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承包土地搞種植怎麼樣?

徐良山裡山外


14億人口的中國,農村人口占一大半,也就是說至少有八億人口是農村出身,有這個想法的人,在八億人口當中,可以說佔據三分之一,也就是2-3億人。

首先,我給你的建議有以下幾點:

1、你所在的地區,是否有特色特產? 比如長白山人參,東北大米,四川花椒,等等

2、現階段是否有這個經濟實力,比如:手上有一大筆閒置資金,城裡有房有車,家庭安穩。

3、有大量的種植經驗,至少可以保障自己種植的成功率有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除去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以外

4、種植的東西,是否有市場需求,也就是銷售渠道

5、種植成本和市場價值的利潤差,自己或者合夥人是否有這個實際的經驗?

6、所有的成功,並非偶然,都是有過實際的體驗,百分百的把握才有的成功。


如果你是想逃避城市生活的壓力,那我建議你不要做,凡事逆水而行,沒有特別的關係,沒有特別的資金支持,大多數人都是死在安逸舒適的道路上。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點建議,話比較直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童趣軍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去外地打工了,我們村的年輕人回來很多,有的在家承包魚塘,有的養豬養雞,當然也回來搞種植業的。我個人非常贊同種植業的。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根本。現在農村有大片廣闊的土地閒著。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呢?農作物產量低價錢低,我們可以種經濟作物,種果蔬,種藥材之類的。

農民工返鄉創業當地政府也會有政策支持。我們村前幾年有幾個90後年輕人,從廣東打工回到老家承包了全村比較集中的稻田種蓮藕。具體他們賺了多少錢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國家有補貼,而且他們都是請本地的農民幫忙挖,外地有人開車來收,看著很不錯的。種植業技術含量不是很高,只要你夠勤勞不怕苦不怕累,相信在農村也一樣大有作為!





逍遙店小二


大家好,我是強帶你下鄉

承包土地也有風險,手裡有點存款想投資要謹慎啊!

今天我們來談下承包土地種植的話題

閒話少說,開始吧

我個人是土生土長的安徽亳州的農村人,就拿我們這邊的土地資源做例子吧!

土地的承包價格在700-800元(每畝),當然必須是連片地,若是東一塊西一塊的只能出到300-400元(每畝),這個價格也是肯定也是因區域而異。

我們當地的包地大戶,承包了800畝連片地,種的都是一些普通的農產品,紅薯呀,蒜呀,南瓜土豆這些的!包了800多畝,在當地可不得了!聽說還拿了政府的補貼呢!

具體補貼多少錢也就不知道了!當然風險還是有的,萬一拿不到補貼呢!


再說說另外一位:“振鋒”,在我們當地也是一位人物,20多歲,年紀輕輕身價百萬,就是這幾年承包土地掙來的錢,2015年包了20畝種泡椒,那一年苦心鑽研積累種植這一方面的知識,材料,技術。到2016年承包了40畝,擴大了一倍,又經過一年的磨練和積累,終於在2017年一咬牙包了100餘畝連片地,(800元每畝)沒想到的是2017年泡椒的市場行情在當地達到有史以來的巔峰,5.6元每公斤!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前面幾年的磨練,終於,振鋒哥狠狠的掙上了一筆,泡椒還沒收完,就買了一輛車了。

你以為就這樣完了?還沒有,就在今年開春的時候,振鋒哥投資自建了一個泡椒加工廠,在當本地又開始收購泡椒,從5.6元每公斤的溼的價格,到加工好之後乾貨每公斤17元,又狠狠的掙了一筆。

以上綜合來看呢,種地的有兩個人都不是盲目的承包,一個是有政府補貼,另一個是矜矜業業的積累的經驗創造出來的財富。

再次提示大家,承包土地也有風險,手裡有點存款想投資要謹慎啊!

更多精彩請關注:強帶你下鄉、服務三農,專注三農,熱愛三農


強帶你下鄉


在農村搞土地承包經營怎麼樣,首先跟你說,不怎麼樣。

在農村搞經營的風險遠比在其他行業投資大。據我在農村多年的經驗,一些在其他行業賺了錢的大老闆回鄉投資後,基本賠的居多。但是也有賺錢的,什麼行業都有佼佼者,希望你做足準備。

首先弄清楚,你準備幹什麼,種養殖還是鄉村旅遊,種植什麼農作物?養殖什麼動物?目前該產品的市場反饋如何?目標人群是誰?如何包裝和營銷?如何進行推廣?如何把自己種的農產品賣出去?

農村種植一般的糧食作物肯定是不行的,價錢在那放著。種植經濟作物,主要受市場波動影響,建議你把農產品深加工結合起來,直接加工半成品,成品。包裝自己品牌,走差異化、特色化道路。

說到底,還是靠末端產品差異化、品牌化賺錢。真的很少通過直接賣農產品賺錢的。賠的居多。有興趣,我們可以共同探討,我這裡是黑雜糧主產區,有文章可做。


三農考公


很高興為你解答!

你在問題中提到要在農村承包土地去搞種植,其實這個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我是希望你能再慎重的考慮一下,具體原因和建議如下:

1.現在國家雖然大力的扶持農村種植業,但是你要知道的一點是,有一個名叫“土地不動產”的東西,也就是說將來肯定會實行一戶一田的方案的,儘管在2016年的時候有著“三權分置”,就是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都歸農戶管理,但政策時刻都在變化,你既然現在承包了土地,萬一將來土地重整你豈不是功虧一簣;

2.還有就是眼下好的產業並不代表著它是最好的,你只是沒有發現更好的產業而已,試問當一個產業在各方支持下出現鼎盛期的時候,什麼是最吃的消的,不用想了,當然是他的副業,這就好比當年淘寶火了,前面進去的人都掙到了大錢,後面那些後知後覺的麵包皮都沒有剩下,那麼你還需要知道的是還有一部分人另闢蹊徑,做了副業,由於淘寶湧入大量的商家,而後來的這些商家自然不甘於就此作罷,肯定會想法設法擠破頭分得一塊蛋糕,這樣的話需求就出來了,有需求就有市場,也因此而衍生了一大批淘寶代運營公司負責推廣運營,你敢說他們沒有掙到錢嗎?

3.好的市場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看的到的,希望你能看到不一樣的市場,承包土地搞種植是一個長遠的計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你的種植項目,不管你是奔著什麼目的搞種植,只是想說成功並非偶然,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厚積薄發而水到渠成的。(部分配圖來自網絡)

以上觀點僅作參考!你也可以關注我,一同商討問題!


資源乾貨大放送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請大家看一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復和型現代化農業體系。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土地權屬不變,實現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引導土地經營有序流轉。通過這個可以看出,從法律上是肯定可以承包土的。

那剩下的就是實操上的事了。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我身邊就有承包土地做得非常好且持續盈利帶動一方的。但同時也有勉強支撐甚至中途放棄留下大堆後續問題的。

所以說,承包土地肯定可行,但看你怎麼生產經營。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因素。

1、要有足夠的起步資金。這是實實在在幹事業,靠空手套白狼是沒用的。承包土地涉及先期土地承包資金、機械設備、場地建設、生產成本、工人工資。這都需要不少的錢。如果資金不足或沒有融資渠道,場面鋪開了後續資金不到位那是很致命的。

2、規模性。其實這和第一點也相通的。有的人一味貪多圖大,以為規模越大越好。也有的人指著國家補貼去的,因為政策有規定要達到多大規模才有相應補貼。所以在本身不具備那麼大實力的情況下擴大規模。其實補貼只是一種扶持和鼓勵,自身沒有持續跟進的資金注入和科學管理的話後果是不太樂觀的。所以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人員配備和經營管理能力來量力而行,規模適中最好。

3、經營方式和生產品類。這也是很重要的。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比如交通,人流,地域特點等等來決定。種殖,養殖,什麼方式,什麼品種?生態觀光還是趣味釆摘,還是主打生產加工。這些都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作出決定。

4、生產管理和經營策劃。這是最實質的問題。不管養什麼種什麼開辦什麼特色經營類目,都需要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最終呈現出優質的產品和高水平的服務。酒香也怕巷子深,這個大眾創新萬眾劊業的網絡時代,推廣運營和策劃宣傳也是必不可少的。做好了才會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才會來買你的產品消費你的服務。

當然,這承包經營是個長遠的涉及人員較多的項目。對相關的法律法規,合同細節,雙方權屬,經營時效等細節問題也要認真考慮。

只要做好了這些,承包土地經營還是有發展前途的。既發展了自己的事業,又帶動了村民增收,是一件利國利民利己的好事。





嶺上走馬


承包土地搞種植是可以的,但最大的問題在於種什麼?如何銷售?這才是關鍵。

首先,你需要分析你所在的地方,氣候如何,雨水是否充沛。土質怎麼樣,水源好不好。原本有哪些本土經濟作物。你要種植的作物在當地是否適合生長。經濟效益如何,後期是否能打開市場。

而且你要包地,也需要投入,資金是否充裕,投入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見收益,等各方面都要考慮。

如果都你都分析好了,而且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你可以種植。還有如果你沒有技術和經驗建議你前期少量投入,適當種植,當你掌握技術和經驗後再擴大規模即可,希望能幫到你!



雲南小表哥


承包種植搞基地是可以有,這兩年國家也大力扶持政策措施給農村,有得基地也申請到了國家補助資金,但承包下來選擇搞什麼種植才有前途才是關鍵、還有會技術,不是種了就有收成。圖下是我去大基地考察種植皇帝柑,目前市場果地價格2.6-3元左右,這基地管理很好果也大,也有得種植沃柑我這邊,因為橘類很火這兩年,但不知道樓主想搞什麼項目。






集鮮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農村人進城務工,提高了家庭收入,有的全家在城裡落戶生根,但同時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農村人口越來越少,部分土地開始出現棄耕,長久這樣下去對國家的發展是不利的,關乎到國家糧食安全問題,要解決農村閒置土地辦法有很多,現在的城裡人好多手裡有資金卻又不知道投在哪裡,最近幾年國家也在鼓勵農村青年回鄉創業。

辦法一:城裡有資金的人投錢負責管理和銷售,年輕人負責技術生產、和質量把控

辦法二:城裡人投資,不去管理,讓留守的老人負責耕種,投資人只負責銷售。

辦法三:返鄉創業青年,利用自家地,再租一部分地,幾個人合夥,共同耕種,共同負責產品銷售,合理安排人員,還可以搞養殖。

辦法四:返鄉創業青年負責銷售,留守的老人負責耕種,最好是種植附加值高的經濟作物。

辦法五:創業青年回家辦廠,加工當地資源豐富的產品,一是在自己家就可以做,沒有房租,二是資源就近價格便宜,人力成本低,生活消費低,相比之下利潤還是可以的。

投資客~創業青年~留守老人~土地~產品~低成本~產品進城~顧客~餐桌~合理搭配、合理利用資源


嫩江平原齊齊哈爾


適合分田單幹解決溫保的環境己徹底改變!目前己不適應人們追求富足及農業振興的要求!必須走規模化現代化農業之路!國家應順勢而為,強力推進。都知道農業的振興必須規模流轉土地規模化經營,很多人己流轉想流轉土地,國家也鼓勵土地流轉,但實際土流轉速度十分緩慢、質量低下、成果不盡人意!出現流不動、流不通(放任經營,棄耕等)、流而不轉(虧待、跑路、棄耕等)。原因很多,現例舉以下幾條。

1,不計地租多少想流轉的農戶因夾雜小農戶之間流轉不出。

2,想流轉但要價高的農戶流不動。

3,普惠制補貼,懶種荒廢仍可取,且補貼越多流轉費越高。-

4,個人對個人或公司流轉不放心。

5,少數不想流轉土地夾雜其中使多數想流轉的土地無人垂青。

6,想流轉土地規模經營者因要面對眾多農戶逐戶談籤困難重重,就算談成潛在風險很大。從而使有意流轉者望而卻步!

7,流轉土地價高種糧無利,便改種不宜機械化作業、不宜規模化的作物,使果蔬苗木生產過剩,再加上精耕細作不宜規模的人工成本高而虧損,出現流而不轉的劇面。

8,有流轉著衝著國家專項補貼盲目而流轉土地而失敗告終。

9,個別村基本無人,但土地仍要個人手中,這些人分散在大江南北,常生不歸,無法流轉!就是流轉給他人也很難保證流轉者能收到不足跑路錢的租金。以後這種情況還會大量存在!

10,己流轉土地的農戶擔心承包者跑路,而現實跑路的流轉承包又使土地流轉節外生枝。

針對上述10條列出以下措施

隨著農業發展,大部分農村必然消失。目前國家不應普惠制振興農村,應該是振興中國農業,儘快走上農業現代化的道路。以前實行的國家普惠制、名目繁多的側重鼓勵制農補,不但管理成本高,執行中存在很大不公,甚至阻礙土地流轉,是勞民傷財的!不宜繼續。以鄉鎮為主體(逐步淡化漸亡村組織),集中支農資金先平原,再丘嶺,後山地逐步推進。首先加速宜農平原地區的人口城鎮化,土地規模化!

1,首先集中國家支農資金適當補貼大平原宜農基本農田區放棄承包地宅基地的農民加速向城鎮轉移!棄宅棄田收歸鄉鎮大集體所有(部分村消亡,再以村為單位不合適,且以鄉鎮發包承包人心安),然後再轉包,轉包收益反哺農業。放棄農田按人地補、棄民宅按處補,一刀切、成本低好執行,逐批實施,比如1人棄農田轉城補1萬另1畝地補1萬,一處宅基地補2萬,依照先少後多,逐步增加。鼓勵資本下鄉購買土地經營權。(現已在城紮根開花結果及想在城買房紮根之群體,這些人不轉戶,是戀含土地宅地收益,此類有上億之眾)

2,動用行政資源以鄉鎮為單位,用國家支農資金適當(比如50O元/畝)支付自願流轉土地者地租,加速基本農田流轉給鄉鎮,鄉鎮再以廉價(甚至零價、補貼),以適當規模(百畝左右為單元,租多的也必須以単元鑑單,遇拋荒好控制)租給有能力原種田之人!中間地租差價用支農資金補貼。規模化流轉的基本農田目前不允許種樹種草種菜,必須種植適合機械化規模種植的糧、油、棉等作物。

3,低價、零價甚至不收地租另加補助得到土地的經營者,必須適當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貪困人員就業脫貪。這樣在有人關照下貪困人員即可發揮能力也可持續脫貧(比政府給點錢,給點羊等有效)。

4,對不願放棄土且有能力耕種者可將其承包地調整集中在一起!不再享受農補,但鼓勵其種植不宜機械化生產、收益較高的的農品!(因大規模土地少種此類農品,其價格會高,不補也收益可觀)。

如此推進,兼顧各方訴求,保證各方利益,易推廣!望國人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