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脱贫攻坚专版:

板块一:

脱贫战鼓震天响 攻坚拔寨再出发——枞阳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前言

地处长江北岸的枞阳县,2016年初,经区划调整,划归铜陵市管辖,成为铜陵市辖一县三区中唯一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也是全省非贫困县中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县之一。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038户115359人,目前未脱贫人口16905户,41013人,贫困发生率4.7%,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多今年拟脱贫26208名贫困人口;全县65个贫困村,2017年出列22个,今年拟出列33个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咬定年度目标,“三个注重”抓推进

今年以来,

全县上下切实增强政治担当、

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

拧紧责任链条,

层层传导压力。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1

注重高位推动

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等省市各级领导先后多次来枞阳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同时,先后召开近800人的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重补促推进会、“四季攻势”推进会,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发起决战攻势。

2

注重分解落实

根据省指导性计划和县“十三五”脱贫滚动计划,下达了2018年脱贫攻坚任务指导性计划和“26208名贫困人口脱贫、33个贫困村出列”的任务分解表,明确目标任务,签订责任状。

3

注重持续投入

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15%的比例增列专项扶贫资金预算,2018年县本级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68万元,超过省政府规定标准5个百分点,比2017年增长79%。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聚焦扶贫工程,“提质增效”促攻坚

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

围绕九大扶贫工程,

落细攻坚点位,

下足绣花功夫,

坚决实现年度战役连战连捷。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1、坚持抓住重点,落准脱贫举措。做到“七个深入”:

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出台2018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特色种养业覆盖率达90%以上,70%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确保每个贫困村建成1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大力实施白茶、稻渔、蔬菜、水产、苗木花卉和秸秆综合利用等6个特色种养业扶贫“万千工程”,实现每个“万千工程”产业基地规模万亩以上,带动贫困户千户以上。

深入实施电商扶贫。在成功创建“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先进县”基础上,今年实现“两增一保”,即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新增150个以上,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30%以上;确保全县电子商务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800户以上,带动贫困人口约2500人增收。

深入开展旅游扶贫。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今年组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14个,扶持先行试点的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落实健康扶贫。以创建“省健康脱贫工程示范县”为抓手,全面落实“两免两降四提高一兜底”综合医疗保障政策,巩固“351”“195”健康脱贫成效,大力实施新农合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3)579”医疗保障政策,打好健康脱贫政策补丁。

深入推动金融扶贫。推广“一自三合”模式,即户贷户用自我发展模式、户贷户用合伙发展模式、户贷社管合作发展模式和户贷社管合营发展模式。经过“春夏攻势”,全县累计发放小额信贷22251.55万元,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9571万元目标任务。

深入抓好生态扶贫。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大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创建和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村)、森林村庄创建工作,推进生态工程建设。

深入组织社会扶贫。市“一结双包”累计投入6400多万元。截止目前,县直帮扶单位直接投入508.43万元,通过社会扶贫网捐助19.34万元,县关工委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160万元,共计687万多元。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2、突出补齐短板,确保整体提升。紧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做到“三个持续强化”:

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实施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项目500万、覆盖40个贫困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268.5万元;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共67个项目,总投资1036.43万元。累计安排农村配电网改造资金2240万元,改造配电台区56个。

持续强化社保兜底。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基础上,我县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577元/月,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了低保城乡统筹。

持续强化住房改造。全面推进贫困户户容户貌“四改一保障”提升工程。2018年,在中央和省级确定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市、县两级财政提高全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3、创新扶贫模式,打造扶贫特色。结合枞阳实际,注重典型引路,做到“一个率先,四个创新”。

一个率先:

就业扶贫方面,在全省率先建立“扶贫驿站”。在去年建成24家基础上,今年又建成31家就业扶贫驿站。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四个创新:

创新一:推广“优力电子就业扶贫车间”模式。即安徽优力电子有限公司在金社镇鳌山村建立的“优力电子就业扶贫车间”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将城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分散至贫困户家门口,实现贫困户既能就业增收,又能照顾家庭。目前,通过帮扶实现就业6094人。

创新二:教育扶贫方面,实施“田螺姑娘”模式。“田螺姑娘”是今年5月新华社报道我县教育扶贫时用到的词语,其核心要义是“扶贫不显贫”。枞阳是外出务工大县,家长不得已将子女送到民办学校寄宿读书,教育支出负担增加。为此,我县决定,将城乡接合处的长河初中设立为寄宿学校,对有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行寄宿制,并免除住宿费、生活费、簿本费。

创新三:抓党建促脱贫方面,建立“党员中心户”引领机制。近年来,全县农村党员年均领办致富带富项目2180个,带动就业创业5600人次。我县“党员中心户引领脱贫攻坚”经验,入选中组部《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案例选编》,精准施策攻克“贫中之贫”经验,被《人民日报》全方位报道。

创新四:法治引领方面,探索“法治+扶贫”新模式。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作用,将法治思维融入脱贫攻坚工作,探索“法治+”新模式,建立法治建设与脱贫攻坚“互建互促”新格局,工作经验被中央、省级媒体报道。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战鼓催征急,整装再出发。下一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和一往无前的攻坚态势,重点在“四带一自”

产业扶贫模式、“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和“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以破釜沉舟的豪气,愈战愈勇的胆气,舍我其谁的勇气,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板块二:

“互联网+”助力电商扶贫

10月22至24日,第四届中国县域电商大会暨2018年安徽省网商大会于在我市成功举办。

阿里巴巴集团为回馈这次活动落地铜陵,定于双11期间在全国优选11个重点生态县,开展“双11 生态11县天猫全球狂欢节”活动,枞阳县荣列其中。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枞阳县将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做好产品的生产营销和产业链延伸,努力推进县域特色农产品上行,为加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2018年8月底,枞阳县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和沐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作为电商扶贫主体企业。

截至目前,

我县已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一个

农村淘宝、邮乐购、

和沐生活等县级运营中心3个

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2个

村级电商服务站513个

电商及物流快递服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今年以来,枞阳县依托专业电商平台,大力实施“定量帮扶,以销促帮”。

01

本着“政府主导、上下联动、企业运作、创新服务、打造特色”的原则,着力构建“互联网+精准扶贫”电商扶贫体系,要求年内每个帮扶责任人帮助贫困户家庭销售农产品1000元,确保实现全年全县网络销售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产品1000万元的目标。

02

与此同时,结合贫困人口各种致贫原因, 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制定作战图,定出时间表,着力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03

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发挥规模电商企业、村级电商服务站、农村电商小能人等的带动作用,实施

“一对一、一对多”电商精准扶贫,实现贫困户增收。

目前,

已对接帮扶贫困户800户、2500人,

预计年内可实现每户增收1000元。

01

❥以电商企业为载体,大力实施精准帮扶对接工程、品牌培育工程、惠农展销工程、农特产品物流配送工程、创业孵化工程和电商扶贫辅助岗位“电商扶贫六大工程”,全方位推进全县电商扶贫工作。

02

❥创新开展“电商扶贫到田头,农货销售不用愁”、“粽叶飘香,扶贫送暖”电商扶贫义卖等系列活动,不断扩大电商扶贫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03

❥依托本土资源和特色优势,以无花果、白茶、苗木花卉、白荡湖水产养殖为重点,扎实推进电商扶贫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一家“电商精准扶贫农产品特色馆”,

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拟开设淘宝、京东、微店线上特色馆3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电商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中心2个(市区、枞阳县各一个)

板块三:

“421模式”发力就业扶贫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10月22日,全省人社扶贫工作推进和经验交流会在枞阳县召开。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同时观摩交流、总结经验,对打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铜陵市委常委、枞阳县委书记刘亚东作经验交流发言。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近年来,枞阳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把推进人社扶贫、就业脱贫摆在重要位置,以提升造血功能、增强内生动力为核心,构建起“四业二岗一扶”的就业扶贫“421模式”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培育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持返乡创业、组织外出务工就业,开发居家就业岗位、开发农村辅助性公益岗位,实施技能培训扶智扶贫”

,为我县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稳定脱贫提供保障。

枞阳县高度重视贫困劳动者就业扶贫工作

聚焦|铜陵日版专版报道枞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脱贫攻坚篇

01

2017年

在全省率先建立“扶贫驿站”,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就业扶贫驿站55家,是省任务数的4倍

认定就业扶贫基地86家,是省任务数的6倍

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工厂)20家,是省任务数的2.2倍

开发居家就业岗位3585个,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1813人

开发农村辅助性岗位983个,实现贫困劳动者兜底就业669人

开展技能脱贫培训33个班次、1437人

02

2016年以来,

全县共实现贫困劳动者就业

22042人,其中,通过帮扶实现就业6094人,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脱贫补贴资金1949.7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