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當了30多年的皇帝,並且生了7個兒子,卻為何不立太子?

彭時堅


劉協雖然做了30年的皇帝,但也是在曹操羽翼下的一個傀儡皇帝而已,劉協兒子眾多卻始終沒立太子就和曹操脫不了關係。

長子劉馮早夭,牽扯出一樁疑案

公元200年春季正月,董承,王服的衣帶詔事件正式爆發,當月十九號董承被殺,夷三族。七月立劉馮為南陽王,同樣也是當月十九號劉馮死,怎麼死的沒說,死因是什麼沒說,平白無故就死了。

當然我們可以大膽猜想劉馮是給曹操殺雞儆猴了,畢竟兩件事都是發生在當月十九號,曹操這時候也開始察覺出朝中的反對勢力以及獻帝的真實想法了。


劉協連封四王,曹操劍履上殿

衣帶詔事件過去了十年後,朝廷方面又開始動盪起來了,公元211年,曹操平定關中馬超軍團,曹操的勢力一下子伸到了關西一帶,勢力如日中天。212年一月曹操“賜劍履上殿”,五月殺馬騰一家,九月,劉協一口氣封了他四個兒子為王,十月董昭建議稱魏公,但被荀彧阻礙,曹操準備東征孫權,荀彧病死,213年五月曹操稱魏公。

這一系列的事件我們完全可以看成相權和皇權矛盾的白熱化對決。曹操搞定了外患內憂,獻帝就開始培養勢力,荀彧也成為了相權戰勝皇權的犧牲品。


嫡子被殺,太子成為虛位

就在曹操稱魏公一年多後,伏皇后事件爆發,曹操幽禁伏皇后,鴆殺伏皇后兩位皇子,斬殺伏氏一族一百多人。

因為漢朝制度的嫡長子制度,所以前面四王沒有被立為太子,而剛出生的兩位嫡子又死的過早(從他們死時連名字都沒有記載可以推斷出他們年齡都不大)。

四王下落不明,伏皇后事件的餘波

雖然兩位嫡子被殺,但是劉協還有四位王子可以選擇,不過奇怪的是伏皇后被幽禁死後,四王的下落就沒有記載了,史書上到處都找不到他們的蹤跡。

現在很多學者都在討論“伏皇后事件”的真實情況,他們都認為“伏皇后事件”應該是一件有通盤政治計劃,牽涉到國家局勢,甚至不便記錄在正史裡面的政治陰謀。

四王的下落應該是凶多吉少了,不過這時候的劉協也已經完全是曹操的掌中之物,立不立太子已經不是劉協可以決定了的。


那隻胖狐狸


皇后伏壽,由卑賤而得入宮,以至登上皇后尊位,自處顯位,到現在二十四年。既沒有文王母、武王母那樣的徽音之美,而又缺乏謹慎修身養怡之福,卻陰險地懷抱妒害,包藏禍心,不可以承奉天命,祀奉祖宗。現在派御史大夫郗慮持符節策書詔令,把皇后璽綬繳上來,退去中宮,遷往其他館舍。

曹操逼著漢獻帝廢去伏皇后,假為策書說道。伏壽很快就幽禁而死了,怎那麼快?誰能會相信是暴病而死?伏皇后與漢獻帝所生的兩個兒子亦以毒酒被殺,母親盈等十九人被流放到涿郡,伏氏家族有百十人也被處死了。

漢獻帝的真愛伏壽皇后,家國面前卻保護不了,心已撕裂,鮮血滴滴,無可奈何;被曹操迎進許都,身不由己,重奪朝權,談何容易!漢獻帝不僅不能立太子,甚至沒能保住兩個嫡子的性命,其他兩個兒子早夭、三個兒子生母無考。
曹操廢棄了獻帝原來的皇后後,把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獻帝,以便監視他,並要求獻帝冊封曹節為皇后。結果這三個女兒雖然未曾為獻帝生個兒子,卻心繫獻帝,特別是皇后曹節,一直忠心耿耿於獻帝,多次站出來誓死抗爭曹丕威逼獻帝禪讓皇位。試想曹操的女兒即使真的為獻帝生下兒子,曹氏家族也絕對不可能讓他成為太子的。


時過境遷08


你這個問題問的好啊!

問出了深度,問出了水平!

可是,你想過沒有?

要是曹老闆不答應怎麼辦?要是百官反對怎麼辦?

自己的小命都被人抓在手心,還打算把皇位傳給兒子?那漢獻帝得有多厚的臉才能提這個事?


野廬先生


你問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讓人回答漢獻帝有多慘。漢獻帝從幼年就被權臣控制,做了三十一年傀儡皇帝,沒有任何政治資源。漢獻帝做過掙扎,但以失敗告終。就算曹操假惺惺讓他立太子,心灰意冷漢獻帝也不會接受,因為誰被立為太子,誰死於非命的可能性就會大增。何況東漢中後期以來,本來就很少立太子,漢獻帝處特殊時期,更沒有立太子的必要。


羽書遲


漢獻帝是個傀儡皇帝,他立不立太子,不是他說了算。而且東漢王朝好像很久沒有立太子的習慣,曹操不會提這件事,漢獻帝更無心此事,因為自己都是擺設,何必再搞個太子。我認為就算曹操提議立太子,漢獻帝也不會同意,因為他知道曹操不會真心為漢朝著想。漢獻帝的兒子有的無端受到付完密信事件的牽連被殺,讓漢獻帝已經沒有任何期待了。能保命就算曹家仁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