上,有据可查的“状元驸马”只有一位,就是唐朝的郑颢。

皇帝将公主赐给状元,状元宁死不从,宰相说8个字,状元乖乖就范

当时皇帝将年轻貌美的公主赐婚于郑颢,他却死活不愿意。这可是无数男人的梦想,娶了公主就相当于成了皇帝的半个儿子,可他竟然不愿意。后来宰相出面跟他说了八个字,状元郑颢乖乖听话,立即与公主成婚。

郑颢是唐朝时期荥阳人,他自幼饱读诗书,出身官宦世家、家境殷实,爷爷郑絪曾是前朝宰相。公元842年,郑颢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魁高中状元。郑颢以前曾想,等考中状元后就去迎娶楚州的卢氏为妻,本来他可以做一个兼得“金榜题名”与“美人相伴”的人生赢家,却未曾想到,他高中状元后,被皇帝唐宣宗看中选为了驸马。

皇帝将公主赐给状元,状元宁死不从,宰相说8个字,状元乖乖就范

唐宣宗的女儿万寿公主到了适婚年龄,唐宣宗就开始满世界地给她找夫婿,曾给万寿公主介绍过好几个大臣的儿子,但她一个也没有看上,她甚至跟唐宣宗说道:“如果遇不到喜欢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出嫁”,令唐宣宗很是头疼。

这时候,白居易的堂弟,当朝宰相白敏中向唐宣宗推荐了郑颢。说他刚考上状元,又是前朝宰相的孙子,论家世才华都都配得上公主,唐宣宗听后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唐宣宗就找了一个机会,安排万寿公主与郑颢两人见了面。万寿公主对郑颢一见钟情,唐宣宗高兴的不得了,将郑颢叫到身边,让他准备婚事,找一个良辰吉日与公主成亲。但未曾想到,郑颢当场就给婉拒了这桩婚事,表示宁愿死也不会娶公主,这令唐宣宗十分不解。

皇帝将公主赐给状元,状元宁死不从,宰相说8个字,状元乖乖就范

唐宣宗没有责罚他,而是拍着肩膀让他好好工作。郑颢离开后,唐宣宗将宰相白敏中叫了过来,让他去给郑颢做思想工作,劝说郑颢答应这桩婚事。白敏中接到指示后,赶到郑颢的住处,找到他开口问道:万寿公主有倾国倾城之貌,又深受皇帝的宠爱,为何你要拒绝婚事?一番交谈之后,郑颢说出了原因。

原来郑颢与范阳卢姓女子早就有婚约在身,两人是青梅竹马,在高中状元前曾对她许诺,高中后一定会娶她为妻。白敏中得知后也不再多说,只留下八个字:“君若不从,大祸将至”。郑颢瞬间就明白了其中含义,白敏中是在警醒他,如果惹怒了皇帝,不仅他本人会有生命危险,连家人乃至深爱的女子卢氏都会受到牵连。为了家人与卢氏的安全,郑颢无奈只能答应这门亲事,与公主成婚。此后步步高升,官至检校礼部尚书、河南尹。

皇帝将公主赐给状元,状元宁死不从,宰相说8个字,状元乖乖就范

郑颢心里苦呀,唐宣宗是岳父又是皇帝,自然怨不得,他只能将肚子里的一腔怨恨全发泄在媒人白敏中身上。两年后,白敏中卸下宰相职务出镇西北,临走前跟皇帝说:“郑颢对我怀恨在心,我走之后,肯定会诬陷我,您可要把持住,不然我可就小命不保了。唐宣宗拿出一个木匣交给白敏中,微微一笑说:“你放心的走吧,我心里有数。郑颢这两年没少弹劾你,这木匣里面放的就是他弹劾你的文书。”

白敏中离开长安后,天天提心吊胆的,每次想起此事,心中都后悔万分,真不该做这桩媒!而郑颢更难受,原本的美好婚姻却被人硬生生拆散,娶了个不喜欢的公主,虽然成了世人羡慕的驸马爷,但终归是不情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