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航母殺手”的沒落:中國還有4艘 俄羅斯僅剩3艘

作為一款具備區域防空能力和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大型驅逐艦,現代級驅逐艦即便是放在眼下,而非是其誕生的上個世紀80年代,也還算是先進的大型作戰艦艇。

但就在中國海軍仍保有4艘原裝現代級,印度仿製現代級設計建造的“德里”驅逐艦也在服現役的眼下,俄羅斯在今年卻將3艘封存和預備役的現代級投入解體工作,至此俄羅斯海軍將只剩下3艘現代級有望恢復航行能力,紅海軍時代多達近20艘的龐大艦隊已不復存在。


昔日“航母殺手”的沒落:中國還有4艘 俄羅斯僅剩3艘


圖為已進入拆解程序的現代級驅逐艦“敏捷”號,原屬北方艦隊。

考慮到蘇聯解體後數年間海軍艦艇“荒廢”等級的維護狀況,開工於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早期的現代級驅逐艦確實已完全失去恢復戰鬥力的價值。但相對的是,接近蘇聯解體時才服役的幾艘現代級驅逐艦完全有能力在無大修養護的條件下,用自身的嶄新艦齡去撐過那最難熬的幾年,畢竟隔海相望的美國海軍也仍保留著數量龐大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作為其主力艦艇,現代級兢兢業業幹到2020完全不是問題。


昔日“航母殺手”的沒落:中國還有4艘 俄羅斯僅剩3艘


圖為大修前的現代級驅逐艦“敏捷”號,當時它已完全失去航行能力。

但事與願違,種種意外將蘇聯海軍,及其繼承者俄羅斯海軍的算盤打得一塌糊塗。比方說,任誰也難以想象,1990年才進入蘇聯北方艦隊服役的“敏捷”號驅逐艦在2000年前後就失去了航行能力,俄海軍在2002年將其編入大修隊列並拖至造船廠,但直到2012年除籍,乃至被拆解時敏捷號驅逐艦都未能等來修復的那一天。


昔日“航母殺手”的沒落:中國還有4艘 俄羅斯僅剩3艘


圖為被同時投入拆解工作的新舊兩艘“雷鳴”號驅逐艦。左為“老雷鳴”,右為“新雷鳴”。

對曾先後裝備多達9艘現代級驅逐艦的俄羅斯北方艦隊而言,現在僅存一艘現代級驅逐艦(海軍上將烏沙科夫號)能夠運作的事實無疑說明,敏捷號驅逐艦的遭遇並非偶然,而是普遍發生的情況。而相較敏捷號,“雷鳴”這個同屬北方艦隊擁有的功勳級驅逐艦命名無疑更加悲慘,因為同時在接受拆解的兩艘現代級驅逐艦都先後被冠以“雷鳴”這個艦名,並先後以這個艦名在2007年和2012年迎來退役的結局。


昔日“航母殺手”的沒落:中國還有4艘 俄羅斯僅剩3艘


圖為退役前的兩艘北方艦隊的現代級驅逐艦,近處即為“老雷鳴”。可見其狀態都還算不錯。

而較敏捷號驅逐艦更為淒涼的是,無論是老雷鳴還是新雷鳴,這兩艘在稱呼時要冠以“近衛”頭銜的驅逐艦都不是因為自身的狀況惡劣了才不得不退役,它們在退役後還扮演了一個非常難以啟齒的角色:向其它艦況更好的現代級驅逐艦“供給器官”,提供後者所需的零件補給。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拆東牆補西牆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昔日“航母殺手”的沒落:中國還有4艘 俄羅斯僅剩3艘


圖為繼承了“雷鳴”艦名的守護級輕型護衛艦。

可以這麼說,在蘇聯解體迄今的30年間,俄羅斯本有無數的內在機遇和外來機會可以把握,維持住現代級驅逐艦的養護甚至是建造工作,繼而打造出一支能夠輕鬆維護俄羅斯海外權益的遠洋艦隊。

但事與願違,俄羅斯人在困境中永遠都選擇短期收益,而不是長期利益。換句話說就是選擇了一條最輕鬆的路,即放棄開工建造更多的現代級驅逐艦,以及用最低的成本維持該艦的零件供給。那麼如今現代級驅逐艦,乃至整個的俄羅斯遠洋艦隊淪落到無艦可用、無路可走的地步,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了。(利刃/T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