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应该如何备战高考?

李金玉56


作为一个过来人,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高三后期不要再执着于分数,不需要有任何心里压力,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把你会的全都做对,就是超常发挥。

1.主要搞懂错题,弄懂为什么错,这里的弄懂是彻底搞明白 不是似懂非懂,要知道一个好的题目可以代表一类题目,没有必要去钻牛角尖。

2.放松自己,不要有心里压力,高考的压力可以让很多人都奔溃掉,我们学校当年一个实验班的尖子生高考就因为心理素质不好考砸了,考完就精神分裂,和我一个得了脑血栓的长辈住一间病房。

3.相信老师,老师经历过的高考比你多多了,你要相信他们总结出经验,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当然如果你很优秀的话,可以制定自己的计划,但是不会的题目一定要敢去问,这样才能有进步。

4.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对,能考好,给自己好的心里暗示,不要拖延,抓紧现在的时间,不然到考前会发现还有好多知识点没看,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临场发挥。




白色葡萄树


高三还有七十多天,备战高考,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包括自己成绩的定位和自己预期目标的定位!




第一,明确定位,平稳心态。

一般这个时候是各地第二次模拟考试的时候,二次模拟的成绩一般被称作最有参考价值的成绩,也就是的可参考二模排名推测自己高考成绩的排名。所以二模考试学生也是分外紧张!

高三被摸底考试、一模、二模、三模这种大型的地区考试分割,每次考试都会区县排名!每次都会预测录取线!

根据这些你很容易明确自己成绩的定位,你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摸底和一模早就结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多孩子急于检验自己的进步,又害怕结果的心态很正常。

但有前两次的成绩参考,这次的自己心里也是应该有数的。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第二,明确成绩定位和自己预期目标的差距,就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成绩排名是二本,你想上一本,差几分?几十分?每科排名具体位置?差在哪科,数学?语文?

一模之后怎么解决的?一对一补课,还是自己刷题?平时小测试成绩怎么样?这些自己还是清楚的。那就全力以赴,努力吧!

二模后还会有细微调整,但是不能放弃,特别是相对弱的科目更是不能放弃。更需要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三,有了平稳的心态和明确的方向,很多时候要看轻成绩,看重知识点。

每一张考卷的考点都是有限的,所以每张卷子所涉及的考点都是有差别的,一定通过考试明白自己哪个考点没复习到,哪个考点有问题!

例如语文文化常识考了科举制度,但是你没弄明白解元和状元的区别,这就需要你马上想办法明白,做好笔记!

但很多学生做不到,一般就看成绩,随成绩起落变化而情绪波动。而情绪不稳定,肯定是要影响成绩的。



天道酬勤!少年,努力吧!


流逝的一瞥


瞄准高考题型 把握考查主干

高考在即,高三学子都在紧张地进行最后一轮复习——回归复习。如何才能切实回归、高效复习呢?个人认为,一是目标要明确,二是方法要科学,三是抓手要得力。

教材内容繁多,考试一卷三科。所以高考化学试卷考查的皆为主干知识和能力,近五年高考化学全国乙卷(全国Ⅰ卷)考查的题型、方式基本固定,考查的知识、模块基本稳定。所以,回归复习可以以高考真题为线,瞄准高考题型,把握考查主干,明确目标方向,以主干知识为核心,回顾、梳理相关的必考点和高频考点。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评价的依据,明确了高考考什么、怎样考,考试大纲又界定了学生备考的内容范围,指明了应该会什么、会到什么程度。考试大纲对教材知识内容有三个层次的要求:1.了解;2.理解、掌握;3综合应用。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除第7题(2014年第8题)化学与生活考查内容属于了解水平外,其他6个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均属于理解和掌握水平。所以,考前要对照考试大纲,将考试大纲中列出的考点进行拉网式排查。教材是本,承载着学习的内容,教材是学生回归复习的最好抓手。分析高考试题,瞄准复习目标;紧扣考试大纲,明确复习内容;追本溯源,回归挖掘教材。高考试题、考试大纲和化学教材三位一体回归复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位一体回归复习的方法是以一年高考试题为线,依据试题考查的考点或模块,在考试大纲中对应找出相关考点和考试大纲对该考点的层次要求,按考试大纲对考点的层次要求回归教材对点复习。高频考点复习完成后,对考试大纲有要求但未考到的考点也要复习,确保考试大纲要求的考点无遗漏,同时又清楚考试大纲中的高或低频考点。下面就以近五年高考全国乙卷部分试题为例,探讨一下三位一体回归复习的路径。

回归“三位一体” 注意五大要点

在进行三位一体回归复习时,还要注意如下5点:

1.对近几年未考到的重要考点要予以高度关注,如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平衡图像;速率与平衡原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等。

2.对于高频考点,可能还会考,因为主干必考。如弱酸和弱碱pH值计算;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电离平衡常数计算;溶度积常数计算(水解常数考试大纲无要求);转化率计算;盖斯定律;陌生方程式的书写等。

3.提高读图能力。弱酸、弱碱、可水解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图像;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图像;分离提纯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图像以及相关的计算。坐标可能会以比值或对数的形式出现。

4.原电池、电解池中离子流向(有交换膜时看交换膜的性质);电解质溶液中pH值变化;电极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电极质量变化与电子转移;电极产物的简单计算;二次电池充放电即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结合考察;电解法提取金属;电化学金属防腐;电化学污水处理、电化学除尘等陌生环境习题的考察。

4.在回归复习的同时,要强化答题的规范意识,包括化学用语规范、书写规范。有意识地记忆一些叙述性化学用语,对书写性化学用语要注意细节,如化学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子式、结构示意图等。

5.每天要定时定量做高考真题,始终保持应考的良好心态和上佳状态。

回归复习是高考前复习的一个决定性环节,复习要做到既突出主干又面面俱到,既重点复习高频考点又不遗漏低频考点。

化学

【考纲要求】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高考真题】2015全国乙卷第8题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答案:C

【真题分析】该题型2015年和2016年两年出现,该题模式固定,往往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题中陷阱较多。

【对点复习】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微粒数目(分子数、原子数、质子数、同位素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注意同位素物质)四者的相互换算。气体体积的计算要求标准状态和气体;质量、微粒数目计算与标准状态无关;氯气与水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D2O的式量及中子数目;铁、铝与浓硝酸、浓硫酸的钝化;金属铁反应的变价;金属铜与硫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最简式相同物质的混合;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问题。

【考纲要求】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高考真题】2017全国乙卷第12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中,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答案:C

【真题分析】该题型五年五次出现,分别是第9、10、12、13、12题。其中2013年和2014年均由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来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难度略增。该题一般以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或文字描述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元素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元素种类,进而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性质的判断和比较。

【对点复习】ⅠA、ⅦA和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的比较;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单质物理、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单质或化合物熔沸点递变规律;氢键对熔沸点的影响;结构相似(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递变规律;最高价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递变规律;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递变规律。

高考小故事

从临场发挥来看,考试的心理状态是考试成败的关键。我曾经教过一名学生小蔡,他平时的理综成绩很优秀,知识也掌握得很好,但是每到月考,理综成绩就不太理想。在与他谈话后,我发现他的考试状态不佳主要是心理问题。因为自己平时成绩好。定位就高,考试时要求自己把题都做完,追求完美。按照顺序做,遇到不会的题就“死磕”,花费很多时间在一道题上,导致时间不够,然后开始紧张,后面就乱套了。为此,我跟他明确了几点:1.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些题难度大,不能把将所有题做完定为目标,不求全会,只求会的必对,这才是正确的做题心态。2.要多进行限时练习,模拟考试环境,尝试不同的做题顺序,看看哪种最适合自己。

3.学会舍得,没有思路的陌生习题先舍,先将会做的习题做完,再做略有难度的习题,最后对难度太大的题目尽力做。通过三个月的训练,小蔡的考试成绩明显上升,心态很好,最后在高考中以635分考入大连理工大学。

【考纲要求】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高考真题】2014国乙26(节选)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图: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实验中有机制备实验类型。

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均以有机物为原料进行实验考查。虽然实验考查都是陌生的装置和反应流程,但分析发现,教材实验是根,高考试题是影。实验装置的原型是苏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50页实验装置图。图3、图4是人教版必修2教材第70页苯的取代反应,虽然教材没有装置图,但这两个实验是高中重要的两个实验。

本题的实验操作过程与教材中溴苯的分离提纯过程如出一辙。如表:

考前参照三套教材,对比板块内容的差异,博采众长,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注重三套教材交集,说明是知识主干,会重点考查。复习化学教材中重要的化学实验,与高考试题结合寻找根与影的联系,考试时,找到陌生情景下试题的根能迅速拉近考生与试题的距离,能快速进入一个熟悉的情境中解题,有利于知识和能力的类比和迁移。

【对点复习】分离提纯操作实验:蒸发、过滤、结晶、分液、萃取、蒸馏。气体参与型实验:流程为气体制备—除杂—主体反应—尾气处理,气体有氯气、氨气、氢气、二氧化硫。有机制备实验:苯的溴代、苯的硝化、乙酸乙酯的制取等几个重要实验的实验装置、操作流程、实验现象和分离提纯。探究—猜想型实验:Fe2+和Fe3+的检验流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地理名师

朱锦伟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教一级教师,从教7年,潜心研究教学和新课程改革,对全国新课标卷有深入研究,教学效果显著。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参加广东省教育厅和总工会主办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等比赛。

读通图文 化难为易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点:对于信息的承载除了文字作为载体,地图也是重要信息的载体;因此,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高考真题文字和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分析,有效提升解题技能。做地理试题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根据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二是试题文字和图表中所给的地理信息。下面笔者根据高考考核目标、要求和命题意图来解读一下考生如何在现有知识水平下有效提高自己解题的准确性,即从地理图文信息中获取有效得分点。

注重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主要表现为能将接收到的地理信息迅速同相关的知识内容建立正确而有效的联系,并自如地调用。

例1:(2017年全国文综新课标1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C. ③D. ④

当看到平均气温日变化问题就要回想所学哪个知识点或者原理是和气温日变化相关的,这一部分知识在整个高中地理里面只有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部分中学到了,就要调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这部分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有膜的温度肯定是高的,只能从A、B中来选,其次是枯雪年,相当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中少云或大气稀薄,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都弱,温差变化大,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注重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包括地理试卷中的文字材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这部分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1)能够从题目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信息。(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3)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信息。

一、新概念类型试题

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这是一道新概念、新信息的试题,这道试题是当年正答率比较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信息的获取和理解不准确。这道题很多同学对贝壳堤的概念和题干审题不清,只是看到图中不同时期贝壳堤向海洋方向推进,就选择B选项,导致选错,而正确答案应为C。而材料中贝壳堤的定义中强调的是死亡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题干强调的是“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而不是不同时期的贝壳堤,很多同学没有关注到。这种类型的试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均有出现,要重视对文字和图中信息的获取和理解。

二、新信息加知识类型试题

例1(2016年全国文综新课标1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这种类型的是材料信息结合知识类型的试题,做这种类型的试题要先找题干和文字材料的对应信息。做这种试题的思路一般步骤如下:第1题题干中需要关注几个关键信息:“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着落点是佛山陶瓷迅速发展,接下来要找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信息在材料中哪个地方出现了,这个信息后面提供了哪些相关信息,再结合选项信息,选项和材料相关度最高的一般就是正确答案,A选项市场问题,佛山和景德镇陶瓷面向的是全国甚至全世界,市场是一样的,B选项原料问题,材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原料的问题,也没学过这方面的知识,C选项劳动力问题,材料也没提供任何劳动力的信息,并且材料中有“景德镇市全国的瓷业中心”劳动力的制作经验和技能应该更丰富,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珠三角地区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已知事实,因此“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间暗含了国家改革开放的信息。

第2题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找到对应文字中的信息在最后一句,在产业转移这方面信息前面提供了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和这个信息相关的只有A选项。

第3题材料中关于景德镇的信息是第一句话,“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说明该地产业基础好。

综合分析题

尽可能从文、图中获取得分点

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6分)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4分)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8分)

对于本题的第(1)小题,题干涉及两个关键词,“大盐湖”“盛产卤虫”,大盐湖的条件和卤虫生长的条件要吻合卤虫才能生长。盛产卤虫在文字中对应的信息是卤虫资源丰富。这前面的信息就是对卤虫资源丰富的解释,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回答本题的思路和要点。第一,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大盐湖需要具备这些条件,文字材料已经给出大盐湖属于内陆盐湖,图中信息显示大盐湖只有河流注入,没有流出,说明蒸发旺盛,大盐湖为高盐水域。第二,卤虫以藻类为食,大盐湖中需要有藻类生长,藻类的生长需要有营养物质,文字材料中没有营养物质的信息,而图中则显示有河流注入大盐湖,可以带来营养物质,促进藻类的生长,给卤虫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对于第(2)小题,题干涉及两个关键词“早年”“卤虫产业规模小”,找到材料中对应的信息,“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后面的信息则是对应的本题的得分点:第一,产品需低温运输,说明运输不便,成本高;第二,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说明卤虫的用途或市场需求有限,市场需求小。

对于第(3)小题,题干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要迅速对应到文字材料中,材料中只提供了关于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的结果,没有解释的信息,这就需要调用自己所学知识。对于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这个问题,文字材料第一句话已经说明卤虫是水产养殖业的优质活体饵料,水产养殖业规模扩大,对卤虫需求量增加,捕捞量增加,从业人员增多。


大洋网


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了。高考是人生重要的一大转折,兵临城下的恐慌无措这是人之常情。个人认为,稳住心态最重要,其次才是方法。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那高考的敌人是什么,就是备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其实最大的敌人不是各科知识点,而是自己对高考那颗恐惧焦虑的心。要知道面对高考,没有哪位同学包括家长不紧张的。大家都一样啊!所以全力以赴,积极备战,放开一博才是正解。

首先,家长要摆正心态,多做饭少唠叨,多倾听少说教。尽量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已经全速前进,高度紧张,学校复习模考一波高过一波。短暂的回家时间,尽量让孩子舒缓心情,而不是频频施压。



心态调整好,复习效果才会好。关于复习,有几点建议如下:

1、一定要重视基础,然后根据考纲全面梳理所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力求理解掌握。考试的错题以及练习时卡壳的题是最珍贵的资料,想办法弄懂,在错题本上再做一遍,做好提示标注。常翻看错题本。

2、做模拟训练题时,多动笔,注意答题规范、讲究答题技巧。一定要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很多考生心里有答案,但表达不合理,扣不住得分点,造成丢分很可惜。所以复习时要仔细研究一些答题上常用的描述语句,规范自己的答题用语。

3、做好查缺补漏。高三最后复习阶段都是综合练习,重视考试后暴露出的问题,赶紧翻书或去问老师弄懂。每一科每一张试卷都仔细检查,修补知识漏洞。认真分析总结试卷中的错误,深究错题所涉及知识点,把握解题规律及解题思路。

本着复习时多解决一个问题,高考就多一分的信念。

4,复习时答题也得多动笔,练到最快能把字写清楚,句子写规范,步骤清晰,尽量少涂抹,现在阅卷可全部是电脑阅卷,你的草书再帅酷,电脑分辨不清,阅卷老师看不好,找不到关键词,因为这个丢分得不偿失!

总之,少空想多实干,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制定最适合自己的目标。有的放矢,把有限的时间精力,都尽量最大效率的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坚持就是胜利!最后祝所有高考的同学们,复习高效,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兔只兔子爱生活




距离高考还有80多天的时间,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三年的奋斗时光,想必大多数高三学子对高考早以跃跃欲试了,但是高考一年只有一次,为了未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为了保证高考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我认为还是要在剩下的时间里认真备战的。以我过来人的经验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重视基础的同时,努力提高自我的能力。高考有时难有时容易,具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事实证明无论难易只要基础足够扎实,理解了问题的本质,那么题难题易都能拿到不错的分数,最主要的就是看看自己平时的错题本,同时在这个时候也应该多做一些往年真题和模拟题,测试自己哪方面做的不好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此无论题难题易都能应付自如。



第二,一定要形成良好的心态。以往高考过后,有很多平时成绩很好的学生令人大跌眼镜,就是因为他们考试的时候过度紧张,结果发挥失常,本来985/211的种子选手直接二本去了,这个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一旦发生就完了,所以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一颗平常心,这样才能在高考的时候应付自如,家长要多安慰孩子,千万别给孩子压力,多一些安慰的话,体贴的话,会有利于孩子正常发挥的。



上帝不会亏待努力的人,祝愿各位高考学子马到功成!


小松不低头GO


针对你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到你。



1.沉下心思

随着高考的逐渐临近,学生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心里也会逐渐变得紧张,其实完全没必要,不管怎么样,高考终究会到来,这个时候更要沉下心思,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继续准备迎考。



2.把握考试大纲

高考临近,学生心里要清楚各学科考试大纲,了解什么会考,什么不会考,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备考,防止发生自己辛辛苦苦准备了好久,结果却是这部分内容根本不会考,这会严重伤害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及时补充营养

离高考越近,学生的压力会越大,进而学习的强度会不自觉的加大,这对于学生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负担,保障身体营养充足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学生近期要注意改善伙食,伙食搭配更加均衡。


风一样的陈老师


我儿子今年就是高三,还有81天就要高考啦!学校上只能孩子自己去努力和吃苦。我只能说说自己作为一个高三家长怎么来助力孩子。

首先是后勤保障,我早上5点40起来,准备早饭,孩子6点半起床,7点出门,他爸爸开车送他。晚上孩子去补课机构, 9点他爸爸接他回来,我在家给他准备糖水(甘蔗和梨),牛奶,水果等。双休日我也尽量烧点孩子喜欢吃的饭菜。

其次,在精神上给予孩子鼓舞。考试蛮多的,不是每一次都能考好,考不好孩子总会有些郁闷和沮丧。我会安慰孩子,绝对不能去批评他,埋怨他,这样他不但不会提高成绩,反而适得其反,压力太大,精神负担大,接下来的高考是考不好的。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事情做事情,才能和孩子和睦相处,减轻他在学习上的压力,给他温暖的怀抱,让他喜欢父母,你们成为他精神上的支柱。

最后,祝愿我们的孩子正常发挥,考上如愿的大学。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兰の沁


高三学生对于如何奋战高考这个问题十分看中。因为有高效的复习过程才有保障在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吹响胜利的号角。

  1. 首先,先对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个了解。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应该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不足,(就是所谓的偏科)有待加强;哪些方面基础较好,继续稳定。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制定复习目标和计划
给自己准备一个阶梯型的目标,从小到大,依次完成。比如第一个目标,在最近一场考试中总分进步10分。第二个目标下一场考试进步20分等等。类似这样的难度逐渐增加,越到后面越难完成,在自己能力基础上定制更好的目标,而不是简单的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再给自己明确一个复习计划,可以是日计划,周计划。但个人建议,计划期限不宜过长。例如提前把一个月的计划都拟定好了,但是很有可能中途由于自己的复习进度或者其他安排影响后面的工作,打乱计划。俗话说得“计划赶不上变化”。


3.保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注意调养身体,尽量不要生病,一生病就会影响你的情绪和精神头。高考复习阶段的每一天,每分每秒都是珍贵的,更不要因为学习而废寝忘食,身体变差了,脑力也会跟不上的。

虽然我也深深能体会到高三学生想不熬夜都难,但是要提醒一句,复习时间和肚子效果不一定成正比。也就意味着,即使每天没日没夜的学,但是完全处于一个低效的,病态的复习状态下,对成绩是没有帮助的。每天从起床开始就保持一个好心情,暗示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



高三了,心思要完全放在学习上,这里并不是说每天只知道学习,其他的什么也不干。而是,心无杂念,不要被一些其他的外界的因素影响。比如说,和同学们之间产生了一些小矛盾或者是和父母之间拌了几句嘴。这些都会影响你的情绪,破坏你的心情,而且高三考生脑袋里的弦每天都紧绷着,心情焦虑,脾气也很有可能变得暴躁,一不小心就容易爆发。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处理好与同学,朋友,父母之间的关系。

4.劳逸结合,提高效率

适当地在学习间隙的时候站起来活动活动身体,课间出去到操场上走走,偶尔做做运动,放松身体。学累了,就一定要缓解一下,大脑和身体也需要喘口气,休息时间长的话可以眯一小会,听听音乐,跑跑步。用自然的方式,缓解自己的劳累。不要一有时间就刷手机和上网。

5.找准方法,节约时间

高三不像高一高二有充足的时间复习相应学期的知识。高三需要用同样的时间复习整个高中三年的知识。所以不能向之前那样面面俱到,先把必考知识点理清,然后再分清重点和次重点。从基础入手,不要先抠难题,高一高二都没学会的。也不是高三这短短时间内能突破的,要在基础知识掌握后再提升难度。打好记忆关,该背诵的知识一定要烂熟于心,达到过脑,张口就来的程度,需要找方法的就多做题。只有在实战中才能检验自己,还有就是哪怕只是自己随便做一套题也不要翻书,翻笔记,背着答题。这样你才知道哪个部分还记得不熟不牢需要再加把劲。


6. 放平心态,轻松面对

高三会有很多模拟考,要重视起来,但也不要被其中一两次的失败而打倒。高考前都会有失败的经历,模拟考试也是最接近高考的考试,所以一定要珍惜每一个模拟考试,养成好的习惯。记住答题时间,锻炼答题速度,记住答题感觉,这样高考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像平时一样放松,减少紧张情绪,轻松应对。

其实,不同的人面对高考都有不同的准备计划。一定不要模仿他人的复习模式,要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制定独一无二的复习策略。

最后祝即将高考的考生金榜题名!


安达曼海的蓝


如果进入高三的话,那肯定是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各个科目逐一去分析,去查缺补漏,比如语文科目,那些篇目背诵还不行的,马上就补上,再比如数学科目,哪方面的定律不理解的,立即找老师或同学帮助,总之就是缺什么不什么,而不是面面俱到,已经会的不会的全部都放在一起。

除了学习上的备考,其他的心态心理素质的锻炼也非常重要,稳定的心态能够让自己充分的发挥,所以心态也要去建设。

最后就是在一些外部信息的了解上,比如对学校,大学,专业等信息的了解,当然你高三了已经没有时间了,这块你可以请求家长的帮助。让他们提前就得掌握好,而不是大家都临时抱佛脚。



爱豆王


高考时日无多。

作为高三的孩子,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的朝目标去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目标,才不会三心二意,不会犹豫不定,如此才能顺利的往前走。

其次,要调整好心态。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可能这一次考试就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因而,好多孩子越到了这个时候,越觉得压力山大。如果这时候,不调整好心态,就容易松懈,甚至一蹶不振。



所以在后期的高三刷题中,要慢慢的投入,把考试当成家常便饭,如果能这样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觉得高考也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而且是高中最后一次的考试。所以要格外珍惜。

在确定目标,调整心态过后,我想,努力与休息相结合,劳逸结合,让自己每天以饱满的状态去面对越来越少的高中生活。

走下去,一定可以达到目标。

加油(ง •̀_•́)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