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写文章的心得要告诉大家吗?

一叶茶1982


不请自来。

头条小编下载了有两年了,平常只是刷刷刷看,也没有想过做作者。

11月8日闲着无聊之下,注册了发布了一个文章,阅读有几万,第二天有了几块钱收益,顿时感觉有戏哎。

十来天陆陆续续的发了有二十来篇文章,各个领域都有,推荐也是上不了百万,很是苦恼。

其实在头条发布文章有阅读量和推荐量很简单,要保证原创度。头条的推荐机制是检测文章是否在头条上有无重复,重合度高的是没有多少推荐的。

只能伪原创,伪原创意思就是,可以借鉴一下领域大咖们发布的文章,换个角度去写,这样推荐量会很高,然后不要乱写领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会影响文章的推荐。


90后纪实


一篇文章的好坏关键在于主题是否明确,好文章不需要精美的句子,只要能清楚表达主题让读者达成共鸣,这就是一篇好文章。在平时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中领悟真谛。艺术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空余时间多看书,从书中学习写作思路,不管是报纸还是杂志,里面的文章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以前的学生都有剪贴报纸的习惯,就是把报纸上一些精彩的文章剪出来贴在笔记本上,然后定期阅读。写文章的思路要清晰,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是最常见的,议论文就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和总结结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趣闻可以通过记笔记的方法来记录下来,坚持写日记不但可以让自己写作突飞猛进,还可以让自己领悟很多人生道理。人生的喜怒哀乐来源生活,点滴小事汇聚成人生大舞台。通过一些发生的事情测试自己的表达能力,然后就到一些不存在的事物,这是写作的第二步。联想出来的东西如果要写出来比真实存在的要难得多,不但要语言表达能力强,而且对于合理性也要有讲究。我们在写一篇未来的作文,这些都是要靠想象的,通过目前的现状想象出未来的情景,用文字将其描述出来。如果这一步做好了那你的写作又会更进一步。


雪鹰展翅


很多朋友纠结于怎样写文章这件事情,非常渴望迅速学到写文章的技巧。还特别想知道写文章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以及中间的行文结构安排等等,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网络上有很多人把写文章说成一件很痛苦很复杂很艰难的事情,搞得很多想要学习写文章的同学一点兴趣都没了。

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就像我们说话和呼吸一样,写文章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所写所用的是白话文,而白话文从五四运动时的兴起到现在,不过近百年时间。

在此之前,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书面文字基本上都是用“之乎者也”那一套文言文写成的。

而统治阶级以文言文为工具的对文化的垄断也是造成人民群众愚昧落后的根源。也是我们近代中国没能产生像欧洲“文艺复兴”式的思想启蒙的根源之一。

大家都知道,胡适和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员干将。而所谓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就是推广白话文运动,是左右两派文人共同联合起来反对文言文的运动。其意义是打破统治阶级对文化和知识的垄断,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接受和理解白话文,有利于开启民智,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问题来了,白话文是不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凭空出生的呢?是不是在此之前就根本没有白话文这么一说呢?

不是的。四大名著都可以理解为白话文小说。

在清朝早期,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文言文短篇小说达到了文言文小说创作的高峰;以曹雪芹的《红楼梦》为代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达到了话本小说的高峰。

这两个人在小说创作方面,一个达到了文言文创作的顶峰,一个达到了白话文创作的顶峰。

迄今为止,无人能出此二人之右。

追根溯源,推广白话文运动实际上是宋元话本小说及明清话本小说写作方式的一种延伸。也是商业繁荣之后的底层平民文化独立于以文言文为代表的贵族文化所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那为什么古代人都看不起写小说的人呢?不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我优越感,也不光是由于话本小说起源于“瓦舍勾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说里面用到了很多虚构和娱乐的成分在里面。

小说是伴随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而儒家道统文化占主流思想的古代,更加排斥和鄙夷小说。

我都知道,科举制度考的可不是写小说,如果一个读书人不读四书五经走科举之路而去写小说,恐怕第一个反对他的人就是他父母。而这个读书人也一定会受到整个社会的排挤和鄙视。

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说,“凡是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士大夫所鄙琐、不屑注意的文体,都是俗文学。”小说正是这样一种俗文学。

以至于很多写小说的文学家和创作者都用化名来写小说,就是怕被人瞧不起。比如《醒世姻缘传》的作者,很多人认为是蒲松龄,包括大名鼎鼎的胡适。

我们在21世纪的今天读起《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名著的时候,是感觉不到任何障碍的,这完全得益于以话本小说为代表的平民文化的发展。

说到底,白话文实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群众讲话方式的书面化。

同样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所谓的白话文,它所谓的文字技巧,所谓的写文字的方法基本上是沿着五四运动以来的路子走过来的。

我们现在找到当初五四运动时期很多人写的文章,感觉他们的遣词造句有很多别扭的地方,觉得读起来不是那么通顺。其表达的意思明确无误,也不妨碍我们的理解。

那是因为当时的白话文运动正处在拓荒期,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广新文化运动。比如说主张文章口语化的张中行老先生。

时至今日,我们的白话文体系已经相当成熟了,不管写文章写小说还是写应用文,等等等等诸多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种非常完备的境界。

换句话说,白话文也已经像八股文一样,起、承、转、合都有了一定套路了,也就是某些收费写作课上交给你的东西。

但套路毕竟是套路,写文章永远都是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但往往有一种困境,很多人花钱报了某个写作学习班之后是越写越糊涂,越写越不明白,越写越没长进。

虽然在所谓的学习班里按照老师给出的框架和题目能写出一篇漂亮的文字,也因此沾沾自喜。但在此之外,再写一篇文章就茫然无所适从。事情的原因就在于写文章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诀窍和秘密,一句话概括就是多看多写,自然无师自通。

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在读过很多明清的话本小说之后写东西时,自然不自然的就带上那种话本小说的笔风;在读欧美译制文章多了之后,就自然不自然的写成那种动不动就二三十个字一行的大长句。这就是你阅读过的书籍文章,对你笔下文字的影响。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心得:就是利用智能手机的文字转换输入法,把自己想说的话对着手机麦克说出来,自然转换成文字。

不要纠结于遣词用句,也不要纠结于用了多少成语,那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

什么是好文章?好文章就是要言之有物,要有真情实感,要能打动人,引起人们心底情感的共鸣。那些用套路堆积起来的文章,也许来看起来很华丽,看起来很光鲜,但却像没有生命的机器人一样冷冰冰的,毫无生气可言。

不要怕自己写得不好,也不要觉得自己写的没什么水平,没什么逻辑性,也不要觉得自己写得像流水账,也不要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很无聊,这些通通都不重要。

我们又不是要当什么永垂不朽的大作家,没有必要背着很重的包袱,写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自己高兴就可以。

也许一开始的写作很枯燥,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任何意义。但越看似没用的事情越是最有用的事情。没有量的积累,就谈不上质的产出。这也是每个伟大作家出发时的第一步。

再说一下学习态度的问题,要想写好文章,并不是说我交了多少钱,报了什么学习班就万事大吉了,就进了保险箱了,不光要有创作的热情和冲动,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写作态度。

如果说有著名作家报过学习班什么的话,也是他们成名之后用来镀金或者说是作为进入某个协会敲门砖的。

他们在成名之前都是有过海量阅读和海量书写的经历。真正想要写出好文章来,真得有上百万字的文字积累。

如果想为了应付考试或者得到某个东西,得到某个身份的认证,那你也不妨学习某些写作技巧或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文字训练,到时候套公式就可以了。

但要想写出好文章来,能够随时想写就能写,写完之后略加修改就能发表的程度,必须要经过大量刻苦的训练。

兴趣最好的老师。在真正喜欢和热爱写作的人眼里,文字训练一点也不苦,一点也不枯燥,相反是快乐和美妙的。会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场合地点,想写就写。

他们的练习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有的随身带着小本子,想到什么好句子好想法就写下来的;有的是半夜睡梦中有一个好的灵感了,立马爬起来奋笔疾书。

写文章最忌讳好高骛远,给自己定一个遥不可攀的目标,很容易把自己的创作激情给消磨掉。就把写文章当成记录自己心情的一个树洞和情绪发泄的一个通道就好。

每天在生活中遇到的开心的事情,不开心的事情,看的惯的事情,看不惯的事情,都可以写下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用自己最普通的语言,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把它写出来就行。

这里说写字不一定非得是拿着笔在纸上写,就像茶叔刚才提到的,用手机上的语音输入法就可以轻松做到这一点。

拿茶叔自己来说,本身是比较懒的那种人。写一段时间手就酸了,有时候脑子想得快,手却跟不上,就很烦气,就对自己不满意。

后来无意中了解到手机上的语音输入法功能,瞬间感觉春天到了。用语音输入法写文章的最大好处是既不费笔墨又不必拘泥于专门的写作场地。

只需要躺在沙发上,打开一盏小夜灯就可以开始你的创作;或在蹲厕所时,或在工作闲暇之余,又或者在吃完饭休息的空档,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手机来记录当下的心情和想法。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只要你开始了第一天、第一次、第一篇文章,那接下来的事情都好办了。不要认为你的第一篇文字写得多么难看、多么短、多么没有逻辑性、多么朴素、多么没文采,这都不要紧。

关键是你真正动手去做了,真正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了,这才是最可贵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不定下一个大作家就是你哟。

(茶叔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和音视频的转换,违者必究)


一叶茶1982


写你的真情实感,写的独特经历,在头条号上写文章,想蹭热点的人多了,但是你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用户为什么要看你的东西?最终要分享给别人的一定是属于你最独特的东西,具有不可复制行的经验价值的东西!


食书传家


文章好不好,不看文字多么华丽,主要看有没有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