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宜終止收購 陝西通家3.24億股份

新海宜近日公告稱,終止對陝西通家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西通家”)37.07%股份的收購。

交易總對價接近5億元

在籌劃數月以後,新海宜未能完成對陝西通家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西通家”)37.07%股份的收購。11月20日晚間,新海宜公告稱,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新海宜此前已持有陝西通家的38.07%股份,持有40.5%股份的湖南泰達為第一大股東。在此次籌劃收購過程中,新海宜擬通過新海宜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亦斌實際控制的海競集團收購湖南泰達擬轉讓的3.24億股股份(佔比37.07%),每股作價為1.49元,涉及標的資產交易總對價為4.83億元,支付方式為現金分批支付。

對於終止收購的原因,新海宜稱,標的資產存在部分歷史問題尚需時間解決,目前收購時機尚不成熟,且標的公司所處新能源汽車行業受政策調整、技術更新等因素影響較大。

在11月21日下午召開的投資者說明會上,新海宜董事長張亦斌表示,標的資產涉及部分土地權證、環評批覆的事項,目前正在溝通、辦理中,需要一定時間解決。

不過新海宜也在公告中表示,若陝西通家存在的歷史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公司將結合戰略佈局及陝西通家的經營情況綜合考量是否繼續收購陝西通家股份。

陝西通家未達到業績承諾

華商報記者瞭解到,陝西通家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最近幾年連續推出了多款純電動物流車。公司股權結構中,湖南泰達持股40.5%,新海宜持股38.07%,陝西汽車實業有限公司持股12.86%。

這筆股權收購涉及補償業績承諾的背景。新海宜在2016年入股時,湖南泰達承諾陝西通家2016、2017年的扣非後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5億元和4億元。據審計,陝西通家這兩年合計實現扣非後淨利潤-6754.19萬元,未達到業績承諾約定金額,且湖南泰達未能在約定時間支付業績補償款。在今年7月份的說明公告中,新海宜表示,公司在設計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時,考慮了業績補償款事宜,保證業績補償款能夠全額收回。

有投行人士認為,汽車產業是陝西轉型升級中的支柱產業,新能源車企的示範效應和發展前景可觀。預計未來引資和購併還會持續出現,但跨行業公司間的管理融合需要被重視。同時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不斷調整中,對新能源車企的“降本提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海宜表示,今年上半年受過渡期補貼較低及宏觀去槓桿資金緊張等因素影響,陝西通家銷量低於預期,明年將繼續降本增效,預計產銷情況較為樂觀。 華商報記者 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