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打仗总缺钱,为何大清镇压太平天国时从不缺钱?

7狐狸


清政府为剿灭太平天国花了多少钱?一组数据告诉你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用数据说话: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开始各路调兵遣将围剿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才覆灭,死亡人数达到1.6亿,整个中国人口锐减40%,几乎将康雍乾三代盛世所增长的人口消除掉。而与大量人口减少相对应的,则是巨额财产的损失。

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在金田起义后的1851年1月至9月间,就从户部拨付了白银600万两作为军费。随着战事扩大,1853年左右清政府拨付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增至1800万两。清政府当时一年的财政收入为3600万两左右,金田起义爆发的前2年,清政府就花了全年财政收入的1/2。

清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是田赋、盐税和关税,每年收入大概3000-4000万两左右。其中,田赋占了收入的绝大部分,每年收入3000万两,盐税和关税仅为200-600万两左右,这符合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主导体制。

一、大清皇帝到底还有多少钱?请看清政府最富裕的康雍乾三世户部存银详情: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户部存银800万两,雍正年间增加到6000万两,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增加到7800万两有余。

嘉庆朝白莲教起义长达十余年,清政府耗费2亿两白银才将白莲教镇压下去。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赔款2100万两。康雍乾三世积存下来的千万家底已经被掏空,府库枯竭。

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还有800余万两白银,道光三十年十月,短短十个月过去,清廷只有存银187万两了。真是花钱如流水,流去不复回。

二、清政府如何弄钱镇压太平天国?

第一个办法是印制大面额的钱币

这一举措从咸丰三年开始,当时市面上流行的货币是白银和制钱(也就是铜钱等非银货币),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大面额发行制钱,后来又推出类似纸币的官票代替白银。

大面额制钱迅速贬值,白银价格持续飞涨,严重的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加上大面额的铁制、铅制钱不断被民间盗铸,市场更加混乱。

据统计:1856年,白银一两换制钱(铜钱)2500文,官票1两仅能换取铜钱800文,贬值率达到30%,1859年白银一两换取制钱6000文,而官票则只有200文。1860年左右,官票彻底失去了作用,与废纸无异。

铸大钱、发官票等套走了老百姓手中的银两,导致人民更加贫困,经济更加混乱,而清政府通过这一手段在几年间从民间搜刮的白银多达6000万两。

第二个办法是卖官鬻爵

除此之外,清政府还大肆卖官以此来增加财政收入。当时的卖官称之为“捐输”,捐也称捐官,花点钱就可以捐一个官来做,或者买得一个官名。输也是一样,给清政府输送白银,获得一官半职。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就大肆卖官鬻爵,短短两三年之内就获得白银600多万两,而这些钱全都作为军费用于镇压太平军。

第三个办法是向外国银行借款

为扑灭越来越强的太平天国,清政府还向外国银行借钱,用中国的铁路、矿山、海关做抵押等等。据相关资料显示:清政府从1840年到1911年总共从西方列强的银行借款总额为13.1亿两,用于镇压太平天国的借款多达4556348两,即达到了460万两,占了这一时期所有外债的99.3%。

按照太平天国兴起前三年清政府支出的1800万两计算,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每年的花费每年大概为3600万两即一年的财政收入。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14年时间,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总花费大约为45000万两,即4.5亿两白银。

按照当时的银价与购买力,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150—220元人民币,清政府为剿灭太平天国的花费(按照150元算)大概相当于今天的675亿元人民币。

相对比崇祯皇帝,他弄钱镇压起义军的力度就没有那么大,没有那么多,而且也做不出卖官筹钱的事情,因此就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距,也注定了最终的结局。


稗史候说


明朝崇祯帝打仗,为何老缺钱?这是因为崇祯帝从不相信前方打仗的将士,他总以为前线的将士们不是真正为他崇祯打仗,而是假借打仗之名在骗军饷。崇祯帝如此不相任将士们,他怎么会舍得把钱投到前线去呢?因此,崇祯帝一直哭穷说缺钱。但是,崇祯帝却总在做一件出尔反尔的事,那就是组织一支由太监拼凑起来的监军,让他们去前线监视打仗的将士。而承领皇上圣旨的太监监军,前线去都没去,就到崇祯那里谎报军情,表功领奖,朝廷的钱就这样流进了太监的腰包。可见,崇祯缺的不是钱,而是信任。那么,大清镇压太平天国时为何从不缺钱?因为大清咸丰皇帝重用汉人曾国藩等将领,君臣心往一处使,钱也往一处用,所以打仗不缺钱。再说,清军与太平天国交战时恶战不多,花钱自然也不多。


王荣联1


这是体制,还有很多制度设计上的问题,举一个点,来说明问题。终明一朝,两淮的盐税,没有过千万,太祖,成祖,在800万,到了万历,天启,连200万都很困难。但无论是之前的宋,之后的清,还是蒙古人的元,两淮盐税都是1000万两以上。我觉得拿小冰河说事情是很难说的通的,因为小冰河并不是只针对明朝,也针对流寇和后金,所有人都遇到了问题。我个人认为,朱元璋在开国的设计是比较正确的,将国都定在南京,要比定在北京好,而且朱元璋设计的只有一套行政系统,比所有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要好的多。这个问题很复杂,但,终上所述,我觉得是制度上和设计上的问题,无论是太监系统,还是迁都北京,都使明朝造成了,财政始终不能充盈


老龍亭拉面店


打太平天国的时候缺钱啊,怎么不缺钱,李星沅四个月120万,赛尚阿11个月550万,徐永缙2个月210万,这是中央拨款。地方自筹的防堵费用那就没数了。

中央1年就拨了880万出去,加上地方截留的税收,那真是惊人的数字。到了太平军下武昌之后,中央没钱了,当时翁同和看户部的几个银库,外银库还有百多万(其中有60万才发的内孥),内银库是干干的了,把木桶底银渣搜出20来两。

最后没办法,得分权地方,增加地方的权力,让地方自筹军饷,自练军队。后果就是从此清朝的军队兵为将有,中央没法直接指挥了。而且不得不大量提拔汉人督抚,曾国藩等人不是清廷希望提拔上去,而是手握重兵不得不委以重任。


不沉的经远


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自古以来打仗就没有不缺钱的。大清镇压太平天国照样很缺钱,所以才将财政权下放,由地方督抚筹款,后遗症也很严重。

1、咸丰努力筹钱

在太平天国刚兴起时,团练主要是守备乡里,属于半官方性质的行为,团丁就是临时工了。打仗主要是靠国家经制部队,八旗、绿营。到了江南、江北大营的主力也是国家正规军,自然需要国家掏钱。

咸丰时期国库存银本来就不多,为求速胜,直接将内库、部库银子发到前线。到了太平军占了南京了,中央库存已经空了。所以只能召开财政会议,讨论解决措施。后来甚至发行大钱,当十、当百,其实就是超发货币;再就是卖官;还有就是把宫里的金银器融了做军饷。

(江南江北大营)

在这都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只能用新办法,也是君王最不愿意的办法。

2、权力下放

1853年夏季之后,中央开始下放权力,统兵大臣可以和省里直接筹饷,也可以开辟新财源,协饷地方权重越来越大。

江北大营创制出厘金,并向各地推广,这种设卡收税的措施确实是个大财源。再者地方政府也公司化,比如王柏龄就是一位这样的官员,他用胡雪岩通过运营公库来解决财政开支问题。

(厘金票据)

当然还有一条不能说的原因就是劫掠,湘军通过劫掠保持士兵的作战欲望。

3、后果

饮鸩止渴是政策施行的常态,在危机下就没有长远,所有的长远都是道学家文本的想象。但毒药喝下去的代价肯定得承担。南明通过放权解决财政就是军阀化,晚晴其实也接近,好处就是士大夫掌权会相对温和,且再平定太平后,有较长的和平期,朝廷可以慢慢的去对冲财政权力下放的危害。

(一手有军队,一手有钱的地方督抚)

处理的好就是左宗棠入位中枢,处理的不好就是刺马案。

参考文献:

刘增合.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清廷的军费筹济[J]. 历史研究。

刘增合. 咸丰朝中后期联省合筹军饷研究[J]. 近代史研究。

刘增合. 纾困与破局:清末财政监理制度研究[J]. 历史研究。

刘增合. 由脱序到整合:清末外省财政机构的变动[J]. 近代史研究。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这是动摇两个帝国根基的农民起义,崇祯甚至亡于李自成,而同治比较幸运,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但是不同的现实情况以及应对措施自产生了两种结果。


首先,崇祯年间的起义单纯就是饥民吃不上饭,所谓流寇,哪里有饭吃就往哪里去。至于后来立国打天下是后来逐渐形成的。这种起义,剿不胜剿。长期出于春风吹又生的阶段。崇祯为人吝啬,国家国库空虚。自然就是没有钱打仗。而太平天国起义一开始就是要推翻满清政府。满清必然要全力镇压。在军需方面,自然不会亏欠,再者剿灭太平军队的以地方武装为主,属于自筹军需。满清中央政府开支要少一些。


但二者不同的是崇祯年间的经济基础已经彻底破坏,而且没有新的经济来缘,经济枯竭是必然的,而满清政府虽然江南富庶之地被太平军占领,又要赔偿外国赔款,但总体经济基础还在,还有新的经济来源,没有被占领地区还在有效地治理之下,也就是说百姓还能够吃得上饭。缺乏造反的基础。满清的根基还是很牢靠的。至少比崇祯强。

再就是满清有源源不断的外贸收入。而崇祯根本无法筹措到任何收入。打胜仗和打败仗对崇祯都一样。逻辑就是崇祯首先是经济崩溃,财政枯竭,而满清通过对外贸保持了经济不崩溃,只要维持住基本盘不失就可以击败太平军。崇祯的失败就是财政经济的失败,而满清就赢在财政和经济上。


从军事角度考虑,李自成属于流动作战,没有固定的地区,崇祯的需要耗费巨大的钱粮去剿灭李自成,还要安顿地方。而太平军则是打下一个地区就固守,最终占据江南半壁,使得满清可以从容布局,有固定的作战区域。完全可以将其隔离。取得作战胜利。

再就是明清的军需制度不同,崇祯时期军需完全是中央政府负担,而同。同治年间,打仗的时候不仅不要给中央缴税,还可以获得周边省份协济。这与明代因为绅权嚣张而导致的地方主义不同,崇祯年间无论中央和地方的苏浙两省的士绅坚决反对给苏浙加税来供给军队。而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以后,慈禧一道诏书,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期间所有军需户部一律免于报销,就此一点就比崇祯高明数倍。



还有一点就是天意,大明的气数已尽。内忧外患不得不亡。而慈禧能够放手让地方组建团练自行镇压太平军,足见其气魄高于崇祯。为了达到一个最终的目的,其他都可以放手去做,而崇祯却前怕狼后怕虎。缺乏应有的能力与才干。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大清镇压太平天国时的确也非常缺钱,只是不像当年明朝的崇祯皇帝那么钱袋子紧张罢了。

可怜的咸丰皇帝无时无刻不在为钱发愁。

乾隆时期,大清国库存银数额最高达到八千万两,而咸丰皇帝即位时国库只有八百万两。与太平天围作战支出的高额军费,使咸丰皇帝的腰包彻底瘪了下来。

而且,在清前中期之前,各项财政收支均归中央支配,地方政府只是扮演“代办”角色。但是,由于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中央财政无款可拨,不得不让各省自己筹款并将部分财权下放各省。可是各地方也是千疮百孔了,没钱可用。

例如曾经有一年,曾国藩和他的部队困在江西南昌,当时部队已经拖欠了几个月的薪饷,他们和外界的交通一度都被切断。而且当时曾国藩九江失利,归根结底就是缺乏资金,因为当时他已经时穷的叮当响了,无法招募新兵,也无法继续行动。


历史有妖气



答:的确,打仗就是烧钱,大把大把的烧钱,没有钱,就没有人肯为您卖命;就算肯为您卖命,您也总得提供口吃的,他才能有力气上战场吧?

明崇祯朝财政紧缺,不得不追加“三饷”,以至民愤沸天,民变四起;而军队领不到军饷,也哗变连连,最终崩盘。

清道光末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财政也面临财政赤字的危机,最终却化险为夷,挺了过来,迎来了“同治中兴”。

这其中,主要得益于哪方面的财源支撑呢?

我说一个大家向来不大注意到的吧。

清朝不懂得商业经济运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与外界交易。

大航海时代来临,中西方的商业贸易加剧,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中国满足于自给自足经济,对西方舶来品不感兴趣,而西方却对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趋之若鹜,所以,贸易中出现了顺差,作为世界通用的货币——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西方,以英国为主,出现了白银荒。英国人无比窘迫,直到他们发现了中国人嗜好鸦片的特点,于是向中国大批倾销鸦片,因此引发了鸦片战争。

当然,战争也不是说打就打的。

开打之前的焦点是清朝销毁了英国商人尚未出手的海量鸦片,并且关闭了除广州以外的所有通商口岸。

这就等于是釜底抽薪了。

英国人不甘吃此哑巴亏,于是从广州打起,沿海打福建、厦门、宁波,一直打到天津。

实际上,清朝当时差不多已经到了林则徐所说“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境地。

所以,清朝对英作战非常难看,甚至可以用丑陋来形容。

最终,年迈体衰的道光帝垂下了高傲的头颅,签订了中国近代对外第一份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不用说,这是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篇幅原因,这里也不展开来说。

只说条约保的第二条:清朝必须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而英人来华交易,必须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当时清政府的所有官员,不懂得经济运行的规律,也不清楚开放口岸能够带来怎样的效益,他们眼中能够看到的,仅仅是英国商人与当地百姓混居以后,会带来管理上极大的不便,因此将开放看成是屈辱。

对比一下百年以后的现在,中国的沿边城市,无不通过相当激烈的竞争,以争取够成为口岸。因为,成为口岸也就意味着,会大大促进当地的商贸活动,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会使这个地区彻底繁荣。

而且,条文里明确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银。清朝万万没有想到,新成立的海关总税务司从此每年为国家财政提供上了数千万的税收,不但帮助清政府渡过了与太平天国交兵的难关,还支撑起晚清的各项洋务改革。

这一条,让颟顸的清朝统治者大大出乎意料。

这一条,也是明崇祯朝不可能拥有的。

补充一下,代表清政府在条约个签字的耆英是个十足的糊涂蛋,在《南京条约》签订后的第三天,他经过深思熟虑,给英文代表璞鼎查发去一份照会,增添了十二条关于《南京条约》的补充材料。

这十二条补充,条条要大清的命。

其中的第十一条,耆英认为关税制订这种事,不应该由大清来做,而应该由英方来做。

耆英以为,自己这是把烫手的山芋抛给了英国人,殊不知,他这是赤裸裸的卖国、赤裸裸的在葬送中国的主权。

后来李鸿章为了扭转这一不平等条文,跑遍西洋各国也没能达成心愿。

想想看,如果不是耆英弄巧成拙整出这一手,晚清海关的关税还不知能提高多少呢。


覃仕勇说史


崇祯打仗缺钱,主要是国家没钱,是朝廷没钱。各地灾荒自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江南东林党势力独立之势已成,没有了严嵩,朝廷派个矿监税使下去,立刻引发民变。在中央,朝廷大臣们都富得流油,但却不肯为国家慷慨解囊。以至于李自成进北京的时候,从大臣家里抄出了七千万两,而国库才十万两。如果这些大臣肯毁家纾难,十个打清朝的军费都出来了。

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朝廷也拿不出钱来。后来没有办法,只能采取江北大营的做法,设哨卡收取厘金。这导致湘军有了相对独立的财权。打仗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跟朝廷关系不大。而且曾国藩号称“曾剃头”,太平天国从各地搜刮的财富刚好落入其手中,崇祯则不同,高迎祥、李自成都是穷鬼,不可能达到以战养战的效果。


青年史学家


太平天国运动从内让清朝财政“大出血”,为应对危机,清朝财政开始转型。

鸦片战争之前,清朝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在4000万-4500万两白银。一旦入不敷出,出现赤字,清政府为采用捐纳和报效来填补,捐纳就是把官缺明码标价卖给有钱人,报效就是有钱人捐钱给清政府,清政府会给予一定补偿。

第一次鸦片战争从外对清朝财政的一次“大出血”,太平天国运动则是从内。

据不完全统计,镇压太平天国,清朝军需开支1.7亿两白银,加上镇压捻军,合集在2亿两白银。

为此,清朝政府开始节流,减少八旗和绿营的粮饷,以及官员的俸禄。

当然节流的作用微乎其微,与之相配的便是开源,为此财政由“量入为出”转为“量出为入”,改变田赋不加征的政策,各种名头的苛捐杂税出现。

另外,要求富人强捐和强借。

相比之下,明朝对财政的控制弱小许多,而且明朝税收远低于清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