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考上研究生,想继续读博,该如何进行规划、备战?

用户6828440597608

首先恭喜你考上研究生,而且还要恭喜你如此早就明确了自己下一步的人生选择。


大体来说,研究生考研不外乎几个初衷:第一、提高未来的就业平台;第二、逃避就业;第三、改变出身,对于本科院校排名一般的学生这个意义很重要;第四、学术热爱。根据我的经验观察,源于热爱学术的初衷占极少数,所以,到了研究生阶段,混日子、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且迷茫的研究生不在少数。

所以,你早早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拼搏方向是一大幸事。那么,明确了考博方向,你应该如何规划呢?

仅以人文社科领域而言,我觉得可以规划如下:

研究生第一年,积累、夯实、广泛探索,这个过程是寻找学术兴趣点、定位专业研究方向的一个过程。具体做法可以有:上课,课外大量读书、阅读学术论文,尽早去发现并定位你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

研究生第三年,毕业论文撰写以及考博准备。报考博士的时候,尽量选择和自己研究方向和领域一致的学校和导师。一旦选择好学校和导师,充分了解报考学校的学术风格、学术倚重、所报考导师的学术履历和研究成果非常必要。


当然,如果你拟攻读博士的学校就是你研究生就读的学校,那再好不过,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你自己个人的努力让心仪的导师提前注意到你。如果两个学校不重合,那么,你还需要研究一下目标学校的历年考博试题,做针对性复习。另外,也可以想方设法去提前认识一下导师,比如通过去听课,听讲座、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给导师留下印象。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首先恭喜你顺利考上了硕士研究生。你的目标很明确,将来想继续深造读博。我结合我身边朋友读博的例子谈一下我的看法,希望能对你能有所帮助。


读博的途径

目前有四种途径:直博、硕博连读、提前攻博和统考

  1. 直博:在本科阶段申请,一般只有211.985工程的大学招收直博生,在继续深造期间不发硕士学位证书,只发博士学位证书;如果中间停止深造,硕士学位证书也是拿不到的;招生对象为本科的推免生;
  2. 硕博连读:是指招生单位从本单位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具有创新能力的硕士生中遴选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一般需要硕士研究生在一年级阶段提出申请,供招生单位考核;如果不合格,继续完成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博士阶段未完成学习,也可以完成硕士论文答辩,答辩不通过不会发放硕士学位证书;
  3. 提前攻博:需要在研二阶段申请,可以跨招生单位申请,有点类似于本科阶段的推免生政策,只不过对象换成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申请人不需要参加笔试但需要和当年统考生一起参加复试考核;研究生阶段分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进行;
  4. 统考:指满足招生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国博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的方式



以上四种方式方式是针对大部分高校的情况,具体高校可能有所不同,需要自己去咨询研招办询问清楚。


在了解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之后,接下来就需要看自己适合哪一种招生方式,然后按招生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学习和科研任务。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研一阶段的学业成绩和自己的科研任务,这在申请读博或者撰写论文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帮助。


贝鱼说

我来说说香港和欧美这边申博士的例子。刚好身边有现成的。


1.确定你的目的。

想读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拿文凭,以后进高校当老师。


我觉得目前70%读博的人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如果是这个目的,那就尽可能多了解高校老师的日常状态,比如每周课时,发文的要求等等。老师也是人,高校的老师也一样,也会面临工作上的压力。哪所大学都一样。如果你过于理想化,可能进去后就会失望。

第二种原因就是真的热爱学术,纵然有无数个paper要看要写,仍然乐在其中,成就感十足,每天都能感受到知识带来的乐趣。他们的目的更纯粹,就是创造知识。

2. 确定你的兴趣。

我身边一个读博的女生,看论文就像吃饭,一天不看就难受。但是也有人一看论文就犯困,每天就像在坐牢。

很多人觉得博士头衔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是这背后的付出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的,

鉴于一个博士读下来平均要5年时间,如果每天看论文都像坐牢,这个博士读完就太痛苦了。所以,首先你需要在研究生期间找到一个足以让自己热爱5年的方向。

怎么找?

看和你专业相关的论文,拿我们之前professor的话就是keep reading , keep thinking。建议直接去Google scholar上看论文。从专业大牛看,然后顺着后面reference看。

有个作者会有联系方式,不要担心,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大可以直接给他们发邮件,其实有些作者会很热心的回复你的。

3.明确好其他的人生规划。

因为读博有时间成本,所以最好提前规划自己的生活。比如你的婚姻状态这些。毕竟很多博士毕业都快30,如果工作和结婚或者生孩子赶到一起,可能刚毕业压力比较大。


4.研究计划。

明确了方向之后,就是在这个方向上深挖,大陆以外的申请博士,最重要的是要写好一份proposal,就是研究计划。这体现着你的学术潜力,和专业程度。务必重视。

祝你好运!


Phoebe贝

刚考上研究生,就有了读博的想法,可见题主很注重未来的人生发展规划,而且目标较为明确,非常羡慕。要知道,许多人,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么长远、明确的规划的。


想读博,一般有两条途径:1. 本校的硕博连读,或者直博;2.考其他学校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包括统考和申请考核制两种方式。硕博连读的好处是,节省时间,而且经过硕士几年,对学校的环境、老师的情况都有了充分地了解,有利于更好地选择专业和导师,更快地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考外校的好处是,难度相对更大一些,要为考博花较长时间来复习,准备,不过它的好处是,给自己又一次选择的机会,有可能被更好的大学、更优秀的导师录取。到底想走哪条路,取决于自己的偏好,但为读博而做的一些准备工作,也就是硕士期间的学习规划,都是大体相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成绩要搞好。尽管读研究生期间,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已经大大下降了,然而想考博,不论是本校硕博连读,还是考外校,硕士期间的考试成绩都是最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建议题主争取将成绩排名保持在班级前10%之内,最好是5%之内。


2. 开始跟着导师做科研。读博期间,做科研是最主重要的任务,想读博的同学,不能等博士入学之后再开始,而是要在硕士期间就开始跟着导师做科研。平时多主动和导师联系,聊一些学习、科研方面的东西,获得导师的青睐和帮助,这样就会顺很多。当然,对于自学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也可以自己独立尝试去做一些研究工作。争取在硕士期间发表一些学术论文,如果是普通期刊,最好在毕业之前能有两三篇发表或者已接收;权威期刊的话,有一篇能被接收就算是非常成功了。


3. 多参加本领域的学术会议。学术会议是科研人员最为重要的交流机会,想博读的同学,在硕士期间,就要注重这一点,在论文写得差不多的时候,可以投给一些会议,去见识见识其他学者们,交流交流,学习学习别人都在研究什么,评估一下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如果有幸被一些优秀的学者所赏识,对你将来考博是非常有帮助的。


大体就这三点吧。总结一下就是,好好学习,尽早进入科研状态,多和同行交流。


方规圆教育说

先把硕士念完吧,谁知道两三年以后你还有没有这个打算了,看的也太长远了。硕士期间内,多做出点成果,学术水平业务能力提高点。和导师关系打好。到时候不管出国读博,继续攻读本校,或是让导师推荐外校路子都广点。一般硕士导师都是教授副教授的,天天参加这个会那个会的,都有自己人脉,认识的一般都是各高校本学科内的领军人物。到时候你真的有水平还不是很简单。


萌动却别闹

作为职业规划师,个人建议:

1、如果本科,研究生专业一脉相承,读博是个人的极大提升,当然是最好;

2、博士毕业一般以研究理论为主,多进入高校,国家级实验室等,是就业的一条好路;

3、博士更专注于细化的领域,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

4、所有的学历的提升都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建议多分析自己的优势,使优势和学历叠加,才能发挥更好的自己;

5、基于如何备战,楼主非博士毕业,不敢妄加指导。


文徽教育

你先读研究生吧,体会一下自己的导师的能力吧!当你体会到了导师的能力你就知道你该不该读博了。毕竟考研究生你选择导师的机会太少了。也是盲从现在的导师。估计失望透顶大于努力考研的希望和自己的期待值。


123143995210

工作也是工作,读书也是工作,闲着也是闲着,等你开始自己研究课题,再决定读不读博士,可以有计划,但空中楼阁想象是不切实际的,家庭条件,年龄,成家立业,研究方向有没有发展空间,每一个条件都必须具备,我这人不爱讲大道理,你说呢?


春暧花开171687978

您好,对于硕士有想法攻博的,需要尽早将自己的想法让自己的导师知道,这样老师也会给你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或方式,同时在硕士期间注意自己的科研兴趣领域,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目前读博趋势很明显,同时很多学校也发布了很多攻博的方式,如研一研二的直博,研三免试读博,考博等。把日常学习搞好,可方便直博,把英语学好,发表科研论文对博士面试会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