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清酒(一):雨润空山

王安石评张籍之诗曾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探究之下,学问皆深。此篇将着重讨论清酒品鉴方法,但下笔之初,还是决定有必要先帮助大家了解一个事实:简单“清酒”二字,其实背后还是有着各种不同复杂分类的。

具体对米、清酒曲、酵母、酿造工艺的选择等千差万别,此处暂且不表,单只说说品鉴中可能遇到的酒款类型:

浊酒(Nigorizake)- 酵母及其它细小颗粒被保留在酒液中,呈现不透明的梦幻雾状。

生酒(Namazake)- 新鲜酿制,未经巴氏消毒,而常规清酒至少经历两次巴氏消毒。

古酒(Koshu)- 较长时间的陈年,呈黄色或琥珀色。

原酒(Genshu)- 未经稀释,口感比一般清酒重,酒精度也更高一些。

如何品清酒(一):雨润空山

清酒中的桶酒(Taruzake)

桶酒(Taruzake)-日本雪松木桶内陈年,是开幕仪式或重要庆典上必不可少的角色。

起泡酒(Sparkling Sake)- 与起泡葡萄酒原理很接近: 或者依靠酵母发酵时留存二氧化碳汽泡,或者后期用“可乐法”将汽泡注入酒液。起泡清酒和起泡浊酒都曾给我带来愉悦的品鉴体验。魔力小泡泡,果然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放到哪种饮品里都能挑逗得人们心花怒放!

品鉴方法

对环境与品鉴者的要求与葡萄酒品鉴基本一样:理想的自然光线便于颜色判定;无异味的空气(喷了一身浓厚香水的美眉请自动离席,否则有可能会被打出去)。品鉴者事先避免牙膏及食物重味的残留,摆放好饮用水及吐酒桶,便可以开始了。

观色

我们上一篇清酒系列文章中提到过,饮用清酒可以使用大小、形状、材质各异的杯子。

如何品清酒(一):雨润空山

而在专业品鉴中,最常用的是利き猪口(kikichoko)杯。利き(Kiki)意为品尝、尝试,而猪口(Choko)就是清酒杯。这种不透明陶瓷杯以180毫升大小最为常见,杯底有蛇之目(两个钴蓝色的同心圆),与白瓷形成鲜明的深浅对比,便于清楚观察清酒色泽,对其工艺及品质作出初步视觉判断。

这就好比葡萄酒世界里的通用ISO杯,两者的角色十分类似,都是带着one-for-all的特点,适用于专业品鉴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酒款。事实上,不少情况下葡萄酒的ISO杯也会被用于清酒品鉴。但真正享受的时候,我会更倾向于像勃艮第酒入勃艮第杯那样对号入座。

如何品清酒(一):雨润空山

杯底的“蛇之眼”有何用途?大部分市面上的清酒都经过了木炭过滤,澄澈透明。如不过滤,酒样则会略呈微浑,透明度也略有下降。另外有两种非常特殊的酒:一个是浊酒(Nigori Sake,濁り酒),粗粗过滤,甚至还会在过滤之后将一些沉淀物质加回酒液;一个是陈年清酒,它与陈年白葡萄酒一样,岁月加深了颜色,使之接近棕黄棕红色。显而易见,白陶基色帮助我们评估清澈新酒的透明度,而钴蓝蛇眼有效反差而更利于观察浊酒与老酒。

如何品清酒(一):雨润空山

闻香

观色之后,自然是闻香,学完葡萄酒之后读到此处是不是有一通百通之感?不过手握水桶腰的kikichoko,品鉴葡萄酒常常要做的晃杯,此处就还是免了吧。因为对于清酒而言,进入口腔后,通过鼻后嗅觉体会香气,比单纯通过鼻子闻到的鼻前嗅觉更重要。

大家品鉴时可大致将香气分为以下几类进行辨识与记录:

果味——比如说,吟酿中最经典的香气便是苹果、梨及一些热带水果如香瓜、荔枝和香蕉等。

香辛味——丁香、肉桂等气息,多见于陈年老酒。

坚果味——杏仁、核桃等气息,有的生酒会有榛子的香气。

草本味——雪松木桶中陈放后,会有木质味;有的清酒会带有绿草或玫瑰的香气。

谷物味——纯米酒中表现明显,隐约有米的原味。但我的脑海里却总是会浮现出麦片粥和原味酸奶,令人胃口大开。

如何品清酒(一):雨润空山

菌菇味——一些生酒或比较年轻的清酒中有类似蘑菇的气味。

焦糖味——因为清酒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与糖分,在陈年过程中经过美拉德反应(Maillard,蛋白质与糖类混合受热时产生变色和增香过程),增加了色泽,同时散发出蜂蜜、红糖、干果甚至酱油的气味;这是古酒的典型香气。

酸味——因酿造工艺、发酵条件的不同,一些清酒会有乳酪、酸奶或醋的气息。品味

入口之初,最先感受到的是甜与酸,之后会慢慢体会到苦与鲜。清酒流淌而过短短几秒,而我们却有一系列评估要完成。

首先,甜型还是干型。总的来说,清酒的甜度比葡萄酒高,而酸度比葡萄酒低。但具体到实际感受,最终还是看这款酒内酸度与糖度之间的平衡到底如何。

其次,酒体。高糖度会无形增加酒体的丰润感,假如氨基酸和酯的含量正好也比较高,那酒体一定令人感觉十分饱满。

如何品清酒(一):雨润空山

复次,鲜味。这是啤酒品鉴、葡萄酒品鉴里较少会用到的一个词汇,因为清酒中氨基酸含量远高于前两者,所以酒液中存在着大量的谷氨酸。这些氨基酸若能与酯类物质形成完美平衡,便会给人带来极其鲜美的体验。

再次,苦味。这是有悖动物天性的一样东西,自然界的动物大都是嗜甜憎苦的,当然也不会有人喜欢饮用发苦的清酒。然而,在某些陈年老酒中,这苦味恰恰是带来复杂口感的特征之一。

最后,回甘。准备好了么,葡萄酒徒们?又是一个颠覆信仰的标准砸在脑门上:不同于葡萄酒,清酒并不以悠长余韵为上品。甜也好,干也罢,重也行,轻也可,但最终优品的清酒总是带着徐志摩的境界离开,“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瞬间消失无影,你明知他来过,可他似乎又从未来过……

如何品清酒(一):雨润空山

心中有禅意,事事见佛性,殊途同归。一壶香茗、一杯康帝、一盅吟酿,到最终,一旦开悟,便都能喝出哲学与佛学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