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国家都声称是面条的发源地,中国却拿出了一个铁证

这么多国家都声称是面条的发源地,中国却拿出了一个铁证

面条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物,制作起来又相对简单,而且味道鲜美,在各地都有不同的味道,有的甚至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光在中国,就有不计其数的面条品种,遍及各地,成为当地的特色。其实在国外,面条的历史也很悠久,甚至于意大利、阿拉伯、法国等地都曾经声称是苗条的发源地。

面条是怎么被发明的呢?人类的食物使用,大致有一条脉络规律。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茹毛饮血,吃的是未经加热的生食物,既不卫生,也不好吃。后来发明火之后,人类便开始将采集的果实,打猎的动物放在火上烤熟食用。

这么多国家都声称是面条的发源地,中国却拿出了一个铁证

当然,后来人们发现,将果实捣碎了成粉后,在放入沸水中煮熟吃,别有一番风味。一开始的时候,这种粉末都是捏成一块一块的,应该叫做面饼,后来有灵巧的人将它搓成细条状,这就是面条了。

作为文明古国,再加上面条确实源远流长,我国自然也提出了面条发源地的主张。根据文字记载,东汉刘熙的《释名》中已经提出了“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等饼类,其中的“汤饼”、“索饼”就是当时的面条,这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最早的面条文字记录。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狂悖无礼,根本不将8岁的汉质帝刘缵放在眼中。小皇帝曾经当着众大臣的面,指着梁冀说“此跋扈将军也”。解恨是解恨,却引起了梁冀的愤怒。后来,梁冀就是在刘缵食用的汤饼即面条中下毒,弑君乱政。

这么多国家都声称是面条的发源地,中国却拿出了一个铁证

后来,中国古代继续管面条叫做“汤饼”,直到晋朝才有所改变。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编写的百科全书类著作《夜航船》:“魏作汤饼,晋作不托。”在宋代的时候,面条这个名字正式出世,成为我们最熟悉的食物之一,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记载:

束皙《饼赋》曰:“朝事之笾,煮麦为面。”则面之名,盖自此而出也。魏世食汤饼,晋以来有“不托”之号,意“不托”之作,缘汤饼而务简矣。今讹为“馎饦,亦直曰面也。”

在宋代,经济高度繁荣发达,《东京梦华录》中面条都有很多种了,元代的时候,更是进一步出现了挂面。按理说,这些文字的记录,自成体系又一脉相承,有根有据还合情合理,应该能将面条发源地这块招牌争回来了吧?

这么多国家都声称是面条的发源地,中国却拿出了一个铁证

然而,在国际上的学术讨论时,却很难说服别的国家。特别是意大利人,他们对于面条有着异乎寻常的钟爱,意粉也是世界知名的食物之一。其实,很多人认为,面条还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意大利的,但当中国学者拿出文字记录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将意大利古老壁画拿出来反驳。

在考古界,实物、遗迹、文物的可靠性高于文字记录,这是约定俗成的,光靠史书中的记载,别的国家不肯接受也很正常。然而,面条又不像别的东西,到哪去弄来最早的面条呢?出人意料地是,一桩意外的考古,却让这场争论暂时画上了句号。

这么多国家都声称是面条的发源地,中国却拿出了一个铁证

原来,在2002年10月,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新石器遗址上,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们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发现了一个倒扣的碗,而在碗的底部,竟然有一团鲜黄色的线状物。经过鉴定,这就是用小米粉做成的面条,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

原来,在4000多年前,此处发生了一场地震。很多先民们就在这场地震中罹难,而这碗没有来得及吃完的面条,便迅速被密封在地下。由于特殊的地质和环境,这碗面条并没有完全腐败,被保留了下来,也就成为了我国成为面条发源地的最有力证据。此物一出,所有争议都平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