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猪肉在餐桌上是怎么逆袭羊肉的?

妖鬼杂谈录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我国五千历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五谷,六畜作为民间种植,饲养的基础,也被看作一个时代百姓是否安居乐业,朝代是否兴盛的标志。“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字眼一直是我华夏文明最美好的祝愿之一。我国远古先民以超高智慧和辨识度,从一堆杂草中找到,培育出稻、黍、稷、麦、菽。再从一堆动物中驯养出牛,羊,马,猪,狗,鸡。

“牛耕田,鸡司晨,羊祭祀,马托运,狗看门,鸡打鸣”的分工也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逐渐凸显。

但是六畜作为食物,并不是像现在一样想吃就吃,想买就买,也就古代达官贵族能够经常享用,贫苦百姓估计一年也很难见到肥美的肉食。春秋战国牛耕经济出现以前,牛,羊,猪都位列“大牢”,牢就是关畜生的围栏,六畜的圈。大牢就特指宴享,祭祀的时候三道主要食物。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祭祀猪头,羊头,牛头的场景。


最开始种植经济不发达,牛作为以树叶,草为食物的牲畜,成为排名第一的主要肉类。随着农耕经济发展,铁器牛耕出现,牛逐渐成为耕田的工具,历朝历代都有禁止杀牛的法令条纹。羊和猪作为主要肉类的地位超过了牛,但是牛肉的受欢迎程度依然不减,提起牛肉最出名的吃牛肉句子估计就是“八百里分麾下炙”烧牛肉了吧。


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胡食”以羊肉为主的习惯逐渐的影响了中原,尤其在拥有鲜卑血统的唐朝建立以后,羊肉成为最受欢迎的肉类。



到了明朝时候,经历元末动荡,元朝政权被推翻。明朝三个盛世,洪武之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推动者明朝经济的发展繁荣,百姓安居,人口增长迅速。尤其仁宣盛世时候,政治宽松,息兵养民,农田得到开拓,种植面积增加。猪作为容易饲养,肉又多,成本小,猪的粪便相比羊来说更能作为作物生长的肥料。尤其到了清朝时期番薯和玉米的大量种植更好的解决了人们食物的问题,而且为猪提供了饲养材料,猪则负责提供肉和肥料。可以说互惠互利,一举三得。猪在明清时期,打败了羊成为餐桌肉类的霸主。




红雨说历史


先秦时期,古人就已经蓄养了六畜:马、牛、羊、猪、狗、鸡。并长以六畜兴旺来形容国富民安的盛世之景。六畜和江海湖河中的鱼类共同构成了古人的肉食链,而牛羊猪三者又独占鳌头。

  古人虽然很喜爱猪牛羊肉,但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生产能力,也只能在节日的时候才能和猪牛羊肉们来个亲密接触。

  牛肉当时贵为大牢之一,但自从春秋以后农耕经济的发展,牛作为劳动工具的地位得以加强,历朝历代都三令五申禁止宰杀耕牛,所以牛肉默默地退居到了肉食二线。

  猪羊也是大牢,在人们餐桌上地位一直难分伯仲。进入魏晋以后,人们渐渐减少了家猪的饲养规模,羊肉便开始统治中国人的餐桌。又经过唐朝百姓的大力推广,吃羊肉一直是人们的时尚。

  到了明代,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的中国,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粮食需求,家猪粪成为农耕经济的最好肥料,对粮食增产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蓄养家猪比养羊的成本又低了许多,家猪的繁殖能力又远远胜过牛羊,所以明朝的百姓们顺应时势,开始大规模蓄养家猪,使得猪肉一举登上中国人食肉链的霸主地位至今也难以动摇。


王巧军


因为发现了阉割之后猪肉基本没有骚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