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矢量噴口已經列裝到殲10上,是不是能快速列裝至殲15以提高其航母起飛能力?

王倚天


我認為國產矢量推進發動機可能裝配到殲15上,但是對於提高其航母起降能力則是不太可能的。

2018年珠海航展,裝配了國產矢量推進發動機的殲十B可以說是大出風頭。尤其是在飛行表演中接連飛出眼鏡蛇、J-Turn和落葉飄,真的是讓軍迷大呼過癮。雖然說這次的矢量推進發動機還只是試驗驗證機,但是能夠在航展上公開展出說明中國已經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這項技術,而進一步的改進、列裝也只是時間問題。

簡單說,裝配有矢量推進發動機的戰鬥機會有極強的機動性,對於戰機戰鬥力的提升是大有好處的,殲15作為艦載戰鬥機【如下圖所示】,理論上也是需要這項技術來提高戰鬥力,所以未來等到矢量推進發動機技術成熟之後裝配,不是不可能。

但是,單純的矢量推進能否提高飛機的航母起飛能力,我是持懷疑態度的。

確實,像F-35戰鬥機是可以通過矢量推進實現在航母上的短距離起降,但是我們只要熟悉F-35戰鬥機就可以知道,這架飛機的中間部分還有一個升力風扇,所以是前後兩個向上的升力,甚至於機翼兩側還有噴口提供升力【如下圖所示】,這樣的結構可以均勻地“托起”整個飛機。

所以在這樣的輔助推力下,F-35可以在航母上實現短距離起降。其過程如下圖所示:

如果沒有中間的升力風扇,只有矢量推進發動機,那麼在航母上起飛的時候會出現一個問題:如果噴口向下,那麼飛機就受到一個使飛機向前翻滾的力矩,這個力矩怎麼控制是個問題——這就好比有人要在你游泳的時候幫你浮起來,但是卻只託著你的腳,那個時候還真的不如不幫忙呢;但是如果噴口向上,那麼飛機就受到一個向下的力,那就更加不對了。

所以說不帶有升力風扇的飛機,是否可以通過三維矢量推進技術提高其短距離起降能力了,我還真的覺得有一定的問題,如果誰瞭解相關的技術可以討論。

這麼說吧,殲15是可以用上矢量推進發動機的,畢竟可以提高戰鬥力。但是是否會在起飛過程中使用這項技術還是存有疑問的。


SilentTurbine


現代艦載戰鬥機,除了蒸汽彈射、電磁彈射以外,就剩下滑躍起飛這一種技術了。而且滑躍起飛的話,使用推力矢量發動機技術,確實有助於在中載和重載的情況下,提升離艦效率。只不過對於中國現在來說,殲-15的量產計劃已經出現停滯,未來很有可能是進行殲-15彈射型的生產準備,因此把現有的矢量推力發動機安裝到殲-15上,並不划算,也沒有什麼必要性。

同時,雙發都使用矢量推力發動機,是一個跟單發完全不同的推動概念。因為雙發的協調性,需要比單發要求更高,同時單發相對來說對飛控改進要求難度最小,而雙發會對飛控系統的負荷力提出極高考驗。就目前殲-15的航電系統展現出來的水平來看,其中處於殲11的二代水平,也就是略勝於原版,但就是現役裝備的殲-16還差很遠。

因此,從實際使用和經濟性考慮,殲-15改推力矢量發動機並不現實。同時還有一點,現役的殲-15艦載機使用的發動機都是AL-31FN2專用艦載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是針對高鹽高溼高溫條件下專門強化過的型號。目前我們還麼有能夠同等替換的型號,也就是一直寄希望的“海太行”版本可能要到殲-15彈射型的時候才會出現。既然到時候有了彈射器,就未必需要推力矢量技術。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推力矢量技術本身也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究竟是不是能夠通過超機動換來戰場優勢仍是個未知數,所以根本沒必要費心思給殲-15去換推力矢量發動機。畢竟你看F-35A,沒有推力矢量發動機,仍然可以玩超機動。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一些簡單的認識和想法,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討論和交流互動。

軍事天地




其次,矢量推力雖然能夠減少起降距離,但是燃油消耗比較大,而且矢量噴管變向時還會造成一些推力損失,這對於艦載機來說是要仔細權衡的事情。



總的來說,殲15換裝矢量推力發動機並不是特別著急的事情,目前增加殲15的推力更重要。

殲10B進行矢量推力發動機的試驗,說明我國已經攻克了相關技術難題,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這是最大的意義。接下來,國產矢量推力發動機會不斷進行技術完善,真正達到成熟可靠之後才會大批量應用。(S)


聯合防務


配備推力矢量技術的J10B在珠海航展上的表現,說明其技術已經成熟,雖然是驗證機,但是已經可以實用了,至少可以快速應用於J10家族。但是,不能快速應用於J15,原因如下:

首先,由於氣動佈局存在巨大差異,推力矢量控制律不同。J15是雙發常規氣動佈局,而J10B是單發鴨翼佈局,氣動中心與重力中心相對位置不同,因此,噴口與可動翼面協同規律不同,無法相互照搬使用,需要重新研究、試驗。

偏轉角度、偏轉時機和發動機功率配合不同型號飛機差異巨大,在工程實現上無異於重新設計,並非可以照搬

其次,雙發戰鬥機的推力矢量可以沿著垂直尾翼上下同步或異步差動控制實現超機動,而單發的J10B無法差動控制。

八一飛行表演隊改裝推力矢量後,表演會更精彩


三,飛控系統需要重新設計。兩者在飛控系統的差異太大,不能替代使用。



因此,此次J10B的表演成功,給J10家族帶來了巨大的改進前景,包括J10A可以通過裝備推力矢量獲得性能上的巨大提升。

裝備有推力矢量發動機的J15,起飛距離會縮短,但是需要對滑躍甲板進行必要的改動,可以適當加大上翹角度。


鶇飛天


珠海航展,一架殲10B亮相,飛出“眼鏡蛇機動”軌跡,表明它已配置了矢量發動機,正處於驗證階段。

矢量發動機是一種噴口可以向不同方向偏轉以產生不同方向的推力、獲得附加的控制力矩,實現飛機的姿態變化控制的發動機。其突出特點是控制力矩與發動機緊密相關,而不受飛機本身姿態的影響。



殲10B是單發動機戰機,用一臺矢量發動機容易操控。所謂“驗證”,是指裝配一臺矢量發動機後,需要撿驗飛機實現不規則機動的能力、飛機材料及結構強度係數變化等,通過飛行實踐不斷修訂,最後達到設計定性的要求。

若使用雙矢量發動機操控,對飛機的材料和機構強度、飛控力矩變化會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先進行單發驗證,成熟後再推廣到雙發。

殲15是雙發戰機,配置矢量發動機條件現在還不具備。

從單發→雙發過度,還需要些時間。

有消息報道,中國已經為雙發殲20戰機量身打造出了矢量發動機。何時配置?請軍迷們耐心等待。


諶人


說到矢量噴管,首先想到的肯定是F-22上裝備的二維噴口,F-22的機動性有目共睹,能令它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的除了強勁的動力再有就是這個噴口了。但F-22上裝備的噴口只能上下偏轉,而殲-10 B上的噴口屬於軸對稱,應該是借鑑了蘇-35上的部分技術,這種噴口能實現任意方向的偏轉,要優於F-22上的噴口。其次裝備矢量噴口除了要攻克材料難關,更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飛控系統,從此次亮相的殲-10B翼下的拉煙裝置來看應該會在航展上進行表演,這也說明我國已研製出配套可靠的飛控系統來配合矢量噴口的裝備。

我們來看一下此次殲-10B上裝備的噴管是個什麼技術水平。世界上能製造大規模裝備的矢量噴口的國家僅美中俄三國,美國在F-22上裝備的要遜於殲-10B;俄羅斯曾經為蘇-30裝備過全向矢量噴口並出口到印度,但由於材料技術不過關導致其只有幾十小時的壽命,三哥再一次吃了啞巴虧。就目前能大規模應用到戰機上的全向矢量噴管中國還是頭一家。

殲-10B搭載矢量噴管進行技術驗證,其目的為了最後在殲-20上裝備,而從目前的消息來看,如此高調地向世界展示說明驗證結果是成功的,所以很有可能在某一批次的殲-20上已經裝備了這種矢量噴管而且很有可能會在此次航展上亮相。在渦扇-15發動機成熟之前矢量噴口的裝備將會使殲-20的機動性提升一個檔次,裝備了大推力發動機後全狀態的殲-20相信會給軍迷帶來大的驚喜。


軍事國學堂


問題不準確,現在殲十B並沒有列裝矢量發動機,只是驗證機!一般驗證機的實驗時間是3-5年,長的達10年以上!只要能驗證成功,掌握了矢量技術,就可以在很多飛機上使用了,包括殲十五殲二十!


平頭白髮中山裝咋啦


航母是一座浮動的機場,不同的是該機場無論怎麼設計都更改不了其小型性質,但要承擔連續不斷髮射戰機升空,比起普通的按部就班機場所需承擔的任務還要沉重。

所以滑躍的傳統發射機制已經不合時宜,重點在電磁彈射。

至於矢量加強版,我想不需要,改動一處和改動N批,哪個比較合適,當然是更改固定彈射方式比較實際。

再說了,戰機的任何一點改動都會造成牽一髮動全身的效應,甚至可能形成換代。


鴻哥iouyh福小鋪


安裝這種發動機原則上是都可以。舒三零也好,殲15也好。他們的。源代碼。和就是。使用這個發動機的。相關設備能否。使用這種矢量發動機。就是飛控軟件吶。成飛的輝煌軟件完全是獨立自主,自己研發的。而出二期包括殲么五的軟件都是從。俄羅斯來的。有些問題能不能兼容很難說。


刀鋒戰士他爺


想說的其實也就以上的話,呵呵

如果非要再說點,那就是矢量發動機貌似對於提高殲15的起降能力沒什麼幫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