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什麼——通識、科學、職業教育之爭

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是以人為本的全面素質教育。通過通識教育,傳遞科學與人文的精神,培養人格的完整,領悟不同的文化和思維方式,養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習慣,對個人修養和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

通識教育一般以公共選修課、任意選修課等形式開設。通常有兩種模式,一是限定選課範圍,比如設置文史類、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甚至更為細緻的劃分如經典文學、哲學、藝術與美學、生命科學、前沿科技、世界視野等;另一種模式則沒有十分詳細的類別劃分,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在選修課範圍內進行任意搭配、選擇,修滿一定學分即可。通識教育學分在一流大學佔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普通高校一般只佔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比例。

大學學什麼——通識、科學、職業教育之爭

科學教育

科學教育一般以專業課的形式開設。所謂科學教育是指以專業學科教育為主的教育類型(並不特指自然科學)。科學教育有著豐富的知識內涵,學術傾向明顯,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上偏向於理論研究,雖然涉及職業方面的內容,但對職業定位較為模糊。科學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往往專業學識較為紮實,但有脫離社會實際的傾向。

大學學什麼——通識、科學、職業教育之爭

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往往為專業課或實踐課。職業教育是以工作實操為核心的教育類型,傳授的知識、技術圍繞具體職業,應用性非常強。培養的人才通常為專業的技術人員、工程師、職業人才,如程序員、教師、醫生、機械師等等。職業教育優勢和劣勢都十分明顯,培養的人才工作能力強,但個體的人文和科學素養易被忽略。

大學學什麼——通識、科學、職業教育之爭

通識、科學、職業教育之爭

高校在課程設置上一般都包含通識教育、科學教育、職業教育三者,但側重不同。一流高校以科學教育為主,同時也十分重視通識教育,以培養社會精英、領袖型人才為任,一流高校具有極強的資源優勢與名望,職業教育並不凸顯。一般的研究型大學通常重視科學教育,專業設置偏向學科類型(有別於職業類型),穿插職業教育(開設有職業規劃課、專業指導課、就業指導課、實踐課等),對通識教育有一定的學分要求,但佔比不高。一般的教學型大學往往以職業教育為核心,為區域培養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專業設置偏向職業類型,主幹學科有一定的學科優勢,對通識教育學分要求較低,通識課程設置較少。

不論是國家層面還是高校自己,在定位所謂“研究型”“應用型”大學時,不應忽略通識教育、科學教育與職業教育三者的平衡性,否則所謂“培養全面發展的接班人”“高級專門人才”都只能是一句空話。高校可以通過增加講座、加強校企合作、開設網絡選修課程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踐機會。作為學生個人,也應當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要求有所瞭解,在對自己未來學業、職業、生活規劃時,注重三者的平衡發展,未來社會只有全面發展並又有所特長的人才能跟上新時代的腳步。

大學學什麼——通識、科學、職業教育之爭

(更多精彩原創科學、教育、心理類資訊,請關注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