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講話|IMF高級經濟學家:中國稅收改革規模大、效率高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高級經濟學家約翰·布朗德羅(John Brondolo)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關注中國稅制改革,併為一些稅制改革提供建議,比如最近剛實施的個人所得稅改革。

近日,在杭州舉辦的第48屆亞洲稅收管理與研究組織(SGATAR)年會間隙, 布朗德羅接受了媒體採訪。他認為中國個稅改革最核心的挑戰是新增了6項專項附加扣除,面臨的一大問題則是這一扣除繼續由公司代扣代繳而減少個人自行申報,還是更多地需要個人自行申報。

大咖讲话|IMF高级经济学家:中国税收改革规模大、效率高

IMF高級經濟學家約翰·布朗德羅(John Brondolo)

“中國設計的徵收方式非常有實用性,它保持代扣代繳的優勢,最大限度減少自行申報的數量,減輕了納稅人申報負擔。”布朗德羅說。

明年1月1日起,個稅將增加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大病醫療支出6項專項附加扣除。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專項附加扣除原則之一就是簡便易行。因此專項附加扣除基本採用了定額扣除辦法,納稅人只需要申報相關信息就能享受相關專項附加扣除,減輕個人稅收負擔。

稅務部門則與多部門實現第三方信息共享,核對申報信息的真實準確性,最大限度地減少納稅人提供證明材料,“讓信息多跑網路,讓納稅人少跑馬路”,減輕納稅人申報負擔。

除了個稅改革之外,第一大稅種增值稅改革也備受外國稅務專家關注。自從2016年營業稅改增值稅(下稱“營改增”)完成後,中國進一步對增值稅制度進行優化,包括精簡稅率檔次,降低增值稅稅率,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對部分行業施行增值稅留抵稅款退稅。

中國政府已經明確,將朝著增值稅稅率三檔(6%、10%、16%)簡併為兩檔的方向,降低增值稅稅率。布朗德羅認為,中國營改增的改革執行情況很好,非常成功。增值稅稅率適度下降將有利於促進消費,刺激經濟增長。

除了稅收制度改革之外,今年中國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也成為會上各方關注的焦點。這項改革力度規模之大、涉及範圍之廣、觸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目前省市縣鄉四級新稅務機構、職責和人員全部到位,改革平穩順利推進。

布朗德羅表示,中國快速合併了國稅局和地稅局非常了不起,其他國家做不到這麼大範圍如此快速的機構改革。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是成功的,如果稅務局能夠確保改革有效進行,將減輕企業和個人納稅繳費負擔,提高徵管效率,減少政府的財政支出。他提醒說,國地稅合併後要注意一些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比如地方政府是否會像1994年那樣優先徵收地方稅種,從而帶來中央稅收的減收。

內容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論壇立場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