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偷死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得調控措施!

對蝦“偷死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得調控措施!

20世紀80年代以來,沿海各國的對蝦養殖業蓬勃發展。南美白對蝦以其肉味鮮美,適應性強、生長迅速和抗病力強等優點,已成為當今世界養殖產量最高的三種對蝦養殖品種之一。南美白對蝦是我國最重要的引進品種之一,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2000年以來產量逐年遞增,養殖區域不斷擴大,2005年以來南美白對蝦養殖業從南方的海南省發展到北方的遼寧省,從沿海地區發展到內陸,遍及全國24個省市。2005年中國養殖南美白對蝦產量佔到中國養殖對蝦總產量的78%左右,在南美白對蝦養殖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病害問題,自2001年以來,在高密度集約化養殖區域陸是令很多養殖戶棘手的一個難題,給南美白對蝦養殖業造成相當大的危害。

一、 “偷死綜合症”流行特點及危害流行特點

“偷死綜合症”又稱“死底症”,蝦農也常常稱之為“偷死病”。本文稱之為“偷死綜合症”,主要是基於該病發生時的無明顯徵兆,而且造成該病的暴發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有病原、環境脅迫、蝦苗早期營養等多種因素引起。 該病主要發生在南美白對蝦養殖的中後期,一般在養殖60天以後,而且發生在高溫季節,通常氣溫30℃以上,水溫達28℃以上,南方海南、廣東和廣西三省區暴發的高峰期一般在5到12月份,最嚴重在6到11月份,尤其在對蝦蛻殼期間,而低溫期和養殖前期一般危害不大。集約化養殖密度較高的蝦塘發病率較半精養養殖模式高。發病對蝦規格一般在80尾/kg-120尾/kg,發病初期,一般每天在池底可發現少量死蝦1kg/池-2kg/池(有時在排水口或池塘的中央排汙口發現),發病後期一次損失可達500kg/池-1000kg/池,在高潮期對蝦大量蛻殼時往往死亡情況會加劇,若不加以控制,死亡現象會持續下去,直至對蝦收穫,累積死亡率高者甚至達到90%,個別池塘甚至絕收。 因為絕大多數“偷死”並不造成全池失敗,表面看來危害不嚴重,但是直接結果可能造成蝦池一定程度的減產,餌料係數偏高,有時高達2.0以上,養殖成本大幅度增加,尤其在目前對蝦養殖業處於薄利期,會嚴重影響對蝦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和積極性。

二、“偷死綜合症”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1、病原生物

⑴白斑綜合症毒(White spotsyndrome virus WSSV)

WSSV是對對蝦危害最大病毒病,而且存在潛伏感染的特性,臺灣的學者研究表明南美白對蝦WSSV陽性感染為41%-63%,且不同家系,不同來源的南美白對蝦對WSSV的敏感性有著很大的差異,而且感染WSSV的南美白對蝦由於感染的病毒數量不同,很多感染少量病毒的個體不出現典型的白斑,只出現紅體、黃鰓等症狀,這給僅靠表面症狀確診 WSSV帶來很多誤區。另一方面在大規模養殖生產上,蝦苗往往來源多尾親蝦,而且多是不同代幼體的後代,導致養殖對蝦群體對WSSV的敏感性存在差異,造成對WSSV敏感部分對蝦感染WSSV後出現死亡的現象。一旦出現偷死現象需要及時撈出死蝦,以免造成大規模水平感染,造成全池失收的嚴重局面。

⑵傳染性肌肉壞病毒(Infectious muscle necrosis virus IMNV)

傳染性肌肉壞死症病毒,最早在2003年於巴西養殖的南美白對蝦上發現,主要症狀為:近尾部的肌肉呈現不透明,尾扇逐步性的壞死,尾部痙攣,造血組織肥大。

⑶致病性弧菌

主要有致病性弧菌引起,南美白對蝦受到外傷或餌料過剩造成生態環境惡變時,聚集在水體、底泥和生物中的弧菌能使體弱的對蝦患病,病蝦的內臟、肌肉及鰓體常出現腫脹、潰瘍、萎縮,鰓絲變黃、變黑,蝦體的透明度降低,體色加深,斷須。同時對蝦攝食量減少,消化道不飽滿甚至空胃,運動能力差,行為異常,在池邊淺水處不規則遊動。病情嚴重時,對蝦常在幾十小時或幾天內死亡,死亡率可達95%以上。在對蝦養殖生產中,往往是病素和弧菌合併感染或繼發感染。

弧克含有50%的過硫酸氫鉀,殺菌能力強,安全性高,殘留少,尤其對弧菌有特效!

2、環境脅迫

環境脅迫是指環境對生物所處的生存狀態產生的壓力,分為急性環境脅迫和慢性環境脅迫。捕撈、干擾、水質的突變可以引起急性環境脅迫,而水質逐淅惡化和高密度放養等會造成慢性脅迫。近年來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和程度的加深,海域環境資源受到了很大的破壞,養殖對蝦受到的環境脅迫日益嚴重,這些脅迫可使對蝦產生應激反應,雖然這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但持續處於應激狀態,機體的免疫防禦體系的功能會受到抑制,就會影響到其抗病力。養殖過程中,不注重蝦池的水質管理和調控,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大,水質狀況惡化,對蝦的排洩物、殘餌、池內有機物等在厭氧細菌作用下,蛋白質及核酸會慢慢分解,產生大量的氨等含氮有害物質,硫化氫、COD也逐步升高,水體富營養化愈來愈嚴重,水體懸浮物質含量愈來愈多,對對蝦的危害也愈來愈大。

3、苗種因素

蝦苗質量參差不齊,由於有些蝦苗場生產操作不規範、設施簡陋;親蝦質量不符合標準,蝦苗早期營養不良,蝦苗場所在海區水質不良等因素,導致蝦苗體質下降:

⑴親蝦的營養

南美白對蝦親蝦的質量和培育技術,標準中有明確規定,親蝦催熟培育時的餌料投餵應“投餵新鮮的沙蠶、星蟲、牡蠣、魷魚、烏賊、蛤肉等,其中沙蠶佔投餌總量的30%以上”。在當今蝦苗市場競爭激烈的激烈形勢下,很多育苗場為了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在親蝦催熟培育過程中飼料未做到上述要求,性腺發育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影響了蝦苗的質量,導致蝦苗體質差,易發病。

⑵育苗的飼料

由於育苗場的增加,加劇蝦苗場之間的惡性競爭,導致蝦苗價格嚴重偏低。為了降低育苗成本,追求盈利,在糠蝦幼體期與仔蝦期本應以動物性鮮活餌料(如滷蟲)為主,但有些育苗場出於成本考慮,改用人工配合餌料(蝦片、微囊飼料)來代替,由此育出的蝦苗先天營養不足、養成存活率低。

4、綜合性因素

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是變化的關鍵,對蝦對病原的敏感性的強弱與其自身的遺傳性質和免疫力有關係,而生理狀態,營養條件尤其是早期營養條件、生活環境等也能影響對蝦對病原的敏感性。 一般很少是單一種病因的作用,基本上是幾種病因混合的作用,並且這些病因往往會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對蝦防病時需要綜合考慮,綜合防治。

三、“偷死綜合症”的主要調控措施

“偷死綜合症”控制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從蝦苗選擇、池塘清理、水質調控、飼料控制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把好關,控制這類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1、建議全面徹底清塘而且進行適當的休整

WSSV的宿主種類多,已發現和確定有近40種,每一個種類都是WSSV的水平傳播的傳染源。在WSSV暴發流行初始階段,主要是受WSSV保存宿主的影響,已知的保存宿主為養殖的對蝦,野生的東方白蝦、長臂蝦、日本櫻蝦等和大量的蟹類。因而,在清塘時一定要將上述幾種生物消除掉。

2、建議選用優質SPF或SPR蝦苗並進行營養強化

有條件者應取部分蝦苗送專業部門進行流行病病毒的快速PCR檢驗,也可購買診斷盒自行檢測,選呈陰性即不帶病毒的蝦苗。另外,還應注意蝦苗在出池前是否被過篩或被混入其他的蝦苗。採購蝦苗最好和育苗場訂購,採用動物性餌料進行營養強化。

3、建議採用半封閉養殖模式並對所有養殖用水進行嚴格的綜合處理後方可使用

增設養殖面積的10%-20%的蓄水沉澱池,養殖過程採用少量多次添加的辦法,可以添加淡水或經過中間蓄水沉澱池處理過的海水。 所有養殖進水包括第一次進水和以後的添換水均需採用處理水,一般採用以化學沉澱法結合生物方法的綜合處理措施處理養殖用水,具體措施是採用有效氯濃度15g/m3-20g/m3的次氯酸鈉或漂粉精等含氯消毒劑處理養殖用水,72小時後105mL-106/mL的光合細菌或芽孢桿菌,72小時可以使用,但是在海水懸浮顆粒過多是需加大用量。另外消毒劑最好輪換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4、建議採用立體增氧模式,增加底部溶解氧

有條件的蝦池要增設底部增氧,構建立體增養體系,疾病暴發的關鍵時期,如大潮期間、對蝦集中蛻殼期前,提前換消毒的海水,加大增氧機開啟次數,同時採用增氧劑,如過氧化鈣等3kg/畝.米-5 kg/畝.米,全塘潑撒,增加底部溶解氧,同時可以降低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的含量。

5、建議採用生態養殖技術

採用混養模式,可以採有蝦魚、蝦蟹、蝦貝、蝦藻等多種混養或立體養殖模式,減少病害的發生的危害。不能採用混養模式的高密度集約化養殖池可定期採用光合細菌和芽孢桿菌等微生物製劑調水,注意選擇優質菌,使用量一般為105 -106/mL水,使用頻率為7天/次-10天/次,養殖中後期水質惡化,尤其是氨氮和硫化氫過高時可以加大使用量和使用的頻率,可以達到5 -7天/次

酵之源是進口EM菌種,能夠自家發酵出新鮮、高效的EM菌液,有效降解水中的有害物質,調節水質,改善水環境。而且調水費用僅需畝均一元!現在購買更有滿贈活動,價格更低!

6、建議採用中央排(吸)汙措施

養殖後期中,每天進行多次中央排(吸)汙,每次3分鐘-5分鐘,至排出汙水變清為止,同時,可定期採用明礬(水深1.5m)用量2.5kg/畝-5kg/畝,實踐證明,加入明礬沉澱,可去除水中懸浮物70%-95%,減少細菌50%-80%左右,明礬並無殺滅細菌的有效成分,使用明礬後水中細菌含量減少是一種物理性沉降作用,細菌仍可在沉澱物中存活。況且由於吸附不完全,水中仍存留一定數量的細菌,因此明礬並不能代替消毒藥品,經混凝沉澱後的水仍需加氯消毒才能使用。

7、建議選用優質配合餌料併合理控制餌料量

選用優質的餌料,嚴格控制投餌量,少量多次。放苗早期,一般放苗開始至10天以內,最好採用蝦片、滷蟲或天然魚粉等進行營養強化,養殖10天-60天以內,投餌以3-4次/天為宜,60天以後以5次/天-6次/天為宜,尤其中後期要嚴格控制餌量。同時採用定期添加免疫增強劑,包括維生素C、葡聚糖製劑、肽聚糖製劑和對蝦專用微生態製劑等,提高對蝦免疫力。

8、建議養殖過程經常進行品種輪換

海水養殖區可在合適的季節採用斑節對蝦,日本對蝦進行品種輪換,淡水養殖區可採用斑節對蝦、羅氏沼蝦、羅非魚、鰱、鱅魚等進行品種輪換養殖。減少病害的發生。

總之,南美白對蝦“偷死綜合症”的防治和其他種類的蝦病一樣,上述單一措施所起的作用總是有限的,需要採用一系列的綜合防治措施,養殖各環節需要環環緊扣,每個環節都要加以重視,嚴格要求,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對蝦“偷死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得調控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