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課:詩詞平仄使用的基本規則(進階篇)

學標準句式,先要懂得詩句的音節,格律詩的抑揚頓挫的聲調和節奏,是通過詩句中音節的平仄上下交遞、左右迴環體現出來的。什麼是音節?音節是聽覺能感受到的最自然的語音單位,是由一個或幾個音素組成的語言單位,其中包含一個比較響亮的中心。一般來說,一個漢字是一個音節。

五言詩句有三個音節:頭兩字叫頭節;中間兩字叫腹fù節;最後一字叫腳節。

五言詩句:

白日|依山|盡

仄仄|平平|仄

頭節|腹節|腳節

寫作課:詩詞平仄使用的基本規則(進階篇)

七言詩句:

西山|白雪|三城|戍shù

平平|仄仄|平平|仄

頂節|頭節|腹節|腳節

七言詩句比五言多兩字,也就是多一個音節。這個音節是在最前頭的,叫頂節。

其後各節名稱同五言詩句同,依次為頭節、腹節、腳節。也就是說,七言詩的音節是頂節、頭節、腹節、腳節。

音節就這麼定義,請大家記住了哈,別忽視,因為今後咱們多個地方要提到音節這個概念,到時別忘記了

那麼什麼是音節處?很簡單,上面白日的日,依山的山,西山的山,白雪的雪,山城的城就叫音節處,尾字就不用說了哈。音節處的字,也稱為音節上字。

簡說平水韻

《平水韻》是古人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遺產。近體詩用韻根據的是“平水韻”,由於其刊行者是宋末平水人劉淵而得名。平水韻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6個韻部。我們學習格律詩,要用古四聲。要押《平水韻》。

平水韻共一百零六韻,分為平聲三十韻(其中上平聲十五韻,下平聲十五韻。所謂上平聲、下平聲,是平聲上卷、平聲下卷的意思,沒有別的意思),上聲二十九韻,去聲三十韻,入聲十七韻。

以上是在學平仄基本配置前應掌握的幾個基本概念。下面我們進入本講的第二部分內容,也就是本講的核心內容:

五言詩、七言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前面咱們提到,人們看你做的近體詩"及格"不"及格",往往首先看這詩的格律合不合轍。學格律主要是平仄、押韻、對仗這三項。我們已經在辨四聲的基礎上學會了辨平仄,接下來就可以學平仄配置的規則了。學這規則,最好從學平仄標準句式開始。

所謂標準句式,就是一句詩的每個字都符合平仄要求,也就是理想的句式。

但作詩為照顧字義,允許在非關鍵的字眼上有條件地變通,所以不論前人今人所作的格律詩,許多並非標準句式。但是學平仄配置,則應從學標準句式開始。好象學打麻將,學會了"推倒胡"-----怎麼把萬、條、餅等配成胡等簡單的規則,再學什麼"一條龍"、"清一色"、"門前清"等算“番”的複雜規則就有基礎了。就平仄配置的規則而言,它比麻將規則簡單得多,但運用到做詩上,並不那麼容易,因為它還包含有關文學修養的許多問題。

標準格式並不複雜,分為兩類四式。先講五言的四種標準格式,這個弄通了,七言的四種標準格式就水到渠成,不用記了。之所以說比較簡單,就因為平仄配置,如果大家真正記住五言的四種配置就成了。更何況如果我們真正理解了下週將講的---平仄配置三條基本規則,連五言的這個四種標準格式都不用去強記,默寫出來就行了,有人可能不信,不信就仔細聽聽。

仄起仄收式:

白日|依山|盡

仄仄|平平|仄

仄起平收式:

落日|五湖|遊

仄仄|仄平|平

平起仄收式:

林中|觀易|罷

平平|平仄|仄

平起平收式:

花枝|出建|章

平平|仄仄|平

好,現在請大家仔細琢磨下上面這幾個格式,兩分鐘。

大家請注意,五言標準句式分仄起、平起兩類。

仄起就是詩句的頭節是仄仄;平起就是詩句的頭節是平平。

兩類又各分兩式。即: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

平起仄收式----頭節平聲,腳節仄聲,不入韻

平起平收式----頭節和腳節都是平聲,入韻

五言詩的標準句式就以上四種,很簡單吧

下面我們對照幾首例詩,具體地分析一下。

1)、

《春望》 唐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詩是什麼起什麼收式呀?(互動)

仄起仄收式

2)、

《山居秋瞑》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暄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是什麼起什麼收式呀?(互動)

平起仄收式

五言詩的四種標準格式:

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

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

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

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

把五言詩的平仄標準句式和基本規則掌握了,再學七言詩就容易了。七言詩句比五言詩多一個音節----頂節,按句中平仄相間的規則,五言頭節是仄仄的,七言頂節必是平平;五言頭節是平平的,七言頂節必是仄仄。

七言的標準句式如下:

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失替、失對、失粘

簡言之,違反第一原則,可以叫失替;違反第二原則,一般叫失對;違反第三原則,就叫失黏(失粘)。

失替:格律詩中,每一聯的2、4、6序位上字的平仄應是“平仄平”或“仄平仄”這樣交替的,如果是“平平仄”或是“仄仄平”就是失替

失對:格律詩裡的同一聯中,出句在2、4、6位置上的字的平仄與對句在2、4、6位置上的字的平仄剛好是相反的,如果沒有相對,就是失對

失粘: 格律詩裡,上一聯的對句跟下一聯的前面一個出句,這兩個分句的第2,4,6位置上的字必需平仄相同,如果他們的平仄不相同,就是失粘


什麼叫“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135不論,246分明”,這個說法是明朝的一位法名叫“真空”的和尚提出來的。真空和尚所著的《貫珠集?類聚雜法》中,首次提到了“135不論,246分明” 這個說法。全文是:“平對仄,仄對平,反切要分明。有無虛與實,死活重兼輕。上去入音為仄韻,東西南字是平聲。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真空和尚本人,把這一段文字,放在了“韻訣”中,而不是平仄中。沒有疑問,這段文字,真空和尚的本意,指的是壓韻,而不是平仄。

不過,今人把這個口訣給借用了。真空和尚文字中所說的“135不論”,其實指的是詩歌作品中,第1、3、5等奇數句,是不需要壓韻的,也就是不需要按韻部論。“246分明”指的是詩歌作品中,第2、4、6等偶數句,必須壓韻,必須按韻部論。我們現在把它用來指“句子的第1、3、5位置的字不論平仄,而只論句子的第2、4、6位置字的平仄”。

前面我們提過,幾乎每首詩都有變通用字。作詩,完全按標準格式填入漢字,那就過於追求完美了,沒有必要,也不容易。

因為有的漢字,義合適,聲未必合適。

有些字可以換,如"兩"是仄聲,如需平聲可以換成"雙";"此"可以換"茲";"彼"可以換"他"; "神州"可以換"赤縣";"長安"可以換"日下"

但許多字、詞很難換,如數字中除"三"、"千"是平聲外,其餘都是仄聲。其中除"十"可以"旬"替代外,別的字都難到找平聲替代。於是古人想出個變通的辦法。

七言詩的頂節、頭節、腹節,每個音節都兩個字,講究的是第二字,它正在節奏點上,平仄不得通融。

第一字好商量,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注意,不是無條件)該平而仄,或該仄而平。腳節只一個字,硬碰硬,通融不得。

通融的規則有深有淺,先講淺的,深的"拗救",後面再講。

這就涉及到了今天的第一項內容: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什麼意思呢?

這說的,是關於近體詩的平仄格式,意思是說,每句的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平仄可以不拘;至於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則必須依照格式,該平不能用仄,該仄不能用平。這是就七言詩而論的。

之所以不提第七字,因為腳節只一個字,尤其要"分明",自不待言。由此推斷,五言詩應該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什麼是孤平?

孤平,古人沒有嚴格的定義。孤平的概念現在分為兩派,一種是新派,強調聲韻,一絲不苟,以啟功先生為代表,兩仄夾一平就算孤平。

一種是王力先生為代表,孤平只發生在一種句式中,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當你用這種句式寫詩時,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絕不可將平通融為仄,變成: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這叫"孤平"句。也就是除了押韻那個平聲外,只剩下一個平聲了。

詩詞格律專家王力教授找遍《全唐詩》,只找到兩個例子,請大家標註一下平仄 :

醉多適不愁(高適《淇上送韋司倉》)

仄平仄仄平

百歲老翁不種田

仄仄仄平仄仄平

高適和李頎qí也許是一時的疏忽,也許他們是盛唐初期人,當時詩律未細,故意用古詩所容許的平仄。但是,在唐宋千萬首詩當中,這寥寥的兩個例外卻足以證明近體詩的孤平確為詩家的大忌而已。"(王力《漢語詩律學》100頁)

這裡順便提一下,現在報刊上某些詩集中發表的近體詩,常有孤平出現,可能是由於作者和編輯疏於檢查,也可能是受了"一三五不論"的誤導。

咱們中國古典文學院認同的是王力先生的觀點,也不反對新派觀點。為什麼?一是新派的兩仄夾一平為孤平,的確從聲韻來講,更為朗朗上口些,但操作難度太大,有時考慮到聲韻,詩的意境拓展會大受拘限。二是王力派的好記,只要記住,平平仄仄平時,會產生孤平,其他三種句式不產生孤平,最多屬於拗句。

七言,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比如,不押韻的詩句,即五言中的”仄仄平平仄”或者”平平平仄仄”

若只有一個平聲,如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這不"孤平",算"拗句"。拗句可以用,但最好有補救,這留待"拗救"中再討論。

好,孤平就談到這,請大家記住:(仄仄)平平仄仄平---是唯一產生孤平的格式。在韻句中,除韻字外,只有一個平聲,就是孤平。

兩種大忌

前面我們講到,"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個口訣簡潔明快好記,但是不全面,不準確,對有些句式不適用。初學者如果僅憑這口訣來作近體詩,定會在平仄上犯規,乃至犯詩家之大忌。

大忌之一是"孤平"

關於孤平的概念,我們剛剛講到了,這裡不再贅述。

大忌之二是"三平調"也稱"三平腳"、“三平尾”

三平尾是指詩句末尾的三個字都是平聲。

這種病句的出現,也只發生在一種標準格式中,即五言的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

當你用這句式寫詩時,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絕不可將仄聲通融為平聲,變成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三平結尾在古體詩中並不少見,在初唐、盛唐的五言近體詩中,也偶爾見之,但詩律逐漸規範之後,因三平結尾破壞了詩句抑揚頓挫的節奏感,則視為詩之大忌了。

此二大忌應該說是二禁忌,大家一定要記牢了!!

三個小忌:拗字尾

三個小忌是寫詩時要儘量避免的。不是絕對禁止的。

1、仄仄仄

“三仄腳”,也稱“三仄調”,“三仄尾”。

顧名思義,三仄尾是指詩句末尾的三個字都是仄聲。

這種句子也只出現在一種標準格式中,請大家說說,應該是哪種?

對,只有一種標準格式產生這個三仄尾,即五言的平平平仄仄,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

當你用這句式寫詩時,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儘可能不要把平聲通融為仄聲,變成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詩的出句才會出現三仄尾。

當然,古人並不像對三平尾那樣視為大忌,不時可以見到,以五言為多。

看例子:

城中十萬戶 平平仄仄仄 (杜甫《水檻遣心》)

相看兩不厭 平平仄仄仄 (李白《獨坐敬亭山》

七言詩三仄尾較少,下面舉唐詩中一句:

朝罷須裁五色詔 仄仄平平仄仄仄 (王維《和賈舍人早朝》)

可見唐人並不以三仄尾為詩病。但詩尾接連三個短促的仄聲,會使詩句節拍界限不清,失去平仄相間的音樂美,後人作詩沒有特別好的詩句,是不輕易用它的。

陸游《夜泊水村》頷聯:"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出句是三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絕大漠"引自《史記.衛將軍驃騎piàoqí列傳》,詩人隱然以霍去病自比;"泣新亭"引自《晉書》的典故:晉室南渡,過江貴族常在新亭飲宴,受王導批評,大家相視流淚。

這一聯的大意是:我年近花甲,倘有用武之地,還能像當年年富力強的霍去病那樣橫渡大漠;諸君大權在握,又何至於束手無策,像晉朝南渡諸人對泣新亭呢?

這一聯用典精當,充分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激情、獻身豪氣,並痛斥南宋朝庭屈膝投降、偏安一隅yú的政策。

這樣的好詩句,出現了三仄尾,也不以為疵。

如果咱們初學者寫的,老是三仄尾,那就得看你的比不比得上這兩句了。

《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教香菱作詩時說:"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曹雪芹借林妹妹之口說的這段話,是有根據的,歷代大手筆不乏此類出奇之句。

但是對初學者來說,還是謙遜點為好,所以應儘量避免三仄尾。

2、平仄平,仄平仄

除了三仄尾之外,其他兩種不規範的三字結尾也應儘量避免。

不論五言還是七言詩句,標準的三字結尾共四種: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

初學者在未學會"拗ào救"之前,應按上面四種規範的三字結尾作詩,除了避免三平尾、三仄尾之外,還應避免其餘兩種拗字尾(三仄腳亦屬拗字尾) ,即: 平仄平 仄平仄。

所謂"一三五不論",這三個字可以通融的程度是有區別的。完全可以不論的,只有七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五言的第一字,剛才已經說過,凡屬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聲不能通融為仄聲,否則就犯了大忌----孤平。

至於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平仄一般比較固定,不宜隨意機動。如若機動,最好有拗有救。

一三五----這三個不在音節點上的字,同腳節越近,其機動性越小。

其實七言的第一字也是應該注意的,大家想想,寫首七律,第一字全是平,或者全是仄,讀起來那感覺絕對有點什麼味?打個比方,象群裡聚會,如果是本次聚會全是男生帥哥,或者本次聚會全是女生靚妹,大家想想什麼滋味,應該是沒有太多吸引力。

所以呢,建議第一字,大家也最好注意,平仄最好基本平均分配,比如七律或者五律,八句詩,至少要保證五個平聲字加三個仄聲字,或者三個平聲字與五個仄聲字,最好四平四仄,這個問題大家以後熟悉了,會自覺注意的。


“拗救”。

在講拗救之前,我認為除了孤平概念以外,還有一種特定的平仄格式, 咱們先必須弄懂弄明白。這種特定的平仄格式就是: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平平仄平仄"。

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

這種格式的特點是:五言第三四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七言第五六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

請大家特別注意:在這種情況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平聲,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這個也就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不準確的理由之一),這種特定格式有個非常好聽名字----“錦鯉翻波”。

不是說"二四六分明"嗎?可是在近體詩中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五言的第四字、七言的第六字該用仄聲的偏用平聲,成了: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 恰恰在重要的節奏點上平仄不合,而置“句中音節相間,聯中句間音節相對,詩中聯間音節相黏的規則”統統不管。這已經大大違反了我們前面所學的平仄規則

對於我們四種標準格式掌握得非常好的初學者,特別是聽說過二四六必須分明的初學者,簡直就象發生了大地震,至少有不可思議的感覺。究竟怎麼回事?下面立即分解。

這種形式五言稱之為四拗三救,七言稱之為六拗五救。這個幾拗幾救的大家可以不記,只要記住這種格式是允許的就行。

拗者,不順也,違反常規也。常規是啥,常規就是咱們前面學的標準格式。

可是這種五言的第四字該仄而平,第三字該平而仄,七言的第六字該仄而平,第五字該平而仄,在前人詩中屢見不鮮,乃至科舉考試的試帖詩,也容許用此種句式。

這種特許犯規的句式,用的人多了,就被公認為合轍的句式,也難稱其為"拗"了,就象“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自然成了路”.王力先生在《漢語詩詞律學》中稱之為"特拗"。

下面請大家看例句: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誰能共公子,薄暮欲俱還(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大家看看,下句仄仄仄平平,上句標準格式應該是什麼呀?應該是: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本來的標準格式是平平平仄仄,而平平平仄仄變成平平仄平仄,雖說嚴重犯規,但已經成了路了,大家都公認為可以走這條路了,明白些了嗎?

再看七言的例子: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杜甫《詠懷古蹟》)

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遊人(白居易《邯鄲至夜思親》)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兩例的上句標準格式本來是仄仄平平平仄仄,都變成了仄仄平平仄平仄,這種"特拗"句式,多數用於尾聯的出句,成為唐宋詩人的一種時尚。用於其他聯的出句也有,但較少。現代人作近體詩,也常用這種句式。

魯迅詩:

華顛萎寥落,白眼看雞蟲(《哀範君》)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歲暮何堪再惆悵,且持卮酒食河豚(《無題二首》)

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毛澤東詩:

秋風度河上,大野入蒼穹(《喜聞捷報》)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答友人》)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送瘟神》)

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再強調一下,咱們用平平仄平仄,或者仄仄平平仄平仄,必須注意的是:五言的第一字平聲,通融不得,七言的第三字平聲,通融不得。

也就是說,不能把五言的平平仄平仄,通融成仄平仄平仄;把七言的仄仄平平仄平仄,通融成仄仄仄平仄平仄。

如果這樣通融,五言成了平仄間等,七言三仄當頭後面又平仄間等,吟起來拗口,聽著不順。

這裡請大家注意,也就說明咱們前面提到的,一三五不論的說法也是不全面不那麼準確,個人認為,平平平仄仄變為平平仄平仄,最好是稱為“特殊格式”,是固定的合律格式。

之所以也將其稱之特拗,之所以將其列為本句自救方式,是因為此格式與孤平一樣,與標準格式相比,畢竟拗了。

下面先談談什麼是拗,再來講孤平如何本句自救,以及其他形式的拗句如何對句救。

近體詩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稱為"拗",有拗有救,才為不病。就是說,按標準句式,這個字該用平聲的,你用了仄聲,"拗"了,那末在本句或對句相應的該用仄聲的字眼上,換個平聲字,這就"救"過來了,這叫仄拗平救.

若是該用仄聲的字眼上,你用了平聲,那就在本句或者對句的相應的該用平聲字眼上,換個仄聲,這叫平拗仄救。用調節平仄聲的方法,使詩句出現新的和諧,這種方法"拗救"。

拗救基本方法有兩種: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對句相救。

1、本句自救,就是在一句之中,上個音節該用平聲的字眼上,你用了仄聲,仄拗了,就在本句下個音節另一個該用仄聲的字眼上,換個平聲,這就平救過來了。

2、對句相救,就是在一聯之中,出句該用平聲的字眼上,你用了仄聲,仄拗了,就在對句該用仄聲的字眼上,換個平聲,這就平救過來了。或者出句該用仄聲的字眼上,你用了平聲,就在對句該用平聲的字眼上換個仄聲,這就仄救過來了。

3、在前人近體詩中,常常出現一聯之中,既有本句自救,又有對句相救,形成本句自救與對句相救的複合,這叫作一拗雙救.

拗救有條規矩,叫作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現在分別介紹上述拗救形式。

(一)本句自救。有兩種大拗是必須救的。第一種也就是剛才提到的特拗,上面已經說過,其實大家完全可以將之認定為特殊格式,認定為合律格式,不列入自救範圍。平平仄平仄,或者仄仄平平仄平仄完全合理合法,可以不算拗,無需救命.

(二)就是救孤平

孤平只發生在平平仄仄平這一種格式,而不是所有兩仄夾一平就屬於孤平。平平仄仄平如果是仄平仄仄平---孤平了,必須救,如何救,很簡單

前面講了孤平是詩家之大忌,也是大拗,是必須救的。若是你作詩時,用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的第一字,或七言的第三字非用仄聲字不可,那怎麼辦?

有辦法,很簡單:可將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該用仄聲的,改用平聲,這就把孤平救過來了。

這種救法,五言叫作一仄拗三平救(簡稱一拗三救),七言叫作三仄拗五平救(簡稱三拗五救)。下面舉例說明

1.五言一拗三救:

恐驚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仄平平仄平

這句恰在第一個字(頭節上字),該用平聲的字眼上,用了仄聲"恐"字,若不救便成了孤平句。於是就在本句第三個字(腹節上字),該用仄聲的字眼上,用了平"天"字,這就把孤平救過來了

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春有懷》)

仄平平仄平

這句的頭節上字該用平聲,而"北"是仄聲,為避免孤平,就將該用仄聲的腹節上字,用平聲的"江"來救。

2.七言詩的三拗五救,也是用腹節上字(第五字)的平聲去救頭節上字(第三字)的仄聲。就是第三字該平而仄,第五字該仄而平。

未到曉鍾猶是春(賈島《三月晦日送春》)

仄仄仄平平仄平

這句頭節上字(第三字)"曉"該平而仄,於是就用腹節上字(第五字)該仄而平的"猶"去救。

又如:

一任晚山相對愁(程顥《題淮南寺》)

仄仄仄平平仄平

這句頭節上字"晚"該平而仄,用腹節上字該仄而平的"相"去救。

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仄拗了,能不能用第一字的平去救?

不能,即使第一字用了平聲(平仄仄平仄仄平),還算"孤平"句,必須用第五字的平去救。那為什麼?

原來救孤平是以五言為準的,五言必須在第三字上救,七言就必須在第五字上救。

最後,要同大家說一下的是,錦上添花式的本句自救。剛才提到本句自救只有兩種,一是那種特殊格式可稱為本句自救(也可不算自救,算合律),二是孤平必須本句自救。

其實還有一種。在前面介紹的格式表中,平仄可以通融的字眼(指的是一般說來一三五可通融),一般無須拗救。可是許多人在作詩時,有意無意間,造成了拗救的局面。這樣,在聲調上更和諧,節奏更鮮明。可救可不救,但如果救了,在音律上更完美!

例句如下:

1.

第一字該平而仄,第三字該仄而平。

鏡湖流水漾清波(李白《送賀賓客歸越》)

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只研朱墨作春山(魯迅《贈畫師》)

曙光初照演兵場(毛澤東《為女民兵題照》)

2.

第一字該仄而平,第三字該平而仄。

亭脊太高君莫拆(白居易《高亭》)

商女不知亡國恨(杜牧《泊秦淮》)

心事浩茫連廣宇(魯迅《無題》)

班竹一枝千滴淚(毛澤東《答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