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打仗總缺錢,為何大清鎮壓太平天國時從不缺錢?

7狐狸


清政府為剿滅太平天國花了多少錢?一組數據告訴你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用數據說話:

1851年金田起義爆發後,清政府開始各路調兵遣將圍剿太平軍。太平天國運動歷時14年才覆滅,死亡人數達到1.6億,整個中國人口銳減40%,幾乎將康雍乾三代盛世所增長的人口消除掉。而與大量人口減少相對應的,則是鉅額財產的損失。

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清政府在金田起義後的1851年1月至9月間,就從戶部撥付了白銀600萬兩作為軍費。隨著戰事擴大,1853年左右清政府撥付鎮壓太平天國的軍費增至1800萬兩。清政府當時一年的財政收入為3600萬兩左右,金田起義爆發的前2年,清政府就花了全年財政收入的1/2。

清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是田賦、鹽稅和關稅,每年收入大概3000-4000萬兩左右。其中,田賦佔了收入的絕大部分,每年收入3000萬兩,鹽稅和關稅僅為200-600萬兩左右,這符合中國傳統的農業經濟主導體制。

一、大清皇帝到底還有多少錢?請看清政府最富裕的康雍乾三世戶部存銀詳情: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戶部存銀800萬兩,雍正年間增加到6000萬兩,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增加到7800萬兩有餘。

嘉慶朝白蓮教起義長達十餘年,清政府耗費2億兩白銀才將白蓮教鎮壓下去。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賠款2100萬兩。康雍乾三世積存下來的千萬家底已經被掏空,府庫枯竭。

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還有800餘萬兩白銀,道光三十年十月,短短十個月過去,清廷只有存銀187萬兩了。真是花錢如流水,流去不復回。

二、清政府如何弄錢鎮壓太平天國?

第一個辦法是印製大面額的錢幣

這一舉措從咸豐三年開始,當時市面上流行的貨幣是白銀和制錢(也就是銅錢等非銀貨幣),清政府為解決財政危機,大面額髮行制錢,後來又推出類似紙幣的官票代替白銀。

大面額制錢迅速貶值,白銀價格持續飛漲,嚴重的通貨膨脹打亂了正常的經濟生活秩序,加上大面額的鐵製、鉛製錢不斷被民間盜鑄,市場更加混亂。

據統計:1856年,白銀一兩換制錢(銅錢)2500文,官票1兩僅能換取銅錢800文,貶值率達到30%,1859年白銀一兩換取制錢6000文,而官票則只有200文。1860年左右,官票徹底失去了作用,與廢紙無異。

鑄大錢、發官票等套走了老百姓手中的銀兩,導致人民更加貧困,經濟更加混亂,而清政府通過這一手段在幾年間從民間搜刮的白銀多達6000萬兩。

第二個辦法是賣官鬻爵

除此之外,清政府還大肆賣官以此來增加財政收入。當時的賣官稱之為“捐輸”,捐也稱捐官,花點錢就可以捐一個官來做,或者買得一個官名。輸也是一樣,給清政府輸送白銀,獲得一官半職。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清政府就大肆賣官鬻爵,短短兩三年之內就獲得白銀600多萬兩,而這些錢全都作為軍費用於鎮壓太平軍。

第三個辦法是向外國銀行借款

為撲滅越來越強的太平天國,清政府還向外國銀行借錢,用中國的鐵路、礦山、海關做抵押等等。據相關資料顯示:清政府從1840年到1911年總共從西方列強的銀行借款總額為13.1億兩,用於鎮壓太平天國的借款多達4556348兩,即達到了460萬兩,佔了這一時期所有外債的99.3%。

按照太平天國興起前三年清政府支出的1800萬兩計算,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每年的花費每年大概為3600萬兩即一年的財政收入。太平天國運動持續了14年時間,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總花費大約為45000萬兩,即4.5億兩白銀。

按照當時的銀價與購買力,一兩銀子相當於今天的150—220元人民幣,清政府為剿滅太平天國的花費(按照150元算)大概相當於今天的675億元人民幣。

相對比崇禎皇帝,他弄錢鎮壓起義軍的力度就沒有那麼大,沒有那麼多,而且也做不出賣官籌錢的事情,因此就不難看出二者之間的差距,也註定了最終的結局。


稗史候說


明朝崇禎帝打仗,為何老缺錢?這是因為崇禎帝從不相信前方打仗的將士,他總以為前線的將士們不是真正為他崇禎打仗,而是假借打仗之名在騙軍餉。崇禎帝如此不相任將士們,他怎麼會捨得把錢投到前線去呢?因此,崇禎帝一直哭窮說缺錢。但是,崇禎帝卻總在做一件出爾反爾的事,那就是組織一支由太監拼湊起來的監軍,讓他們去前線監視打仗的將士。而承領皇上聖旨的太監監軍,前線去都沒去,就到崇禎那裡謊報軍情,表功領獎,朝廷的錢就這樣流進了太監的腰包。可見,崇禎缺的不是錢,而是信任。那麼,大清鎮壓太平天國時為何從不缺錢?因為大清咸豐皇帝重用漢人曾國藩等將領,君臣心往一處使,錢也往一處用,所以打仗不缺錢。再說,清軍與太平天國交戰時惡戰不多,花錢自然也不多。


王榮聯1


這是體制,還有很多制度設計上的問題,舉一個點,來說明問題。終明一朝,兩淮的鹽稅,沒有過千萬,太祖,成祖,在800萬,到了萬曆,天啟,連200萬都很困難。但無論是之前的宋,之後的清,還是蒙古人的元,兩淮鹽稅都是1000萬兩以上。我覺得拿小冰河說事情是很難說的通的,因為小冰河並不是只針對明朝,也針對流寇和後金,所有人都遇到了問題。我個人認為,朱元璋在開國的設計是比較正確的,將國都定在南京,要比定在北京好,而且朱元璋設計的只有一套行政系統,比所有臺上一套,臺下一套要好的多。這個問題很複雜,但,終上所述,我覺得是制度上和設計上的問題,無論是太監繫統,還是遷都北京,都使明朝造成了,財政始終不能充盈


老龍亭拉麵店


打太平天國的時候缺錢啊,怎麼不缺錢,李星沅四個月120萬,賽尚阿11個月550萬,徐永縉2個月210萬,這是中央撥款。地方自籌的防堵費用那就沒數了。

中央1年就撥了880萬出去,加上地方截留的稅收,那真是驚人的數字。到了太平軍下武昌之後,中央沒錢了,當時翁同和看戶部的幾個銀庫,外銀庫還有百多萬(其中有60萬才發的內孥),內銀庫是乾乾的了,把木桶底銀渣搜出20來兩。

最後沒辦法,得分權地方,增加地方的權力,讓地方自籌軍餉,自練軍隊。後果就是從此清朝的軍隊兵為將有,中央沒法直接指揮了。而且不得不大量提拔漢人督撫,曾國藩等人不是清廷希望提拔上去,而是手握重兵不得不委以重任。


不沉的經遠


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自古以來打仗就沒有不缺錢的。大清鎮壓太平天國照樣很缺錢,所以才將財政權下放,由地方督撫籌款,後遺症也很嚴重。

1、咸豐努力籌錢

在太平天國剛興起時,團練主要是守備鄉里,屬於半官方性質的行為,團丁就是臨時工了。打仗主要是靠國家經制部隊,八旗、綠營。到了江南、江北大營的主力也是國家正規軍,自然需要國家掏錢。

咸豐時期國庫存銀本來就不多,為求速勝,直接將內庫、部庫銀子發到前線。到了太平軍佔了南京了,中央庫存已經空了。所以只能召開財政會議,討論解決措施。後來甚至發行大錢,當十、當百,其實就是超發貨幣;再就是賣官;還有就是把宮裡的金銀器融了做軍餉。

(江南江北大營)

在這都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只能用新辦法,也是君王最不願意的辦法。

2、權力下放

1853年夏季之後,中央開始下放權力,統兵大臣可以和省裡直接籌餉,也可以開闢新財源,協餉地方權重越來越大。

江北大營創制出厘金,並向各地推廣,這種設卡收稅的措施確實是個大財源。再者地方政府也公司化,比如王柏齡就是一位這樣的官員,他用胡雪巖通過運營公庫來解決財政開支問題。

(厘金票據)

當然還有一條不能說的原因就是劫掠,湘軍通過劫掠保持士兵的作戰慾望。

3、後果

飲鴆止渴是政策施行的常態,在危機下就沒有長遠,所有的長遠都是道學家文本的想象。但毒藥喝下去的代價肯定得承擔。南明通過放權解決財政就是軍閥化,晚晴其實也接近,好處就是士大夫掌權會相對溫和,且再平定太平後,有較長的和平期,朝廷可以慢慢的去對沖財政權力下放的危害。

(一手有軍隊,一手有錢的地方督撫)

處理的好就是左宗棠入位中樞,處理的不好就是刺馬案。

參考文獻:

劉增合. 太平天國運動初期清廷的軍費籌濟[J]. 歷史研究。

劉增合. 咸豐朝中後期聯省合籌軍餉研究[J]. 近代史研究。

劉增合. 紓困與破局:清末財政監理制度研究[J]. 歷史研究。

劉增合. 由脫序到整合:清末外省財政機構的變動[J]. 近代史研究。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這是動搖兩個帝國根基的農民起義,崇禎甚至亡於李自成,而同治比較幸運,太平天國被鎮壓下去。但是不同的現實情況以及應對措施自產生了兩種結果。


首先,崇禎年間的起義單純就是饑民吃不上飯,所謂流寇,哪裡有飯吃就往哪裡去。至於後來立國打天下是後來逐漸形成的。這種起義,剿不勝剿。長期出於春風吹又生的階段。崇禎為人吝嗇,國家國庫空虛。自然就是沒有錢打仗。而太平天國起義一開始就是要推翻滿清政府。滿清必然要全力鎮壓。在軍需方面,自然不會虧欠,再者剿滅太平軍隊的以地方武裝為主,屬於自籌軍需。滿清中央政府開支要少一些。


但二者不同的是崇禎年間的經濟基礎已經徹底破壞,而且沒有新的經濟來緣,經濟枯竭是必然的,而滿清政府雖然江南富庶之地被太平軍佔領,又要賠償外國賠款,但總體經濟基礎還在,還有新的經濟來源,沒有被佔領地區還在有效地治理之下,也就是說百姓還能夠吃得上飯。缺乏造反的基礎。滿清的根基還是很牢靠的。至少比崇禎強。

再就是滿清有源源不斷的外貿收入。而崇禎根本無法籌措到任何收入。打勝仗和打敗仗對崇禎都一樣。邏輯就是崇禎首先是經濟崩潰,財政枯竭,而滿清通過對外貿保持了經濟不崩潰,只要維持住基本盤不失就可以擊敗太平軍。崇禎的失敗就是財政經濟的失敗,而滿清就贏在財政和經濟上。


從軍事角度考慮,李自成屬於流動作戰,沒有固定的地區,崇禎的需要耗費巨大的錢糧去剿滅李自成,還要安頓地方。而太平軍則是打下一個地區就固守,最終佔據江南半壁,使得滿清可以從容佈局,有固定的作戰區域。完全可以將其隔離。取得作戰勝利。

再就是明清的軍需制度不同,崇禎時期軍需完全是中央政府負擔,而同。同治年間,打仗的時候不僅不要給中央繳稅,還可以獲得周邊省份協濟。這與明代因為紳權囂張而導致的地方主義不同,崇禎年間無論中央和地方的蘇浙兩省的士紳堅決反對給蘇浙加稅來供給軍隊。而曾國藩打敗太平天國以後,慈禧一道詔書,湘軍與太平天國作戰期間所有軍需戶部一律免於報銷,就此一點就比崇禎高明數倍。



還有一點就是天意,大明的氣數已盡。內憂外患不得不亡。而慈禧能夠放手讓地方組建團練自行鎮壓太平軍,足見其氣魄高於崇禎。為了達到一個最終的目的,其他都可以放手去做,而崇禎卻前怕狼後怕虎。缺乏應有的能力與才幹。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大清鎮壓太平天國時的確也非常缺錢,只是不像當年明朝的崇禎皇帝那麼錢袋子緊張罷了。

可憐的咸豐皇帝無時無刻不在為錢發愁。

乾隆時期,大清國庫存銀數額最高達到八千萬兩,而咸豐皇帝即位時國庫只有八百萬兩。與太平天圍作戰支出的高額軍費,使咸豐皇帝的腰包徹底癟了下來。

而且,在清前中期之前,各項財政收支均歸中央支配,地方政府只是扮演“代辦”角色。但是,由於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政府軍費開支急劇膨脹,中央財政無款可撥,不得不讓各省自己籌款並將部分財權下放各省。可是各地方也是千瘡百孔了,沒錢可用。

例如曾經有一年,曾國藩和他的部隊困在江西南昌,當時部隊已經拖欠了幾個月的薪餉,他們和外界的交通一度都被切斷。而且當時曾國藩九江失利,歸根結底就是缺乏資金,因為當時他已經時窮的叮噹響了,無法招募新兵,也無法繼續行動。


歷史有妖氣



答:的確,打仗就是燒錢,大把大把的燒錢,沒有錢,就沒有人肯為您賣命;就算肯為您賣命,您也總得提供口吃的,他才能有力氣上戰場吧?

明崇禎朝財政緊缺,不得不追加“三餉”,以至民憤沸天,民變四起;而軍隊領不到軍餉,也譁變連連,最終崩盤。

清道光末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財政也面臨財政赤字的危機,最終卻化險為夷,挺了過來,迎來了“同治中興”。

這其中,主要得益於哪方面的財源支撐呢?

我說一個大家向來不大注意到的吧。

清朝不懂得商業經濟運作,奉行閉關鎖國政策,不與外界交易。

大航海時代來臨,中西方的商業貿易加劇,在很長一段時間,由於中國滿足於自給自足經濟,對西方舶來品不感興趣,而西方卻對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趨之若鶩,所以,貿易中出現了順差,作為世界通用的貨幣——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西方,以英國為主,出現了白銀荒。英國人無比窘迫,直到他們發現了中國人嗜好鴉片的特點,於是向中國大批傾銷鴉片,因此引發了鴉片戰爭。

當然,戰爭也不是說打就打的。

開打之前的焦點是清朝銷燬了英國商人尚未出手的海量鴉片,並且關閉了除廣州以外的所有通商口岸。

這就等於是釜底抽薪了。

英國人不甘吃此啞巴虧,於是從廣州打起,沿海打福建、廈門、寧波,一直打到天津。

實際上,清朝當時差不多已經到了林則徐所說“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的境地。

所以,清朝對英作戰非常難看,甚至可以用醜陋來形容。

最終,年邁體衰的道光帝垂下了高傲的頭顱,簽訂了中國近代對外第一份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不用說,這是一份喪權辱國的條約。篇幅原因,這裡也不展開來說。

只說條約保的第二條:清朝必須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而英人來華交易,必須清楚交納貨稅、鈔餉等費。

當時清政府的所有官員,不懂得經濟運行的規律,也不清楚開放口岸能夠帶來怎樣的效益,他們眼中能夠看到的,僅僅是英國商人與當地百姓混居以後,會帶來管理上極大的不便,因此將開放看成是屈辱。

對比一下百年以後的現在,中國的沿邊城市,無不通過相當激烈的競爭,以爭取夠成為口岸。因為,成為口岸也就意味著,會大大促進當地的商貿活動,會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會使這個地區徹底繁榮。

而且,條文裡明確規定,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銀。清朝萬萬沒有想到,新成立的海關總稅務司從此每年為國家財政提供上了數千萬的稅收,不但幫助清政府渡過了與太平天國交兵的難關,還支撐起晚清的各項洋務改革。

這一條,讓顢頇的清朝統治者大大出乎意料。

這一條,也是明崇禎朝不可能擁有的。

補充一下,代表清政府在條約個簽字的耆英是個十足的糊塗蛋,在《南京條約》簽訂後的第三天,他經過深思熟慮,給英文代表璞鼎查發去一份照會,增添了十二條關於《南京條約》的補充材料。

這十二條補充,條條要大清的命。

其中的第十一條,耆英認為關稅制訂這種事,不應該由大清來做,而應該由英方來做。

耆英以為,自己這是把燙手的山芋拋給了英國人,殊不知,他這是赤裸裸的賣國、赤裸裸的在葬送中國的主權。

後來李鴻章為了扭轉這一不平等條文,跑遍西洋各國也沒能達成心願。

想想看,如果不是耆英弄巧成拙整出這一手,晚清海關的關稅還不知能提高多少呢。


覃仕勇說史


崇禎打仗缺錢,主要是國家沒錢,是朝廷沒錢。各地災荒自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江南東林黨勢力獨立之勢已成,沒有了嚴嵩,朝廷派個礦監稅使下去,立刻引發民變。在中央,朝廷大臣們都富得流油,但卻不肯為國家慷慨解囊。以至於李自成進北京的時候,從大臣家裡抄出了七千萬兩,而國庫才十萬兩。如果這些大臣肯毀家紓難,十個打清朝的軍費都出來了。

湘軍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朝廷也拿不出錢來。後來沒有辦法,只能採取江北大營的做法,設哨卡收取厘金。這導致湘軍有了相對獨立的財權。打仗的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跟朝廷關係不大。而且曾國藩號稱“曾剃頭”,太平天國從各地搜刮的財富剛好落入其手中,崇禎則不同,高迎祥、李自成都是窮鬼,不可能達到以戰養戰的效果。


青年史學家


太平天國運動從內讓清朝財政“大出血”,為應對危機,清朝財政開始轉型。

鴉片戰爭之前,清朝每年的財政收入大約在4000萬-4500萬兩白銀。一旦入不敷出,出現赤字,清政府為採用捐納和報效來填補,捐納就是把官缺明碼標價賣給有錢人,報效就是有錢人捐錢給清政府,清政府會給予一定補償。

第一次鴉片戰爭從外對清朝財政的一次“大出血”,太平天國運動則是從內。

據不完全統計,鎮壓太平天國,清朝軍需開支1.7億兩白銀,加上鎮壓捻軍,合集在2億兩白銀。

為此,清朝政府開始節流,減少八旗和綠營的糧餉,以及官員的俸祿。

當然節流的作用微乎其微,與之相配的便是開源,為此財政由“量入為出”轉為“量出為入”,改變田賦不加徵的政策,各種名頭的苛捐雜稅出現。

另外,要求富人強捐和強借。

相比之下,明朝對財政的控制弱小許多,而且明朝稅收遠低於清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