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草書法陶淵明《飲酒詩》

作品是四尺半開斗方,咋看落款,隱約八大山人,其實是八公山人,八公山人是王世國先生的自署號。王世國出生於安徽壽縣,其境內有歷史文化名山“八公山”(古稱淝陵、北山、紫金山,得名源於漢代淮南王劉安及其8個門客得道成仙的故事),故自號“八公山人”。

狂草書法陶淵明《飲酒詩》

廣東書法理論家協會主席王世國先生。

陶淵明《飲酒詩》中的名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大隱隱於市,真正寧靜的心境,不是外在的自然造就的,而是自己內心的外化。

隱,是心思的自我處置,不是物隱身化,並不是要起身而去,那是失蹤。

隱,是以為要離開俗塵?你本就在俗塵裡,如何遠離?

其實,你是你,塵是塵。

拿起毛筆,在點畫之間,心志合筆法進退,這也是隱。

狂草書法陶淵明《飲酒詩》

用筆偏朗健一路,運筆快速少作停頓,隨心不逾矩,揮灑合法度。

走筆布字隨行就市,見機穿插或揖讓,通篇便見生機。“何”字居中大寫意,做了奪目字眼。

狂草書法陶淵明《飲酒詩》

書者的用墨也在作品中呈現,追蹤墨痕,探知書家蘸墨習慣,這也是用筆水平的觀察點。

飽墨落筆連寫五字”結廬在人境“,筆毫前段大部分的墨液基本用去,因為書寫速度較快,此時筆毫是前幹後溼的狀態,筆根還有藏儲,微量的墨液正順著筆毛滲潤而下,書家似乎沒有蘸墨,而是蘸了點水,可以看到第二行的“而”字比“第一行末字”境“為淺淡,在連續書寫當中,筆根部的墨也慢慢順落筆端,可以觀察到這一行墨色是越來越加深的,前潤淡後幹濃。

狂草書法陶淵明《飲酒詩》

第三行,書家依然沒有蘸墨,依然是蘸水,可是這次蘸水也有不一樣,只點筆的一側,這是要出墨色變化的效果。可以看到”問“字墨色先淡而深,”君“字先深而談,書寫在速度進行中,指送腕轉運筆不止而鋒面翻略切轉,所以自”君“字最後一個長點起到”何“字結束的這一段連筆劃,是濃淡相界相越互映隨行,饒有筆情墨趣了。

書,心畫也。筆墨裡,機鋒滿布,似恰書者心際露微,他是隱或不隱,但憑看客遙探追索。

一千多年前陶淵明寫下的詩句,居然提供給我們這些後人魔法把玩,這就是魅力書法勝任了文化載體,把中華文明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為什麼要你喜歡書法?因為你是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