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教學的育人功能淺析

書法教學的育人功能淺析

祖國書法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不僅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燦爛的明珠,也是世界藝苑中一朵獨放異彩的奇葩,在世界藝術之林中佔有獨特地位。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搞好少兒書法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掌握書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繼承這一優秀的傳統藝術,更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其多方面的育人功能是不容忽視的。

書法教學的育人功能淺析

一、德育功能

書法教學蘊藏著豐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學中如果注重挖掘這些因素,並恰當地將其融合、滲透在教學當中,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們自身的道德素養會大有裨益。

1、以中國書法的藝術地位激發學生愛國情感

《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提到:“學校是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幼兒園直至大學的教學、育人全過程中去,特別要發揮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通過學習書法,使學生能很好地瞭解到中國是書法藝術的發源地,中國書法在世界藝術之林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享有極高的聲譽。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及燦爛的民族文化,以此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如香港著名人士陳焦桐所說:“熱愛中國必熱愛書法,因為中國字是代表中國的徽號,有中國字的地方,就有中國人。”

2、以古代書家的高風亮節提高學生人品修養

我國書法界有一個好傳統,就是強調書品與人品的統一,學書先學做人。早在西漢時揚雄就提出了“書為心畫”的著名觀點,認為書法藝術作品是書家思想意識、德行、品藻的直接反映。“書字不過一技耳,而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

北宋朱長文曾說:“魯公可謂忠烈之臣也,……其發於筆翰,則剛毅雄特,體嚴法務,如忠臣義士,正色立朝,臨大節而不可奪也。揚子云以書為心畫,於魯公信矣。”這實際上就是說顏氏端莊雄健的風格來自於他的高風亮節。古代許多著名書家不但書藝精湛而且人品高潔。在他們身上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書法教學中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古今書法名家的生平事蹟或趣聞軼事。如王羲之為老婦書扇,顏真卿忠直剛烈,柳公權豁達大度,鄭板橋體察民情,歐陽詢勤勉好學等。 這些史傳佳話隨同他們的書法名作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一併閃著耀眼的光華。通過講述這些,可以引導學生向人書俱佳的書家學習,陶冶性情、錘鍊品格,不斷提高人品修養。

3、通過精選書寫內容陶冶學生思想情操

書法教學必須建立在語言文字之上。如果學生在書法練習過程中,一味地練習那些格調低下,充滿個人主義等不健康的東西,這對思想活躍、模仿力強,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定型的學生來說,無疑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少兒書法教學必須考慮作為書法教育的載體——語言文字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在平時的書法練習中,要引導學生選擇表現“真”、“善”、“美”的內容。在書法展覽或參加比賽時,首先要求書寫歌頌中國共產黨、歌頌社會主義祖國,弘揚革命優良傳統,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的內容,而且還要使學生通過這些健康向上的內容中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淨化心靈,樹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書法教學的育人功能淺析

二、美育功能:

魯迅曾說:“書法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卻有舞的節奏。”它具有十分鮮明的美育作用。

書法以用筆為上。精妙的用筆是一幅作品經得起久看細看和反覆品味的重要因素。“數畫並施,其形各異,眾點齊列,為體互乖。”圓筆的婉媚,方折的雄強,藏鋒的含蓄,露鋒的神氣,不同的形態變化可以給觀賞者不同的藝術感受。同樣是一個筆畫,會有不同的審美效果。有的“橫若干裡之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點若高峰之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有的如“屋漏痕”、“折釵股”、“錐畫沙”,“劃沙印泥”、“萬歲枯藤”等,這都是具有力量感、立體感又有豐富審美內涵的生動筆畫。

我國的書法藝術,雖然是以文字為基礎的造型藝術,但“形”的產生離不開“勢”。一幅作品中,如果點畫與點畫之間,顧盼呼應:字與字之間逐勢瞻顧:行與行之間,遞相映帶,整幅字就會顯得意所相聚,精神挽結,而給觀賞者一種筆勢流暢,氣息貫注,神氣完足的藝術感受。我國古代許多優秀作品,有的氣勢雄偉,有的奔放,有不可阻遏之勢;有的激越頓挫,有神采飛揚之態;有的沉靜茂密,有的淋漓酣暢,文從理順,心手交會,操縱自如,給人一種血脈相通,一氣呵成的藝術感受。

此外,或剛毅雄強,或婉麗醇美的風格美;或徐緩,或激昂的韻律美;或鐵畫銀鉤,或綿裡藏針的力感美,等等,各種書法藝術的欣賞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美感,培養學生的審美和鑑賞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在書法實踐中產生審美體驗,受到審美教育。

書法教學的育人功能淺析

三、智育功能: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少兒書法教學,教師不僅要傳授書法的基礎知識,使學生掌握書法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基本能力,即觀察力、記憶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書法教學的智育功能。

1、觀察力的培養

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提到“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顯見細緻的觀察在書法學習中的重要;而創造能力的體現,首要一點也是觀察。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可以使學生學會觀察、善於觀察,從而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書法課的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觀察對象是字中筆畫的形態、書寫方法、筆畫的位置、結構的搭配等。學生觀察力的培養,還需要用正確的觀察方法進行訓練。例如“謝”字,首先從整體入手,分析結構是左右右結構。再看局部:結構中部“身”字正直、體窄,是左中右結構中最長的一部分;左邊“言字旁”的上端右傾,下端提筆與“身”字的下撇穿插;右邊“寸”字左靠,橫畫左縮,豎鉤正直,鉤腳挑向字心方向,點畫左靠。“謝”字筆畫疏密有致、穿插呼應,結構穩中有變化。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會逐漸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提高觀察力。

2、記憶力的培養

書法教學中十分注意記憶力的訓練,尤其是臨帖的訓練,它分為摹臨、對臨、背臨、入貼、出貼,摹臨要求學生以字帖為準繩,來規範自己的筆法,固定運筆的手勢,理解並熟記筆畫的走向及組合,從面掌握貼中字的風格、特點;對臨,即照著字帖上的範字,模仿著寫;背臨即脫離字帖,依靠記憶寫出範字;入帖即通過臨習,從形似到神似,達到形神兼備。入帖並非易事,出帖則更為艱難,而且學生對書法作品分析力的提高也離不開記憶。現在學生不善記憶、更不善於用記憶的知識解決新問題;學生的創造思維必須要在開拓新知識與已掌握的舊知識網的基礎上發展,也就是學生必須要記住舊的知識,並且清楚新、舊知識的聯繫,才能解決新的問題。它需要知識的連貫,這與記憶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書法課對記憶力的要求高於語文、數學課。語文、數學課中記憶的是文字符號,而書法課記憶的是文字的形態、風格。少兒書法教學記憶力的訓練主要在學生對臨、背臨這兩個階段中。

在第一階段對臨時,要求學生邊觀察邊寫。可以先記住一筆寫一筆,然後過渡到一個偏旁或字的局部,或一個字,逐步提高記憶的量。在第二階段背臨時,先讓學生記住一個字的外形結構,然後再記住一行或一段字。這兩個階段的訓練,在學生掌握所臨字帖的風格、特點的同時,也進行了記憶力的訓練。

3、思維能力的培養

書法教學中十分重視思維的訓練,即人們常說的“悟性”。書法教學中的思維訓練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主要訓練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主要通過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訓練兩個途徑解決實際問題。教師由開始的引導作用,逐步過渡到學生自主、正確地分析,使學生更為活躍,敢於思考,樂於思考,成為教學中思維訓練的主人。

例如,進行“左右結構”教學時,如何處理左部分和右部分的關係是一個難點,所以,我先帶領學生分析範字“埠”:左邊結構小、重量輕,應居中上,儘可能地與右邊結構保持上平。如果將“提土旁”寫得靠下,與右邊結構齊底部,那麼“埠”字必然會給人以高低懸殊的不舒服感。然後,再出“現”“嶼”“野”讓學生分析,這是發散思維訓練。學生掌握了“左小右大”的字的結構特點後,再讓學生分析“左大右小”的字,如“趴,經過討論、實踐後,得出“左高右低,左右結構底部平齊”的結論。這是逆向思維訓練。

四、體育功能:

學習書法還可以強身健體。有人說,練字就像練氣功,此話不假。因為書寫之時,需要摒除雜念,寧靜專一;需要屈臂伸手,指腕並用。一點一畫的揮寫,都不得大意與馬虎,須氣由心生,力從氣發,再送至指尖,達於毫端。另外,氣功要求人靜、貫氣、調整平衡和活動氣血等,而書法上講究的心靜氣和就是氣功所要求的入靜;書法上講究的節奏氣韻又類似於氣功所要求的貫氣;書法所講究的頭正身直、臂開足安又近似於氣功的調節平衡;書法所講究的懸肘抬腕,力送筆尖,這就像是氣功所要求的活動氣血。所以練書法如同練氣功,有治病強身的體育功能。

書法教學的育人功能淺析

總之,書法對素質教育促進作用極大,教師應充分利用好少兒書法教學這一藝術園地,既可以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可以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和諧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名新世紀的優秀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