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打造苏北地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体育产业发展高地

“最江苏”导读

对于淮安来说,体育产业已经是一张城市新名片。

11月10日上午,2018中国(淮安)淮河生态经济带体育产业博览会在江苏淮安市体育中心盛大开幕。本届体博会由体育产业展示,体育产业发展论坛,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嘉年华组成,为期2天。

这是江苏省淮安市继在全省首次举办2017体育博览暨经贸洽谈会基础上,主动顺应淮河经济带国家战略,加快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升体育产业规模和效益,放眼淮河流域联动发展的又一个大手笔,将助力实现我国东中部地区经济融合发展,引领淮河两岸地区绿色、朝阳的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转型。

对于淮安来说,体育产业已经是一张城市新名片。

淮安打造苏北地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体育产业发展高地

近年来,淮安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在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同时,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消费明显增加,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体系日趋健全,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淮安市体育产业总规模108.67亿元,创造增加值36.66亿元,同比上年度总规模增加16.45%,增加值提高22.06%。

二是产业门类逐步健全。基本形成以体育用品制造、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彩票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2017年,体育彩票销售7.8亿元,市场份额65%,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品牌建设初显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市体育馆、市游泳馆、市全民健身中心为核心的老城区体育中心和新城奥体体育中心(一场三馆)的大型体育场馆品牌;涌现了共创人造草坪、新起点实业有限公司、宝翔体育器材等品牌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以及健与美、水立方等健身服务品牌;培育了国际智力运动联盟智力运动精英赛、一带一路户外运动挑战赛、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各县区的马拉松赛事等一批品牌赛事。

淮安打造苏北地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体育产业发展高地

四是产业融合不断深化。发挥淮安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每年举办掼蛋文化论坛,以友好城市交流赛、主题嘉年华等多种方式,将起源于淮安的掼蛋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全市有效益、全省有地位、全国有知名度、国际有影响的特色品牌,延伸惯蛋体育文化产业链,促进了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是产业集群逐渐形成。淮安区施河镇、金湖县银涂镇体育产业集聚区规模显著提升,有上百家企业生产体育用品近千种,年产值达到100亿。施河镇建成占地2平方公里的施河教学具产业园和占地536亩的共创体育产业园,年产值达46.5亿元。银涂镇形成了以蹦床项目为特色的体育产业,年产值近20亿元。

淮安打造苏北地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体育产业发展高地

到2020年,淮安市体育产业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占市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3%左右,年均增长率达到15%;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30%左右,成为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初步建设成为苏北地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体育产业发展高地。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多样,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提高,体育彩票销量稳步增长,份额保持全省领先,积极申办国际重大赛事,承办高水平赛事,培育打造地域IP品牌赛事,做到一县(区)一品一特色品牌赛事。

淮安市还将着力提升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服务能力。目前,淮安每万人拥有晨晚练点8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位列苏北前列。淮安市体育局全力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开放率达90%。以多功能运动场为主体的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建成率达100%。在市区新建1~2个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体育主题公园,增添体育健身设施,提档升级现有公园。建成和改造集健身服务、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用品销售、商贸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服务综合体6个。全市建成100个体育公园,300公里健身步道,全面提升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

“到2020年,建成与淮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体育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体育产业的示范区、引领区。”这是淮安体育的一个“小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