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手拉黑你,是想让你知道:请理解教师的“大不易”

昨天晚上,我亲手拉黑了一位家长。我发誓,我是第一次拉黑家长。没有其它原因,只是我不想再听一些无谓的指责:一位转学来的孩子,作业从未及时完成,数学考试成绩永远是零分,家长竟然在微信群里直接“语言开炮”:以后不许发孩子成绩,作业不是不完成,而是孩子不会做,原因是老师没有教会孩子,凭什么还要公布孩子的名字?

是家长强词夺理,还是教师真的没有教好孩子?我自认是个有责任心的人,极少理会那些蝇营狗苟的事,但是,我竭力让课讲得轻松,想把本身就是“虐脑”的中专数学题讲得快活,

努力吸引你的孩子听课锻炼思维,却发现孩子永远只对轻松的内容眉开眼笑。可惜我没有相声笑星的潜质,没办法把数学题改编成相声,更没法用“套用相声公式”引你的孩子发笑。

我亲手拉黑你,是想让你知道:请理解教师的“大不易”

一、讲师德,是教师的底线

教师,不仅应当传授学生的知识,也要会指导学生的为人处世,但是,有一位家长戏言:“遇到好的教师,如同买车,即使品牌再好,也不能全部保证质量。孩子也得凭命去遇到。”家长无奈的冷笑话,包含着太多的意思。

教师,想必是受尊重最多,挨骂最多,最需要责任心的职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教师私自担任辅导班的“旗手”,也存在“课堂不讲课后讲,逼迫孩子到自家办的辅导班”的难以监管的“灰色现象”,一些“该讲什么就讲什么,但不会花费额外精力和时间在学生身上”的教师,在家长眼里算是“不错的教师”,至于秉持“循师德、传学问”的“园丁级别”的教师已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这些现象的存在,是教师与家长和学生难以真正沟通和交流的“壁障”。只要“人的私念”战胜“师德至上”的理念,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但是欲壑难填,只能寄希望于国家政策的监管与教师的教学成绩考核来达到规范的目的。

二、教师,大不易

我亲手拉黑你,是想让你知道:请理解教师的“大不易”

数据统计,超过七成的家长认可老师这个职业“工作累,还不被理解”,也有近四成的家长认为“老师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无论家长哪种想法,都应当先认可老师:陪自己的孩子写作业便怨天怨地,而家长是否考虑到老师每天都要面对你家的孩子不交作业?孩子拿着零分的卷子毫不在乎地满班炫耀的时候,家长是否考虑过教师的心情?

有家长曾直言,“喊‘老师’,是代表尊重;喊‘教师’,只是代表你的职业。”一言中的。教师,是一项职业,但是,教师首先是有“七情六欲”的人,只要是有责任心的教师,每天面对学生乱七八糟的成绩,乱七八糟的影响成绩的事情,乱七八糟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身外私事,心理也难保持时时强大,倘若再遇到一位有心情跳出来与老师唱一出“赵子龙单挑长坂坡”大戏的家长或者学生,层层叠加,即便发生辞职,也是能够理解的事情。

三、请多与教师沟通

我亲手拉黑你,是想让你知道:请理解教师的“大不易”

教师难,难在与学生和家长做到真正的“交心”。家长们最烦那种拿着国家发的工资经常偷懒,误人子弟的教师。不能否认,有些教师天天抱怨“工资低、待遇不好”,却不琢磨怎么提高学生的成绩,把辅导班做为敛财的手段;有些教师认为“自己付出很多,为什么家长还不满意,与其这样,不如不做”,产生挫败感,失去工作的热情;还有一些教师“为更好的管理学生”,“端着架子”,制造“权威感”、“神秘感”,“高高在上俯视学生”,造成学生主观上难以亲近,给学生产生口是心不是的假象,只能在疑心和担心中与教师小心相处。种种原因造成教师与家长和学生存在天然的难以逾越“沟壑”,难以有效交流沟通。

但是,沟通是必须的,只有沟通,才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只有沟通,才能让教师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教师更要明白,“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默化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能与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才能更好的推进教育工作。

家长更应当每隔一段时间主动与教师沟通,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校表现,不仅利于综合掌握自家孩子的情况,也是对教师教育工作的一种督促;教师也应当体会家长的“父母心”,让家长诚心实意喊一声“老师”。

在遇到矛盾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双方都应当保持理智,保持沟通,换位思考,站在彼此的角度重新审视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互克制,相互理解,相互包含,共同解决孩子的问题,无端指责,过激行为,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亲手拉黑你,是想让你知道:请理解教师的“大不易”

教师,并非皆是趋炎附势之辈,也并非每一个教师都没有责任心和责任感,更何况因为个人考核的原因,也没有哪一位教师不想让班里的学生出成绩。请家长对教师多一分理解和大度,少一分苛求和干涉,平等、尊重,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赘言:这不是在诉苦求同情,更不是扮可怜求点击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