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精症只是一種慢性病


無精症只是一種慢性病

首先,我們要表達一個觀點:“有的無精症,是可以治療,可以控制,甚至可以治癒的慢性疾病”。因為罹患無精症的患者,除了無精之外,往往確診之後,身體和內心都會有很大的變化。根據董氏這些年接診無精症的患者經驗來看:“無精症患當中,有40-50%的患者,在得知自己被確診後出現抑鬱,焦慮,神經衰弱,失眠,心煩意亂,20%的患者,得知自己被確診後,會出現食慾不好,腸胃不好等問題,很大一部分患者,無法面對自己的病情,甚至還有一些因為病情影響了婚姻和家庭等等”。

之所以說是慢性病,說明其病史往往都會很長,日常接診當中,無精症常見的病因就是腮腺炎,激素紊亂,多年的手淫史,縱慾史,熬夜史,導致陰陽失衡,精氣神不好,生精無源,引起無精!大家都知道,美國醫生特魯多曾經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醫學,就是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句話更適合無精症患者,因為可以對患者心理起到很大的安撫和鼓勵的作用。這種安慰,並非欺瞞,而是對患者的安慰和鼓勵,這種鼓勵可以在治療當中起到藥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面對初診的無精症患者,我們首先遇到更多的不是病情,而是患者內心的疑問和顧慮,比如常常有患者說:“大夫,我的情況,去過好幾家西醫看,三甲醫院都說不能治了”,“大夫,西醫說我的情況不能治,我現在很絕望,心裡很痛苦”,“大夫,醫院說這個的病情沒治療意義,我覺得我的天都塌了”等等。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很多時候,現代醫學的大夫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時候,並沒有給患者帶來安慰和鼓勵,而是用西醫對待疾病的判斷,更多的給無精症患者製造了無窮無盡的恐懼。顯然,這樣不僅不利於醫患溝通,也不利於醫患配合,更不利於患者的治療。很多無精症患者對生活和未來的希望,都淹沒在當代醫學觀點的宣傳裡,這種宣傳在其他人眼裡,可理解為西醫檢查和治療的侷限性,也可能是醫學判斷的失誤。

大家知道,我們人和動物不同就是意識,意識主宰生命活動,我們的意識正常,即便身體有病情,也可以很快康復,如果我們的意識混亂,臟腑功能也會混亂。當前西醫宣傳無精症不能治,這樣的宣傳,無形當中,直接影響了患者的意識,影響了患者的臟腑功能,也影響了患者的康復能力。而隨著被檢查,被確診的無精症患者,往往還有很多其他的症狀,病史,我們更不能只顧無精,而不顧其他,因為人就是一個整體,絕對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臨床當中通過使用中藥的治療,以及心理的疏導,可以幫助患者改善睡眠,穩定情緒,改善腸胃,恢復精氣神。而這個就是需要靠患者用自己的意識來控制。黃帝內經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正氣內存,病安從來。”,我們需要有一個恬淡虛無的心,這樣才會正氣足,不容易得病。

中醫治病的方法是調整平衡,燮理陰陽,正所謂“寒者熱之,熱者清之,實者攻之,弱者扶之,虛者補之,強者削之……”,都是補不足,抑有餘,以使之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至,只有陰陽平衡了,生育本能自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