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士隐藏下的大才之柯尧放

柯尧放(1904.11—1965.4),男,汉族,原名柯大经,字尧放,重庆壁山人。重庆市著名收藏家、书法家、诗人。代表作品:家愁国恨两悠悠,揽袂依依话寺楼。如此别离花有泪,为谁消瘦月当愁。人间每苦鸳鸯侣,江上应怜鸥鹭俦。此去湄潭烟水阔,知君惆怅望渝州。柯尧放在闻长沙大火后奋笔疾书:“敌骑纵横走迅雷,烽烟处处羽书催。才悲粤汉成焦土,又哭长沙化劫灰。杀贼几人真国士,弃城诸将半庸才。河山惨淡无颜色,心死从来是大哀。”民国里显得简单的生平:1926年,经同盟会会员敖光前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隶属莲花池省党部,系国民党左派,实为共产党人杨闇公领导,这期间他从事宣传和左翼文化工作,在《新蜀报》上撰文论及学生运动,鼓吹工人运动,引起了国民党重庆当局的注意和不满。在震惊全国的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中,柯尧放当场被打昏在地,幸被友人扶着,带伤逃出一被冲散的现场,他从自来水公司跳墙,忍着伤痛下石板坡的一脱身,在友人告诫下,逃出腥风血雨的重庆,只身流亡贵州。流亡贵州期间,由于对清淳民俗民风的倾恋,搜集大量民歌,因返川途中所乘船颠覆,行李被水冲走,辛苦搜集的民歌奕散失。1936年,柯尧放通过高允斌的关系,以文化人的身份进入重庆工商界,担任过重庆市商会秘书长,由商界竞选议员入重庆市参议会,后任重庆市参议会秘书长。1949年秋,解放大军挺进西南,直逼重庆。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西南特区区长徐远举等军政要员,秉承蒋介石的旨意,正与台湾调来的军警特务“技术大队”确定以重庆兵工厂和电厂为重点的破坏计划。企图在逃离大陆前,把重庆的工业、厂矿、公共设施变为废墟。重庆在地下党蒋仁风直接领导下,成立“迎接解放筹备小组”,该小组只有五人,重庆市参议会议长范众渠,《商务日报》社长、总经理高允斌,重庆市商会会长蔡鹤年,重庆市参议会秘书长柯尧放,李和甫作为秘书,五人齐心协力,以参议会、商会名义进行合法活动,柯尧放作为秘书长既要出谋划策,又要具体执行,起到别人难以起到的作用。1949年11月底,解放军一支先头部队到达重庆南岸江边,江面无船,地下党由蒋仁风与范众渠、高允斌、柯尧放诸人密谈, 商定派员过江迎接解放军。11月30日,有温少鹤、范众渠、柯尧放、蔡鹤年等重庆工商界代表乘“民运轮”轮过江抵海棠溪,与解放军先头部队见面商定派船多艘迎接解放军过江,重庆终于迎来解放。与此同时,柯尧放还作为“重庆市临时治安委员会”秘书长,发表“告市民书”,维持地方秩序,在大街小巷巡逻,防范重庆市哄抢骚乱事件,12月5日,“重庆市临时治安委员会”宣布解散,所有档案材料和300余支枪支一并上交军管会。容奄丛稿对柯尧放这一期间做的大量工作,1958年在西南政法学院工作的蒋仁风曾致信柯尧放:“每当想到我们在地下共同为推翻蒋介石政权而奋斗的深厚友谊时,对于你和少鹤、众渠诸友人,仍然不胜悬念。”解放后,“迎接解放筹备小组”亲历者高允斌说:“柯尧放迎接解放是立了大功的,是功臣。”作为收藏家的柯尧放,把一生节衣缩食所求索、所收藏的123件珍贵书画、文物,立下遗嘱,捐献给重庆博物馆,1965年6月18日,重庆博物馆胡人朝等开车取走文物,国家给了400元奖金。这123件文物包括李可染的《竹林七贤图》、董其昌的字卷、龚晴皋的对联、船山字条、林则徐的字联,徐悲鸿的画鸡、赵熙字屏、晋良指画芭蕉、翁方纲的行书,及青铜器、陶瓷器、古砚、玉器、刀币、古瓷、印章等等数百件。参见《重庆江北县文史资料第五册附录之清单》及《容庵丛稿》第198—200页之柯尧放先生捐赠文物清册。有兴趣可以专门找他的作品看看,要是有5个人想要我1926年,经同盟会会员敖光前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隶属莲花池省党部,系国民党左派,实为共产党人杨闇公领导,这期间他从事宣传和左翼文化工作,在《新蜀报》上撰文论及学生运动,鼓吹工人运动,引起了国民党重庆当局的注意和不满。在震惊全国的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中,柯尧放当场被打昏在地,幸被友人扶着,带伤逃出一被冲散的现场,他从自来水公司跳墙,忍着伤痛下石板坡的一脱身,在友人告诫下,逃出腥风血雨的重庆,只身流亡贵州。流亡贵州期间,由于对清淳民俗民风的倾恋,搜集大量民歌,因返川途中所乘船颠覆,行李被水冲走,辛苦搜集的民歌奕散失。1936年,柯尧放通过高允斌的关系,以文化人的身份进入重庆工商界,担任过重庆市商会秘书长,由商界竞选议员入重庆市参议会,后任重庆市参议会秘书长。1949年秋,解放大军挺进西南,直逼重庆。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西南特区区长徐远举等军政要员,秉承蒋介石的旨意,正与台湾调来的军警特务“技术大队”确定以重庆兵工厂和电厂为重点的破坏计划。企图在逃离大陆前,把重庆的工业、厂矿、公共设施变为废墟。重庆在地下党蒋仁风直接领导下,成立“迎接解放筹备小组”,该小组只有五人,重庆市参议会议长范众渠,《商务日报》社长、总经理高允斌,重庆市商会会长蔡鹤年,重庆市参议会秘书长柯尧放,李和甫作为秘书,五人齐心协力,以参议会、商会名义进行合法活动,柯尧放作为秘书长既要出谋划策,又要具体执行,起到别人难以起到的作用。1949年11月底,解放军一支先头部队到达重庆南岸江边,江面无船,地下党由蒋仁风与范众渠、高允斌、柯尧放诸人密谈, 商定派员过江迎接解放军。11月30日,有温少鹤、范众渠、柯尧放、蔡鹤年等重庆工商界代表乘“民运轮”轮过江抵海棠溪,与解放军先头部队见面商定派船多艘迎接解放军过江,重庆终于迎来解放。与此同时,柯尧放还作为“重庆市临时治安委员会”秘书长,发表“告市民书”,维持地方秩序,在大街小巷巡逻,防范重庆市哄抢骚乱事件,12月5日,“重庆市临时治安委员会”宣布解散,所有档案材料和300余支枪支一并上交军管会。容奄丛稿对柯尧放这一期间做的大量工作,1958年在西南政法学院工作的蒋仁风曾致信柯尧放:“每当想到我们在地下共同为推翻蒋介石政权而奋斗的深厚友谊时,对于你和少鹤、众渠诸友人,仍然不胜悬念。”解放后,“迎接解放筹备小组”亲历者高允斌说:“柯尧放迎接解放是立了大功的,是功臣。”作为收藏家的柯尧放,把一生节衣缩食所求索、所收藏的123件珍贵书画、文物,立下遗嘱,捐献给重庆博物馆,1965年6月18日,重庆博物馆胡人朝等开车取走文物,国家给了400元奖金。这123件文物包括李可染的《竹林七贤图》、董其昌的字卷、龚晴皋的对联、船山字条、林则徐的字联,徐悲鸿的画鸡、赵熙字屏、晋良指画芭蕉、翁方纲的行书,及青铜器、陶瓷器、古砚、玉器、刀币、古瓷、印章等等数百件。参见《重庆江北县文史资料第五册附录之清单》及《容庵丛稿》第198—200页之柯尧放先生捐赠文物清册。发的话,我可以做他的精选。

本文由六子李三,2018年8月八日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