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昔夏
三好學生的評價標準有三個: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
小學的時候發獎狀校長還會講話的,那是個老頭,雖然是『三好』,但老校長一發言就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評價三好學生有個問題,思想品德好,無法量化。絕大多數學生既沒犯什麼嚴重錯誤,也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大事,大家都差不多,說服力不強,所以,權重一直不高。
體育好,現在中小學情況不太清楚,我那時體育課根本就沒記錄,老師領著做活動,訓練點短跑什麼的,或者為了中考高考做準備,反而是到了大學量化較詳細,
成績好,這個一目瞭然,如果三好學生只考慮成績的話,誰都沒話說。可是最近三五年,也出問題了,考試不讓排名次,對的,考試不讓排名次。據瞭解,有的高中做了模糊處理,它是劃段,比如滿分一百分,告訴你九十分有幾人,八十到九十有幾人,七十到八十有幾人等等,讓你自己估計一下大概排在哪?
事實上,選三好學生的時候,成績佔的權重挺大,但老師會考慮各種因素,比如:思想積極、熱愛班級學校、積極參加活動、有團結意識、勤奮刻苦、良好習慣等等
所以,成績第一,真不一定就是三好學生,但成績第一比成績第十一的拿三好學生可能性要大
題外話:高一時,我班三好學生是同學們選出來的,參選人僅限前十五名裡選。倒也算是個可借鑑的辦法
笑林筆札
我來談談這個問題。去年放寒假髮獎狀學校只給了10名“三好學生”的名額報上去。我和語文老師衡量再三,根據孩子們的綜合表現選出了10名我們自認為相對來說品學兼優的孩子報上去了。其它學生髮的有“進步獎”“成績優秀獎”等等。
學生們拿著獎狀歡天喜地的回家後,有個孩子的奶奶就打電話來諮詢,說她孩子得了“三好學生”獎勵,為啥不是“成績優秀獎”,在她的眼裡“三好學生”獎就是個安慰獎,“成績優秀獎”才貨真價實……
真是一個家長一個認為呀。
今年她家的寶貝我直接就發的“成績優秀獎”,把“三好學生”獎給了需要的孩子了。
題主所問的,自己孩子老是期末考試成績第一,孩子幾年級了?老是期末考試考第一名,說明得有三年級以上了吧。沒給過“三好學生”獎,給了“創三好”學生獎,我們這裡倒沒有聽過啥“創三好”,不過我理解的“創三好”學生是改革創新“三好學生,除了學習好還有創新意識的孩子,才能得“創三好”是吧!你們那裡的“創三好”不是這樣認為嗎?
如果是這個層面裡的意思,這比普通的“三好學生”還更上一層呢。家長不為孩子感到驕傲嗎?
還有就是老師發獎狀不是看一次期末成績優秀,一般都是結合日常學習和其它種種表現綜合起來評判孩子是否是“三好學生”,畢竟“三好”裡面除了學習好還有其它“兩好”,這是家長看不到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哪裡都好,不會客觀評價自己孩子的。我覺得老師的評判往往比較客觀。
你說呢友友!
這是我的看法也不知道對不對,有不同意見的友友們可以留言交流溝通,讓我也瞭解下你們那裡“創三好”的具體標準是什麼?
心中百合靜靜開
"三好生"是一個學生對一個學期表現的最好肯定,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三好生。您孩子每次期末考試都是第一名,成績一定很優異啦!不過,成績優異是評選三好生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標準。
去年學期快結束時班主任跟筆者提了一件事。在自習課上,她自己在班級裡走動維持紀律,然後學生吳某某走上來:老師,我也要當三好生的。班主任就說了:你成績是不錯,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可是問問大家,你能當三好生嗎?其他學生異口同聲:NO!這傢伙除了成績以外,上課睡覺,作業不交等壞事他都有份兒,給其他同學樹立了不好的榜樣,班級破壞力倒是挺大。所以,在學生推薦和老師綜合各種情況下他沒有成為三好生。
您孩子不可能那個破壞力大的學生。但為何沒有機會評選上呢?事實上現在很多學校已經完善了三好生的評選方式。從唯“成績論"變成"過程性評價“。臨近學期學期結束時,想參評三好生的先進行自我申報,一般滿足成績優異、一項及以上特長,積極參加過班級或學校的集體和志願者活動等條件即可。同時提供相關材料證明。然後,所有申請者需演講,展示才華;而其他學生就根據該學生的成績、品德和班級貢獻等進行投票。這是一個過程性評價。您說到您孩子不善發言,那麼她在同學面前的演講等就回給其他學生留下的印象就可能不是太好。
您可以建議她多爭取發言機會,把自己的優秀展示出來。另外,班集體活動也要積極參加。成績優異重要,其它能力也要重視培養。當然,更重要的是您要告訴孩子:不管是不是三好生,
Scarett
我談談我的想法,我的兒子今年四年級,學校的獎狀分為一星級到五星級學生,新三好和進步獎。新三好最高級別。其實,三好學生的評比中,還是有很多貓膩的。
第一,我的兒子是從一年級的一星級學生一直到四年級的四星級學生,每年都是進步的。
第二,他在三年級期末考試應該是全班前三。只得了個三星級。老師給了一個名額參加了講座,都是由優秀教師講授的,如何提升學習的。全班只有三個名額,我特地看了下籤到冊,另外兩個是三好,而我家是三星。
第三,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平時不是特別突出的女生,居然也是新三好。她就住我們樓下,連她自己奶奶都說,不是讀書的料,還為了這個和兒媳婦吵架,兒媳婦給女兒報了不少班。
第四,今年我們小區一個男生,本來定的新三好,結果數學考砸了,才86分,英語不算砸,但英語老師也不滿意,直接就撤了三好。
第五,我兒子的同桌,平時成績也一般,今年也得了個三好,不過她總分比我兒子高兩分。
在評比三好學生的過程中,有些確實是實至名歸,每次默寫都100,數學英語都很穩。有些就名不副實了。反正我覺得貓膩還挺多的。
tianyi32253
我的孩子年年考試從來沒得過班級第一,但但凡學校建議孩子參加的活動我家一次不落的全參加了。什麼作文比賽,詩歌比賽,繪畫比賽,體育比賽…參加的時候我教育孩子得不得獎無所謂,重在參與!但是我心裡當然是奔著得獎去的,畢竟我是個虛榮的家長,總希望付出有所回報,得個獎狀滿足下我這個當媽的虛榮心。每次拿回獎狀我都假裝不在意的哦一聲,其實心裡早已樂開了花。等我女兒上學好好拿出獎狀欣賞一番。雖然才三年級,家裡獎狀都得了好幾十張了,包括年年都有的三好生。但我女兒是真的不在乎那張紙,每次得獎都把獎狀折成小方塊丟給我。我無數次也想把獎狀發朋友圈小小炫耀一下,但每次編輯好內容都選擇了放棄。這幾天盡給朋友圈秀獎狀的點讚了。🤑🤑🤑我覺得老師發的三好生可能要經過多方面考慮,成績只佔一部分吧。
嗯嗯呱呱
我小時候三好學生是學生提名,然後學生投票,票數最多的三個人或者五個人得獎。
一到四年級,除了拼成績,主要拼父母(比如給班級聯繫春遊大巴,免費的)。還有就是平時過生日比誰家更大更好,蛋糕更高級,送給別的過生日的小孩的禮物更貴(小孩子的世界其實很殘酷)。
反而到了五六年級,基本只拼成績了。應該是因為老師工資直接和小升初成績掛鉤(我那年是北京最後一年小升初考試憑分而不是劃片進初中)。所以我反而是五六年級都拿三好。
後來初高中基本也是拼成績。所以我個人感覺還是拼成績容易一點,拼家底那是真拼不過那些交錢上的學生。
當然了,到後來大學畢業又被教做人了。😂
努力提職稱中
今年年終評獎,班級裡有51名學生,給了8個優秀學生幹部、26個三好學生和12個優秀團員的名額,我的本意是每一個學生都給發一個獎狀, 高高興興的回家,因為我們的學生,成績都非常優秀,是全市前3000名的學生。沒有辦法,這樣只能有5個學生沒有獎狀,其實這種評選,激勵作用就不大了,而對這5個學生的打擊,可能會更大,我真的不樂意接受這種評優方式,但是又能怎樣呢?
其實,作為家長真的很在意孩子的獎狀,但是,老師對孩子的評價還是很客觀的,如果孩子成績第一,但是拿不到“三好學生”的獎狀,說明孩子在其他方面還是存在問題的,不一定是不善發言。
一、“三好學生”多數只有“一好”。
”三好學生“習慣上認為是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三個方面,但是教育部並沒有對三好學生的評價標準做過規定,也沒有對三好學生所佔比例進行過規定,所以”三好學生“的評選,都是學校自己的行為,這個評價權,主要在班主任。
在實際評選中,成績實際上最最重要的指標,只有學習好,一般都會被評為”三好學生“的。
二、成績並不是唯一標準。
但是,作為老師,也經常遇到這種學生,雖然成績優秀,但是紀律觀念薄弱,經常有遲到、上課說話等行為,對班級的殺傷力很大,這是老師不能允許的,但是這樣的學生,自己覺著成績很好,就為所欲為,作為班主任也沒有太多辦法,年終評優時,班主任自然不會給他”三好學生“的獎狀。
所以,孩子如果成績經常第一,但是一直得不到”三好學生“的獎狀,孩子在其他方面一定有很大問題,建議家長跟老師瞭解一下,以便更好的引導孩子,防止孩子自尊心受到打擊。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
贏在高三
我的女兒三年級,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剛瞭解了一下,如果級別一樣,比如都是校級,創三好確實比三好低一級。能關注到這點並提出問題,說明家長很細心和善於反思,這對孩子而言,是好事,也是榜樣。
至於為什麼?我看評論有直言孩子有不足的,有說不要在意的,還有說裡面有貓膩的,總之觀點各異,但多是從安撫提問者和啟發提問者的。我認為這件事的關鍵在於該引導孩子怎麼看,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我的建議如下:
1⃣️首先,不論孩子得了什麼,首先證明他還是有優秀的特質的。作為家長要給予肯定。注意要是乾貨讚揚,創三好說明你在學習,品德以及發展性上都做到了前列,我很為你開心。而不要籠統的說,哇,不錯。
這樣孩子知道自己的優勢,會更加努力。
2⃣️和孩子聊聊學校的評優獎項和他的看法。
在孩子得到讚揚後,順便問下,一般學校都有什麼設置呀。這個主要是看孩子是否在意這些,並引導孩子理解和正確認識這些。
我是覺得,爭先是進步的基礎,但認為只有得到榮譽才算進步則摻入了些許功利意識。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會用評價反思,後者直接用評價作為自己價值的界定。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當孩子表現的很在意的時候,肯定他的爭先心理,不要說沒關係這些都是虛的(這是吃不到葡萄的人安於現狀的自我安慰),而是引導孩子分析,如果要得到這個評價,需要做什麼努力。
另外,除了三好,創三好,可能還會有學科等等。孩子願意,就撒開了討論,得出每個人只要努力,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評價看最後成績也看平時表現等等引導孩子提升的結論,這對孩子形成正能量的價值觀很有幫助。
3⃣️最後落在,這一學期,你看到的孩子的進步上,作為結束。在和孩子討論時,別人家的孩子最適合當案例,而不適合當榜樣。為什麼呢?
因為孩子特質不同,自己的孩子哪裡需要進步,就研究哪裡的策略,這時候,可以和孩子討論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方法,這時候別人家的孩子就是案例。而如果一味拿別人家孩子和自己孩子比,說誰誰哪裡好,我們得學習,那麼很容易邯鄲學步或引發反感。
嫻聊成長
現在學校在發獎狀這件事上,只有兩個可行的不會受到質疑的方法,一是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全部發一樣的獎狀,二是全部不發獎狀。以第一個方法最好。
本來,發獎狀是一種表揚行為,對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只有優秀的學生才有得獎的資格。這個優秀,以老師的評價為主要參考指標,結合學生的評價,而家長,沒有參與評價的權利,因為家長參與進來,各為其子(女),根本就做不到公正。
這是以往的傳統做法,一直以來都是正確的。但是,現在,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某教委的一份通知裡,就要求不得“表揚學生,製造焦慮”,表揚會製造焦慮,發獎狀製造的焦慮自然更大,肯定不行!
因為表揚的這些學生,沒有被表揚的學生就會受到傷害,家長也就“焦慮”了。那麼,全部發獎狀呢?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發不同的獎狀,比如問題中所說的,給有的學生髮“三好學生”,給有的學生髮“創三好學生”,學校煞費苦心,但家長根本不買賬,人家“三好”,我怎麼就“創三好”了?
所以,只能發一樣的。可是,發一樣的,就是弄虛作假,怎麼可能都是“三好學生”呢?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才是好貓,可是,有的根本就沒抓老鼠。有“思想”的家長同樣不會放過你。
因此,綜合起來看,全部不發獎狀就是最佳選擇了。不發獎狀,符合上級的“不表揚”的規定;大家都沒有獎狀,沒有人知道什麼情況,這又符合了不公佈成績、不排名的要求。
這樣,就不會製造家長的“焦慮”,都不焦慮了,還會質疑什麼嗎?正應了豬八戒的那句話:你也不是妖怪,我也不是妖怪,我們大家都不是妖怪。氣氛和諧融洽,其樂融融,何樂而不為呢?
當代師說
目前,期末考試早已結束,孩子的獎狀也全部領回家裡去了,但是因為一直強調不允許給學生排名,因此獎狀由以前排名獎,變成了“三好學生”“創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數學之星”“語文之星”“進步之星”等等。
但是就像題主所提的問題那樣,有些家長對“三好學生”和“創三好學生”到底有什麼區別不明白,不知誰優誰劣,下面小徐老師講一講兩獎項的區別。
一、“三好學生”是指學習好、品德好、身體好。
“三好學生”的評選條件:
1、在學業方面,我校要求班級排名前五,語,數、外成績不低於90分,其它各科成績為“A”
2、在道德品質方面,樂於助人,愛護公務,熱愛班集體,團結同學等,老師綜合測評為“A”
3、在身心素質方面,體育測評全部達標。
二、“創三好學生”是指創新三好學生,是指在學習好、品德好、身體好的基礎上,其它方面也有突出表現的同學。
“創三好”的評選要綜合考慮的面要更廣一些,並不僅限於學習,品德和體育幾方面。在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表現突出,或者因為某些行為事蹟受到表彰的同學也可以得到此獎項。同時也因為考慮的面更廣一些,所以,在學業和體育成績上相對於“三好學生”的條件有所放低。
由此可見,“三好學生”著重考查各科成績和體育測評成績,同時也考慮學生的道德品質。而“創三好學生”,對學習成績的要求沒有“三好學生”高,但對學校班級其他活動的表現要求要更高一些。
題主所提高題中說,孩子每次考試成績都是第一名,為什麼沒有得到“三好學生”,而只得到了“創三好學生”,小徐老師認為,不應該是因為孩子不愛說話而造成沒有得到“三好學生”稱號,從孩子學習成績來看,孩子完全有資格得到“三好學生獎”,只所以沒得到是不是因為體育測評差一點,或者是因為孩子在其他學校或班級活動中表現突出呢。
綜上所述,“三好學生”和“創三好學生”基本沒有多大的區別,都對成績和品德有著較高要求,特別是在小學期間,大家並不用太在意,能得到這兩獎項中的任何一個,都說明孩子是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