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華:上市民企債務風險加大

□本報記者 張玉潔

11月15日,由中國財富傳媒集團指導、中國證券報舉辦的“第20屆中國上市公司金牛獎頒獎典禮暨高端論壇”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中誠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毛振華在論壇上發表了名為《民營上市企業債務風險及緩釋》的主題演講。他指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上市公司財務指標有所弱化,營收和利潤增長放緩,槓桿率繼續攀升。上市民企的問題相對更加突出。公司高負債將加劇金融體系風險,妨礙經濟發展與轉型。毛振華建議,應把提高企業股本作為一項基本政策,拓寬渠道,增強上市公司再融資功能。

上市民企財務指標加速弱化

毛振華表示,統計局最新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我國GDP增速為6.5%,為2009年二季度以來最低值,反映目前經濟運行仍處於底部區域。宏觀經濟放緩影響到了微觀主體上市公司財務指標。以3458家上市公司為樣本,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增速以及資產規模自2017年以來逐漸放緩,但上市公司整體負債增速仍有加快,2018年以來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

上市民企整體財務指標弱化程度高於上市公司整體水平,目前上市民企營業收入增長仍快於上市公司整體,但數據顯示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上市民企淨利潤增長明顯低於上市公司整體。而在此前,上市民企淨利潤增速多年一直明顯高於上市公司整體水平。

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債務水平繼續攀升。債務風險方面,上市民企面臨更加嚴峻的局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上市民企槓桿率持續上升,三季報顯示超六成民企槓桿率較去年同期增加;上市民企債務結構短期化明顯,流動負債在負債中的比例不斷上升;此外,上市民企長、短期償債能力均有所弱化。

截至2018年三季度,上市民企中短期償債能力好轉的行業僅休閒服務、鋼鐵、有色等少數行業。傳媒、機械設備、通信、輕工製造、採掘等行業短期償債能力惡化明顯。上市民企中長期償債能力有所好轉的行業為公用事業、紡織服裝等,國防軍工、汽車、交通運輸、房地產等行業民企長期償債弱化顯著。

上市民企信用風險加速暴露

毛振華表示,今年以來,雖然貨幣政策邊際寬鬆,但“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機制不暢,民營企業上市公司儘管信用較高,但在市場中依然是用高成本、高利息獲得融資,相較央企,上市民營企業融資成本平均比央企高出200個bp以上。再融資受阻,導致上市民企中質押股權的企業數量逐年上升,且質押比例大於50%的企業不斷增加。

在經濟和資本市場雙重調整壓力下,上市民企信用風險呈現集中爆發之勢。2018年1-9月,民企違約主體數量較2017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加,從違約主體看,多家上市民企牽涉其中。

上市民企的另一個考驗是償債高峰將至。數據顯示,在不考慮新發債情況下,2019年-2021年民企債券到期規模達1.796萬億元。其中,上市民企每年平均到期規模超3000億元,預計上市民企信用風險仍將持續釋放。

近期多起民企信用風險事件已經引起了決策層和監管層的高度重視,自10月22日以來,央行、銀保監會等機構出臺了多項政策和工具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毛振華表示,密集的利好政策短期能夠緩解“融資難”。在企業經營基本面沒有明顯改善、對民企的投資偏好能否改善仍需觀察情況下,民企信用分化態勢仍將持續,相對優質的民企將受益,資質較差的民企仍有較大債務風險。

提高股本降低負債

毛振華表示,為紓解民營企業尤其是民營上市公司面臨的債務壓力,監管部門和各地政府出臺了很多利好政策。但是這些利好政策真正落實到民營企業,特別是已經出了問題的企業,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依靠宏觀政策調整來根本緩解已經出問題的公司短期內非常困難。

“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處理?我提的建議是要緩釋,首先是要釋,其次是緩,急了不行,不減緩、不採取措施也不行。上市公司對於高負債風險的認識要進一步加強,在企業擴張的不同階段用什麼樣的債務工具,在企業的不同階段應該保持什麼樣的債務規模,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幾乎所有企業都死於負債,不負債的企業可以活得更長,但發展得更慢。對於負債這把雙刃劍應該有更清醒的認識。”毛振華表示。

毛振華進一步指出,高負債率企業通過短期大幅減少債務降低槓桿非常困難,而企業擴股是降低槓桿率的重要方式。由於企業擴股涉及到資本市場的改革,因此建議監管機構最大限度地放開上市公司再融資。而對於公眾關注的再融資存在“圈錢”風險問題,毛振華認為,應利用好市場的定價功能與資源配置的天然功能,放開各種限制後,所有的上市公司將面對有限的資金“挑選”。在這種情況下,資金自然會流向那些業績優秀有發展潛力的公司中。

“合理的負債率、更高的股本率是預防風險的重要武器,也是緩釋上市公司債務風險最核心的工具。最近政府出了很多紓緩債務風險的工具,都行之有效。但從長期來看,還是要回到分子分母關係,把股本做大,把負債做小。”毛振華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