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河:於沙海中譜傳奇

水,是生命之源,是萬物之始。在崇山峻嶺、戈壁大漠中,疏勒河譜寫了1000餘公里的生命詩篇,孕育了沿岸輝煌燦爛的文明。低調而內斂的它,值得我們重新探尋、再次聆聽。

疏勒河:於沙海中譜傳奇

【疏勒河檔案】

姓 名:疏勒河

別 名:籍端水

地理位置:源於祁連山脈西段託來南山與疏勒南山之間的疏勒腦,西北流經肅北縣的高山草地,穿大雪山—託來南山間峽谷,過昌馬盆地。

主要支流:布隆吉河、榆林河、黨河、石油河、白楊河

著名景點:莫高窟、榆林窟、玉門關、陽關等

比起長江黃河這樣聲名赫赫的壯闊江河,“疏勒河”似乎顯得低調了一點。但如果我們細數一下沿岸興衰更迭的城郭,又一定會為之驚歎——它流經青海省天峻、甘肅省肅北、玉門、瓜州、敦煌……當其他河流自西向東奔流的時候,疏勒河是為數不多的逆行者,卻也讓沿岸幾多繁華交替上演,讓無數歷史進程跌宕起伏。

瀚海拾遺遇疏勒

“她的名字寓意著‘水草豐美’,她發源著古老的絲路文明。作為河西走廊的重要水域,她見證著一河兩岸的子民從利用水、約束水到善待水、節約水、保護水的心路歷程和實踐智慧。她就是敦煌文化的‘母親河’,一帶一路的‘民生河’——甘肅疏勒河。”這是疏勒河入選首屆“尋找最美家鄉河”的上榜理由。仔細讀一讀,我們能從中發現很多瞭解疏勒河的線索,河西走廊、敦煌文化、絲路文明……每一個關鍵詞,都指向了一段恢弘的歷史篇章。

疏勒河,古名籍端水、冥水,在蒙古語中,“疏勒”是多水的意思。它發源於祁連山區疏勒南山與陶賴南山之間的疏勒腦,西北流經沼澤地,高山積雪和冰川融水、山區降水匯聚,至花兒地折向北流入昌馬盆地,稱昌馬河。從昌馬盆地流出,過昌馬峽谷後奔騰流入河西走廊,其古河道穿哈拉諾爾一直抵達新疆羅布泊。它的上游祁連山區降水較豐,冰川面積達850平方公里,高山草地,牧草豐美;中、下游地勢較為低平,玉門鎮、安西、敦煌和赤金,花海諸綠洲的灌溉農業發展迅速。疏勒河所流經的地域,東高西低的總體地勢也成為其“逆流”向西的原因。

疏勒河:於沙海中譜傳奇

“巍巍祁連雪,滾滾疏勒河,你像萬馬奔騰在咆叫,像雲海翻滾在吶喊!你洶湧蓬勃,氣勢磅薄,一瀉千里。”文人墨客對於疏勒河的讚美,是如此的恢弘激盪,如在目前。這條甘肅省河西走廊內流水系的第二大河,在全長1000餘公里的征程中,橫跨了青海、甘肅、新疆三省區。它輻射狀的水系,也串聯起了流域內的一片片綠洲,讓這些文明的脈絡得以流淌著新鮮血液,煥發出勃勃生機。它被稱為“敦煌文化的‘母親河’、飛天故鄉的‘民生河’”;它灌溉了百萬畝良田,見證著自然偉力與人類智慧。循著疏勒河的足跡,我們將可以與眾多傳奇相遇,光是那些名字,就讓人心馳神往。

沙海茫茫成綠洲

水,孕育了地球生命;疏勒,造就了沙海傳奇。許多人對於疏勒河的瞭解,或許是蘭新鐵路上的一個不起眼兒的車站,它距離蘭州站有925公里之遙,許多列車經停此處也只是為了必要的水的補給。它並沒有顯赫的聲名,沒有熱鬧的往來,沒有世人的關注。但就是這樣一個名字,卻蘊含了太多的故事。

讓我們沿著疏勒河蜿蜒流淌的方向回溯歷史,昌馬、淵泉、鎖陽城、石包城、瓜州、廣至、敦煌、陽關、多壩溝、玉門關……一幕幕輕染塵埃的往事正向我們走來。

昌馬鄉,地處祁連山西麓,是四面環山的天然盆地。疏勒河從其境內奔騰而過,留下了豐茂的水草,相傳這裡是唐代名將樊梨花飼養軍馬之地,也因此得了“昌馬”的名字。其境內文物古蹟眾多,昌馬石窟開鑿於五代宋初,後經歷元明兩代的續鑿和修復。原有石窟共計24座,分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遺憾的是1932年底,昌馬盆地發生了一起強烈地震,上窖石窟的12座洞窟全部被震塌,石窟中的壁畫、彩塑等文物盡數遭到損毀,下窖石窟中也僅有4座洞窟倖存。為保存這些珍貴的石窟,這裡已進行了“封閉保護”。根據專家學者的研究,昌馬石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的彩繪和彩塑的手法新穎,形象逼真,風格色麗,許多壁畫入選《河西石窟圖譜》《中國美術史》等;洞窟的壁畫和雕塑內容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狀況,滲透著濃郁的佛教思想。其藝術手法與開鑿形成也都與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昌馬鄉還擁有天生橋、千眼泉、月亮灣、香毛山草原、老虎溝冰川等旅遊景點。若是有機會去昌馬,一定要嚐嚐當地肉質細膩的昌馬羊肉,無論是手抓、清燉還是黃燜,都別有一番風味。

在安西縣城東南約75公里的荒灘上,有一座廢棄已久,僅存城垣的歷史遺蹟——鎖陽城。漢代此地是敦煌郡治所,也是絲綢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這座城池全用黃土夯築,如今我們依稀可以分辨出當年的家屬住地、練兵場所、祭祀祠廟等遺蹟。地處大漠深處的鎖陽城,其南是荒漠,祁連山顛終年積雪;其北是田野水泊;其西是豐茂的草原。這一片蒼茫壯闊的塞外風光,當年也一定讓駐守的官兵夜夜思鄉不得歸。研究者稱,鎖陽城具有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軍事防禦系統和古代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其周邊分佈的古墓葬東西綿延數十公里,現已查明的漢、唐、魏、晉時期古墓葬約四千餘座,是河西地區規模最大、最為集中、最為豐富的古墓區之一。1992年,趙樸初先生在鎖陽城參觀考察後,也為其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與珍貴歷史價值所震撼。鎖陽城附近沙地所盛產的鎖陽狀似小胡蘿蔔,是固精壯陽、補血益氣的中藥材,也是鎖陽城得名的原因,來到這裡遊覽,可以買一些作為伴手禮帶回家。

疏勒河:於沙海中譜傳奇

鎖陽關 攝影| 吳建

繼續沿著疏勒河向前走,將會來到一個充滿了無限文化意義與美學想象的地方——敦煌。飛天、經卷、曲子詞、壁畫、古道、駝鈴聲……這一幀幀畫面,構成了我們歷史篇章中最精彩的一個個瞬間。“在絲綢之路開通後的1000多年間,疏勒河流域始終處在古代中國對外開放的最前沿,陽關道、玉門關道、吐谷渾道、莫賀延磧道等數條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全部沿疏勒河兩岸穿行。地處疏勒河下游的敦煌位於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是歷史上中西交通的樞紐和著名的國際貿易城市,也是古代中國與印度、中西亞以及歐洲等不同系統文化的匯聚之地。”敦煌學家榮新江曾說:“古代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他向西走的話,一定要傍著河水走,現在我們雖然裁彎取直了這些路,但是古代的絲綢之路一定是按著河流走的,所以這些東西走向的河流,對於東西交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河,那就是死路一條。”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敦煌學家李正宇說:“如果萬一疏勒河消失的話,很快聞名世界的敦煌就要消失,繁榮的敦煌將來是一個荒漠的敦煌,進而它也會變成雅丹地帶、破碎地面。”所以,我們將疏勒河稱為敦煌文化的“母親河”,並未言過其實。正是有了這條河的滋養,才有了生息往來的生命,才有了文明一代代的傳承,成為了澤被後世千載的敦煌文化、絲路文明。如今我們為敦煌莫高窟而震撼之時,為鳴沙山月牙泉而驚奇之時,為現代文明與歷史光輝的交融而驕傲之時,也一定要記得疏勒河是這片茫茫沙海的生命源泉,是多少蒼茫歲月的壯闊開端。

疏勒河:於沙海中譜傳奇

甘肅敦煌博物館佛像 供圖 | 攝圖網

奔流蜿蜒見生機

疏勒河來到青海,抵達了天駿縣。這裡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歷史上的天峻縣曾受到羌、吐谷渾、吐蕃、蒙古諸部等政權的統治,見證了雲波詭譎的歷史烽煙。藏族、漢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15個民族在此生息繁衍,享受著疏勒河的滋養,民族文化多元而斑斕。位於祁連山南麓、東距青海湖40餘公里的天峻山是著名的環湖十三山之一。它海拔4600米,山勢陡峻,形如尖塔,山巔繚繞的雲霧讓這座俏麗的山時隱時現。攀上山峰則是一片開闊草場,水草豐茂,花開遍地,牛羊成群。雲霧天氣這裡仿若世外桃源、人間仙境,而天朗氣清之時,則可遠眺澄澈廣闊的青海湖,蔚為壯觀。而從北部山區發源的 ,一路蜿蜒東去,這正是青海湖的母親河。天峻縣境內的哈拉湖是青海第二大湖泊,湖中生存著珍貴的湟魚,也是雁鴨類、鷸類和鷗類等溼地鳥類的重要繁殖地,良好的生態環境讓這裡生機勃勃。來到天峻縣,如果時節正好,可以體驗林卡節、謝水節、俄喜節等傳統節日,歌舞、射箭、賽馬等豐富的文體活動會讓你充分感受當地多姿多彩的民間風俗。

孕育了輝煌文明的疏勒河始終是低調、沉穩、內斂的。它的流域面積達4.13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達10.31億立方米,水量充沛的時候,新疆羅布泊才是它的終點。這裡似乎是生命的禁區,讓人望而生畏,也牽連出一段段關於“樓蘭古國”的傳奇與猜想,也為疏勒河增添了更多神秘的色彩。或許在這些塵封往事揭開神秘面紗之時,我們也會對疏勒河有更深刻的解讀。

在2000餘年的時光中,疏勒河經歷了幾度繁盛寂寥、幾度改道斷流,依然堅韌堅持,為沿岸生命的生息繁衍貢獻著力量。有人說,“向西,再向西,疏勒河的使命就是一路向西,它承載著古老中國對西天的夢想,穿越連綿的高山和無邊的沙漠,踏上坦蕩的陽關大道,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走進中國。”而我們的使命呢?那就是保護疏勒河。它所選擇的道路千難萬險,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讓它奔湧不竭,再次煥發生機。河兩岸,無數人在為保護母親河而付出努力,也描摹了一幅綠意茵茵、碧水奔流的優美畫卷。而沿河散落的百餘座古城池、300餘公里的漢長城、無以計數的烽燧城關、我們所熟知或陌生的那些歷史遺蹟,既是疏勒河往日榮光的見證,又是我們打開歷史之門的鑰匙。

這是一條生命之河,更是一條貫通古今的時光之河,它還有很多的故事,要講給我們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