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為什麼要安排一個貌似比寶釵黛玉還要優秀的薛寶琴出場?

螢火蟲之家


首先在曹公眼裡,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薛寶琴是水做的骨肉,所以曹公見了便清爽,清爽了描繪起來就美麗動人啦,所有女兒在曹公的筆下都是那麼的美麗動人。曹公寫文雖然博大精深,但是喜好是那麼的簡單,只要是女子他便喜歡。寶琴是紅樓夢後期出場的一個角色,紅樓夢從第一回開始人物在曹公的筆下循序漸進地出現,有條不紊。第一,這是寫作的一種手法,就像本來平靜的湖面上突然游來了一隻海豚🐬,在水裡翻滾游泳跳上跳下,煞是好看,給平靜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紅樓夢從一開始這部小說就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正當人們看這部小說按照慣常的思維去讀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薛寶琴,並且把她描繪地猶如天宮仙子一般,使閱讀者有種驚喜的感覺,也今紅樓夢這部小說更加豐富飽滿。第二,在紅樓夢中,寶玉是想和林黛玉成就美滿姻緣,可是人人都說金玉良緣,眼看著木石前盟就要慢慢被金玉良緣所壓倒,他和林黛玉的感情受到了威脅只怕緣分將盡,正在這時出現了一個薛寶琴,而薛寶琴和薛寶釵無論是從性格還是從體型都有著很相似的地方,從文中可以會意,薛寶釵以體型豐滿性格落落大方活潑動人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而薛寶琴體型豐滿上和性格落落大方活潑動人上比薛寶釵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正當人們大肆支持金玉良緣之時,這時寶玉以誇張的手法來讚美薛寶琴的時候,很容易讓人會錯意,很容易讓人認為寶玉喜歡寶琴這件事。這樣人們就會從金玉良緣上轉移注意力到他和寶琴身上來,但寶琴是有婚約的,不可能和寶玉成就良緣。那人們支持一件不可能成就的姻緣,因為寶琴姑娘有婚約,這對於寶黛之間的愛情和結婚有幫助的,至少不會有那麼多人支持金玉良緣了。人們喜歡薛寶釵是喜歡她的落落大方活潑動人,可是曹公用筆表示比你薛寶釵落落大方活潑動人的姑娘還有呢。薛寶琴的性格無疑把薛寶釵的性格放大了幾倍。但個人認為薛寶釵的性格是恰到好處的是剛剛好的,是不多一點也不少一點什麼的。第三,曹公愛女子,每個女子在他筆下都像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他對每個女子都有情,而世上應該確實有薛寶琴這種相貌和性格的人,曹公認為人就像樹葉一樣每片葉子都獨一無二。所以遇到薛寶琴這樣的姑娘,很想用筆把她這份獨特給精心地寫下來。於是紅樓夢中就出場了一個貌似比寶釵黛玉還要優秀的寶琴了,因為曹公喜歡女子,更想把每個女子獨特都寫下來,於是洋洋灑灑成就了一部經典小說《紅樓夢》。


甜小可


薛寶琴是紅樓夢裡出場比較晚的一位女孩,差不多紅樓夢上半部已經完結了她才出場,但她一出場,立馬就吸引到了所有人的目光,不僅寶玉等人,更主要的是這個女孩得到了賈母的喜歡。

很多人會納悶,薛寶琴不是金陵十二釵正冊人物,但她卻幾乎是個完美的女孩,無論是長相性格,還是才華見識,都與釵黛並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曹公安排這一個人物出場,用意何在?

要知道這背後的原因和深意,我們就得去研讀原文,從上下文之間找關聯。

寶琴與李紋李綺邢岫煙等人進賈府一回,發生在原文第四十九回,這一回之前發生了什麼事呢?那就是薛蟠調戲柳湘蓮被打,然後外出遊藝,這給了香菱進園的機會,因此有了“香菱學詩”一回。

關於香菱,原文有一長段脂批,專門講述曹公安排香菱入園的情節鋪墊,一直追溯到賴尚榮家擺宴一回,所以脂硯齋批曰:回思因欲香菱入園,是寫阿呆情誤,因欲阿呆情誤,先寫一賴尚榮,實委婉嚴密之甚也。

也就是說,在這之前,曹公已經在有意地安排諸芳進園了,而要安排這些女孩進園,就必須要有由頭,要有情節的推動才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寶琴出場就好理解了。

我們知道,紅樓夢裡的女孩,上至釵黛這些出身高貴的千金小姐,下至襲人晴雯這些為奴為婢的丫鬟,都是入了薄命司的人物,所以寶琴的出場,不只有她一人,還有李紋李綺邢岫煙等人陪襯,她們皆是薄命司人物。

曹公似乎是要在紅樓過半,賈府真正敗落之前,在大觀園裡安排一次群芳大聚會,所以他給每個進賈府的女孩都安排一個個非常靠譜的理由,不是進京完婚,就是前來投奔,目的就是為了逼出這些女孩進賈府一事。

曹公這麼安排,看似倉促,卻是不能缺少的一個承前啟後,承上啟下的情節,因此才有了後文眾人蘆雪庵聯詩一節,這其實是在照應前後文。

為什麼說是照應前後文呢?我們知道,寶玉神遊太虛幻境一回,太虛幻境裡燃的香叫‘群芳髓’,他品的茶是“千紅一窟(哭)”,喝的酒是“萬豔同杯(悲)”,將此情景與大觀園裡的諸芳相聚對看,是否會產生強烈的震撼?

如果我們再聯想第一回裡的“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再聯繫賈瑞照風月鑑時的一句脂批“好知青冢骷髏骨,就是紅樓掩面人。”會不會更震撼?

曹公安排群芳大觀園相聚,與其說是“脂正濃,粉正香”,不如說大觀園本就是一座葬花冢,這些我們看到的女孩,其實都是幻象,她們都是日後的“青冢骷髏骨”,曹公把這些女孩引進大觀園,正是要在這些女孩出嫁前,埋葬她們的青春。

再說後文,我們知道大觀園裡的女孩最終的結局是諸芳流散,這個流散並非全是因賈府敗落引起,像史湘雲、薛寶琴、邢岫煙、賈迎春等人,都是因嫁人而離開大觀園,以至於大觀園最後寂寥冷落,再無往日熱鬧。

所以後來諸芳漸次離開後,寶玉生出了無限悲思,尤其是抄檢大觀園之後,晴雯死亡,迎春出嫁……這些女孩的離開,都在不斷地刺激寶玉,而這也為他之後看破紅塵出家為僧埋下伏筆。

我們看,寶琴等人進入賈府之後的那段時間,是群芳最後一次熱鬧相聚,而這也是離散的伏筆。我們知道,曹公最善於在大喜之時隱伏大悲,又有風月寶鑑一說,所以我們看上去的群芳匯聚的熱鬧,蘆雪庵聯詩,寶琴立雪……正是諸芳流散的前兆。

當然,曹公安排寶琴出場,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推動情節發展,尤其是引出寶玉姻緣。我們知道,寶玉的姻緣一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王熙鳳開過玩笑,薛姨媽開過玩笑,清虛觀張道士說過親……

這之前,賈母一直沒有明確寶玉婚事,但在寶琴出場後,賈母卻忽然問起了寶琴的年更八字,這其實是一種信號,它傳遞了至少兩個信息:其一,賈母準備為寶玉說親了;其二,賈母似乎沒有選中釵黛。

不管賈母心裡怎麼想的,這一處情節,都是寶玉姻緣的重要伏筆,按照曹公構思,它應該會與後文情節有重要關聯,寶琴也不可能“虎頭蛇尾”,出現這麼一次就消失了,後文應該還有出場。

與寶琴同時出場的李紋李綺姐妹和邢岫煙,也不會是泛泛寫來,八十回後應該也會有正文,會有結局呈現,可惜我們看不到了。

綜上來看,寶琴的出場,更多是推動情節的需要,她既是薄命司人物,又跟寶玉姻緣有關聯,且才情容貌與釵黛不相上下,也因此讓紅樓夢裡入了薄命司的女孩,有了一次群芳大聚會,是大觀園諸釵最後的一個幸福時光,這之後她們各自的姻緣已動,就揭開了諸芳流散的序幕。


少讀紅樓


薛寶琴的出場非常重要。主演有三個作用,我們分開說。


第一,寶琴和抱琴同名。

薛寶琴和賈元春的丫頭抱琴名字同音。這樣的安排絕不可能是作者無意為之。寶琴來到賈家,賈母第一時間就特別喜歡,這隻用老年人的投緣說不通。賈母喜歡更多是因為寶琴的名字讓老人家愛屋及烏想到了自己的大孫女。賈母強要王夫人認了寶琴做乾女兒,也是為了慰籍王夫人失去女兒的心。

元春省親的時候,就說“既有現在,為何將我送到那見不得人的地方”。一句話賈母,王夫人元春三人抱頭痛哭,可知元春進宮,是賈母王夫人心中的痛。而元春的丫頭抱琴前來拜見,被賈母一把抱起。從某種意義上,抱琴代表了元春,而寶琴名字和抱琴同音。賈母對她喜歡,代表了對元春的寄託,讓王夫人認女兒,也是如此。


第二,寶琴看出賈家的繼承順序和矛盾根源。

寧國府除夕開宗祠,作者刻意安排薛寶琴這個外人的視角旁觀,也是很有意思的。我們不清楚林黛玉和薛寶釵是否參加。但薛寶琴如果不是王夫人乾女兒,拋頭露面的參加別人家祭祖,也是不合理的。我們先不論。

從寶琴的眼,我們看出起碼榮國府在祭祖這一塊,賈政的二房處於弱勢。一場祭祖,沒有一場賈政的安排。這是二房的悲哀。也是賈政王夫人心中的顧慮。他們雖然管理著榮國府。但繼承順序上他們不佔優。沒有元春和賈母的話,他們一定會被分家出去。那就徹底沒落了。

榮國府一直有競爭,無論大觀園小廚房爭奪,還是抄檢大觀園,背後都有邢夫人的影子。雖然將邢夫人刻畫的很反面,但其實邢夫人的繼承權才很正當。


第三,好命的薛寶琴是劉姥姥的繼承者。

薛寶琴和所有大觀園女子不同之處在於她自幼隨父親滿世界遊歷,是真的見過世面的女子。她的經歷讓她並沒有進入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釵》,她可說是《紅樓夢》唯一好命的女子。而她的十首《新編懷古詩》也發有深意,我們就不深入了。

寶琴也像劉姥姥一樣,是銜接劉姥姥之後,開啟榮國府的一把鑰匙。通過這兩人,讀者和作者一起,以第三人的客觀視覺審視了一個大家族的興衰。實在是作者的巧妙之處。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歡迎關注,歡迎吐槽。


君箋雅侃紅樓


薛寶琴在《紅樓夢》的第五十回出場,很快便交代了她已經許給了梅府的翰林之子。

在高鶚的續本中作者借王夫人之口交代了寶琴後來的命運:“那琴姑娘,梅家娶了去,聽見說豐衣足食,很好。”

再來看寶琴的樣貌,她的優秀是藉助眾人之口展現出來的,寶玉、探春、賈母沒有一個見了不誇寶琴的,甚至賈母第一眼見到她就要將其作為養女,只不過後來得知她已經許給梅府這才作罷。

寶琴的學識體現在她在大觀園中作的《懷古詩十首》。

整部《紅樓夢》中總共出現了十三首別有被揭曉謎底的燈謎。

而寶琴的這十首詩是最為耐人尋味的。

在《紅樓夢》中寶釵黛玉和寶琴最重要的區別便是,前兩人是金陵十二釵而寶琴不在其列。

說來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寶琴儘管優秀但卻非主要人物,在五十回的時候才剛剛出場,怎麼可能進入“十二釵”之列呢?

警幻仙子在太虛幻境中向寶玉說了入選“金陵十二釵” 的兩條重要標準。

一是“為冠”,二是“緊要”。

所謂“為冠”便是此人應當具有一向眾人所不具備或者精通程度遠超旁人的技藝。

所謂“緊要”則是指出場的次序,“十二釵”在二十回前就早已出場,但寶琴則是在第五十回出場。“十二釵”的都是入了薄命司的人,也就是說此生註定要經歷許多坎坷。反觀寶琴命運順遂自然不在薄命司之列。

所以曹雪芹安排寶琴這樣一個,雖有才華卻並不突出,同時命運也較平緩的女子,應該是為了反襯“十二釵”各異的才華和多舛的命運。


電影爛番茄


寶琴是一種功能性的存在,她就像一根試金石,試出了各種美好。

在作者筆下,寶琴的確是最美的一個,一出場就豔壓群芳。寶玉看了她,就對襲人等人感慨:“你們成日家只說寶姐姐是絕色的人物,你們如今瞧瞧她這妹子,更有大嫂嫂這兩個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來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華靈秀,生出這些人上之人來!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說現在的這幾個人是有一無二的,誰知不必遠尋,就是本地風光,一個賽似一個。”

一面說,一面還“自笑”,簡直像發了魔怔。

如果說寶玉一向說話誇張,那麼丫鬟裡的第一美女晴雯對於寶琴的讚歎更顯公正。她瞧了一遍回來,先是帶笑向襲人說道:“你快瞧瞧去!大太太一個侄女兒,寶姑娘一個妹妹,大奶奶兩個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蔥兒。”後來又跟探春說:“她們裡頭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著怎麼樣?”探春道:“果然的。據我看來,連她姐姐並這些人總不及她。”

更加權威的,還有榮國府最為資深的美女鑑定專家賈母,她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這個女孩兒的高度讚賞,喜歡得無可不可的,逼著王夫人認了乾女兒不說,還要替寶玉提親。

這幾段,被曹公寫得好不熱鬧,但是,看到後來,對寶琴除了“年輕心熱”,喜歡黛玉便一舉一動都向她看齊外,其他的便沒有更深的印象了,甚至不如“多姑娘”這一類閒筆寫得生動。

這是曹公筆力不逮嗎?我感覺他是故意的,寶琴這個角色,更多的是一種功能性的存在,他要通過這個一個人人喜歡人人誇讚的形象,表達寶黛愛情的日益堅定,相互間的信心。

寶玉雖然對寶琴極盡誇讚,但並不動心;即便有賈母做媒,黛玉也未對寶琴生出敵意,他們倆互相在乎的,都是自己和對方的心,外界縱然還有各種變化,他們只取這一瓢飲,當然不會為忽然闖入的人再起波瀾。

更能說明問題的是,當黛玉的丫鬟紫鵑為寶琴的到來而替小姐擔憂,想著法子試探寶玉時,寶玉對她說,我只告訴你一句話,活著,我們一道活著,不活,我們一道化灰化煙。他明確地點出,寶琴與她的生活方向無關。

薛寶琴的出現,對於黛玉和寶釵剛剛建立起來的友誼,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當賈母一再表現出對寶琴的寵愛時,寶釵半開玩笑地對寶琴說:“你倒去吧,仔細委屈了你,我就不信我哪些兒不如你”時,湘雲說:“寶姐姐,你這話雖是頑話,恰有人真心這樣想呢。”琥珀指著黛玉說就是她,湘雲不說話了,寶釵笑著說:“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樣。她喜歡的比我還疼呢,哪裡還惱?”

寶釵說得坦然,但湘雲想法其實寶玉也有,他知道黛玉有些小性兒,擔心賈母疼愛寶琴她心裡不自在,這次看到黛玉真的像寶釵說的那樣,趕著寶琴喊妹妹,待她如親妹妹一般,心裡也覺得驚奇。直到黛玉跟他說了來龍去脈,他方明白黛玉與寶釵私下裡已經是“孟光接了梁鴻案”。


閆紅說


這個原因,最清楚的當屬作者本人,曹雪芹。薛寶琴的出場晚,而且篇幅並不多,作為一個配角,為何曹雪芹讓她如此出彩?

第一:曹雪芹所著的紅樓夢中,但凡是女子的,各有其性情,她們完整而真實,鮮活的人物性格,即便人物繁多,上至領導層賈母王熙鳳賈赦等,中至府中一眾小姐妾室,薛寶釵林黛玉三春香菱,下至丫鬟晴雯鸚哥襲人和戲子芳官,蕊官。百十號人物,能做到不論篇幅就讓人物立體鮮活,性情不重疊,即便相似也有大不同之處。著實不易!曹雪芹本就文學素養非常之高,安排如此優秀的寶琴出場,自然尤其道理。

是為了讓別的人物更加形象,甚至帶動林黛玉的思想轉變,推動情節發展。

第二:曹雪芹並不會擔心配角光芒太盛,奪了主角的風采。相反,他創作了這種人物性情間的碰撞,讓人物更加完整真實。薛寶琴剛出場,就得到賈母喜愛,欲把她許給賈寶玉。她的美貌自不用說,才情和為人處事方面,可謂超群軼倫。所做的懷古十首,西江月柳絮詞等等,等等,可見其才雖略遜於史湘雲,但也與林黛玉薛寶釵等並駕齊驅,並有其二人不及之處。

簡單說,曹雪芹需要寶琴出場!40多回寶琴才出場,一出場便絲毫不吝嗇筆墨,將她塑造得近乎完美。她的完美,讓大氣的薛寶釵也不由嫉妒,勾起林黛玉小性自己性格的黑暗面,也因為她的完美,讓林黛玉恍然大悟自己的不足之處,並且開始收斂小性。顯露出賈母的識人的眼光以及她為了賈寶玉,可以不顧薛寶釵和孫女林黛玉的心思。等等!

問題中也說了‘貌似’,可為何如此優秀近乎完美的寶琴沒能入金陵十二釵呢?是因為她或許面面俱到,但不夠個性。曹雪芹或許更欣賞有個性的人,他創作了近乎完美的寶琴,去碰撞一眾主角。主角們雖不完美,卻因此而更加真實!

最後,以我最喜歡寶琴的柳絮詞作為結尾:

漢苑零星有限,隋堤點綴無窮。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

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簾櫳?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



阿拉5457


薛寶琴在整個《紅樓夢》裡佔筆墨很少,寶琴這個人卻被人深深地印在腦海裡。不光因為眾人都說她是個絕色美女,而且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那就是她生而不同。


一、薛寶琴與金陵十二釵不同


熟悉《紅樓夢》的人應該清楚,十二釵的所有人物進的是薄命司。所謂薄命,不是紅顏早逝,就是命運多舛。


縱觀十二釵的命運,元春、探春不得不成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迎春為了抵債不得不遵從父母之命,落得紅顏早逝。


寶釵雖然是嫁給自己心儀的寶玉,但是卻無法真正得到寶玉那顆一心追隨黛玉的心。而黛玉縱是有萬般才情,終是寄人籬下無法左右自己的人生。而從作者描寫寶琴這個人時,卻和這十二個女子的經歷截然不同。


寶琴雖生在薛家這個權貴之家,但從小便與父母一起走遍四山五嶽,說她是個千金小姐,不如說她更像個意氣風發的女俠。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寶琴很完美地做到了。


另外,還有一點薛寶琴的親生哥哥是薛蝌,他不光行為舉止謙和有禮,而且接人待物也是相當“靠譜”。寶琴有這樣開明的父母,有這麼一個事事為她著想的哥哥,說明薛寶琴在那個年代是何其幸運。



二、薛寶琴是作者曹雪芹理想中的女孩子


寶琴在當時的社會是很不一樣的存在,她來到眾姐妺中間宛如天外來客,她的經歷是所有姐妺不敢想象的。


她出現在大觀園最美好的時光,是作者心中理想女孩子的代表。作者曹公多麼希望他的姐妺們都如薛寶琴一樣,可以飽覽四山五嶽的大好江山,可以不成為各種利益關係的犧牲品。



三、 賈母對寶琴的寵愛透露出不信金玉良緣


當所有人都對金玉良緣偷偷議論時,賈母見到寶琴後卻問了生辰八字,試圖與寶玉說親,這表明了她並不再乎金玉之說。


同時,賈母將很珍貴的鳧靨裘贈給寶琴,也向薛家母女透露出一個信息,你們寶貝的薛寶釵並非是我看中的。


書中還有這麼個細節描寫,賈母“逼”王夫人認寶琴為乾女兒,而且在臘月三十日除夕夜,在寶玉面前稱寶琴為“你小妹妹”。也側面反映出賈母並非真心要讓寶琴當孫媳,只是向大家表明,金玉之說在她那裡並不是絕對的。



四、曹公借寶琴作為試金石


寶釵如個悶葫蘆,很多心事並不表露出來,而這次薛寶琴的出現卻讓寶釵的小心思暴露出來。


原文中有這麼一句話,“寶釵卻推寶琴笑道:“你也不知是那裡來的福氣!你倒去罷,仔細我們委屈著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兒不如你。”從這隻言片語中,可以看出寶釵吃醋了。


而反觀黛玉,倒是一改往日小性,對寶琴甚是親熱。有書君認為,黛玉應該早就聽聞寶琴已經許給梅翰林,再加上洞悉賈母對金玉之說的不重視,由衷的欣喜。


另外,也側面反映出黛玉骨子裡也有一種不被人發現的豪爽之氣,對於有才情、有見識的寶琴是很趨同的。


在有書君看來,薛寶琴的出現是作者將他心目中理想女孩融入到書中,是作者對自由生活的嚮往,也是一種對於封建禮教不趨同的表達。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個人感覺寶琴就是“別人家的媳婦兒”和“外面的世界”吧!

寶琴就是幸運的“寶釵”,如果寶釵的哥哥如薛蝌而不是薛蟠,如果寶釵的爹在離世之前已經為她定下一門好親。寶釵豈不寶琴?寶琴的姻緣“不在梅邊在柳邊”,經過波折等待終於嫁得如意“梅郎”。

正如妙玉是黛玉的另一個命運走向,如果當年癩頭和尚度了黛玉出家,黛玉豈不是另一個妙玉?

劉姥姥是第三人視角看賈府,寶琴也是第三人視角看賈府。

劉姥姥是知恩圖報救巧姐,是不幸中的僥倖、是隨遇而安的堅守、是生命頑強的生存繁衍。

寶琴是琉璃世界白雪紅梅,是命運眷顧的世界,是新的希望的世界。

賈府沒落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

世界仍然存在,紅梅綻放世界仍然美好!


阿丹151014015


薛寶琴一橫空出世,就集中了所有人的眼球,驚豔四座。

作者安排這樣一個似乎比釵黛還要優秀的女孩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薛寶琴是作者理想中的女孩

薛寶琴幾乎沒有缺點。她有寶釵的圓潤健康,黛玉的活潑伶俐。她聰慧有才學,開朗活潑,是作者理想的女孩子形象。探春說:“據我看,連他姐姐並這些人總不及他。”

寶玉說:

更奇在你們成日家只說寶姐姐是絕色的人物,你們如今瞧瞧他這妹子,更有大嫂嫂這兩個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華靈秀,生出這些人上之人來!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自說現在的這幾個人是有一無二的,誰知不必遠尋,就是本地風光,一個賽似一個,如今我又長了一層學問了。

寶玉見過寶琴後都認為自己是井底之蛙。可見寶琴的優秀程度。

理想和現實是有距離的,完美的女孩子不存在,因此薛寶琴突然出現又突然的消失了。

薛寶琴像一塊試金石,試出了大觀園裡的真善美假醜惡

寶琴的到來,讓賈母喜歡得不得了,一把年紀了,還要親自養活寶琴,讓寶琴跟著自己住。賈母對寶琴的寵愛,讓很多人擔心黛玉心生不滿。可是黛玉趕著寶琴叫“妹妹”,並不提名道姓,直似親姊妹一般。潤楊答題。

黛玉心地善良,性情率真,見寶琴如此可愛,又見識不凡,自是打心底裡喜歡。再者,黛玉和寶釵金蘭契,黛玉視寶釵為親姐姐,更比他人好了十倍。因此黛玉視寶釵的妹妹寶琴為自己的親妹妹。

賈母對寶琴的寵愛,讓寶釵心生嫉妒,寶釵忍不住推寶琴笑道:“你也不知是那裡來的福氣!你倒去罷,仔細我們委曲著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兒不如你。”

這話寶釵是以玩笑的口氣說的,可是何嘗不是寶釵的心裡話。

薛寶琴的到來,平時小性的黛玉沒有嫉妒,反而讓寬容大度的寶釵心生嫉妒。作者讓旁觀者看到了寶釵和黛玉的真面目。

薛寶琴就像是賈母手裡的一枚炸彈,炸向了薛姨媽母女

賈母不僅自己寵寶琴,還怕寶釵拘束了寶琴。

賈母是個人精,她知道寶釵慣會以姐姐的身份對妹妹們指手畫腳的說教。她怕寶釵按照自己的觀念來約束寶琴,因此賈母派琥珀來傳話:“老太太說了,叫寶姑娘別管緊了琴姑娘。他還小呢,讓他愛怎麼樣就怎麼樣。要什麼東西只管要去,別多心。”

賈母的話讓寶釵心裡酸溜溜的,她就沒有得到過賈母如此關心和愛護,因此她嫉妒寶琴。

當寶琴做十首懷古詩的時候,寶釵忍不住要教育一番寶琴,後來還是黛玉和李紈替寶琴說話,寶釵才作罷。

寶琴是個聰明的女孩,寶釵的心思,寶琴心知肚明。當賈母去給老太妃守靈的時候,寶琴沒有到姐姐的蘅蕪苑,反而去了李紈的稻香村。

老辣的賈母讓寶釵和寶琴心生芥蒂。

賈母故意向薛姨媽問起寶琴的生辰八字,薛姨媽誤認為賈母要給寶玉說媒。賈母通過替寶玉提親這件事,委婉的向薛姨媽表明態度,我沒有相中你的女兒薛寶釵。寶玉的媳婦絕不會是寶釵。

潤楊覺得,在薛姨媽和寶釵眼裡,有了薛寶琴就蓋住了薛寶釵的所有光芒。只有薛寶琴走了,薛寶釵才能重新獲得應有的地位。於是薛寶琴被薛姨媽母女早早打發走了,薛寶琴突然就在書裡消失了。

《紅樓夢》安排一個貌似比寶釵黛玉還要優秀的薛寶琴出場,還有賈母對寶琴異乎尋常的寵愛,就是為了證明賈母的老辣和黛玉和寶釵的真性情。


潤楊的紅樓筆記


有人在悟空回答說薛寶琴是薄命司的人,這是不對的。薛寶琴沒進十二釵,更沒進副十二釵,正冊和副冊都沒有她,實際上,她根本就不是薄命司的人物,她和邢岫煙,李紋、李綺的結局都是相對較好的,正是脂批的“虛陪六個”。



六甲番人曾在關於通靈寶玉、金鎖和絳珠仙草之間關係的文章提到,讀紅樓夢須用心體會其中痴情和美感,薛寶琴也是極美的,她留給大家的意象是白雪紅梅,“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上遙等,身後一個丫環抱著一瓶紅梅”。

而在四十九回才出現的薛寶琴,很快就表現出令人驚豔的才華,她的聯句極敏捷聰慧,幾近史湘雲,所作詩詞都是佳作,意蘊接近林黛玉,詞作《西江月》聲調壯美,其他女子皆不及,而她為人“年輕心熱,且本性聰敏,自幼讀書識字”,這幾乎就是薛寶釵的翻版,就綜合素養而言,薛寶琴當為《紅樓夢》群芳第一。



那麼,為何要安排薛寶琴出場,且濃墨重彩,在前八十回的戲份甚至比十二正釵的妙玉還多?

是想讓她成為賈寶玉的妻子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寶玉在太虛幻境只進了薄命司,這意味著和他產生情緣的也只能是薄命司中女子,正冊也好,副冊也好,又副冊也好,都與薛寶琴無關的,更何況賈母一見她就很喜歡,後來還“逼著太太認了乾女兒了”,也就是說薛寶琴和賈寶玉從此成為幹兄妹了。

或許正因為有著這乾女兒的身份,薛寶琴後來還出現在寧國府除夕祭宗祠,而其他親戚都是沒這份殊榮的。作者這麼安排,不會是筆誤,更可能是埋下伏筆,想讓薛寶琴見證賈府的興衰。



如果將紅樓夢全書當成一首悲情詩,那麼單單描寫群芳“千紅一窟”、“萬豔同杯”明顯是不夠的,最令人悲傷的不是目睹群芳凋零,而是花開花又謝,花謝花卻開,今日花殘葉瘦與昨日萬紫千紅放在一個畫面,虛實相生,已經讓人黯然無語了,如果這邊花落成泥,那邊卻是一枝獨秀,這更該讓人倍感悽意吧。

薛寶琴正是這獨秀的一支梅花,是這部悲劇中不多見的喜筆,然而,她的存在,讓我們愈發痛惜寶釵黛玉湘雲迎春等女子的命運。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琴棋書畫詩酒茶,均有涉獵,希望大家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