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頻發下 電動汽車年檢制度會是一劑良藥?

截止到去年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160萬輛,佔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50%,而今年過百萬的銷量應該也不成問題。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特別是起火事件受到了廣泛關注。

10月3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據掌握的輿情信息顯示,2018年已發生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40餘起。市場監管總局已組織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啟動新能源汽車缺陷調查10起,會同相關部門開展火災事故現場調查5次,督促相關生產企業實施召回5次。


安全事故頻發下 電動汽車年檢制度會是一劑良藥?


其中,召回涉及5個企業24個車型的3.56萬缺陷車輛,缺陷原因多為電控和機械故障。但市場監管總局並沒有披露涉及召回的5家企業是誰,也沒有給出具體召回的車型和缺陷原因。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鑑於車輛火災事故可能與電器線路、燃料電池、機械干涉和外部火源等因素相關,且部分證據會在燃燒過程中消失或發生變化,因此缺陷調查非常困難,原因分析異常複雜。不過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針對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開展專項調查,開展信息共享機制研究,進一步提升缺陷判定技術和能力,加強召回監管。

電池安全是木桶的最短板

2018年國內發生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40餘起,不同於燃油車起火主要有油路老化及電短路造成,純電動汽車起火很大原因是搭載的動力電池引發,電池產品測試經驗不足、充電安全管理技術水平低下等是主要原因。

可以說,電池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底線,在追求高續航前提下如何保證動力電池系統安全性已變的至關重要。

業內專家表示,同往年相比今年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頻繁的原因在於,部分企業為了儘快拿到補貼開始降低生產標準。同時,很多企業並沒有建立內部的電池安全測試標準和電池安全測試能力,導致生產出來的電池質量不過關,最終引發車輛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頻發下 電動汽車年檢制度會是一劑良藥?


瞭解電動汽車電池系統工作原理的人都知道,動力電池的基本構成單體是電芯,電芯成組最終組成Pack包,在工作過程中電池組內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如果不能及時散出去,不僅會影響到動力電池的壽命,嚴重情況下還會出現熱失控現象,從而引發車輛起火等事故。

簡單的說,造成熱失控主要有外因和內因,外因主要是汽車發生被動碰撞時,受到外力作用鋰電池發生變形導致電池隔膜被撕裂發生短路,最終引發起火。內因主要由於電控系統和散熱設計缺陷導致的電池過充,局部熱量過高等也會導致電池最終短路起火。

實際上,電池熱失控的預防需要從基礎到系統整體考慮,涉及材料熱穩定性、電池生命週期熱安全、BMS熱管理等方方面面,對於電池企業和車企而言,都提出了一定的技術挑戰。

電池行業正在加速洗牌淘汰

火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對動力電池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給予動力電池企業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另一方面又對動力電池進行無情的壓榨,要求動力電池能量密度不斷提高,續航里程不斷提升,價格卻要不斷下跌。伴隨補貼逐年大幅退坡,整車廠也開始將部分成本壓力轉嫁給動力電池企業。

查看動力電池企業今年Q3業績不難發現,不少市場份額較少的電池企業正陷入困境,沃特瑪、猛獅科技、融捷股份等在內的電池企業均出現大幅度虧損。

另一面,截至今年9月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產量排名前十企業的佔比達到91.4%,市場進一步向優勢龍頭企業聚集,其中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領軍企業業績增幅明顯。

數據顯示,中國動力電池配套企業已從2015年約150家降到了2017年100家左右,三分之一的企業被淘汰出局。未來被淘汰的企業還會更多,特別是中小型低水平的動力電池企業正面臨被迅速淘汰的壓力。


安全事故頻發下 電動汽車年檢制度會是一劑良藥?


電動汽車年檢制度會是一劑良藥?

交代完當前新能源汽車安全和動力電池行業背景,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池系統的安全已成全產業鏈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其中不乏推出電動汽車強制年檢制度的呼聲。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曾指出,目前國內電動車年檢制度缺失亟待建立。他認為動車年檢制度缺失導致諸多電動車安全隱患的防控不利。沒有電動車年檢制度是個很大問題,如出現充電繼電器粘連、密封性失效,或動力電池超出了質保期,電池存在膨脹破裂風險,如果消費者仍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繼續使用,將為電動車的使用安全帶來很多隱患。

由於新能源汽車還沒有強制檢驗,很多檢驗指標和方法都參照傳統燃油車標準,對於新能源汽車有些問題和隱患很難發現。而早在2015年,業內就曾有專家呼籲我國應建立新能源汽車強制年檢制度和搭建檢驗平臺。


安全事故頻發下 電動汽車年檢制度會是一劑良藥?


理論上講動力電池研發階段檢測應包括絕緣、電壓、針刺、防水、防塵等測試。但例如針刺類測試顯然不宜應用到年檢項目。與傳統燃油車不同,在檢查項目上動力電池檢測存在一定的難度,這也是業界目前對年檢制度的具體內容仍沒有形成共識的主要原因。

此外,強制年檢是否會提升消費者用車成本,是否涉及到檢測費用,費用如何計算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處理不當在用戶層面會形成一定的誤區和牴觸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